如果追溯历史,乌克兰在并入俄国后,就不断在“叛变”。
乌克兰到底是闹哪样?
01
当时间回到1654年,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领导的农民起义,在长期跟波兰军队的斗争中,损失十分惨重,难以继续。
这次农民起义是乌克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到了后期具有反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性质。
当时乌克兰长期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受压迫和剥削。
俄国历代沙皇都想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以及俄国西部地区并入疆域版图之中。
起义军多次请求加入俄国,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也多次派出使臣请求俄国沙皇保护。
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最后“走投无路”时,他对俄国沙皇表示,如果俄国不出兵保护,他只能找奥斯曼帝国或克里米亚汗国保护了。这两个都俄国的宿敌,恩怨颇深。
1653年,尽管担心波兰强烈不满,俄国同意接受乌克兰并入俄国。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召开大会,通过了乌克兰和俄国合并的决定。随后,乌克兰哥萨克盖特曼(最高首领)宣布乌克兰并入俄国,俄国保障乌克兰哥萨克原有的自由和特权,乌克兰哥萨克的军队也继续由盖特曼指挥等等,但乌克兰哥萨克必须向俄国沙皇称臣,承认俄国沙皇的最高权力,接受俄国的保护。
这样,通过双方签署条约文件,乌克兰并入了俄国。
因为乌克兰并入俄国,波兰国王强烈不满,由此引发长达13年波兰和俄国战争。
战争期间,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也率领哥萨克军队协同俄军对波兰作战。
02
乌克兰贵族也分成了好多个派系,比如亲波兰派,亲俄国派,亲奥斯曼帝国派等。
在乌克兰并入俄国后,乌克兰一些上层人士在后来又觉得并入俄国是一个错误,就想通过战争使得乌克兰摆脱俄国的统治。
而且,这些人还付出了行动。
1656年,波兰在俄国和瑞典的夹攻下,大幅衰落,波兰首都还被瑞典占领了,波兰国王也逃亡在外。
俄国和波兰休战,共同对付瑞典。因为瑞典成了俄国最危险的敌人。
随后俄国又开始了对瑞典的战争,主要是争夺立陶宛大公国。
1657年,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病逝。乌克兰群龙无首,内乱不止。
最后贵族出生的伊凡·维霍夫斯基被选为乌克兰哥萨克的盖特曼。
乌克兰哥萨克新的盖特曼伊凡·维霍夫斯基是一个亲波兰派,是波兰政策的拥护者,他就主张脱离俄国,建立独立的一个“罗斯公国”。
1658年9月,伊凡·维霍夫斯基跟波兰签订了和约,这导致乌克兰亲俄派贵族和一些乌克兰人民的反对,由此乌克兰又爆发了反对伊凡·维霍夫斯基的大起义。
乌克兰处于大混乱之中。
对于这种千载难逢的战争机会,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俄国自然极为担心,这乌克兰并入俄国才两三年,俄国一直忙于跟波兰和瑞典战争,都还没来得及巩固对乌克兰的统治呢。
于是,1658年11月,俄国跟瑞典签署了停战协定。俄国放弃波罗的海沿岸占领地区,瑞典也不帮波兰打俄国,瑞典还同意不进攻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
03
1658年10月左右,俄国不顾跟波兰1956年签署的停战协定,突袭了距离立陶宛首都维尔诺不远的波兰军队。波兰军队被迫后撤。俄国是1657年7月占领了立陶宛首都维尔诺。很早时候,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成大波兰了。
在乌克兰地区,1659年4月,俄军又包围了一支波兰军队,但竟然被乌克兰哥萨克伊凡·维霍夫斯基给打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俄国看来,乌克兰哥萨克都敢帮波兰军队,对俄军战争了,这不是叛乱是什么?
8月,俄军主力从乌克兰基辅出发,大败乌克兰哥萨克伊凡·维霍夫斯基。伊凡·维霍夫斯基被迫逃到波兰去了。
随后,包格丹·赫麦尔尼茨基的儿子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在乌克兰哥萨克被选为新的盖特曼。
结果这个尤里·赫麦尔尼茨基,也是立场不大坚定,在波兰和俄国之间左右摇摆。
1660年,经过四五年的战争,波兰借助俄国和瑞典战争之际,收复被瑞典占领的大部分领土。
在法国的调停下,1660年5月,波兰和瑞典签署了和约。
随后9月,波兰在楚德诺夫附近把俄军给包围了,结果俄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了。
这个时候,乌克兰哥萨克新盖特曼尤里·赫麦尔尼茨基竟然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国王。
04
1661年,俄军在跟波兰战争中,接连失利,立陶宛首都维尔诺等一些地区也都被波兰军队收复了。
虽然如此,双方战争一直在持续着。
但到后期,俄国和波兰长期战争,都疲惫不堪,双方都得防着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的入侵威胁。
因此双方从1664年就开始了谈判,最终在1667年双方签署了正式停战协定,停战大概13年。
根据约定,最终结果是,乌克兰东部地区和白俄罗斯部分地区归属俄国,基辅也归于俄国,俄国也不再征讨立陶宛,乌克兰西部地区由波兰监管。双方达成同盟,共同对抗克里米亚汗国或奥斯曼帝国对任何一方所占领的乌克兰地区的入侵行为。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