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继续走。
曾经的俄罗斯就是这样,现在的俄罗斯还是这样吗?
撞到南墙了,难道还要继续按同一个方向,同一种角度,同一种撞墙方式,用同一个部位去撞墙?
就算要继续撞墙,是不是该改弦易辙,换种方式方法策略?
这个世界上,变化才是永恒的。
在一场战争中,俄罗斯大概损失了17000人,意味着什么?
还不全面反思,不进行全面改革,尤其是军事大改革?
1700年的纳尔瓦战役,给了沙皇彼得一世重重的一击。
自以为雄才大略,拯救俄罗斯于关键历史阶段,想要攀登更高高峰的沙皇,被击碎梦想。
1700年9月,沙皇彼得一世亲率4万俄军包围了波罗的海沿岸重镇纳尔瓦。纳尔瓦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南岸,是通向波罗的海的一个出海口地区。
那个时候,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已奇兵突袭,包围了俄罗斯的同盟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丹麦最后被迫投降,退出了北方同盟。
但丹麦和萨克森的退出,对俄罗斯和沙皇彼得一世而言,有什么重大影响吗?
沙皇彼得一世并不在意。
4万俄军包围纳尔瓦要塞,纳尔瓦还能飞了不成?在沙皇看来,攻占纳尔瓦,大概就像是一次军事散步。
结果呢?
纳尔瓦要塞,瑞典守军大概不到1000人。无论俄军如何炮轰进攻,瑞典守军就是“龟缩”,坚守不出。
俄军炮轰了两个星期左右,强攻都没有奏效。俄军只能层层围住,企图让纳尔瓦要塞瑞典守军弹尽粮绝,最后被迫投降。
那个时候,当地气温突然大幅下降,俄军缺衣少食。
俄军开始炮轰一个月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终于亲率1万大军赶到,并且意外出现在俄军外围。
那个时候,天气又再次不利于俄军,大风雪朝俄军刮去。
瑞军炮轰加上骑兵突袭,俄军猝不及防,贵族望风而逃,其他士兵更是四处逃窜。
大概只有沙皇彼得一世的近卫军能够抵抗一二。
但瑞军强大攻势,俄军根本无法抵抗,最终惨败。
瑞典大概以8000左右兵力打败了大概35000的俄军,俄军大概损失了17000人,79名军官被俘,大炮全被缴获。
18岁的瑞典国王击败了28岁的沙皇彼得一世。
瑞典为了庆祝这次大胜,还专门铸造了一种纪念章,上面是沙皇彼得一世哭泣图案,以此嘲讽“无能的彼得”。
纳尔瓦战役的惨败,让沙皇彼得一世看见了俄军的腐败落后。
他不得不对俄军进行彻底整顿,进行军事大改革,特别是士兵训练、军队纪律和军事装备。
在他看来,纳尔瓦惨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要改变俄军,改变打法和策略,寻找新的战机。
到了后来,沙皇彼得一世说,纳尔瓦战役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如果没有纳尔瓦战役的惨败,那么就不会有波尔塔瓦战役的胜利。
波尔塔瓦战役是北方战争的关键战役,俄军最后成功击败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亲率瑞典大军对莫斯科的远征,完成对北方战争的关键转折,奠定了北方战争俄罗斯最终胜利的基础。
如果纳尔瓦战役是俄军获胜了呢?俄军是否将因此不断胜利?
沙皇彼得一世曾说,像他们这样在打仗和搞政治方面知识如此浅薄的一个国家,就算是纳尔瓦战役俄军胜利了,难保不会因为一时的高兴而随后跌入无底的深渊。
因为那个时候,俄罗斯刚开始西化改革不久,在军队大改革方面还没有实际进展,俄军到底多落后,哪些方面落后,光看是看不出多少关键问题的。而通过这一次纳尔瓦战役的惨败,沙皇彼得一世终于知道了军事改革要怎么改。
马克思曾评价说,纳尔瓦会战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的第一次严重的失败,这个民族很擅长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