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第18次政变发生了。
2006年9月19日,泰国再次发生了政变。
这一天,泰国军方趁总理他信外出联合国之机,兵不血刃的完成了政变,废除了宪法,解散了总理内阁,宣布成立所谓的“国家行政改革委员会”全面接管国家政权。
这大概是泰国自1932年以来第18次政变。
上次泰国政变大概是在十几年前了。
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七世时候,1932年发生了政变,政体转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被大幅削弱,总理内阁制得以随后建立。
第18次政变跟之前的政变似乎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依旧是泰国政府跟军方无法协调矛盾。
1932年政变发生后,王权和军权发生了分离,军方也成为独立于国王和政府的重要政治力量之一。
各方势力对国家权力的角逐,导致泰国政局并不稳定。
第18次政变之所以发生,军方的意见是说,他信政府已使得国家陷入分裂,而且腐败猖獗。
泰国曾经的陆军总司令就认为,只要国家的政治制度没有实现完全的民主,陆军就要成为民主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守卫者。
当时泰国总理他信的泰爱泰党在2001年异军突起,赢得了大选,他信组阁,任总理,而在2005年中,泰爱泰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再次大胜,意味着他信要再次组阁担任总理。
他信内阁政府权力膨胀,一党独大,对军方以及国王的权力构成挑战和威胁。
泰国国王是否就完全是一个虚位的元首?
大概不一样。
泰国国王的政治力量和权力是源自泰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其他国家君主立宪制度的虚位元首可以比拟的。
比如根据1997年泰国宪法所规定的国王的权力,国王并不是一个完全虚位象征。
国王有权签发法律、议案,也可以对法国、议案进行否决,国王领导军队,通过内阁处理国家重大事务,还有宗教护卫权等等。
泰国实际有两个权力中心,国王是一个权力中心,众议院和内阁是一个权力中心。
泰国国王是世袭的,而且泰国国王在历史上很多次政变或宪政危机的最后处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就导致泰国宪法“不常在”,不稳定,但泰国国王却“常在”,稳定。
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泰国国王实际上似乎并不承担维护宪法的责任,但因为他的特殊超然地位,却意外成为宪政危机(包含政变)的关键角色,反而很多时候成为危机的受益者。
这大概也是泰国国王所没有想到的。
泰国大概有700年的历史,古代时候,泰国也称为暹罗。泰国大概在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
现在泰国还有国王,是曼谷王朝拉玛十世。
泰国历史上大概经历了四个王超: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截止到2022年底,泰国人口大概6600万人,国土面积大概51.3万平方公里。
泰国在东南亚地区举足轻重,二战后一直跟美国保持传统盟友关系,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关系密切。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