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小说里,练金钟罩功夫的人,号称刀枪不入,但他有没有致命弱点或关键缺陷?
当然有了。
这个地方就是罩门或命门。
找到罩门,击之,金钟罩的功夫就被废了。
那么俄罗斯到底有没有这种命门?拿破仑其实找到了,但可惜,当上皇帝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他了。
01
1812年,拿破仑亲率几十万大军,势如破竹,攻入俄罗斯境内。
俄罗斯在从北到南极为漫长的边境线上布防的大概20万俄军,根本无法形成强大阻击。
拿破仑希望速战速决,持久战不利于拿破仑,也不利于法兰西帝国的局势。
当时法军大概只带了四五天的面包,后勤保障大概只预备了20天左右的面粉,拿破仑大概希望在三个星期之内,对俄军发起决战,一战定胜负,迫使俄罗斯投降,沙皇臣服。
俄罗斯调遣部队需要时间,全国总动员集结新兵,也需要时间,武器弹药等物资补给都需要时间。
对于俄罗斯而言,空间以及严寒是俄罗斯天然的巨大战略优势。
在战线极为漫长以及冬季极为寒冷的俄罗斯,打持久战,极其不适合远在西欧,熟悉西欧天气环境的法军。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不希望把战争引入到俄罗斯的腹地,特别是莫斯科。但形势比人强,法军一路强势攻击,不依不饶,俄军如果想保留主力,保留战斗力,只能且战且退,逐渐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等待攻防战略转换时机。
法军也确实在不断的被拖入到持久战当中,被漫长的战线和恶劣天气、补给的不足、俄军偷袭等严重困扰。
俄军的有生力量在不断增加,但法军的有生力量,减少一个就是减少一个。
拿破仑也早就看出来了,因此他越来越急迫的想寻找到俄军主力以及沙皇,进行一次大决战。
但法军付出了沉重代价,终于攻入莫斯科,最后等了一些日子,拿破仑最终想要的决战都没有等到。
02
拿破仑率领法军攻入俄罗斯境内后,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农民,曾经以为拿破仑是来“解放”他们的。
这些农民,大概没法说是农民,俄罗斯的农民其实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绑在”了土地上,贵族以及地主可以买卖、惩罚农奴。
拿破仑最开始是被当成是来解放他们这些被压迫的农民和被压迫的民族的。
但悲催的是,拿破仑不是。拿破仑很快就跟俄罗斯那些贵族地主勾结了,农奴地位依旧,被压迫剥削依旧。
西部地区的农奴幻想破碎。
竟然拿破仑不是解放者,那为何要帮他?
农奴们也在反抗,既抗击那些地主贵族,也抗击拿破仑,袭击地主田庄,也袭击拿破仑的车辆。
拿破仑的入侵,没有获得俄罗斯农奴们支持,反而遭到袭击,这使得拿破仑在对付俄军以及沙皇之外,还需要派遣部分兵力提防农奴们的破坏。
实际上,沙皇所采取的焦土政策、坚壁清野政策,沿途不留任何补给物资,如果没有农民们的支持,难以做到。
补给物资的严重缺乏,导致法军遭到极大的困难。因为拿破仑只能通过西欧中欧东欧等地区运输物资到前线,这对于法军而言过于遥远。
03
拿破仑其实看到了要怎么破局,一个彻底改变战局的办法或者政策,但拿破仑已是帝国皇帝了,不再是曾经那个从底层向上奋斗的年轻士兵拿破仑了。
他的心中已厌恶了那种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应该是高兴的,拥护的,因为推翻了法国落后的君主专制,进入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先进,更为自由,更有活力。
拿破仑也是因为法国大革命而逐渐崭露头角,步步高升。
但拿破仑最后变质了,建立了帝国,当了皇帝,野心膨胀至极。
他大概已很厌恶大革命的传统了,因为大革命大概实际要革他拿破仑的命。
要想改变对俄罗斯的战争形势,彻底打赢这场战争,那就是解放俄罗斯的农民,解放这些农奴,废除俄罗斯的农奴制,让农奴们获得人身自由。
但拿破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下下策。
当不废除农奴制,不恢复农奴的人身自由,那么俄罗斯的农民其实是不会拥护也不会帮助拿破仑的。
拿破仑只能尽快打到莫斯科,看看能否逼沙皇屈服。
但最后的结果是,拿破仑依旧失败了。
拿破仑远征莫斯科的失败,导致法兰西帝国的崩溃,他自己也退位,被流放了。
俄罗斯的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了,当时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国际大战中失败,由盛转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沙皇被迫对国内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沙皇当时意见是,与其等到这些农奴们从下到上来革命,不如自己从上到下先改革。
恩格斯就曾经说,拿破仑由于站在令人目眩的高处,他所依靠的基础又很不稳固,已无法下决心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他需要迅速获得成功,取得辉煌的胜利,通过突击争取签订和约……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