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敢反抗俄罗斯殖民统治的,俄罗斯向来都是大军镇压,绝不手软。
可不要太低估俄罗斯的残酷。
01
俄罗斯西南边疆地区的高加索地区,是比较晚才被俄罗斯强行并入俄罗斯版图的。
而且高加索地区的宗教信仰跟俄罗斯本土还不大一样,高加索很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跟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不同。
高加索地区的反抗一直比较强烈,此起彼伏,形势很复杂。
而其中,北高加索地区大概是反抗最激烈的。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主要是因为绵延的高加索山脉天然屏障而隔开了。
南高加索地区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跟波斯、奥斯曼帝国接壤。
北高加索地区的矛盾不仅仅是俄罗斯对高加索地区的殖民统治问题,民族压迫问题,还涉及俄罗斯跟波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争夺问题,宗教冲突问题。
俄罗斯对北高加索地区山民的镇压长达三十年左右。
02
1827年,刚继位沙皇两年的尼古拉一世就更加残酷的对高加索地区的反抗进行镇压。
他对新的俄军总司令帕斯凯维奇的训令就是,必须一劳永逸的征服,必须彻底消灭一切不臣服的。
不过,北高加索山民反抗了多年,对于俄军更疯狂的镇压并不惧怕,反而各族相互更加团结起来,联合抵抗。
而且,重要的是,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在背后积极支持。这导致俄罗斯一直无法真正镇压下去。
北高加索地区又是山区丛林,山民们擅长打游击战,俄军大规模优势兵力无法像在东欧平原上那样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更别说什么骑兵了。
1831年,俄军还被打败,甚至被夺取了部分据点。
1832年后的两年,俄军在达格斯坦山区进行大扫荡,人为制造无人区,部分抵抗势力的领导人牺牲。
03
1834年,北高加索地区又出现了一个沙米尔,抵抗运动搞得越来越大。到了1840年,他的队伍竟然都超过1万人了。
1843年,俄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地区的要塞堡垒不断被摧毁和攻占,俄军面临的剿灭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棘手。
1843年末,沙米尔军队竟然扩充到了2万人,还攻占了俄军一个极为重要的据点格尔格比尔,所占领的疆域扩大了一倍。
北高加索地区的抵抗运动进入了高潮。
沙皇尼古拉一世更加重视了,他任命了新的高加索总督沃隆佐夫。
当地俄军增加到了20万。
20万能干嘛?都能跟欧洲强国来一次大战了。
结果20万俄军被投入到北高加索地区用来镇压起义。
高加索总督沃隆佐夫立功心切,亲率大军攻打沙米尔,但惨败,自己也差点被俘虏了。
于是高加索总督沃隆佐夫开始用更狠的办法,对起义抵抗的山民地区进行围困,四面八方包围,逐渐收缩包围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行“三光”,砍光,杀光,烧光。
这一套策略下来,起义地区遭到极大破坏,很多地方也被夷为平地了。
但沙米尔依旧采取打游击方式,继续反抗。
04
1856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国际大战中失败后,俄罗斯注意力回归国内。而且那个时候也是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续镇压起义,投入了更多的俄军进行镇压叛乱,当地俄军也增加到了30万。
沙皇在武力镇压同时,还采取怀柔手段,分化瓦解起义军内部,最终在1859年镇压了沙米尔所领导的北高加索地区起义,沙米尔也被俘虏。
到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俄罗斯的农奴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奴,给了农民一定的身份自由。
沙皇说,还是自己从上往下改革吧,别等这些农奴们从下往上革命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