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宣而战,惨遭突袭,俄罗斯被俘虏2艘战舰,防线太长到底要咋破局?



国与国之间,不宣而战,似乎太多了。
不宣而战,往往意味着突袭,收获还往往不小。
不时刻做好防御,不高度注意,漏洞太多,大概损失最为重大了。
俄罗斯就曾被海上偷袭了。

01
这跟瑞典有关系。瑞典在俄罗斯帝国沙皇彼得一世时被俄罗斯给打残了,海军舰队被全部摧毁,丧失了波罗的海霸主地位,实力大为衰减。
而俄罗斯则成为波罗的海霸主,国力大涨。
再后来,俄罗斯越发强大,瑞典越发相对衰落了。
瑞典一直想夺回芬兰,战略是不宣而战,突袭俄罗斯海军舰队,然后估计三万人的大部队强行登陆,快速攻占俄罗斯的首都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最东部的最大港口城市。
瑞典一直在寻找机会。当时瑞典有大概20艘大战舰,战力非常不错,还有很多战力也非常不错的小舰队。
而俄罗斯那个时候,海军舰队战舰虽然多,但俄罗斯的疆域太大,它需要分散开来布防,因此在北极圈的出海口,在黑海出海口,在波罗的海出海口,它都需要分配海军战舰。
而为了在地中海跟英国、法国等争夺奥斯曼帝国这个“东方遗产”,俄罗斯还要派遣部分海军战舰过去。
如果再排除在维修无法出海作战的战舰,那么,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海军战舰,真正能战斗的海军战舰估计只有9艘。
02
1788年,瑞典的机会“来了”。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下令瑞典海军出击。
6月初,卡尔作为统帅率领舰队兵分两路移动。
因为波罗的海又不是俄罗斯一家的,大家都可以航行,因此俄罗斯也无法直接说这些瑞典海军是来战争的。
所以,在海面上,瑞典海军碰到很多俄罗斯的海军部队,双方也并没有冲突。
大概半个月后,兵力大概8000名的瑞典小舰队,也离开港口出发。
这些小舰队大概包含了28艘大船和30艘炮艇。
瑞典海军实际是分批,不断朝作战区域,移动前行。
那个时候,瑞典和俄罗斯关系断绝,但是否会爆发大战以及何时爆发,这就无法准确判断了。
03
7月2日,瑞军在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登陆,次日,就开始炮轰俄罗斯的堡垒据点。
7月4日,瑞典海军就俘获了俄罗斯的两艘三桅炮舰等战利品。
但实际上,瑞军统帅在7月7日才接到开战命命令。
不过,瑞典估计错了俄罗斯海军战舰的实际情况。
俄罗斯海军原本有15艘战舰要前往地中海,结果只有3艘实际离港了,12艘战舰处于待命状态。
在瑞军7月3日炮轰俄军堡垒后,俄罗斯海军上将格雷格率领了17艘战舰等海军舰队,分成三个舰队,往西进军。
7月17日,俄军和瑞军爆发了海战,瑞军20艘战舰,1100多门大炮,对决俄军17艘战舰,1200多门大炮。
俄罗斯的大战舰数量少了3艘。
在排兵布阵方面,瑞军舰队似乎更有章法。
不过最后海战在几个小时后就结束了,双方战斗实力差不多。
瑞军俘获了俄军一艘战舰,俘虏了俄军大概800人,俄军也俘获了瑞军一艘战舰,俘虏了瑞军大概700人。
在人员损失方面,俄军阵亡大概320人,受伤大概700人,瑞军阵亡大概130人,受伤大概330人。
相对来说,俄军损失更大,属于战败方。
不过,俄军是防御方,瑞军是进攻方,俄军成功打退了瑞典对圣彼得堡的进攻。
不过双方海军都暂时休战了,先不打了。
到了后来,双方爆发了更大的海战。
04
俄罗斯当时的沙皇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而当时瑞典国王是古斯塔夫三世,他建立了国王的全权统治,结束了瑞典史上的所谓的“自由时代”。
瑞典国王应该是俄罗斯女皇的表弟。
瑞典国王跟女皇叶卡捷琳娜都是通过政变上台,瑞典国王在1772年成为国王,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成为沙皇。
瑞典国王在1792年遇刺身亡,而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96年因中风而亡。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