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俘虏,让速来求和,俄罗斯被回旋镖打到了脸上



战场上千万不要太过自大。
自大的后果,就是一不留神,回旋镖打到自己脸上。

01
俄罗斯在立窝尼亚战争中曾经势如破竹,占领了立窝尼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志得意满。
可惜俄罗斯得陇望蜀,想全部吞下所有的立窝尼亚地区。
战争第二阶段,俄罗斯在跟瑞典签订了20年的停战协定后,就跟立陶宛大战。
1562年,俄军出动了3万兵力,攻克军事重镇波洛茨克后,又继续快速向立陶宛大公国首都维尔诺推进。
波兰国王当时跟立陶宛关系特好,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就帮立陶宛求和。
俄罗斯没同意,继续打。
那双方就继续打个天翻地覆。
1564年,双方在乌拉尔河畔决战,立陶宛大公国大公亲率大军,俄罗斯沙皇伊凡雷帝也亲率大军,双方决一雌雄,结果,俄军惨败。
由此,双方战争陷入了僵局。
02
立陶宛大公国建议俄罗斯,别老是跟它耗了,双方共同攻打那个更强大,占地更多的瑞典,不是更好吗?
沙皇给拒绝了。
还真不知道沙皇咋想的,就吃定了立陶宛了?觉得能百分百征服立陶宛?
波兰可是立陶宛的“哥们”,在旁边掠阵呢。
立陶宛想翻盘,确实干不过俄罗斯,于是,1569年7月,立陶宛和波兰破天荒的竟然合并了,成了波兰——立陶宛大公国,也就是所谓的大波兰(波兰共和国)了。
这搞得沙皇伊凡雷帝给惊住了。
俄罗斯在国际上立马很被动,而且实力上还真不一定有多大把握干得过他们的合并。
虽然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双方很可能长期以来都有意向合并,但这次战争无疑是催化剂。
因为俄罗斯对外扩张侵略极为疯狂,再加上南部的克里米亚汗国这个蒙古汗国时不时野蛮地劫掠滋扰边境,单独的立陶宛或波兰往往难以从容应对,就需要双方在军事和对外政策方面的联合。
因此,俄罗斯所发动的立窝尼亚战争反而加速了双方合并。
合并后的波兰拥有共同的议会,共同选举国王,也执行共同的对外政策,不过立陶宛依然有自己的军队、征服、财政和司法机构等。
03
1572年,波兰国王去世,雅盖洛王朝终结,波兰进入了几年的王位争夺战期间。
趁他病,要他命。
俄罗斯还是很擅长趁火打劫的,他除了支持波兰的亲俄势力争夺波兰国王之外,还向立窝尼亚地区大肆进攻。
1573年,俄罗斯收获不小,攻占了波罗的海重要据点。
到了1575年,俄军甚至打到了里加湾沿岸地区。立窝尼亚地区都被俄军占领了,大概除了瑞典和波兰还控制着里加和列维尔地区。
这个时候,俄罗斯在立窝尼亚地区可以说是大胜了,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在所谓欧洲大国面前扬眉吐气了。
沙皇伊凡雷帝认为波兰不堪一击,不再是对手了,认为全部夺取立窝尼亚剩下的两个地方指日可待了。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沙皇伊凡雷帝,竟然释放波兰俘虏,让这些俘虏回去转告波兰的新国王巴托雷,让赶紧来莫斯科求和。
沙皇伊凡雷帝甚至动了瓜分波兰的念头,他跟奥地利皇帝秘密沟通,建议双方共同瓜分波兰(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说立陶宛和立窝尼亚地区归属俄罗斯,而波兰王国和普鲁士归属奥地利。
虽然这个瓜分最后没有成功,但大概给后来历代沙皇心中留下了念想和谋划。
18世纪中后期,波兰最终还是被俄罗斯和奥地利以及普鲁士三次瓜分,灭国了。

04
回到立窝尼亚战争来说,1577年,波兰终于选出了新国王,那就是巴托雷。
1578年,波兰国王巴托重组军队等,再次跟俄罗斯爆发大战。
最终,俄罗斯战败,反而被迫求和。
而立窝尼亚战争最终在1583年结束,沙皇伊凡雷帝一败涂地,丧失了全部占领的立窝尼亚地区,两手空空。
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