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如果同时出现两个权力中心,会怎么样?
大概会一直处于内战之中,国力被消耗在内乱之中。
国内不稳,谈何对国外?对外大概以收缩求稳为主了。
俄罗斯就曾经如此。
01
俄罗斯王朝大混乱时期,波兰最开始扶持了所谓的伊凡雷帝“皇子”伪季米特里一世。
伪季米特里一世从波兰开始进军莫斯科,最终当了沙皇。结果一年左右,伪季米特里一世没能坐稳皇位,还跟波兰闹翻乐,最后在莫斯科大起义大骚乱中被杀。
随之,俄罗斯大贵族叔伊斯基当了沙皇。但他当沙皇时期,倒行逆施,反而进一步巩固农奴制,农民起义更加频繁,遍布全国,俄罗斯更加混乱,
波兰继续干涉俄罗斯内政,又扶持了伪季米特里二世。
虽然说老是打着伊凡雷帝“皇子”的旗号起事,效果会越来越差,毕竟此前已经有了一个伪季米特里一世,但奈不住俄罗斯那个时候依旧混乱不已,底层老百姓还是朴素的相信和期待所谓的“好皇帝”的统治,于是伪季米特里二世,继续冒充“皇子”起事,才能继续获得了很大效果。
1607年夏天,新出现的伊凡雷帝“皇子”伪季米特里二世在波兰的支持下开始进军莫斯科。
这一次“皇子”起事,初始兵力明显大涨。伪季米特里一世起事时,兵力大概3000人,现在伪季米特里二世起事,兵力直接超过1万。
这一万多兵力其实主要是波兰贵族地主所支持的。
都有一万多人马,伪季米特里二世自然野心勃勃了,伪季米特里一世能当沙皇,他为何就不能?
在进军莫斯科的途中,再次有很多农民和哥萨克加入伪季米特里二世的队伍。
当时沙皇叔伊斯基自然派兵阻击了。
1608年初,双方大战一战,结果沙皇军队战败了。伪季米特里二世乘胜继续北上,又不断攻取了一些城市。
1608年6月,伪季米特里二世就已兵临莫斯科城下了,从起事到现在,不过一年左右。
02
不过莫斯科城哪有那么好攻破的。
既然暂时无法攻克莫斯科,伪季米特里二世就在离莫斯科城不到20公里的高地图西诺村安营扎寨了。
不仅如此,伪季米特里二世也建立了一套中央朝廷体制和机构,有波雅尔杜马(封建大贵族会议)、衙门等,大肆封赏。
当然伪季米特里二世军队指挥权在波兰贵族手里,伪季米特里二世的“政权”还是处于波兰控制下。
就这样,俄罗斯同时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以沙皇叔伊斯基为首的莫斯科,以伪季米特里二世为首的图希诺。
这给俄罗斯造成更严重的混乱以及撕裂,俄罗斯很多人,尤其是不少权贵、地主、官员等在两个权力中心“混”,来回穿梭。
沙皇叔伊斯基和伪季米特里二世,都想灭了对方。
伪季米特里二世一直试图切断莫斯科跟外部的联系。
1608年9月,伪季米特里二世派出了3万大军围攻莫斯科北部,这里是金库所在,但一直无法攻克。
不过伪季米特里二世还是又占领了莫斯科北部的不少城市,沙皇对莫斯科的掌控进一步被削弱。
03
伪季米特里二世是不是大救星?
或许对于波兰贵族或者俄罗斯的一些贵族地主来说,是大救星。
但对于底层百姓农民而言,却不是。伪季米特里二世是波兰在控制的,大肆烧杀抢掠,农民也并没有获得自由。
到了1609年底,对伪季米特里二世的起义,陆续不断发生。
当时在俄罗斯国内,伪季米特里二世和沙皇叔伊斯基,都不得人心。
沙皇叔伊斯基看自己搞不定叛乱起义,尤其是波兰所支持的伪季米特里二世,于是就在1608年下半年,派斯科平去跟瑞典求援,双方谈判。
1609年2月,沙皇叔伊斯基和瑞典达成条件,俄罗斯要放弃对波罗的海沿岸的立窝尼亚地区的想法要求,并且割让科列拉地区作为报酬,瑞典对沙皇叔伊斯基派兵援助。
随后5月份,从瑞典返程的斯科平率领1.5万瑞典军队开始进发莫斯科,并在途中不断吸收其他民兵等的加入,最后通过不断战斗,打败了伪季米特里二世对莫斯科北部的围困,伪季米特里二世被迫逃到卡卢加。
04
这个时候,波兰看到伪季米特里二世败局已定,随即大军攻入俄罗斯,兵临斯摩棱斯克。
结果伪季米特里二世阵营遭到进一步瓦解,当初投靠而来的那些波雅尔竟然跟波兰谈成达成协议,推举波兰国王的儿子瓦迪斯瓦夫为沙皇,跟波雅尔杜马共同治理俄罗斯。
最后,莫斯科发生大变,沙皇叔伊斯基被波雅尔贵族势力们推翻下台了。
波兰军队得以进入了莫斯科,当然最后1612年末,波兰军队被俄罗斯其他起义军给赶出来了。1613年,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但波兰趁俄罗斯这个大混乱时期,占据了俄罗斯不少地盘。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