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概胜者为王,至于战争双方所用的手段,似乎就没有那么多人刻意去计较了,反而会去借鉴学习。
被战争一方所俘虏的敌国将领或士兵或者敌国人,或多或少能被问出一些情报信息的。
但至于这些信息是真是假,这些俘虏是否真的听话,就得仔细判断了。
话说,北方战争中,俄罗斯跟瑞典就是主要战争对手。
瑞典当时威压波罗的海其他沿岸国家,称霸一方,实力大概最强。
陆权已很强大的俄罗斯要从瑞典手上夺取部分海权,让自己也同时成为一个海权国家,而且是海权大国。
由此,双方就爆发了大战,结果谁都没有想到,战争竟然持续了21年。
既然是夺取海权,毫无疑问,陆战之外,海战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摧毁打败瑞典的海上舰队,俄罗斯就算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那也是无法安稳的。
但悲催的是,俄罗斯在1700年,出动了4万大军围攻波罗的海非常重要的纳尔瓦港口城市,竟然惨败。
没辙,俄军太落后,陆军之外海军实力几乎为零。
于是,沙皇彼得一世就对军事进行大改革,重点是组建和强大海军,在内河建立船坞,建立战船。
等彼得一世觉得实力又有所回复,海战能力有所加强的时候,他就趁瑞典主力在跟波兰大战之际,开始对瑞典在波罗的海的据点发动进攻。
俄罗斯和瑞典的第一次海战,大概是在1701年。
当时芬兰属于瑞典,瑞军派出了由7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兵发白海,攻打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
阿尔汉格尔斯克是俄罗斯北部边疆的一个城市,在北德维纳河河口附近,是俄罗斯当时唯一的一个出海港口城市,临近北冰洋,也大概是俄罗斯北冰洋临岸最大城市之一。
阿尔汉格尔斯克距离白海大概50公里,不过港口结冰期很长。
瑞军攻打阿尔汉格尔斯克,应该是要控制俄罗斯唯一的出海口。
俄罗斯那个时候海军实力太差,在波罗的海这边都没啥可以实际能作战的舰队,更别说在濒临北冰洋边疆地区的白海地区了。
因此,可以说,瑞典战船舰队,在白海地区,基本上不会受到俄罗斯海上力量的多大威胁,因为当时俄罗斯在白海地区大概并没有所谓的海军战船舰队,最多就是一些普通船,比如商船之类。
但结果出现意外。
瑞军战船舰队想攻打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总得要熟悉地理环境,需要有人带路。
于是瑞军就抓了俄罗斯俘虏,逼俄罗斯俘虏带路,充当领航员。
结果,俄罗斯俘虏虽然被迫带路,将瑞军引向了俄军要塞,但也暗中“阴”了瑞军一下。
那就是俄罗斯俘虏故意在不知不觉中使得瑞军的两艘战船在俄军要塞炮火攻击下“意外”搁浅了。
搁浅的战船哪能很快解决?
当然不能了。
于是,俄军就通过两艘船满载士兵,在一天夜里突袭,俘虏了这两艘瑞典战船。
瑞军当然很生气了,剩余5艘船开始在白海四处游弋,大搞破坏,掳掠渔船,还放火烧毁沿岸村镇……
但瑞军并没能攻克阿尔汉格尔斯克。
白海的这一次海战,可以看出当时俄军在白海地区的海洋力量上到底有多弱了。
1702年,沙皇彼得一世开始重视白海,开始在北部边疆地区阿尔汉格尔斯克,重新组建海上力量,建立船坞,制造战船,加强沿岸防御力量。
当然了,白海的重要性,在沙皇彼得一世看来,要低于波罗的海。
在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中,俄罗斯和瑞典的主要战场是在波罗的海东岸以及南岸地区。
当然,还有一个战场那就是俄罗斯本土,因为瑞典攻陷波兰后,瑞典国王亲率大军远征俄罗斯莫斯科。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