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强大时候,说话有人听,一些人也不敢不听。
当一个国家衰弱时候,说的话,有几个人听?大概甚至还得能靠别的国家,来“保护”自己。
你有想过自己为何变得衰弱吗?
俄罗斯和波兰就是这其中的典型。
01
18世纪初,俄罗斯为夺取出海口所发动的北方战争,最后持续了21年,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波兰是俄罗斯所组建的北方同盟的一个重要成员。
在北方战争之中,波兰基本是被俄罗斯所“完全利用”的一个牺牲品。
当俄罗斯在战争初期惨败后,战争对手瑞典很“鄙视”俄罗斯,调转主力攻打波兰去了。
瑞典曾经一度攻陷了波兰首都华沙等诸多城池。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还被瑞典国王给废黜了,逃回了萨克森王国,继续当他的选帝侯。亲瑞典的贵族被扶植为波兰新国王。
但俄罗斯哪能这么放弃,彼得一世又亲自跟支持奥古斯特二世的波兰贵族代表签署了同盟关系,继续跟瑞典战争,俄罗斯承诺战胜瑞典后把立夫兰给波兰。而且俄罗斯还出资20万卢布给奥古斯特二世,支持他在萨克森阻挡瑞典军队的进攻。
而早在1701年,俄罗斯就向萨克森派出了大概15000人的援军以及10万卢布的军费支持。
瑞典跟波兰竟然大战了四五年。
不过最后,瑞典国王亲率大军驰援波兰本土的瑞军后,进攻萨克森,最终大胜。奥古斯特二世所率领的30000联军竟然被7000人的瑞军给打败了。奥古斯特二世彻底退出了战争,没法再战了。
俄罗斯给波兰出钱出力,目的就是好让波兰尽可能长时间拖住瑞军主力,而沙皇彼得一世则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喘息时间,对俄罗斯进行西式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并趁机攻占了很多瑞典据点。
当搞定了波兰,瑞典国王亲率大军远征莫斯科,但在波尔塔瓦战役惨败,瑞典国王也受重伤,逃亡去了奥斯曼帝国。
由此为转折,瑞典基本逐步衰落下去了,也不能算是欧洲强国了,俄罗斯却成为欧洲强国之一。
02
此后,俄罗斯扶持波兰前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重新登上了波兰国王位置,奥古斯特二世对沙皇彼得一世基本言听计从,波兰从此基本成了俄罗斯的附庸。
奥古斯特二世想不想波兰强大,当然想了。虽然他同时是萨克森王国的选帝侯,但他同样是波兰的国王。
他想巩固波兰国王王权,也想建立一个君主专制制度,但却遭到巨大反对。
他随即派遣萨克森军队进入波兰,企图强行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但引发了波兰贵族的强烈反抗。
随后,1715年,波兰内战爆发。
不过,在俄罗斯的强力干预下,波兰内战结束。
1716年11月,波兰国王兼萨克森王国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跟波兰贵族们签署了华沙条约,确定萨克森王国和波兰只是王朝联合而已,萨克森大臣的权力也被大幅限制。
就这样,奥古斯特二世想改革波兰,加强王权的努力失败了。
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是这个华沙条约的仲裁人和保证人,由此俄罗斯实际成了波兰的“保护人”,此后借此不断干涉波兰内政。
奥古斯特二世的改革是不是只有波兰贵族们反对?
不是,
波兰的三个邻国俄罗斯和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反对。
他们为何反对?
因为他们当然不希望波兰由此强大起来,波兰当时的制度其实非常腐朽,存在重大缺陷。
03
奥古斯特二世改革对波兰有没有好处?
其实还是有的。
虽然说君主专制制度跟不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当时欧洲主流的政治制度其实还是君主专制制度。
波兰那个时候的政治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它自1652年以来所实行的是自由选王制和议会一票否决制。
自由选王制是说即便不是波兰人,也能参选波兰国王,只要最后当选就可以,这导致其实各大国都会派人参选。
而议会一票否决制是说一个议案在议会投票决定中,只要有一个议员不同意,那这个议案就别想通过。这一来,波兰还要不要进步?要不要干大事?
这两种制度实际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波兰贵族们的利益。
实际上,波兰在多次战争期间,甚至在平时,中央政府处于瘫痪状态,波兰形成全国性质的无政府状态。
当邻国都非常有野心,热衷侵略扩张的时候,波兰能不被灭亡?
04
为了确保波兰继续这样腐朽,俄罗斯和普鲁士在1720年,俄罗斯和奥地利在1726年,先后签署了条约,保证波兰政治制度不变。
那北方战争期间,沙皇彼得一世曾经承诺战胜后,把立夫兰给波兰,真给了吗?
当然没有给了。
1721年,北方战争结束,俄罗斯和瑞典签署和约,波兰代表被排除在会议之外。俄罗斯实际独吞了全部胜利果实,波兰被抛弃了。
可悲的是,波兰在战争期间付出了极大代价,首都华沙等众多城市都被瑞典占领了,国王都被换成亲瑞典派系的了,结果打了21年,波兰啥也没得到,国家还搞得支离破碎,基本上完全成为一个牺牲品。
实际上,此后的波兰一蹶不振,越来越衰弱,几十年后,就被早就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垂涎欲滴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给灭国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