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撤出占领的领土,就议和?俄罗斯主战派VS主和派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一旦开启,就不会那么容易收尾。
对战争,大概很多国家朝堂之上,江湖之远,都会有主和派和主战派。

01
当拿破仑最终决定,率领7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罗斯大概被惊住了。
当然有人说,不是70万,估计50万或60万之类。
不管怎么说,拿破仑所率领的军队兵力规模非常大,这既是对大国俄罗斯的重视,也是奔着毕其功于一役,征服灭国而来的。
俄罗斯应该也早预料到了跟法国会彻底闹翻,但战备是否准备充分了,就难说了。
当时拿破仑的军队兵力,其中大概有30万法国人,18万德意志地区人,以及9万波兰人等等。
如果要说这几十万兵力,拿破仑最值得信赖的,大概除了法国人军队,那就是波兰人军队了。
波兰人组成的兵团是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因为波兰被俄罗斯和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合三次瓜分给灭国了,而拿破仑组成了一个华沙公国,给了波兰一个复国独立的可能性,因此,波兰肯定要参加法国对生死大敌俄罗斯的战争,波兰人大概最希望彻底打垮俄罗斯。
俄罗斯一日没被击垮,波兰的复国独立,就会困难重重,几无可能。
02
拿破仑在涅曼河上直接指挥大概23万大军,其他军队兵力被他分成其他几方面军。
比如在他后面则有其他将领统帅了8万军队,右翼大概有7万多兵力,还有左翼等等。
面对当时欧洲的国际形势以及法国国内的局势,拿破仑需要一场大胜来将欧洲大陆彻底一统。
在执行了几年的大陆封锁政策后,英国并没有如拿破仑所预想的那样屈服,而欧洲其他被压制的各国不满和反抗力量在不断积聚,这些反对势力在暗潮涌动。
拿破仑需要对俄罗斯速战速决,持久战不利于拿破仑。
他很希望战争能在开战三个星期内获得决定性质的关键胜利,迫使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屈服投降。
他甚至奢望法军和俄军就在波兰展开大战,希望俄军能钻进他在波兰设下的圈套,双方来一次大战。
但事事哪能都入拿破仑的意呢。
03
对于沙皇亚历山一世而言,压力太巨大了。
几乎一统欧洲大陆,逼得岛国英国极为艰难的拿破仑和法兰西帝国,正处于巅峰,气势正胜。
与之强强正面硬碰,俄军肯定要吃大亏。
俄罗斯那个时候国力哪有强大到可以正面硬抗战胜拿破仑?
到底战还是不战呢?
俄罗斯朝廷内部分歧不已,意见不统一,分为了主和派和主战派。
沙皇的近臣当中同样意见分歧很大。
比如康斯坦丁大公和鲁缅采夫,就大概是主和派。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下令法军渡过涅曼河,开始进攻俄罗斯。
沙皇在6月28日派遣将军巴拉索夫作为使臣去跟拿破仑议和,俄罗斯的条件就是拿破仑要撤出俄罗斯的领土。
但拿破仑自以为胜券在握,拒绝议和谈判,甚至轻蔑的问巴拉索夫将军,能否给指出一条能最快到达莫斯科的道路。
因此,拿破仑目标就是征服莫斯科,征服俄罗斯。
俄罗斯那些主战派,敌视法国的,自然也很不少,比如施泰因、阿姆菲尔特等等。
这些主战派很担心沙皇不打,或者无法坚持下去,而跟法国真的求和屈服投降。
毕竟那个时候,俄军质量确实堪忧,比不过法军。
而且,俄军当时总兵力大概54万,在西部一线的机动兵力大概只有20万,而且这20万兵力还被分布在了西部漫长的边境线上。虽然俄罗斯内地还有几十万兵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调兵遣将都需要周期时间。
毕竟拿破仑那时太强势了,沙皇哪有多大的把握战胜?能成功守住就谢天谢地了。

04
让主战派万幸的是,沙皇还是不想那么屈辱的投降,还是想保护自己的自尊,还是准备一战了。
大概,要做俄罗斯最伟大的帝王,让他最后还是硬气起来,要拼一把。
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俄罗斯仅有的两个大帝,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祖母。
她对太子保罗一世很不喜欢,但特喜欢太孙亚历山大一世,亲自教导他。
如果不是女皇中风突然去世,他父亲保罗易一世也早有准备,大概亚历山大一世将能直接越过他父亲保罗一世继任沙皇。
女皇给亚历山大一世取名亚历山大,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俄罗斯最为伟大的帝王。
如果面对拿破仑的强势进攻,亚历山大一世屈服了,投降了,他大概无脸见人了了。
于是俄罗斯就跟拿破仑大战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