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一场战役,竟损失3.85万人,俄罗斯到底遇到什么大事了?



战争打到一定阶段,那就是几乎“白刃战”。
有时为了某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就算付出极高的代价,也必须去实现。
而这种实现,往往是拿命去填的。
俄军损失了大概38500人,就为了一个目的。

01
当拿破仑亲率几十万大军远征莫斯科,不断攻城略地,深入俄罗斯腹地时候,俄军到底要如何跟法军作战,是硬抗还是撤退,就成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
当法军开始进攻斯摩棱斯克时候,俄军顽强抵抗,硬碰硬,这导致俄军伤亡非常惨重。
拿破仑其实不怕俄军主力出动,跟他硬碰硬,他要的就是速战速决,他巴不得俄军主力全部主动,大家找个战场,一场定输赢。
因此,对于俄军总司令巴克莱率领俄军坚守城池,顽强抵抗,拿破仑同样猛攻。
经过两天血战,坚守斯摩棱斯克的俄军损失非常惨重,俄军总司令巴克莱不得不撤退,炸毁了军火库,放火烧城,向莫斯科城撤退。
拿破仑由此失望得很,他就是要跟俄军主力决战,持久战很不利于法军,尤其在法军是长途异国远征的情况下。
俄军节节败退,俄军总司令被斥责为“叛徒”,因为国土大量丧失,而且现在法军都要进逼首都莫斯科了。
这像话吗?还有个军人样子吗?因此俄军总司令巴克莱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撤职,换上了俄罗斯著名的统帅老将、67岁的库图佐夫,担任俄军总司令。
02
等到9月5日,拿破仑终于进攻到了莫斯科河畔时,他所面对的俄罗斯最为杰出最有近代军事思想的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作战非常机动灵活,在俄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担任总司令,令俄军士气大振。
当时法军在兵力上仍然占据优势,因此库图佐夫不与法军硬碰硬,避免跟法军直接决战。
他大概觉得俄军跟法军决战,俄军是没有胜利把握的,风险太大,远不如利用时间和空间,积极防御。
他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不断阻击,消耗法军有生力量,寻找合适时机再反攻。
对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概知道是守不住的,但如果轻易放弃,不战而退,他将成为罪人,沙皇也不会同意。
因此,他决定利用莫斯科以西大概120公里的波罗丁诺村作为战场,这里地形非常适合来一次大战,大规模消耗敌军有生力量和战斗力。
当拿破仑下令攻打几处堡垒,库图佐夫率领俄军退到了波罗丁诺村。
双方之间的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爆发了。
当时俄军大概不到13万人,大炮大概640门,而法军大概13.5万,大炮不到600门。
双方经过激战,法军终于攻占了几处堡垒。
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法军大概损失 58000人,而俄军损失了大概38500人。
但因为拿破仑是异国长途远征,损失了大概6万人,对于法军来说,是有生力量的重创,因为法军无法短期内补充人员,这使得法军的兵力优势被极大削弱。法军对俄军并没有了那么大的优势,尤其是法军处于俄罗斯中心地带,俄军更占地利。
这也使得拿破仑意图大决战的战略意图,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03
战争的主动权其实逐渐偏向了俄军这边。不过俄军同样损失惨重,只能继续后退,并且放弃了莫斯科。
在库图佐夫看来,没必要在硬拼,先后退,保存有生力量,后续再找机会补充后备队,再找机会跟法军作战。
库图佐夫说,莫斯科虽然丢了,但俄罗斯帝国还在……但是要是军队被消灭,那么莫斯科和俄罗斯帝国都会灭亡……
所以,他很坚决的下令,俄军撤退,放弃莫斯科。
等拿破仑进入莫斯科,发现这里实际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此后,沙皇也并没有出现,没向拿破仑屈服投降。
拿破仑等了很长时间,只好无奈的撤退了。
俄军随即开始了反击,不断游击战,阻击战等等。
最终,拿破仑远征莫斯科,以失败告终,法兰西帝国也不久就崩溃了,拿破仑也宣布退位,被流放孤岛之中。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