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以为自己强大了,横得不行。
非洲大草原,狮子处于食物链顶端,牛得不行,但面对鬣狗的围攻,狮子也无必胜的把握,该逃还是得逃,该避还是得避。
俄罗斯能左右开弓,对付南北两个强国吗?
01
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彼得一世算是他们心中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了,所谓的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
彼得大帝从西欧考察回来,对俄罗斯大刀阔斧的西式改革,除了沙皇专制制度没根本改动外,其他的能改的都改了,能引进的差不多引进了,尤其是军事改革。
俄罗斯几乎全方位改革,俄罗斯走上继续向上发展的快速通道,国力大涨,军事势力大涨。
沙皇彼得一世野心极为膨胀,开始了他的“雄才伟略”,为俄罗斯谋“万世之业”,要带俄罗斯走上辉煌巅峰。
他已不是1700年纳尔瓦战役惨败的那个沙皇了,自信心极度膨胀。
当他出兵出钱,把盟国波兰“坑”了,导致瑞典主力和精力被波兰拖在了波兰战场几年时,他却趁机夺取了瑞典在波罗的海得大量据点、港口等,还在波罗的海东部港口开始修建新首都圣彼得堡的前身。
02
瑞典是当时欧洲强国之一,也是波罗的海霸主。俄罗斯拉了几个国家一起打瑞典。
1708年,瑞典国王亲率大军远征莫斯科,这大概是俄罗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战争。
瑞典这个年轻的军事天才国王,跟俄罗斯这个大帝,再一次来了一场巅峰对决。
可惜,俄罗斯已不是8年前的那个俄罗斯了,沙皇彼得一世也不是当年那个有勇少谋的沙皇了。
最终,同样是因为物资补给、天寒地冻、长途远征、疾病等,以及俄罗斯的焦土政策、坚壁清野、且战且退等,瑞典军队有生力量被不断消耗,最后关键战役中,瑞军一败涂地,瑞典国王受重伤,也逃亡去了奥斯曼帝国。
北方战争虽然打到1721年才签署和约结束,但俄军胜局已定了。
俄军由此在北方战争中,在这个北方战场,发生了战争大转折,此后俄军顺风顺水,继续掠夺和巩固战争果实,里加、列维尔、维堡等等又都被俄罗斯占领了。
俄罗斯实际成了大赢家,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打开了通往西欧的通道和窗口。
打到这个份上,沙皇彼得一世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大概感觉欧洲大国不过如此,寇可往,我亦可往。
俄罗斯此后跻身欧洲强国之一,瑞典反而败落下去了。
03
而那个时候,英国、法国等西欧大国终于忙完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前,他们实在无暇干预波罗的海事务,更何况是一个以前他们看不起的欧洲最东部“蛮夷”俄罗斯要挑战强国瑞典。
看到俄罗斯不断取得了胜利,掠夺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量地区,夺取了出海口,战胜了强国瑞典,为了抑制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开始后联合行动。
法国更是鼓动奥斯曼帝国对俄罗斯开战,逃亡到奥斯曼帝国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也更是通过各种方式鼓动。
当沙皇彼得一世要求奥斯曼帝国交出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他当然就遭到了拒绝。
随后,奥斯曼帝国对俄罗斯宣战。
1711年,彼得一世亲率大军远征奥斯曼帝国,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
但双方在普鲁特河会战,俄军被奥斯曼帝国和克里木汗国鞑靼军队围攻,重重包围了,沙皇彼得一世也陷入其中。
大概40000俄军被消灭了大概15000人.
当时俄军大概过于自大,远征也过于仓促等,没有料到奥斯曼帝国军队突袭渡河,占据了高地,同时也没有料到奥斯曼帝国出动了如此大规模兵力,还携带了大炮等大批重型武器,这简直是要奔着跟俄罗斯来一次烈度极高、规模极大的战争而来的。
在兵力、武器、粮草、后勤保障、情报收集、地理等方面,奥斯曼帝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俄军全面处于劣势。
被包围的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大概插翅难飞。
04
当时沙皇彼得一世急得都犯了癫痫病,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办。
他把自己关在营帐里。他不想被俘虏,不想被奴役,他说,他愿意放弃所有占据的领土,只要保留彼得堡那个港口就行。
那时,俄罗斯的国家命运和沙皇彼得一世的命运都陷入了低谷,甚至是最低谷。
最后,还是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安抚了他,他才逐渐恢复了正常心态。
在他妻子和将领的建议下,他同意求和。
最后通过大量财物贿买等手段方式,奥斯曼帝国最后同意议和,放俄军和沙皇一条生路。
双方很快就签署了和约,签订《普鲁特和约》,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降约”。
俄罗斯将此前跟奥斯曼帝国战争所占领的亚速夫等地区归还,同时俄军要拆除塔甘罗格要塞等,不得再拥有南方舰队,不允许再干涉波兰事务,允许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回国,并提供一条回国的安全通道给瑞典国王,不得阻挡,等等
随后,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快速撤离了战场。
灭顶之灾意外解脱,俄罗斯得以保住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果实,保留刚获得的出海口和大国地位。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非常不满,要奥斯曼帝国给支军队,他去追击。俄罗斯的宿敌克里米亚汗国也希望去追击。
但都被奥斯曼帝国皇帝给否决了。
05
奥斯曼帝国当时为何没有利用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彻底灭了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反而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其实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
如果当时奥斯曼帝国彻底灭了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俄罗斯的西式改革将中断,国运很可能被阻断,俄罗斯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果实将很可能失去,俄罗斯将重新回到陆地大国这条路上去,下次崛起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当时俄罗斯国内发对西式改革的反动势力,可不是一般的小,连太子都反对。
太子反对改革十分坚决,他身边围着一群反动势力。如果沙皇彼得一世没能活着回去,太子即位后,西式欧化改革极可能被废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后来太子真的叛国出逃去了奥地利,1722年,在彼得一一世晚年,太子被处死。
这一纸“降约”让俄罗斯和沙皇彼得一世瞬间清醒:俄罗斯曾经就是一个陆地落后的“大国”,可能在西欧大国眼里都不算大国,是“蛮夷”,不要以为改革几年,实力大了,就到处耍横,它的实力还不足以对付南北两个强国,还是乖乖的收缩战线,把力量集中到北方,先真正夺取和稳固出海口,继续强大起来,后续再图其他的吧。
实际上,彼得一世在一年多后,大概1713年,就迁都了,把首都从内地莫斯科迁移到了波罗的海东部港口圣彼得堡,这个新建的首都。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