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 灿
来源 | 心声社区、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全球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
记得林清玄在散文《大与小》中写过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一个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女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双大的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们都执着于追求“大”,而看不上“小”。2017年8月,从清华大学金融系硕士毕业后,我加入华为,成为了一名资金人。在最初的日子里,我也曾为做的是最基础的“小”事而失落过、苦闷过,但如今的我,有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再大的建筑也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何妨做这一木一石?
01
8.36美元,为什么老是你?
入职华为资金结算部的第一周,我和往常一样,打开了资金结算系统,一串熟悉的数字在眼前跳动:8.36美元。
我揉了揉干涩的双眼,疑窦丛生:怎么老是这个数字?
我负责华为香港总公司的结算工作只有短短一周,但这个数字已经频繁出现多次。几乎每一笔来自华为海外子公司的付款,华为香港总公司的账户都会被收取一笔8.36美元的手续费,尽管有时候这个数字藏得很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手续费的存在导致账户“本应收到的钱”与“实际收到的钱”不相符。为此,我每天都要花近一个小时一一核对备注信息,逐笔对差异款项进行手工核销。这不仅费事,更令人费解。
“这到底是什么手续费?照理说,我们和银行之间都有合作协议,不应该收费啊!”我一边想,一边在脑子里算起了这笔账。8.36美元看起来金额不大,但每天涉及近百笔,如果其他的客户回款也被这样收取,累积起来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我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事解释说:“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和收款银行确认过,从付款银行到收款银行,要通过中间行,8.36美元是手续费。”
“哦。”我胡乱地应了一下,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再次询问了收款银行。果然,和同事说得一样,对方回复称:“这是中间行手续费。”
银行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既然如此肯定地答复我们,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在心里说服了自己。但紧接着,一个新的问题又从心底缓缓升起: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中间行的手续费?
显然,这个问题超出了同事们的了解范畴。正巧当时由于工作原因,我和一个荷兰合作银行的专家接触较多,对方专业精深且有问必答,我决定向他取经。很幸运,邮件发出去没多久,专家就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种双报文(Cover Payment)的支付模式,可以避免中间行的手续费。”
我喜不自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简单打个比方,原来我们收付款走的是设了中间行收费站的“私人道路”,每经过一个收费站,就要被收取手续费,但采用“双报文”支付模式后,就可以走银行之间的“公路”——由于银行之间有打包协议,不再会被收费。不过,专家也提醒我,这种模式对于银行的资质有较高要求。
为了搞清楚“双报文支付”的使用场景,我查询了大量资料,并多次向专家请教,和部门的同事们做了分享和讨论。大家都为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叫好,鼓励我继续深挖。于是,我开始和各子公司的支付银行一一沟通,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双报文支付”的模式给香港总公司付款。我美滋滋地想,如果这条路真的可行,能给公司省不少钱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一个付款银行给我回邮件说:“我们一直使用的就是这种支付模式。”
什么?大大的问号塞满了我的脑袋,让我半天缓不过神来。为了证实对方的话,我找付款银行要到了付款的报文,然后拿着证据再次找到收款银行,询问“8.36美元究竟是什么费用?”这一回,收款银行的回答从言之凿凿变成了支支吾吾,含糊地表示会尽快核实。
等了一两周,银行还是没有给我答复。看来,这是要采取拖延战术啊!我没有放弃,每周都坚持给银行的工作人员发邮件、打电话询问进展……这样一直“追”到第三个月,理亏词穷的收款银行终于招架不住,承认了8.36美元并非中间行手续费,而是他们收款入账的手续费,并且承诺即刻停止收费。
这件事不仅使我告别了手工核销的繁琐工作,还给公司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我查询了近两年扣费记录,发现仅在关联收款上,就能节省上万美元的手续费,如果算上客户回款的场景,一年预计可节省的成本多达几十万美元。
后续,我又针对手续费类型、中间行手续费收取过程、资金清算的记账操作、清算与SWIFT(全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内容在团队中进行分享。这些学习让我牢牢掌握了资金清算、结算的知识,成了大家眼中的“小专家”。
现在想来,这只是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但却让我感受到大大的成就感。原来,基础的支付作业背后,有如此多的“宝藏”等着我去挖掘。如果我只是不屑一顾,敷衍了事,机会早就在无谓的叹息中悄悄地溜走了。
2017年年结期间,结算团队一起加班支撑年结
02
诡异的“16点风暴”
2018年,我从资金结算部调到了现金管理部,负责接口华为中亚区域(现欧亚区域)的所有现金相关业务。
不久,我就注意到一个诡异的“16点风暴”现象:每天北京时间的16:00,待我审核的资金调拨条目会突然暴增。前一小时还是寥寥数条,后一小时就变成了三四十条。而且,这些条目出奇的雷同,都是土耳其对香港的预付款调拨申请。不过,金额大小不一,大的有上万美元,小的只有100多美元。而根据我在结算时调研的结果,每一笔国际调拨都有最低20欧元,最高100欧元的手续费成本。
“怎么回事?土耳其会有如此多的预付款操作?为何这些预付款不能合并成一笔操作,减少手续费?”一连串的问题,争先恐后地从我的脑袋里蹦出来。
但区域的资金经理催得急,我只好任凭疑问在头顶盘旋一会儿,把精力集中在审核操作上。我紧盯着屏幕,一一核对这些预付款操作是否符合公司的政策规定,如紧绷的弓一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突然,我发现一处电子流填写有误,立刻驳回,通过区域资金经理修改。紧赶慢赶,我们在银行下班前完成了所有的操作。
此刻,我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了解一下情况了。通过咨询和收集资料,我发现,土耳其有一个信贷进出口法规,规定常规信贷进口需要交6%的特殊费用,而预付款则不用缴纳该费用,加上大量的终端业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短,可以支撑预付款操作,这就是近年来调拨申请显著增加的原因。
不过,这些申请为什么不能合并为一笔?我心里的疑惑越发膨胀,赶紧把土耳其的本地资金经理拉上了会议。
“因为银行要求每笔预付款需要备注对应的清关发票号,一一匹配,我们只好逐笔支付。”电话一接通,对方就叫苦不迭,“你不知道,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一条条填写申请啊!”语气中尽显疲惫。
这样费时费力的工作,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吗?我首先联系了付款银行,咨询是否可以合并支付。但银行的回复给我浇了一盆冷水:“不行,银行的备注信息有长度限制,合并在一起就超字数了。”
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我从华为内部入手,拉通行管部门与COE(能力中心)一起升级改造电子流,把原来逐笔手工发起的方式,改为通过模板批量上传,后续所有环节也因此避免了逐笔审核和操作。这样一来,区域本地资金经理每天只要花20分钟就能创建申请,我在后端只要花5分钟就能完成复核,硬生生地“省”出了2个小时。
除此之外,考虑到大量的小额调拨,需要收取手续费并不划算,我们赶紧找到土耳其CBG(消费者BG)和CNBG(运营商BG)供应链沟通解决方案。供应链承诺之后的正常业务不会发小于1000美元的单,对可以合并的单也尽力合并,以此减少小金额的预付款申请。
03
发票“消消乐”
“16点风暴”刚刚平息,土耳其区域资金经理告知我,预付款还有个更大的问题,给子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汇兑损失。
听到“巨额”两个字,我心头一沉,顿时感觉大事不妙。
果然,情况比想象得更严重。根据账务规则,预付款形成了子公司的资产(非货币性外币资产),这部分会和发货后产生的子公司关联应付账款(货币性外币负债)通过账务核销抵消。打个比方,预付100元钱买1个西瓜、5个苹果、10根香蕉,到货后小贩给了3张不同金额的发票。那就要把100元和这3张发票对应上,账面上才能互相抵消。
但账务的同事发现,预付款支付金额和应付发票,分别维护在账务和供应链系统,并非一一匹配,而且也很难找到彼此的对应关系,这导致子公司大量的货币性外币负债,需要在月末进行价值重估。恰逢当时土耳其本币“里拉”处于快速贬值期,给子公司带来了大额的汇兑损失。摆在我面前的任务是,解决预付款和应付发票之间的匹配关系,协助账务进行核销。
我想,既然没有办法直接建立预付款和应付发票的匹配关系,那是否可以通过中介间接建立关系?这就像在玩“消消乐”游戏,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是闯关的关键。
我和账务、供应链的同事一起,从下发订货需求,到发货、清关、付款的全流程打开,看看每个人手上有什么东西,是否可以关联起来。这样一梳理,乱成一团麻的关系瞬间清晰了:我能拿到应付发票,供应链同事能找到箱单号和清关发票,账务人员手上有预付款。只要先找到应付发票与箱单号,以及箱单号与清关发票对应的匹配关系,再结合清关发票和预付款之间的匹配关系,就能完成预付款和应付发票之间的匹配关系。
简单说来,这就是通过“A—B—C—D”的彼此关联,迂回地找到了A和D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对应关系,我们很快完成存量应付发票的“消消乐”,反冲了之前产生的大额汇率损失。后续账务也开始拉通供应链,建立IT系统进行匹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这件事让我看到,再难解的乱麻也是有突破口,将小事做细,并在做事的细节中不断总结,才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上去。
出差俄罗斯期间与本地同事一起游览当地
04
一次艰难的币种优化
“这个话题有谈论的必要吗?”客户凌厉的眼神像刀刃一样锋利,把我到嘴边的话堵了回去。
时间顷刻停止了,我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面颊开始发烫,鼻尖不断冒出细密的汗珠,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是我作为资金经理,第一次直面客户。2019年,在集团总部历练两年后,我前往南部非洲地区部担任区域资金经理。正值公司推行币种优化,我出差K国支持某大T系统部,和客户沟通操作币种优化的可行性。
为了说服客户,此前我已经详尽分析了涉及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当地其他客户的切换成功案例,还准备了多种切换方案供客户选择。可是,我刚打开电脑准备展示PPT,就被客户生硬地打断了。
“我问你两个问题,我们费力切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你们想切欧元,为什么不能同意我们切本币?”没等我反应,客户的两连问狠狠地砸过来,让我彻底没了还手之力,只剩下尴尬的静默。
看形势不对,客户经理赶紧出来打圆场,解释了币种优化的背景,建议客户先听一听,不合适也可以讨论。见气氛稍有缓和,我赶紧抓住机会阐述方案的具体情况。
客户心不在焉地听完方案,不屑地笑了笑,表示“华为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办公室,匆匆结束了会议。对于客户的反应,我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币种优化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需要持续的坚持和推动,但接下来漫长且艰难的谈判和沟通仍远超我的预期。
客户首先提出,如果要切换,需要使用固定汇率切换报价,并且维持3年。这显然是一个“下下策”,未来是充满不确定的,固定汇率会让华为和客户都遭遇很大的外汇风险。为了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我从各大商业银行和彭博系统(可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的终端)中导出各币种未来的汇率预测,并评估风险和影响,支撑一线继续和客户沟通。
在专业的分析和外部汇率快速变动的事实下,客户同意退让一步,放弃固定汇率的方案,而采用回款时点即期汇率切换。这算是我们取得的一个小小的胜利。
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客户又提出了更多异议。比如,汇率的来源到底以哪个银行的为准,具体操作如何进行等。我拿出过往成功案例的操作模式作为参考,在汇率来源上,建议客户选择一家我们都有开户的银行作为汇率的来源行,并和售前财经、客户财经同事一起斟字酌句修改条款内容,争取在保障华为权益的前提下,拿出客户同意的版本。
在经历了数十次谈判和修改后,客户最终同意了我们的切换协议版本。但由于客户变动等原因,协议的签署还是拖了一年时间,直到2022年才尘埃落地。
这次漫长的谈判让我看到一线作战的不容易。对于公司来说,每一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都是大家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是公司的利润,所以我们在谈判中死“抠”每一个细节,坚定地守住底线,力求实现华为和客户的最大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