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农村小伙,1岁被父母遗弃,5次考研上岸清华大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心若向阳花自开,人若向暖清风徐来”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于1995年的福建青年,名叫黄凯。
农村、清华、医转法、甚至是研二实习生,这些都可以成为他的标签。
单听他身上夹杂的各种学业荣耀光环,你可能以为这是个天赋异禀的宠儿。
其实不然,1岁时父母离异将他遗弃,家人把他当作烫手山芋不愿接管,幼时的他从未有过选择的机会。

有人说,他的童年具备了一个底层少年所有的犯罪条件。
但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五次备考,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如今,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么,这位年轻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他又是如何在困境中,依然向阳生长的呢?
02
时光回溯到1995年3月28日,福建福州的一对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可爱的男孩。
家中的两位老人也早早地守候在医院,期待着孙子的降生。这个家庭洋溢着欢乐,并为孩子取名为“黄凯”。
但幸福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
1996年,黄凯刚满一岁时,父母的感情破裂,两人都不愿承担抚养他的责任。
在办理离婚手续后,他们不负责任地离家而去,将黄凯留给了祖父母照料。

黄凯的祖父母当时已年过六旬,照顾自己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再添一个婴儿了。
然而,出于对亲孙子的深爱,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将黄凯接回了家。他们用布满皱纹的双手,颤巍巍地为孩子冲泡奶粉、换洗衣物、逗他开心......
在祖父母的悉心呵护下,黄凯逐渐长大并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并未将孩子留在家中务农,而是将他送去了离村子最近的小学就读。
黄凯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大村中的小村落,人烟稀少,玩伴也不多。除了上学时间外,他几乎都与祖父母相依为命。

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独立的性格,也意味着他必须自力更生。
由于祖父母不识字且家中经济拮据无法供他上补习班,加之学校伙伴距离较远等因素,学习及生活上的问题全靠黄凯自觉解决。
好在他一直是个听话且性格沉稳的孩子,从未让老师和家长过多操心。
小学毕业后黄凯迎来了一个漫长的暑假,久未露面的父亲突然回家并对他说了许多好话,这让他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父亲邀请黄凯去他家里玩,并承诺暑假结束后会送他回祖父母家,黄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然而到了父亲家后他才发现父亲已经再婚并刚刚有了一个儿子,这次叫他来主要是为了帮忙照顾弟弟,懂事的黄凯并没有感到不悦,他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把弟弟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整个暑假他都在悉心照顾弟弟和继母,然而暑假即将结束时父亲的朋友来家里庆祝喜得贵子。
看到黄凯后好奇地问:“这么懂事的孩子是谁啊?”父亲却回答说:“哦,这是我们老家村里的一个小孩帮我照看几天儿子。”

这句话让黄凯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回到祖父母身边后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对那句话始终无法释怀。
不过一个新的“希望”很快又点燃了他的生活,黄凯的母亲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等他到20岁时愿意与他见面。
于是快点长大到20岁成了黄凯新的愿望。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想要给母亲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时间一天天过去黄凯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由于信息匮乏和资源有限,他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报考什么专业。
最终在亲戚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就业前景较好的医学方向,并被福建医科大学录取。
黄凯考上大学的那一年他的祖父已经80岁了,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赞他们的孙子有出息。
03
然而当黄凯终于迎来20岁生日时,却并未等来母亲的赴约。
抱怨和委屈都无济于事,生活还得继续前行,在大学里他依然保持着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想到祖父母年迈,只要自己能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孝顺他们。
靠着这份信念,黄凯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在医院实习了两年。

在实习期间他也尝试着和同学们一起考研,但对于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来说很难沉下心来去搞科研,因此第一次考研以失败告终。
他只能继续在医院实习,但对未来仍然感到迷茫。
看着他长大的祖父母察觉到了他的心事,并鼓励他大胆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实现它,他们会永远支持他,并希望他活得自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祖父母的鼓舞下黄凯决定离开医院,但他能想到的途径还是考研。
这样毕业后他就可以当一名医学专业的教师,然而第二次考研依旧以失败告终,因为他根本学不懂那些厚厚的医学书籍。

不过这次他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一起备考的研友是跨专业考研的并且报考的是清华大学。
而这位研友的本科背景也很一般,这给了黄凯很大的震撼,考了两次研的他才知道考研可以跨专业,他意识到自己其实很喜欢法学。
这个想法一冒出就得到了朋友们的调侃:“你真行,沾上两个逆天专业一个比一个难!”
但黄凯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无法自拔了。

随后他开始着手考虑如何考法学的研究生,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当然生活不仅仅只有考研,还要考虑眼下的温饱问题,之后黄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
04
在没有成功上岸之前,他还得继续这个他不喜欢的工作,这也是他考研的一个动力,跨专业考研并非易事。
为了这次考试黄凯足足准备了两年半,但遗憾的是他仍然没有通过。
“没关系考医学专业都考了两年,跨专业再来一年又何妨?”抱着这种心态黄凯开始了他的第四次考研。

这次他改变了策略,一开始他仍然边工作边备考,但到了冲刺阶段他干脆辞掉工作专心在自习室备考。
初试成绩出来时黄凯考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分数,按照往年的分数线他应该可以进入面试了,然而正当他着手准备复试时清华的分数线出来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黄凯再次与梦想失之交臂,他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决心重新来过,这次他不再边工作边考而是全职投入到考研自习室中备考。
又经历了一年数不清的崩溃和无数次迷茫的泪水后,第五次考研黄凯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

这一年他28岁,他的祖父也90岁了。
“孩子考上清华了!”祖父母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在村里到处夸赞他们的孙子。
黄凯凭借自己的努力走进了中国的顶尖学府,在这里他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资源,未来也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他也得到了母亲的微信联系方式,但收到的回复却是:“别来打扰我的生活。”对此黄凯只能选择尊重母亲的选择。

从此他对父母再也没有了任何期待,他表示父母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只是自始至终他都不知道母亲到底长什么样子。
2023年黄凯在参加一档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时,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05
这样一个有着心酸过往的农村孩子,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走到了今天,确实堪称奇迹。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懂事和善良,对于过去的苦难黄凯没有心怀怨恨,只会铭记那些在困苦生活中给予他温暖的人——他深爱的祖父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