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警执行绝密任务失联, 86天后妻子收到6字陌生短信, 嚎啕大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一切安好,别担心。”简短的7个字,让收到短信的女人嚎啕大哭。
2012年3月的某天,女警石琛又一次与她身为特警的丈夫邹路遥失去联系。
对于这种情况,她并不陌生——丈夫的职责繁重且常涉及保密任务,失联几天对她来说已是司空见惯。

但让石琛没想到的是,这次丈夫邹路遥的失联竟然整整延续了86天!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任务,能让邹路遥离家超过两个月,甚至与家人完全失去联系呢?
02
尽管与邹路遥结婚已有多年,但两人相聚的时间总是少于分别。
身为民警的石琛,对警察这一职业的忙碌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她的丈夫还是一名特警。
邹路遥,作为昆明特警部队云豹突击大队的一员,经常需要奔赴危险地区,直面犯罪分子。

每次执行紧急任务前,他都会给石琛打个电话,简单地叮嘱几句。
石琛深知特警工作的危险性,她从不去打扰他执行任务,只是默默地祈祷丈夫的安全,并等待他的归来。
每次任务完成后,邹路遥总是尽快向家人报平安。几年下来,石琛已经习惯了丈夫的失联状态。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大不相同。邹路遥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消息。
一周过去了,石琛仍未接到丈夫的电话,她心里想:“看来这次是遇到了大案子。”
在这种情况下,石琛更加不能去打扰邹路遥,以免影响他的任务。她耐心地等待了两周,但仍然没有得到丈夫的任何消息。

石琛开始感到不安,她忍不住向邹路遥的同事打听消息,但没有人能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她在网上搜索云南近期的大案,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但结果一无所获。
每一天,石琛都在担忧丈夫的安危中度过。她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期待收到丈夫的平安信息,但希望总是落空。
与此同时,邹路遥也在思念着家人,但他无法分心,因为这次的任务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那天晚上,他接到了支队长的电话:“有紧急任务,立刻准备行装,前往机场集合。此次任务涉及外交事务,需要断绝一切外部联系,任务时长不定!”
一听到是重要案件,邹路遥立刻整装待发,奔赴“大本营”。为了保密,他并没有告知石琛。
到达机场后,他震惊地发现,自己将要追捕的竟然是制造了湄公河惨案的糯康犯罪团伙!

回想起2011年10月5日,我国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遭到糯康的袭击,导致13名船员全部遇难。这起惨案震惊了全国,我国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
最后,在三国紧密的合作下,糯康等人无处可藏,只能携带武器逃入深山老林。为了抓捕糯康等罪犯,专案组必须深入原始森林,面对重重挑战!
于是,特警精英邹路遥挺身而出。
03
在特警岗位上奋斗了6年的邹路遥,曾勇猛地参与多起重大案件的侦破,并亲手制服过众多歹徒。
他的战斗力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更关键的是,糯康逃窜的地方有许多傣族村寨,而邹路遥正是傣族人,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
与战友们踏入深山老林后,他们立刻提高了警惕:因为附近的村民大多已被糯康收买,任何可疑的车辆和陌生人都可能引起他们的警觉。

这样一来,补给成了一个大问题。有限的食物迫使邹路遥和战友们在山林中寻找可食用的东西,野菜、野果、生肉都成了他们的美味佳肴。
在这深山老林中,邹路遥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无悔的真英雄邹路遥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他自幼就对红军剿匪的故事深深着迷,常常挥舞着木制手枪誓言要对抗恶势力、保护村民。
他把警匪片视为精神食粮,村里的老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你天生就是当警察的料!”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在校期间他刻苦训练、从未松懈过一天,因为他梦想着有一天能穿上警服、持枪保家卫国。
当学校新设特警班时,邹路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特警班的训练极其严酷,许多同学都无法承受,但邹路遥却毫无怨言。他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从未想过放弃。
毕业之际,当云豹突击队选拔队员时,邹路遥又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200多名竞争者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虽然邹路遥并不是体能或枪法最强的人,但他的心理素质却无人能敌。他毫无畏惧地完成了所有项目,这是其他考生所无法企及的。

然而加入云豹突击队后,邹路遥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他所期待的突击任务和与歹徒的生死搏斗、枪林弹雨的场景从未出现过。
相反,他的生活被枯燥的训练所占据,尤其是当他被选为狙击手后,每天都在进行狙击训练,无论风吹雨打都不曾停歇。
但邹路遥始终咬牙坚持着,因为他坚信这些训练终将会派上用场。
04
在这枯燥的训练过程中,邹路遥还收获了爱情,并与心爱的女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身为民警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让他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任务中去。

到了2011年,他接手“湄公河大案”,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消失了86天,期间妻子也无法与他取得联系。
他在深山老林中蹲守了两个多月,最终成功擒获了目标人物——糯康。
当抓捕行动结束后,糯康团伙终于被一网打尽,邹路遥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并感到全身轻松。
在得到上级的许可后,他立刻找到手机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一切安好,别担心。”
每当手机屏幕亮起时,石琛都会立刻拿起手机满怀期待地查看短信,这已经持续了86天。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手机都时刻陪伴在她身边,因为她期待能够第一时间接到丈夫的来电。
在这段日子里,石琛的状态非常糟糕,睡眠质量也极差,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她只能谎称丈夫出差去了,一切都好。
然而她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出口,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工作也不能向他人诉说心中的苦闷,她甚至想过要到丈夫的单位去“闹一场”,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她知道身为一名警察不能这么做,所以当收到这条没有署名的短信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走进卫生间痛哭起来,“我当时哭得很大声,根本顾不上其他。”
石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眼泪再次夺眶而出,虽然没有署名,但除了丈夫之外还有谁会这样给她发短信呢?
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激动、喜悦、轻松……唯有大哭一场才能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
几天后,邹路遥终于回到了昆明,石琛开车去迎接他,看着久违的丈夫,她只说了一句:“上车吧,我们回家。”

邹路遥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因为他知道妻子已经为他担忧了很久很久,如果换做是自己也无法承受这种煎熬。
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必须以国家和任务为重,对于这一点夫妻俩都心知肚明,在邹路遥看来国家和任务永远是他的首要选择;
同样地,在石琛看来也是如此,“我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他。”
她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并且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始终都在理解和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他们二人在警校相识、相知,并在毕业后都成为警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一个由警察组成的家庭注定要面对聚少离多的现实情况。
当邹路遥出任务的时候,他们的儿子才只有两岁大,石琛无数次地设想过如果丈夫出现了意外情况,那么这个家庭该如何继续维持下去?
05
尽管她尽力掩饰自己的情绪,但邹路遥还是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为了安慰妻子,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以后不会这样了,我不会再突然消失不见了。”
听到这句话后,石琛并没有回应什么,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但夫妻俩都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谎言而已,因为如果再有这样的任务安排下来,邹路遥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前往执行。

果然不出所料,在2015年邹路遥再次踏上了征程,前往反恐前线执行任务。
在经过了四个月的激烈战斗之后,他与战友们成功抓捕了五十名嫌疑人;到了2017年他又长途跋涉了八天时间,将逃犯张林苍缉拿归案;
紧接着他又赶往市区处理了两名持枪匪徒劫持人质的事件,这是邹路遥人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经历。
在与队友冲入房间与歹徒展开激烈枪战的过程中,枪声、硝烟以及哀嚎声此起彼伏。
在这起惊心动魄的室内持枪劫持人质事件中,邹路遥凭借高超的枪法技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本人毫发无损地逃脱了险境,但战友却险些命丧黄泉。

邹路遥在云豹突击队度过了漫长的15年时光,直到2019年才离开这个光荣的集体,并成为了特种警察支队五大队的大队长。
至此石琛才终于松了口气,不再需要每日为丈夫的安危而忧心忡忡。
自从被调至基层工作之后,邹路遥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了。
每逢阴雨天气的时候全身关节都会感到酸痛不适,而且耳朵也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射击而患上了爆炸性耳聋的毛病。

然而即使来到基层工作之后,他依然保持着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并成为了大队里的楷模人物。
多年来邹路遥荣获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以及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反哺社会,在一线岗位闪耀光芒。
2019年,邹路遥和石琛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的殊荣。邹路遥曾赠予爱妻一小瓶,内藏书信一封,相约五十年后金婚之时共同开启。

凝望着多年来默默为家庭奉献的妻子,邹路遥满怀深情地说道:“你辛苦了,我会永远爱你。”石琛闻言泪如雨下,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邹路遥长年来牺牲个人与家庭的幸福,以换取广大人民的安宁。
倘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道路,他是一位真正的无悔英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