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两口拿着死亡证明,挨个去银行寻找亡子存款,银行:不足3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等到我有钱就能娶媳妇了。”
“有钱能娶媳妇了,这人却死了。”
2022年1月21日,河北邯郸,一对年迈的夫妇,步履蹒跚的在各间大银行间忙碌穿梭。
询问过后得知,他们要办理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存取款业务,而是为了寻找已故儿子遗留的银行卡及其账户余额。

但这一行为却屡遭拒绝,银行方面给的理由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银行规定的流程。
随后,这对老夫妇遍访各大银行,试图找出亡子的存款的事情,被发到了网上,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人们开始探讨,当家人去世后,该如何查找并处理他们在银行的存款?什么样的流程才符合银行规定呢?
02
这两位来自河北邯郸武安市的老人均已年过六旬,他们的儿子,生于1990年,曾是当地一家广告公司的合伙人。
2021年,他们31岁的儿子曾满怀憧憬地说:“有钱了,我就能娶媳妇了。”
然而,这美好的愿景最终却化为了泡影。
不幸的是,就在2021年12月,他们的儿子在一次高空悬挂广告作业中意外坠落身亡。

谁都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的悲哀。
老夫妇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在巨大的丧子之痛中,在赔偿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获得了数十万的赔偿款,但这都是儿子用生命换来的。

看着这笔钱,老夫妇悲痛地说:“有钱可以娶媳妇了,可人却不在了。”
儿子的离世,让老人的白发又增添了几分,老母亲的背也驼得更厉害了,只能佝偻着身体,借助凳子艰难行走。
在料理后事时,儿子的工友提醒他们,儿子生前似乎持有几张银行卡,建议他们将其中的钱取出。

这一提醒让老夫妇找到了新的希望。他们并不在乎卡里有多少钱,只是觉得这些钱是儿子遗产的一部分,他们应该找到。
于是,他们骑着破旧的三轮车,带着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中穿梭,逐一查询各大银行。
由于不知道儿子具体办理了哪些银行的卡,他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一家一家地查询。
丈夫骑着电动三轮车,妻子坐在车后,两人虽然悲痛无言,但却共同承担着这份寻找儿子遗产的重任。
每当抵达一家银行门前,丈夫总会迅速跑过去,搀扶着几乎弯成90度的妻子下车,并递上一个蓝色的塑料凳,让她当作行走时的支撑。

尽管他们办理的是非常特殊的业务,但这对老夫妇始终恪守规定。他们会在银行取号排队,然后坐在大厅的凳子上,满怀焦虑地等待。
当业务窗口叫到他们的号码时,两人才会互相扶持着走向柜台,查询已故儿子的银行存款。

然而,尽管他们持有儿子的身份信息和死亡证明,查询过程却困难重重。
因为老人们并不知道儿子的银行卡账号,只能询问是否在该银行开过账户。如果未曾开户,那么就无法获取任何信息。
03
考虑到在路上寻找银行和排队等候的时间,老两口一整天下来也只能咨询两三家银行,但每次都得到相同的答案——没有开过卡。
要知道,全国有4073家银行机构,即使排除地方性的小银行,也仍有数百家不同类型的银行。
如果仅凭一辆电动三轮车在邯郸市内逐一查找,那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幸运的是,老夫妇在查询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热心的银行员工。
这位网名为“歌奥高”的网友自称是邯郸某银行的职员。他看到老夫妇辛劳奔波的身影,心中不忍。
虽然由于银行规定,他无法跨行查询其他银行的存款信息,但他选择将“老夫妇逐家银行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事迹发布到网上。
众多网友看到这对夫妇在寒风中穿梭于邯郸的街头,心中涌起深深的同情。了解到他们刚刚经历丧子之痛后,更是让人泪目。
有网友建议:“直接去中国人民银行查询亲人的银行账户不是更方便吗?”

然而,这条看似专业的建议其实并不可行。
尽管直系亲属离世后,家属理应享有继承权,但通常情况下,还是需要家属逐一前往不同银行进行查询。
而到中国人民银行查询其他银行的存款信息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这样做。
2022年1月22日,两位老人清晨醒来后,依旧骑着电动三轮车在邯郸的街巷中寻找不同的银行。
由于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定位软件,他们只能通过询问路人来找到下一家银行的位置。
经过两天的奔波,他们仍然一无所获。老夫妇脸上的悲伤和急切感染了许多路人,而他们在网上的视频也被广泛传播。

到了2022年1月24日,“邯郸老夫妇逐家银行查询已故独生子存款”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邯郸银保监分局的高度重视。
毕竟,这件事已经涉及到了民生问题,而相关机构正是为了服务民生而存在的。
既然逐一寻找银行既耗时又耗力,那么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找到一条更高效的途径供家属查询银行卡余额。
04
经过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后,他们发现这对老夫妇是武安市北安庄乡南安庄村的村民。
于是,村委会领导立即前往他们的家中了解情况,并送去了米、油等慰问品。

1月24日一早,邯郸银保监局便委派了两名工作人员赶赴武安市,为一对老年夫妇开辟特别通道,动员邯郸市内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共同协助查询他们已故儿子的存款情况。
常言道,众志成城。在20余名来自不同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半小时就检索到了全部银行存款记录。

调查发现,老人的儿子在本地四家不同的银行开设了五个储蓄账户,但所有账户中的存款总额竟不足三元。
得知这一消息后,老夫妇心中的阴霾终于消散。他们坦言:“我们并不在乎儿子在银行存了多少钱,只是想了解清楚。
如果存款多,我们不能让儿子生前的辛劳付诸东流;如果钱少,那就归国家所有。”
虽然两位老人对结果表示满意,但一些网友却感到心酸。
尽管不清楚老人儿子生前的具体收入状况,但他辛苦劳作半生,最终存款却不足三元,这一现实令人唏嘘。
不过,老夫妇在寒风中辗转各家银行查询儿子存款的举动,确实引发了一些人的深思,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邯郸银保监局在协助老人查询存款后,立即召集当地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开会。

他们以此事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并开展便民措施。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在社会上并不罕见。当亲人离世后,许多家庭都会面临后续处理的困难。
05
除了银行存款外,股票、证券、基金、商业保险以及网络支付平台等都可能留有个人财产。那么,这些财产应如何处理呢?
考虑到银行数量众多,金融机构也不计其数,难道家属需要逐一查询吗?
可以想见,面对不同的银行需提供不同的证明文件,以及一系列繁琐的手续,这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增加无谓的烦恼。

若能找到这些财产固然好,但若找不到,那些留在银行、金融机构或手机支付软件中的资金又将何去何从?难道就任其沉睡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吗?
人们信任银行,因此选择将资金存入其中。然而,在确认存款人已故后,为何不能让亲属在一家银行就能查询到其在多家银行的存款情况呢?
邯郸银保监局开设特别通道的做法获得了广泛赞誉。但老夫妇查询儿子存款的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民生需求。
既然能够通过特别通道迅速查询所有银行卡及余额,那么将这种服务常态化又有何不可呢?

随着中国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享受到互联带来的便捷。
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便民措施也应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打造一个快捷、高效、便利的社会环境。
老夫妇晚年丧子的遭遇确实令人痛心,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走出阴霾,以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新生活。
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