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唯一被开除的女兵,20年后,她用玫瑰铺满麻栗坡烈士陵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1984年,年仅18岁的卫生兵谢楠,已在老山前线劳碌了数月之久。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她竟被军队除名,成为了老山唯一一名被开除的女战士。
但仅仅是因为一个梦,20年后,谢楠手捧900余枝玫瑰,将它们一一铺设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土地上。

也正是这趟旅行,让她下定决心再也不离开这片神圣的土地。
那么,谢楠究竟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又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留下呢?
02
在2003年以前,众人都认为谢楠是个成功的女性。她曾身披军装,参与过老山战役,在前线坚守了超过四个月。
尽管因一次不慎的行为而被军队除名,但她并未因此沉沦,反而重拾书本,通过高考,进入了心仪的大学。

1987年,谢楠梦想成真,毕业后留在北京,在一家商务公司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才华横溢的她,无论事业还是家庭都令人称羡,是周围人仰望的焦点。
但无人知晓,她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
2003年初的深夜,她常常从梦中惊醒。
梦中,她听到有人用“楠姐”称呼她,声音中透露出饥饿与寒冷。她努力想看清楚对方的面容,但那人的头部满是鲜血,浑身湿透,让她无法辨认。

随后,她从惊恐中醒来。
她明白,梦中的那个人,就是她的战友和同乡赵勇——那位因她未能出借五块钱,而带着遗憾牺牲的年轻士兵。
19年前,谢楠曾作为卫生员在老山前线服役,期间她偶遇了同乡赵勇。
赵勇是一名军工,肩负着向前线运送弹药等战备物资以及护送伤病员就医的重任。
由于工作上的交集,两人逐渐熟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某日,赵勇带着些许羞涩向谢楠借钱,他希望能购买一台收音机,但还缺十五元。他向谢楠求助,因为其他战友都囊中羞涩,唯有谢楠可能有余钱。
谢楠手头恰好有十五元,但考虑到自己日常可能也有开销,就只借给赵勇十元。
因金额不足,赵勇未能如愿购得收音机。
不久之后,谢楠惊闻赵勇阵亡的消息,她深感懊悔与自责,为何当初没有全额资助赵勇,让他带着遗憾牺牲。
老山对她而言,充满了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离开老山时,她曾发誓此生不再踏足这片伤心之地。

然而,近来频繁的梦魇让她觉得必须亲赴云南探望赵勇,以求心安。
2003年1月26日晚,谢楠孤身一人抵达麻栗坡烈士陵园。
这位平日胆小的女性,在此刻面对陵园中的957座墓碑却毫无惧色。
夜色中没有灯光,她仅凭打火机的微光,一座座地搜寻赵勇的墓碑。
经过漫长的寻找,她终于找到了赵勇的安息之地。
怀着深切的悲痛与自责,她先为赵勇献上了一个小花圈,随后将酒洒在赵勇及周围烈士的墓碑前,并焚烧了五元钱,以此缅怀逝去的战友。

谢楠原本以为这次探望能让她的生活重归平静,却未曾料到,此行将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03
1984年,女兵谢楠因一次行为失当被军队除名,近20年间她再未回到曾经奋战的老山。
直到某个契机触动了她深埋的记忆,她才发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从未从她的心中抹去。
于是,她决定用玫瑰覆盖整个陵园,以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
2004年清明节前夕,麻栗坡烈士陵园中出现了一位中年女子,她正细心地将手中的玫瑰一一插在烈士墓前的土壤里。

陵园中共有957位烈士长眠,她无一遗漏地为每位烈士都献上了玫瑰。这些玫瑰与烈士陵园共同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位女子,就是谢楠。
为了守护这片烈士陵园,她已经辞去了北京大公司的高薪工作,离开了奋斗十多年的北京,全家搬迁到了云南。
自2003年初赴烈士陵园深切缅怀赵勇之后,谢楠再也无法安心留在北京,那些昔日的战友身影总是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因此,她做出了一个令亲朋好友都感到困惑的决定——舍弃在北京的一切,迁往云南开始新生活。
又逢清明时节,谢楠提前探访了烈士陵园,为每一位战友都献上了玫瑰。

或许有人会质疑,祭奠逝者理应用菊花更为恰当,然而,谢楠选择用玫瑰覆盖整个烈士陵园,这背后蕴含着她特别的用意。
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青春年少,十七八岁的年纪,正如花儿一般绚烂。
谢楠希望用美丽的玫瑰花来缅怀他们,让这些花儿象征性的美丽与烈士们永恒。
购买玫瑰的几千元费用,并非来自谢楠的商业收入,而是她通过撰写悼念和回忆战友的诗歌与文章所获得的稿酬。

在谢楠心中,这笔稿费纯净无暇,唯有如此,方能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
无论是独自一人从北京长途跋涉至麻栗坡,在夜色中执着寻找战友的墓碑,还是为了与战友们更近一些而选择迁居云南,在清明节前夕为900多位烈士逐一献上玫瑰,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她对战友的深厚情谊。
而这份深情厚谊,也正是当年她犯下那个错误的根源。
04
1984年夏,谢楠来到老山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初到战场时,面对战友们的伤口,她曾感到恐惧和不安。
但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和战士,她深知自己不能退缩,唯有勇往直前,才能更好地救治和照料伤员。
她迫使自己迅速成长,以便为更多的战友提供帮助。

年轻、美丽且富有耐心的她,很快与战友们打成一片,她全心全意地照料着每一位战士,对他们的需求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
由于谢楠比大多数战士年长一些,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楠姐”或“护士姐姐”。
在这段时间里,她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时刻,心中的感触也愈发深刻。
战争是残酷的,5月中旬我军成功收复了者阴山、老山等地,但越军并未死心,他们在7月中旬集结重兵,对老山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随着战事的升级,谢楠被调往前线,真正踏上了战场。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如果不幸被越军俘虏,她宁愿选择自我了断,也绝不苟且偷生。

她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然而命运的走向却出乎她的预料。
当得知又有一位战友壮烈牺牲的消息时,谢楠悲痛欲绝。出于深厚的战友情谊,她决定亲自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为战友送上最后的告别。
在战场上,部队对人员的进出有着严格的规定,但当时的谢楠已无暇顾及这些,她毅然决然地前往了烈士陵园。
她在陵园中苦苦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到战友的墓碑。最终,她选择了鸣枪来为战友送行。
然而,部队对于鸣枪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因为枪声极有可能被敌人察觉,从而暴露我方的位置。

谢楠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她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原本上级已经将她的战功和入党资格上报给了组织,但这一事件的发生导致了一切都被取消。
更为严重的是,她因此被部队开除,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她的军旅生涯。
18岁的女战士谢楠,因悼念战友而违反了组织规定,擅自鸣枪,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她曾发誓再也不会踏上老山。
然而,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她与老山和麻栗坡之间却形成了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感。时隔19年后,她终究还是回到了这片土地。

当谢楠离开部队时,她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成为一名军人是她从小的梦想,好不容易梦想成真,却如此短暂便告终。
05
谢楠出生在贵州六盘水,她的父亲是一位资深军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坚韧的性格,并怀揣着参军的渴望。高中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高考,选择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医疗兵。

不久之后,部队接到了前往边境抗击越军的任务,谢楠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前往前线。
在出征前夕,她给父母写下了一封信,用善意的谎言掩饰了自己的行踪,以免他们过分担忧。
然而,她的父亲敏锐地察觉到了真相,明白女儿即将奔赴战场,于是立刻带着妻子赶往部队。
谢楠原本以为父母会阻拦她的决定,却没想到他们是来为她送行的。

面对这群年轻而未经世事的战士们,她的父亲以严厉的口吻说道:
“你是我的女儿,你要笑着上战场!不许哭!”
父亲的这番话,旨在让谢楠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奔赴战场。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深知战士们的心理和情感,但他也明白,决不能让这些情绪影响军心。
只有保持振作,才能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捍卫国家的安全。
紧接着,他代表所有的父母,为这群年轻的战士送行,期盼着他们凯旋而归。
父亲的教育对谢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听闻越南在边境制造事端时,她勇敢地申请随部队前往云南。

作为战场上为数不多的女性战士,她从未流露出任何娇气。即使每天面对残酷的生死离别,她也从未退缩过。
她继承了父亲的爱国精神和无畏牺牲的品质。
尽管她早早地离开了部队,但十多年后,她依然在为老兵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谢楠在当地创办了一家名为“老兵之家”的茶社。每当有老兵计划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时,她都会陪同前往,共同悼念曾经的战友。

此外,当她意外得知许多烈士家属生活困顿时,她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她时常探望这些烈士的家属,仿佛要代替战友们照顾好他们的父母,让逝去的英灵得以安息。
06
她的余生,注定与麻栗坡紧密相连,无法割舍。
无论是那些为了保卫国家而英勇牺牲的军人,还是重情重义的谢楠,他们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敬佩和尊重。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