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浙江夫妻收留失忆流浪汉,生活17年后,突然记起自己是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请注意:本文案件皆为真实案例,旨在全民普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也许这就叫是缘分吧!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福建漂泊多年的男子。他名叫朱家明,早年为了生计离开故乡,孤身一人来到福建。

不料一场意外让他记忆全失,幸运的是有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他。
原以为事情到此就不会有什么波澜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就在三人一起生活了十七年后,朱家明竟然将起以前的事情全部想了起来。
02
1990年,朱家明所在的工地发生事故,土方坍塌将他掩埋。
幸运的是,他及时被救出,性命得以保全。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大脑受到重创,苏醒后记忆荡然无存。

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和家乡,更糟糕的是,身份证也遗失在事故现场。
失忆的他只能依靠医院记录的信息寻找自己的工地,希望在工地的档案中找到自己的身份线索。
但那个时代的信息管理相对落后,工地上并未完整记录工人的信息。
孤身在外,突遭变故,又无法联系家人,他陷入了迷茫。失忆后的他时常显得呆滞。
没有身份证,他找不到稳定的工作。长期雇佣的老板也不敢收留他。

无奈之下,他只能从事日结的临时工作。无家可归的他,晚上只能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或在雨天躲到天桥下,与流浪者争夺一席之地。
他的工作极不稳定,经常是短暂而间断的,导致他的生活拮据,时常食不果腹。
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在垃圾桶旁捡拾别人丢弃的食物残渣。那段日子里,常有好心人给予他食物或金钱上的帮助。
虽然他失忆了,但心智仍在,他深知这些人是真心帮助他渡过难关。稍有好转,他便会继续寻找工作机会。
时光荏苒,到了2003年,朱家明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贵人。

当时,谭万刚和他的妻子雷丽珍承接了一项修路建房的工程。正值用人之际,他们遇到了失业的朱家明。
尽管朱家明看上去衣衫褴褛,但谭万刚夫妇认为他或许能够胜任工作,于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03
经过数日观察,谭万刚夫妇对朱家明的工作表现深感满意。他们发现,这位工人不仅勤奋努力,而且效率出众,因此希望他能长期留下来。
在了解到朱家明曾因脑部受伤而失忆,如今无家可归的境遇后,夫妇俩深感他急需援手,于是决定收留他。
他们渴望与朱家明建立亲情关系,共同生活。听闻此言,朱家明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喜悦。

自此,这个原本只有两人的家庭变成了三人之家。朱家明不仅在名义上拥有了家庭,还摆脱了孤独与流浪的生活。
从那时起,朱家明便住进了谭万刚夫妇的家中。每餐饭食,夫妇俩都会精心准备三人的份量,并为朱家明安排了一间整洁的房间。
见到朱家明衣衫褴褛,谭万刚夫妇为他购置了几套新衣,以便他轮换穿着。
家中温馨融洽的氛围让朱家明倍感温暖,这是他十几年来首次体验到家庭的温馨。

此后,朱家明便跟随谭万刚夫妇一同工作,甚至开始尝试以往从未接触过的工作领域。
例如,在谭万刚夫妇的工地上有泥瓦匠,朱家明在与他们交流后,竟然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朱家明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衷心感激谭万刚夫妇为他提供的便利和幸福生活。
因此,在家里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其他事情,朱家明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做。尽管谭万刚夫妇多次劝阻,但他始终坚持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家明与谭万刚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宛如亲兄弟一般。三人的生活也逐渐成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模式。
04
时至2015年,雷丽珍有了身孕。此刻,谭万刚夫妇打算返回浙江老家安胎,而且他们也不太想继续留在福建。
然而,他们却陷入了犹豫。若他们独自离去,这位亲如兄弟的朱家明该如何是好?若是带他同行,他的家人寻来时又该如何?
倘若将他孤身留在福建,那他岂不是又要重回孤独流浪的生活,一切回到原点?
经过几番心理挣扎,夫妇俩最终决定还是带上朱家明。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家人都未曾找到他,怎会突然在此刻出现?
但这个决定并非夫妇俩单方面就能做出,还需征求朱家明本人的意愿,看他是否愿意随他们同行。

当谭万刚夫妇向朱家明表达这一顾虑时,他竟陷入了沉默。他或许也明白,若想早日寻到家人,福建确实是最佳选择。
但长年的朝夕相处,朱家明已将谭万刚夫妇视作亲如兄妹的家人,彼此间早已习惯了对方的存在。
于是,他们共同离开了福建,前往浙江。谭万刚打算在浙江发展,老家那里有一大片丰饶的茶园,每年都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只要谭万刚夫妇在外找份稳定工作,便能维持这个家的生计。抵达浙江不久,雷丽珍便顺利产下一子。
昔日的三口之家如今变成了四口之家,家中欢声笑语不断,这个新生儿成了家中的宠儿。

他们为孩子取名小宝。小宝的降生让朱家明欢欣鼓舞,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这是他几十年来首次感受到生命的热烈与希望。
自失忆以来,他再未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而谭万刚夫妇不仅给了他家的温暖,小宝的出生更是为他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没有身份证,朱家明无法找到正式工作,因此他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小宝。可以说,平日里与小宝相处时间最长的便是朱家明。
小宝对这个叔叔也格外依赖,他的每一个成长瞬间,朱家明都亲眼见证。这是他首次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仿佛小宝就是他的孩子一般。

由于朱家明每天都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他过去的记忆开始像碎片一样逐渐浮现。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梦见一些往事。
然而,每当从梦中醒来,那些记忆又变得模糊不清。但他并未过多深究,白天依旧专心在家中照顾小宝。
每当看到小宝长高,他都感到无比欣喜。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宝与他的叔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简直形影不离。
直到那一年,疫情肆虐,许多人都被迫留在家中,他们一家四口也不例外。那段时间,他们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朱家明经常观看电视上的新闻报道。突然有一天,在看电视时,他脑海中那些零散的记忆片段突然串联了起来。

他的大脑仿佛在编织一张网,或者更像是之前那张模糊的网终于变得清晰起来。他回想起了自己的名字,也依稀记起了家乡的模样。
电视上正在报道一个名叫贵州赤水的地方,一个“水”字触动了他的心弦。他恍然大悟,自己的家乡名字中也带有这个字。
05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段关于赤水市的报道,聆听着当地村民的方言采访。那方言越听越让他感到亲切和熟悉。
随后,他又回想起自己家中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掌握这些线索后,他立刻在网上搜索关于赤水的信息。
看着网络上赤水的照片,他感到格外熟悉。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谭万刚迅速陪同朱家明前往派出所。

他们向警方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警官雷岳松深受感动。他决定竭尽全力帮助朱家明寻找失散多年的家人。
雷岳松行动迅速,在报案后立即安排人手对朱家明的各项信息进行深入调查。
尽管警方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但他们在贵州并未找到名叫朱家明的人。这个消息让刚刚燃起希望的朱家明感到沮丧。

然而,几天过去了,他脑海中反复出现家乡位于贵州赤水的信息,这使得朱家明的记忆更加清晰。
他现在确信自己的家乡就是贵州省赤水市,这个信念坚定不移。他恳求警方继续深入调查。
看到朱家明如此焦急,警方和谭万刚不停地安慰他。

由于他失踪了三十年之久,家人可能长时间找不到他的踪迹,因此可能已经将他的信息注销。
警官告诉谭万刚和朱家明先回家等待消息,他们会继续调查,并承诺一旦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第二天清晨,雷警官联系了赤水市公安局,请求他们协助核查一个叫朱家明的人的信息。
经过赤水警方的调查,他们确实找到了一个在三十年前失踪的人,名叫朱家明。由于长时间未归家,他已被家人列为失踪人口。

闻听此讯,雷岳松既惊喜又兴奋,他迅速核对朱家明与失踪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确信朱家明就是那位失踪多年的人。
朱家明得知消息后,泪水夺眶而出,他简直难以置信,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竟能找回自己的亲人。
然而,在那一刻,朱家明的心中也涌起一股忧伤,因为他的母亲已年迈,他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健在。
他十分牵挂家中的情况,于是请求警方协助调查,以了解家人的现状。

幸运的是,结果令人欣慰。他的母亲虽已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只可惜,他的父亲已在八年前离世。
警方提供了朱家明家人的联系方式,他毫不犹豫地添加了好友,当时他激动得双手颤抖。
06
朱家明颤抖着手,按下了视频通话的按钮。这是他们三十年来的首次相见,时光荏苒,他不知道家人的容颜是否依旧。
当视频通话接通,母子二人隔着屏幕泪流满面。这些年来,母亲一直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为此心痛不已。

通话中,母亲的声音逐渐沙哑,她的话语变得含糊不清,仿佛在哭泣中诉说。如今,母亲已经83岁高龄。
而那时的朱家明也已57岁。他没想到,时隔三十年再见,还能看见曾经慈爱的母亲。
母亲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皱纹满面。她看着儿子,泪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这对母子的悲喜交加,让周围的人也为之动容。
母亲拿出一双鞋垫,告诉朱家明这是她为他绣的。多年来,她一直保留着它,期待儿子回家时能让他垫上。
然而此时,谭万刚夫妇却心情复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家人的陪伴。

如今兄弟能够找到亲人,他们自然为他高兴。但他要去找寻自己的亲人,就意味着要离开他们。
当初收留朱家明时,他们只是觉得他为人不错,不忍心看他颠沛流离,也想着日后他的亲人一定会找来。
但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二十年。当时说找朱家明的家人只是有些线索,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朱家明带着谭万刚夫妇为他准备的行装准备离开。这时,小宝突然抱住了他。

孩子虽然不懂离别的含义,但也能感知到叔叔即将离开他们。小宝眼角含着泪水,哭着不让叔叔走。
然而离别总是难免的。尽管他们再舍不得,朱家明终究要回到自己的家,因为那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在火车上,窗外的风景如电影般匆匆掠过,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每一天都相似却又不同。
我们每天可能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如此奇妙。

一段缘分结束,另一段缘分开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像朱家明和谭万刚夫妇一样。
日后他们或许还会再次相遇,但再也不会像当初那样每天生活在一起。
虽然朱家明离开了谭万刚夫妇,但他离家三十年后再度回归故土、见到久别的母亲,也算是一种缘分的延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