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华为芯片短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不仅手机芯片迎来转机,汽车芯片也曝出诸多利好消息。
在9月26日举办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部分汽车芯片已经获得美方出口许可。
虽然徐直军并没有给出详细信息,但根据之前路透社爆料,美方已经批准相关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数亿美元芯片,这些芯片产品,将被用于视频屏幕和传感器生产。
短期来看,对于华为,这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但也有很多人怀疑,美方背后目的并不单纯。
毕竟,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美方一直坚持封锁华为芯片采购路线。如今主动为华为排忧解难的行为,明显与大方针自相矛盾。
那么,美方允许美企业对华为出售芯片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
第一是对美国企业发展有利,第二是可以阻碍华为在芯片自研赛道的发展,第三是提前抢占中国汽车芯片市场。
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芯片,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美国企业营收将实现大幅增长,利润提高,研发将因此而增加,产品领先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与华为进行贸易,是不少美国厂商都希望获得的权益。毕竟,单看体量,即便放眼全球,也没有多少公司能达到华为的级别。
当然,在大多数时候,美国都可以直接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像是谷歌、高通以及英特尔等公司,都曾因一纸禁令,被迫与华为断开合作关系。
虽然后续有部分企业与华为恢复贸易,但贸易内容却发生了不小变化。美国只允许不涉及核心技术产品,向华为出售,而这次的汽车芯片其实也是如此。
路透社报道,美国对华为出售的芯片,大都是中低端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华为而言,其实想要研发,并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
要知道,华为在智能汽车赛道已经耕耘多年,拥有雄厚的实力。从该角度来看,美国允许相关企业对华为出售芯片,不仅仅是为部分企业争取“捞钱”机会,还是打压华为自研行为的一种方式。
而且,美国企业在拿下华为订单后,还可以将华为当成跳板,扩大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若是顺利,那么中国庞大的汽车芯片市场,都有可能被美国企业收入囊中。
毕竟,国内并没有多少芯片设计公司拥有媲美华为海思的芯片设计能力。也没有多少企业,像华为一样,会在研发方面投入如此多资金,用于技术升级。
而对于美方,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向前前进了一些距离。所承担的风险,远远低于所能获得的利益。
综合来看,此项决定对于美方明显是利大于弊。不过,根据最新情况来看,华为并不会因为可以采购芯片就放弃自研。
在你看来,美国此项决定对华为汽车业务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