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笑话,最适合聚会的笑话故事


先字解释
语文老师讲解词语:父亲过世了,称“先父”。母亲过世了,称“先母”……这时,一学生高商举起手中的课本说:“老师,我知道了,奶奶死了就叫鲜(先)奶!”
张作霖手黑
有一次,张作霖应邀出席一个酒会。席间,一个日本名流拿过笔墨,请张作霖赏幅字画。他以为张作霖不识几个大字,这样就会当众出丑。没想到张作霖胸有成竹,挥毫疾书,一笔写了个“虎”字。然后,落款“张作霖手黑”,便掷笔而去。有人鼓起掌来,有人大笑不止,都说:“大帅好书法!”
这时,张作霖的秘书凑近张作霖的身边,小声地说:“大帅,你落款的“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少了一个土字,成了'手黑’了。”张作霖听了眼睛一瞪:“妈个巴子,你懂个屁!我还不知道这黑字下边有个土字念墨?这是写给日本人的,不能带土字,这叫'寸土不让’!”
牛剥皮讨饭
清朝时候,有一年大旱,赤地千里,庄稼颗粒不收。乡里一户大地主,外号叫牛剥皮,家里粮食满仓,谷子满囤。穷人到他家借粮,他就是不借。
牛剥皮的管家同情穷苦人家,他想周济灾民,就给牛剥皮出主意说:“老爷,你如果现在把这仓米都煮成米饭,再借给穷人,明年肯定会收回加倍的利息。”
牛剥皮不知是计,听说“明年肯定会收回加倍的利息”。立刻动了心,追问道:“依你说,怎么个加倍法?”
管家说:“老爷,你现在借出一桶饭,明年让他们还你两桶饭,这不就是加倍的利息吗?”
“可是,明年他们若是不还我怎么办?”
管家拍拍胸脯说:“如果他们不还,我们可以去讨嘛!近处的,你亲自讨,远处的我替你去讨,咱们都去'讨饭’,还怕讨不回来?”
牛剥皮一心想发财,马上派伙计将米做成米饭,借给全村穷人。
到了第二年,农民还是吃不上米饭。牛剥皮就告到县衙:说:“我向穷人讨饭,他们不给!”县官是个开明绅士,怒斥牛剥皮道:“你是乡里的大财主,如何向穷人讨饭?分明是戏弄本官,搜刮民财,给我撵出去……牛剥皮赔了几石粮,气出了一场病。
把我捉住了
1976年初,毛主席的两首诗词发表了。某中学的工宣队负责人组织老师学习,并亲自朗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当读到“可下五洋捉鳘”时,负责人因为不认识那个鳖字,光念“捉……捉……”就是“捉”不出来了,最后不得不说。“这回可把我“捉’住了。”
老师们哄堂大笑。他不知怎么回事,训斥道:“捉住我有什么好笑的?少见多怪!”
只认“内”
经济困难时期,一天老师病了,同学们商定,托小张的爸爸——张经理批条,给老师买几斤瘦肉,张经理听后,大笔一挥而就。几位同学一看,批条中写“请供瘦内3斤”。大家想这一定是张经理把肉字写错了,便在批条中把“内”字改成“肉”字,然后,拿到肉类门市部去买肉。
营业员对着批条看了一会儿,说:“这批条是假的,不卖。众人一听,都叫:“是张经理亲笔写的呀!”营业员听了不慌不忙地从案下拿出一沓条子,对着等生说:“你们看,张经理的批条上都是内字。可是,你们这条子上却是肉字,不一样,所以,你们这张条是假的。对不起,我只认内,不认肉。”几位学生听了,都愣住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