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星途揽月遭用户投诉:座椅通风为吹风模式,与宣传不符——谈谈座椅通风的技术门槛



近日,在车质网论坛上有用户发帖投诉,星途揽月在实际用车中,座椅的通风模式是吹风而非宣传的吸风模式。该用户用纸巾和塑料袋进行了测试,驾驶30分钟后,套在座椅上的塑料袋一直处于鼓包状态。
2025款星途揽月8月5号上市发布会上,星途营销中心产品总监在直播中发布揽月车型时,宣传了尊享舒适女王副驾和尊享主驾(尊享前排),并提到了宣传中的坐垫及靠背加热通风(吸风)模式。
实际情况明显与宣传和直播中展示的不符。而且这不是个案,有多名用户反映了同样问题。

星途揽月是奇瑞子品牌之一星途旗下的旗舰车型,2021年开始在芜湖EXEED星途基地量产。据了解,2021款星途揽月的座椅供应商是李尔公司,为星途揽月提供了高质量的座椅解决方案。座椅采用了法式缝线、布达佩斯滚边以及Nappa真皮等高级材质,营造出非常豪华的乘坐体验。

笔者不确定这个李尔公司是芜湖李尔还是常熟李尔,这边插播一个行业动态:芜湖李尔已于今年5月正式由安徽瑞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收购,继续从事座椅发泡、头枕发泡 、骨架焊接、座椅组装的业务。

据群友们反馈,2025款的星途揽月的座椅现在由芜湖延锋云鹤供应,是否属实,欢迎广大读者留言求证。
接下来借此投诉案例,科普下座椅通风的技术门槛。
与座椅加热相比,座椅通风的成本相对较高,座椅通风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其技术复杂性和涉及的材料成本。以下是座椅通风成本的几个关键点:
材料选择:座椅通风系统通常需要使用透气性能好的皮革材料,这种材料往往价格较高。此外,座椅内部还需要进行打孔处理,以便风扇能够穿过皮革,增加空气流动,这也会增加材料成本。
通风设备:座椅通风系统包括风扇和其他相关电子元件。这些设备的选择和制造成本也较高,尤其是高性能的风扇,它们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风量同时保持较低的噪音。
设计和开发:为了实现座椅通风功能,需要对座椅的结构和设计进行重大修改。这不仅包括座椅内部材料的重新设计,还包括电路和控制系统的重新布局,这些都是成本较高的部分。
测试和验证:为了确保座椅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和耐久性测试。这些测试的成本也计入系统总成本中。
因此,豪华品牌中座椅通风功能的选配价格通常较高,可能需要花费数千元。例如,宝马选配前排座椅通风的价格约为8000元,而奔驰和奥迪的价格可能更高,达到10000元左右。这些成本反映了座椅通风技术的复杂性和提供更好乘坐体验的价值。
目前市面上座椅通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吹风版
在座椅内部安装风扇,通过风扇向外吹风来给坐垫和靠背散热降温,这是市面上主流的座椅通风配置。
座椅的发泡和面套则需要设计特殊结构来满足通风需求:
(1)通风座椅的发泡需要造型改造,预留出空间放置风扇以及增加通风道设计,同时还要保证座椅的舒适性和性能都不能降低,对座椅结构的重新设计及验证都是不小的成本。
(2)面套需要打孔,以保证足够的透气性。

(3)在座椅中集成了通风系统,还需针对通风系统需要进行额外的性能验证,比如模拟膝压试验和模拟运行试验等测试,以保证在汽车实际的使用寿命过程中,通风系统不会发生失效的风险。

吹风版的优点:成本最低、座椅表面降温快。
吹风版的缺点:吹风有噪音,影响整车NVH;由于是向人体直接吹风,特别是背靠直接吹向腰部,长期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容易患感冒、风湿等病状。
(二)吸风版
通过涡轮风扇像吸尘器一样,用“抽”空气的方式降低座椅表面温度,这对于乘坐人员来说更健康,不会被直吹身体。不过,吸风式的通风座椅需要一定时间才会觉得凉爽,且体感没有吹风座椅来的直接,但如果车内开空调,吸风可以吸进空调冷气,会有更长效的冷温效果。
吸风座椅的结构更复杂,且噪音控制和吸风量的控制有更高要求,导致成本更高。
同时吸风座椅对座椅表面的负压作用,在一些设计不好的座椅中,对海绵伤害较大,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座椅表面变形、出现风机印子的情况。
(三)空调版
针对吸风版降温慢的问题,有厂商开发出与座椅空调系统相连接,将冷风输送到座椅内部,实现快速降温。这种空调座椅的降温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座椅通风运行5分钟可以使座椅表面温度降低15℃左右。
但因为结构复杂,把空调冷风引导到座椅需要额外的管路设计,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也需要会对底盘平台做改动,导致成本高、故障率高,很大程度制约了普及。

由于座椅风扇无论是吸风还是吹风,都还是有一定的噪音,对于整车NVH精益求精的工程师们,也在探索新的座椅表面制冷技术,比如半导体制冷、石墨烯制冷等。
汽车座椅行业目前急需新的技术革命来改变目前白热化的竞争局面,而座椅舒适系统目前是一个热门赛道非常值得关注,李尔、延锋、佛吉亚、诺博等座椅厂商这几年纷纷都加强这方面的布局和研发。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