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警告,称中国71个乘用车品牌中仅有3家盈利,预计未来超过80%的中国汽车品牌将面临关闭或转型。
他分析,今年前10个月国内汽车均价下降6.5%,尤其是燃油车均价下滑5.5%,而新能源车市场虽然有98款新车型上市,但月销量过万的车型仅有10款。王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已进入非稳态竞争期,面临内卷式竞争和国内外良性竞争弱化的挑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也表达了对行业的看法,他认为市场出现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企业赤字经营风险加剧。
目前,降价作为刺激销量的手段已逐渐失效,全国半数经销商出现亏损,企业经营进入本世纪以来最艰难的阶段。
今年已经接近年关,多家新势力品牌频频被爆出即将面临重大调整,本文盘点下目前它们的最新动态。
合众汽车&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今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迟迟没有确认上市,且从第四季度开始,相关负面新闻就没停过:
10月中旬,哪吒汽车拖欠员工9月份工资一事也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哪吒方面16日回应,公司一线人员工资已发放,中层与高管在做股权优化和薪资架构调整,IPO前要确权,因此部分工资发放稍慢。
11月7日,A股上市公司埃夫特发布公告称,因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公司拖欠逾4815.94万元合同款,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埃夫特不仅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而且对这笔应收款计提了坏账,显现出对哪吒汽车还款能力的不信任。
11月13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持1822万股权被冻结。
11月14日,另一家上市公司东风科技披露,因被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拖欠了1200多万元货款,其子公司东风延锋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向法院提起仲裁申请。目前,该案达成诉前调解。
11月22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哪吒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4年11月19日至2027年11月18日,执行法院为桐乡市人民法院。
本周哪吒汽车正式做出回应。此前桐乡人民法院基于公司与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被外界误解为10亿元股权冻结。并且桐乡人民法院已经解除财产保全裁定。但这也只是危机暂缓。
据悉,哪吒汽车线下门店也开始陆续关闭。其中,北京已有四家门店关闭,成都两家体验中心关闭,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直营店也已经关闭。
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哪吒汽车2021-2023三年累计亏损183.73亿元,面对严峻的现金流困境,哪吒汽车已经启动降本增效,大规模降薪和裁员已经是在路上的事情了,预计又将有新一波的负面爆料。
Winter is coming,哪吒还能坚持多久?
远航汽车
11月24日消息,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11月23日,大运汽车内部发布《关于大运汽车重整的声明》,回应近期破产相关传闻。
声明称,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切实保障各方利益,大运汽车依法按程序进行重整。
而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11月19日,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均新增一则破产案件,申请人为江苏凯迅达高铁传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相关公司破产重整。
据悉,大运汽车是大运集团全资持股的公司,而大运集团以摩托车起家,商用车发家。
就在上月,作为大运汽车旗下孵化的乘用车品牌远航汽车同样也爆出了负面新闻:有媒体报道称,远航汽车研发部门员工透露,底盘研发部门的人员流失速度很快,目前仅剩下十几名员工,部分远航汽车的4S店已经接近停摆状态,且有拖欠工资的情况。
有内部员工评论,远航汽车拖累了整个大运集团,如今在市场破局的希望渺茫,未来也难逃被重整的命运了。
高合汽车
2024年初,高合汽车在内部会议上宣布将暂停生产六个月。高合汽车在面临财务困境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以期扭转局面,包括成本控制、寻求战略投资、推出新款车型、加强品牌建设、完善销售渠道、确保售后服务等。尽管如此,高合汽车的自救努力似乎未能如愿以偿,公司仍难以摆脱财务困境。
7月1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宣布,申请人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公司)以其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但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性为由,向本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重整,并同时申请预重整。本院于2024年8月8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预重整的期限为自决定书发布之日起的六个月,如有正当理由,经预重整管理人申请,可延长至九个月
11月,根据爱企查最新信息,高合(上海)汽车售后服务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丁磊近期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涉案公司强执金额超77万元。原因是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2024年10月,该公司因该案件被强制执行超过77万元。
高合汽车濒临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了。
爱驰汽车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量产和交付的新势力车企之一,爱驰汽车曾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不乏宁德时代、滴滴出行、腾讯投资等知名投资方,但即便如此,爱驰汽车依然难逃资金链短缺问题,同时,自2023年以来,爱驰汽车面临诸多负面信息,包括拖欠员工工资,员工需自缴社保、总部办公室欠款退租、工厂停工等。
今年8月底,爱驰汽车江西省上饶生产基地内上百辆汽车被上饶市广信区法院查封,被查封源于拖欠员工工资。据了解,爱驰汽车于2023年4月开始被曝拖欠员工工资,此后就连社保以及公积金也要求员工自费垫付。通知称,自费垫付社保公积金的员工需要自2023年5月1日起变更劳动合同至上海亿维之家公司且在2023年5月25日之前打款至相关账户,后期公司正常后再退回。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已11月19日将企业名称变更为上海亿维新能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作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亿维新能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曾用名为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已被申请破产。2023年11月30日,安吉汽车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以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另据风险信息显示,目前上海亿维新能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存在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和终本案件信息。截至发稿前,该公司共有80条开庭公告,其中开庭日期从11月25日起的共有两则,开庭案由涉及劳动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审理法院均为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25条限制消费令;24条终本案件,执行标的总金额52.35万元,未履行总金额52.32万元,未履行比例99.9%;11条失信被执行人,未履行比例100%;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525.69万元;1条股权冻结信息。
爱驰汽车这次恐难以回天。
合创汽车
2018年,蔚来与广汽合资成立广汽蔚来,广汽与蔚来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团队持股。2021年,广汽蔚来进行增资扩股,珠江投管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珠投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约19.23亿元,成为最大股东,股权占比68.56%,股权变更之后,广汽蔚来也更改名字为合创汽车。
广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是朱一航,朱一航是朱孟依的长子,朱孟依曾一手创办合生创展,与恒大、碧桂园、富力和雅居乐并称为地产业的“华南五虎”。
今年前10月合创汽车累计销量不足5000辆,总部位于广州却缺席了本月的广州车展。合创汽车今年也是负面新闻不断:
1、据第一财经,合创汽车已经裁撤了其上海分公司的所有员工,并且拖欠了被裁员工的赔偿金。多位前员工透露,公司原本承诺的赔偿金至今仍未到位
2、有消息人士表示,合创汽车几乎所有子类项目都由语音指引替代,人工服务选项也基本无人应答,合创汽车的APP已无法进行新用户注册。
3、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9月期间,合创汽车共有多条股权被冻结的信息,被冻结股权数额超2亿元。
例如,今年8月,天眼查披露法律诉讼信息,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遭遇了股权冻结。此次冻结涉及合创汽车对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股权,被冻结股权总额达到4116万元人民币。此次股权冻结的执行法院为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冻结期限为自2024年8月15日起至2027年8月14日止,为期三年。
今年9月,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再遭遇股权冻结事件。根据天眼查提供的法律诉讼信息,该公司新增了三条股权冻结记录,均针对广州合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冻结的股权数额分别为1亿人民币、2000万人民币和500万人民币,冻结时长统一为3年。此执行行动由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负责实施。
4、2024年合创汽车作为被告的案件新增百余起,其中多起涉案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这些法律纠纷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5、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9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将合创汽车上海分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
6、网络上爆料,合创汽车在管理层层面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的人事变动,高管人员频繁流动。
很明显,合创汽车目前深陷困境。
这些品牌的困境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新势力品牌在资金链、产品竞争力、品牌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多方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正在加速,明年又该轮到哪些品牌呢?欢迎留言区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