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根据读者和投诉方的意见,大篇幅重写,本人主打一个听劝愿改。
新年伊始,从产业界了解到,由于工厂端发现了内饰件表皮开裂、掉皮甚至阻燃不合格的问题,某车企为此已经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前往全国各地已合作的皮革面套厂进行排查,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有做过审厂的小伙伴可能有个疑问,汽车表皮、座椅面套不是属于Tier2吗,要排查也是主机厂责成Tier1去做,为什么是主机厂亲自出马?
这个就涉及某车企的采购模式了,某车企很多零部件是指定件,会和零部件厂商达成集采协议,要求提供最优价格,并把该价格指定给某车企的Tier1,配套于指定的车型。
为什么PVC皮质在汽车内饰件应用上容易出问题?
PVC皮革,即聚氯乙烯皮革,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人工合成皮革。它主要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充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辅料,经一系列工艺塑制而成。
(1)PVC在汽车内饰件上有两种应用:
PVC 搪塑工艺:是指将塑性溶胶倾倒入预先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凹模或阴模)中,塑性溶胶接触到被整体加热的模腔内壁而受热胶凝,然后将没有胶凝的塑性溶胶倒出,并将附在模腔内壁上的糊塑料进行热处理(烘熔),再经冷却即可从模具中取出的成型工艺。
PVC包覆工艺:软包内饰主要是在骨架的基础上,按需求包覆PVC人造革、PU皮或真皮等。
据了解,这次事件大部分是PVC表皮出现问题,某车企主要调查合作的皮革厂商,由此可见,目标厂商应是采用PVC包覆工艺。
(2)PVC皮质有一些缺点:
— 透气性差:PVC皮革的透气性能不佳,这可能导致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内部湿气难以散发,从而引起皮革的老化和损坏。
— 易老化:在低温环境下,PVC皮革可能会出现硬化现象,这会影响其柔软性和使用体验。
— 易产生裂纹:PVC皮革在受到过度压力或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裂纹,这不仅影响外观,也可能缩短皮革的使用寿命。
— 耐高温性能差:在使用PVC材料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其长期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如果PVC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其表面会逐渐变黄、变脆,甚至发生燃烧。
所以在座椅包覆上,PVC皮革通常不会用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位,但出于降本的考虑(PVC皮革的价格是PU皮革的一半),会大量用在接触不频繁的座椅背面、侧面等位置。
同时有位读者留言非常专业,特意摘录如下:
为了进一步追求给消费者带来直观视觉上的豪华感体验,很多主机厂在内饰上肉眼可见的地方都包覆上了皮革,导致了无形成本的增加,为了弥补这种成本上的压力,就使用了大量PVC材质的皮革。
消费者表面上看起来确实豪华高级了很多,实则隐患重重:1、提高了内饰气味VOC污染程度;2、使用了大量的PVC复合层材料,弱化不稳定,导致气囊异常无法正常使用,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3)汽车内饰件PVC皮质的价格
早年前PVC皮革主要由外资垄断,价格较高,常年维持在50元/㎡以上,高端的甚至有120元/㎡以上。随着国产厂商的崛起,价格一度下探到30-40元/㎡,相对来说还是有充足利润,也催生了不少表皮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例如安徽安利、江苏国信、明新旭腾等。
而如今新能源汽车主流市场下的PVC表皮价格是多少呢?已经到了20元/㎡以下了。供应商为了保住供应份额,在超低价格和堪用品质的边缘上疯狂的来回试探,出现偶发性品质问题,甚至是批次性品质问题,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4)汽车内饰件PVC皮革的关键测试
— 阻燃试验:按照GB8410进行试验,技术要求—内饰材料不燃烧、可以燃烧但燃烧速度不大于100mm/min、火焰在60s内自行熄灭且燃烧距离不大于50mm。根据汽车材料不同的燃烧距离及燃烧速率,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测试一般有分为A,B,C,D,E五个等级。通常PVC革阻燃性能较好,主要是由于本体树脂中含有大量卤素阻燃基团和添加的阻燃剂。如果PVC阻燃都没过,那说明出现了明显的降级使用。
— 光老化试验:光老化试验(Light Aging Test)是一种通过模拟材料在紫外线(UV)辐射、热量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下的长期暴露情况,评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阳光照射后的性能变化、耐久性和老化程度的实验方法。光老化试验通常用于测试材料在暴露于自然光或模拟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下,是否会发生褪色、强度下降、表面裂纹、老化等现象。这个测试费用据悉很高。
其他相关测试,如耐热老化、抗污性、耐水解性、耐溶剂性等就不多介绍了。
PVC皮革价格可以持续性下探的原因
有读者留言反馈,认为PVC皮革18.5元/㎡(未税价)已经很不错了,淘宝上座椅皮革单价才8元/㎡(含税价)。为什么PVC皮革价格可以一降再降?
(1)市场端需求萎缩
PVC的下游需求原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PVC需求显著萎缩,导致这几年PVC产能在国内严重过剩,所以价格正在一年不如一年。
(2)分散剂国产化
长期以来,中国PVC生产所用的分散剂大多依赖进口。近年来,中国企业在PVC分散剂国产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显著降低PVC的生产成本。
(3)废弃 PVC 皮革的回收再利用
由于座椅包覆上裁剪是特定造型,无论怎么精心设计版型,总会产生多余的皮革,累计起来量也不少。市面上有专门回收废弃皮革的,一般市场价在300-800元/吨。
回收后做好分类和挑选,PVC皮革通过专业的处理和加工,如去污、去油、去毛和切割等步骤,可以重新制成PVC毛料,用于生产新的PVC皮革制品。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PVC皮革有很大的降本空间,对生产厂商来说固然是好,但由于缺乏规范有序的监管,对消费者来说未必就是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所以主机厂为了品质可控,同时价格进一步触底,选择自研自产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战略行为。
站在产业链观察的角度上,支持某车企本轮的排查工作,督察自家供应商规范采购、生产、质检等流程,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用车体验。但同时也希望国内停止价格战,给产业链供应商们更充分的利润空间,大家专注在技术性创新、技术性降本上,并引导消费者为更美好的事物买单,而不是只专注在低价产品。
永远记住,一分钱一分货,你一开始明面上省出来的成本,会在后续未知的地方冒出来背刺你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