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今年收尾还有最后一个月时间,每年的春节前都有一波吃饭行情。为了帮助还有亏损的铁粉回血,强烈XX一位实战派选手~南哥。
他交易风格稳健,擅长低吸,不追高!经验稍差的也能跟上,因为都是低吸的,拿着绝对安全!12月他低位挖掘的几只大牛也是收获颇丰!
他的交易全都在公众号实盘公布,以上是广告,精彩内容请移步正文
正文:
如今的座椅厂挺难的,一方面要面临主机厂自研自产座椅、座椅平台化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提防自己的零部件厂商进军座椅总成市场。
当今VAVE已成主旋律的汽车行业,主机厂越来越倾向于模块化采购,也就是越过Tier1直接指定下级零部件供应来源,在这个趋势背景下,很多有能力的Tier2得到了主机厂的授意,有了进一步往零部件总成方向发展业务的机遇。
从业界了解到,目前至少有两家座椅零部件上市公司正在规划相关的座椅总成业务。
第一家是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新泉股份),我在之前有分析特斯拉的文章里有提到过,他们原来是给特斯拉供应仪表板、门护板、座椅背板等内饰的供应商,在特斯拉的授意下,今年上半年开始,已经在芜湖工厂着手开发Model Q的座椅总成,最终是否可以达成量产,有待观望。
另一家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上海沿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股票名称:上海沿浦)。今天将重点介绍下这家公司,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往Tier1的方向发展。
上海沿浦的公司概况
上海沿浦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各类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座椅滑轨总成及汽车座椅、安全带、闭锁等系统冲压件、注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海沿浦拥有级进模、传递模等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掌握了设计和制造大型精密和高强度的汽车冲压模具能力。
上海沿浦是国内自主汽车座椅骨架龙头企业,公司作为 Tier2产品 ,通过 Tier1(例如东风李尔、泰极爱思等公司) ,间接配套东风系、赛力斯、比亚迪、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等主机厂。
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46.97%;净利润1.08亿元,同比70.51%,销售毛利率16.50%。
上海沿浦的成长轨迹
2017-2022年,上海沿浦下游直接客户主要有东风李尔系、泰极爱思系、李尔系、元通系、延锋系、麦格纳系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总成生产厂商,其中东风李尔是第一大客户,常年业务量占比40-60%间。
沿浦供应产品以骨架总成、冲压件为主,后排骨架占比较大。供货的车型覆盖主要整车品牌,包括通用、福特、奔驰、宝马、大众、东风柳汽、长安马自达、长城汽车等。为了更好的配套服务Tier1厂商,沿浦在各地选择了就近建厂。
2021年11月沿浦通过大客户东风李尔获得新项目定点,为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生产100%座椅骨架,产品将用于问界M5纯电版、问界M7的全车座椅骨架。并于2023年实现了量产供应。
本次合作大幅提升了沿浦的前排骨架总成业务,从原来单车配套(仅后排骨架)价值330元飙升到接近3000元(全车骨架、零重力座椅)。
所以2023年当年公司销量毛利率在之前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止跌反涨。
2024年又有了新的突破,9月沿浦公司发布公告,收到某头部新势力《定点函》,将给该客户的座椅平台生产供应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本定点函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是可以适用于该客户多种车型的平台型产品。本次定点函对应的已经启动开发的项目包含3个项目,预计量产时间分别为2025年3月和2025年7月,根据客户预测,本次定点函的3个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5年)预计贡献22.69亿元收入。
这是沿浦首次以Tier1身份斩获平台型骨架定点,此前均为二级供应商,间供主机厂,而且还是平台型项目,充分体现公司在座椅骨架领域的供应、开发、质量服务等口碑,也打消原来市场对骨架业务与东风李尔强绑定带来的单一大客户风险的担忧。
但这个也会带来另外一种担忧:与原有客户(Tier1)形成竞争关系,导致后续订单下滑。
不过沿浦后续又收到了一批来自6个客户的新项目定点通知书,座椅骨架客户主要是李尔系,最终配套到小鹏汽车、赛力斯、比亚迪等客户,再次体现沿浦在座椅骨架领域的供应、开发、质量服务等口碑,也打消原来市场担心沿浦后续进军座椅总成业务后与李尔系客户形成强竞争订单会下滑的担忧。
现有的商业模式是向上盈利的,沿浦不会轻易去打破,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日新月异,未来存在很大变数,公司也要不断的尝试进阶,筑起自身的护城河,所以沿浦并没有停下进军整椅总成市场的脚步,而且聪明的选择了另一条迂回路线——先从高铁座椅做起。
沿浦今年8月已获得了高铁整椅产品供货资质,预计24年末到25年初高铁整椅项目达到量产前交付状态。
未来依托现有的强竞争力骨架核心技术,叠加高铁整椅项目积累的发泡、面套生产经验,沿浦有望搭建座椅全产业链布局,从座椅骨架延伸至ASP更高的座椅总成业务,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综述,在主机厂话语权越来越强势的今天,一言不合就开始准备自研自产,Tier 1不仅要卷价格、卷服务,小心伺候,还得提防下级供应商越级背刺,真的是不容易。风云变幻,朝令夕改,其实整个产业链都在想办法赚快钱,因为慢了可能就出局了,这对产业进步、技术升级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如何改善这个状况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