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最近有很多妈妈问我自己是职场妈妈如何平衡好事业和家庭?
其实,无法平衡。
拿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说,即使自己是个北大博士,带团队做项目一直都很不错,产后重新回到职场也依然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很少会有公司给背奶妈妈准备吸奶室,一般我们只能在厕所做这件事。
因为6个多月不在岗位,自己原本的管理岗早已被替代,工作方式面临着很大的不同。
“边缘化”这词会一直在你的脑海里徘徊。
职场妈妈没有“下班”的概念,白天上班,晚上抓紧一切时间陪伴孩子。
即使这样,当一些养育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不由地自责和惋惜。
做到下面这5件事,你会发现即使时间少工作忙我们依然能够养好孩子:
1. 懂得自我接纳,爱自己才是一切的前提
咨询的时候我经常问妈妈一个问题:
“你是否重视自身的需求?
比如,我需要吃一个冰激凌,我需要睡半个小时,我需要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大多数妈妈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妈妈总会【自动地】牺牲掉自己的需求,过度消耗下,变成了一个全家最“歇斯底里”的人。
慢慢地,我们可能会选择不再“好好说话”,不停地向外攻击,指责别人,也不停地向内攻击,否定自己。
想要爱别人,第一件事是先学会爱自己,懂得接纳自己。
一致性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我今天做了···,我感受到···,我需要···,希望你可以帮助我一下。”
还有很多妈妈会说:
“我家没有可以求助的人,只有我自己···”
那至少我们要看到:“我很辛苦,我可以发脾气,我可以想哭”这件事。
尽可能地让自己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关心。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联系我。
2. 练习“钝感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时间
“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这种态度的高级在于不内耗自己,不纠缠细节。
当我们与父母、公婆、老公的育儿意见不和时,别去纠结对方的只言片语:
能够忘却不快的事,不做情绪的奴隶
锁定目标,坚信自己的能够解决问题
守住自己的心理边界,维护好自己的内在秩序
这种力量能让我们屏蔽掉很多无用信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联系我。
3. 要么行动,要么放下
我们的思绪往往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如果你常常想得多,做得少,试试这样做:
重要的事情,放在早上做
列每日计划
关掉会打扰自己的信息源
禁止自己的拖延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想到就立马去做,不给大脑反应的机会
经常问自己:
“你是要行动,还是要放下?”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联系我。
4. 常常提醒自己慢下来
读博期间我是一个非常高效的人,经常多线程进行好几个实验,耳朵里还一直听着书,仿佛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长期以往让我很少照顾自己的感受,只去复盘这件事有没有做成。
当压力不大的时候,这一切都看起来非常的好。
但直到我做了妈妈,才知道自己的能量状态有多重要。
很多妈妈都会说自己经常崩溃,情绪根本不受控制··· 其实大多都因为自己的“亏电”太久,长期消耗而不蓄能。
于是,我开始常常提醒自己慢下来,5分钟能做完的事我尽量用10分钟,给自己的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
感受自己的能量状态
感受时间
感受周边的环境
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
感受自己的情绪流动
妈妈稳定了,孩子才能稳定下来。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一次免费的1v1咨询,席位不多尽快联系我。
5. 他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心理学上的“焦点效应”是指:外界评价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抑郁。
养育的过程其实也是重养自己的过程,妈妈要做孩子的“降噪器”,允许孩子和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期待只能给自己,不能给别人。
因为它很容易变成枷锁,困住孩子和我们自己的手脚。
分清哪些是真正为孩子好,哪些是面子教育,不要总是期待孩子替我们完成自己的期待。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