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男孩,请从小逼着他练这6点


哈喽,我是小芳。
《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到:
“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应试教育往往忽视了男孩与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例如:
男孩在大脑语言区的发育上普遍比女孩晚,这导致他们在学业上,尤其是在语言和阅读方面,可能表现得不如女孩。
男孩通常更喜欢用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的教育不利于发挥男孩的这种优势,反而会使他们感到挫败和无聊。
因为评级方式的单一使得男孩在体育、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特长被忽视,限制了他们个人兴趣和潜能的发展。

经常有妈妈问我:
“孩子总是坐不住,一写作业就开始磨叽,总是找各种原因逃避学习,该怎么办?”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预约我的直播间,评论区提问,可领取育儿大礼包
如果把孩子的问题看作一座冰山,浮在表面的问题我们用眼睛就能直接看到,而想解决它你却需要把藏在水下的问题一起找到。
家有男孩,请从小培养他这6个能力:
1. 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男孩往往在空间能力上表现更好,而女孩则在语言能力上表现更好。
语言的表达对男孩的情绪力培养至关重要。
很多上了小学的孩子看见作业就想发脾气,一提上学就心情不好的孩子,其实是因为内心对学习、学校积压了很多不好的感受,说不清楚也表达不明白。
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从家庭环境入手,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互动游戏,激发男孩的语言兴趣。
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可以说不清,甚至可以说错,多多引导他描述出自己的理由。
可以基于一本书,一个电影,或者是一件家庭琐事进行辩论,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需要综合能力型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逐步提高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社交和学习中更加自信。
2. 自我鼓励的能力
男孩在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的养育环境第一个丢掉就是自信。
没有了自信,孩子无法通过自己做成任何事。
培养男孩的自我鼓励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内在动力。

父母应当通过正面肯定和暗示,强化孩子做得到的小细节,小努力,让他们获得满足感。
把一个个大目标拆分成具体的孩子当下能力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达成这些目标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个自我肯定。让小胜利激发出大自信。
以身作则,把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作为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孩子正向思考,把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多给孩子看励志书籍、鼓舞人心的电影或励志演讲,让孩子从中汲取力量,学习如何自我激励。
3. 适应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为孩子做得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为他的未来独行之路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首先,培养男孩的胆识。
让孩子明白怕黑,怕疼很正常,但这不是我们停止尝试的理由,你能做到的远比你想象得多。

爸爸可以多多带着孩子去大自然里疯跑疯玩,让孩子多多体验不同的环境,活动,获得不同的经历,提高孩子的思维上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其次,发展孩子的独立性。
很多妈妈来问我说自己的孩子都9岁了还是做什么都需要提醒,该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退。

妈妈从帮助者的角色,转换成求助者。
多问问孩子:
“你会怎么做?
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吗?”
如果您时常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可以试试用【2025高能量妈妈日程本】把看到的好句子都记录下来,督促自己每日打卡,别错过另一种『育儿的可能性』
4. 运动能力
因为与女孩相比,男孩受性激素的如睾酮的影响,肌肉和骨骼会发展明显的力量和速度优势,这使得他们在运动表现上具有天然的潜力。
提高男孩的运动能力,应该从激发兴趣开始。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他们真正热爱的活动。

定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为孩子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持续精进,例如完成一次马拉松或学会蝶泳。
这样可以激励男孩持续训练,逐步提升运动表现。
同时,鼓励孩子多多参与团队运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5. 问题解决能力
《思考致富》这本书写道:
“成功者区别于失败者,往往在于他们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终生探索的习惯。
鼓励孩子多多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寻找答案。

拿到答案之后,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检验答案的可靠性,并思考如何将这一结果运用在我们的生活时间当中。
尽可能多的让男孩从实践中观察,思考,判断,而非记忆,摘抄,一成不变地重复。
其次,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从家庭氛围做起。

父母可以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阅读角,陪伴孩子阅读。讨论书籍内容中孩子感兴趣的部分,找到更多相关的书籍,一层层扩宽,加深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理解。
不要将阅读变成一项任务,而是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这样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需要2-6岁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6. 合作能力
很多妈妈问我:
“我的孩子遇到其他小朋友的请求,不会拒绝怎么办?
我的孩子总是不会跟别人沟通,总是觉得人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怎么办?”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呢?

向内看,是清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向外看,是教会孩子学会合作。
多多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游戏或者体育活动,引导孩子积累协同工作的经验,总结合作技巧。
帮助孩子建立了同理心,教会他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鼓励他们在团队中勇于承担责任,带头解决问题。
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多多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