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经常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重视孩子社交的家长,往往自己的生活也丰富多彩,孩子更是自信大方...


哈喽,我是小芳。
有那么一群家长,他们热衷于鼓励孩子投身各类集体活动,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视。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家长自身的生活同样过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而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自信大方,走到哪里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这类重视孩子社交的家长,大多在生活中本身就是社交达人。
他们深知社交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中与同事协同合作,还是在生活里参与各种兴趣社团、朋友聚会,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这些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不仅为他们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还让他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和技能,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他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

自然而然地,他们会将这种积极向上的社交观念传递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在社交中收获成长和进步,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如同镜子一般,映射在孩子的眼中,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模仿家长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自信心也在一次次的成功社交中得到了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重视孩子社交的家长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引导孩子在社交中取得成功,因此会积极主动地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同时,他们也更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孩子在社交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积极的情感支持能够让孩子在社交中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此外,这些家长通常具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在孩子遇到社交问题时,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

需要0-6岁情绪力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我的私教学员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宇(化名)的父母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小宇去徒步、登山、露营等。
在这些户外活动中,小宇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小朋友。
父母鼓励小宇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一起分享美食、一起探索大自然。

渐渐地,小宇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在幼儿园里,小宇也能很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了一场讲故事比赛,小宇报名参加了。
在比赛前,小宇的父母帮助他挑选故事素材,指导他如何讲述故事。
在比赛中,小宇凭借着生动的讲述和自信的表现,获得了二等奖。

这次经历让小宇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自信的重要性,也让他更加热爱集体活动。
社交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1.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无论是向老师求助,还是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是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为孩子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绝佳机会。
通过不断地交流,孩子的词汇量会逐渐丰富,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这对于他们即将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顺利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集体活动通常需要孩子们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建议,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伴随他们一生,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色,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和赞扬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种自信心会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不断突破自己。
4. 促进个性发展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这有助于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
同时,孩子也能从其他小朋友身上学到不同的优点和长处,丰富自己的个性内涵。
需要0-6岁社交力功能性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如何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1. 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爱与鼓励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
当孩子想要参加集体活动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被尊重和认可的。
2.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邀请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其他孩子沟通合作。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例如,当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与孩子分享活动感受
每次集体活动结束后,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享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可以问问孩子在活动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结交了哪些新朋友,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类似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与孩子建立更深入的沟通和信任。
4. 创造多样化的社交机会
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还要为孩子创造更多多样化的社交机会。
比如,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做客,组织家庭聚会;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拓宽孩子的社交圈子。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