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发现:孩子一生中大脑发育仅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父母可别错过


哈喽,我是小芳。
哈佛大学儿童行为科学家 Richard Weissbourd 教授的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时期是有高峰期的,孩子在10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
第一次:0~3岁
第二次:3~6岁
第三次:8~10岁

按照下面的方法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1. 第一次:0~3岁
麻省理工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是聊天。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提到,与孩子交流时,应当遵循3T原则:
Turn in 共情关注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关注什么,眼睛看向什么,你就关注什么。

Talk more 充分谈论
充分谈论的意义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更多的表达,输出更多的词汇量及事物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围绕孩子的关注点,用5W2H来谈论该主题: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
Take turns 轮流表达
轮流表达的敌人是——命令式表达。命令经常是封闭的,最好的轮流表达方式是——问孩子因果。

2. 第二次:3~6岁
这个时期要多让孩子进行记忆训练,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3-6岁孩子的记忆有两个特点:
鸡毛蒜皮记得住,重要事情忘得多【只注重细节】
有心训练记不住,无心插柳望心中【无意识记忆占大部分】

当我们希望孩子记住某件事时要学会:
呈现事情的独特性
比如:想让孩子记住英语单词,可以让孩子用身体摆字母的形状。
让孩子亲自参与
想让孩子记住不同动物的名字,就去动物园带着孩子跟动物们一起互动。
使用精细谈话风格
聊天时给孩子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多问孩子:
“你还记得我们上次是开车去的还是坐飞机,坐高铁去的?”
心理学家约瑟·海顿发现:如果你从孩子3岁就用这种方法跟孩子谈话,他们长大5岁的记忆力会更好。

3. 第三次:8~10岁
这个时期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交友习惯的关键时期。
生活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承担一些固定的家务
能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用眼习惯和健身习惯

学习习惯:
能够自主学习,及时预习、复习校内外课业
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
养成良好的复盘习惯,查漏补缺

交友习惯:
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
注重同理心的培养,能够很好地同理同伴
能够明辨是非,避免与品行恶劣的同学交友

在孩子的学业上给孩子提供帮助:
语文
一定要抓练字,孩子写的效率上来了,作业的完成效率就高了。
做好晨读清单,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因为孩子的写作能力全靠孩子的阅读量。

数学
注重孩子数感和数形结合的思维培养。
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不要让孩子在题海中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英语
词汇量的积累很重要,学完就让孩子用起来。
亲子英文对话能做的一定要坚持做起来,哪怕是简单的对话,也能大大提高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坚持阅读英文原版期刊或书籍,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和英语写作能力。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