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小芳。
最近越来越多的妈妈咨询关于幼儿园新生孩子入园的问题:
“我家孩子那么小,适合去上幼儿园暑期班先适应一下吗?”
“我家娃已经上了半年托班了,但现在还是会经常闹着不愿意去,很愁,怎么办?”
“我想把娃送去暑期班,这样我能有自由的时间,但是我担心幼儿园无法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户外体验,幼儿园规则会吓退孩子,担心幼儿园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去与不去的结果是双面的。
以孩子的视角,首先来看看今年9月份入园的孩子面临的问题:
吃饭难、午睡难、如厕难。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新奇的、好玩的。
但如果饭菜不合胃口,20分钟吃完饭太难了,每天被老师追着喂饭的感觉很恐怖,小朋友在看,又不能倒饭......
午睡太难了,没有办法抱妈妈,老师又不让抱床头。
趴下睡又被老师拖成侧着睡,很没有安全感,每天只能假装睡着,然后熬到起床......
集体活动的时候和午睡时间总想尿尿,怕老师,不敢举手说。
老师说了只能在小朋友们都去上厕所才能尿尿,所以只能憋着。
实在憋不住了,尿了裤子,全班小朋友都笑我......
不佳的体验感会磨灭孩子对幼儿园的憧憬。
因此,比起纠结要不要送孩子提前进入暑假班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入园前具备以下技能:
1. 自理能力
能自己打饭,自己吃饭。
会穿脱外套、穿鞋子。
会自己上厕所。
孩子其实在1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能自我服务了。
2岁时就能自己吃饭,穿衣拖鞋、上小马桶。
家长只需将吃饭勺还给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
其实孩子自己吃不饱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只有孩子自己感到不吃饱会挨饿,才能促使他自己认真吃饭。
外套尽量选开衫,鞋子选粘胶款。
平时让孩子跟着网上的视频练习穿脱外套,自己穿鞋子。
你就会发现孩子都是天才,只要你让他自己做。
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家,在教会孩子如厕后,孩子会观察并学习大人。
家长在孩子遇到小困难时引导一下即可,不指责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你会发现,他啥都能干好。
2. 大声求助与大声拒绝
在家里,孩子能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进了暑期班或幼儿园,教会孩子向老师求助。
平时跟孩子交流时,需要刻意练习孩子大声表达出明确的需求、清晰表达,第一时间给孩子足够的肯定。
幼儿园老师其实更偏心会大声求助的孩子。
当孩子在家中说不要的时候,要肯定他的感受,教会孩子在幼儿园有不好的感觉也能这样大声说出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小朋友欺负后,能及时制止,也能大声求助老师。
3. 了解幼儿园公共社交规则
提前教会孩子公共的社交规则:
“公共的玩具谁先拿到就是谁的,没有拿到的小朋友需要排队。”
“拿别人的东西前需要用小嘴巴沟通,征得别人的同意。”
“借别人的玩具,要在别人要回时及时归还。”
“不能因为生气破坏公共玩具。”
除了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家长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1. 接纳孩子入暑期班或幼儿园的情绪
每个孩子在入园前都会有分离焦虑,当孩子说想念妈妈的时候,妈妈可以这样说:
"哇,宝贝你长大了,你会关心人了,你会表达爱了。
你这个呢是思念的情绪,妈妈很高兴听到你这样说,来我的宝贝,妈妈抱一抱。"
“宝贝你知道吗?分开的时间就是长本事的时间。
昨天咱们两个分开,我在家里面做了7件事呢,我完成了扫地拖地看书,还听了老师的课,我觉得我这1天长了很多的本事。
所以呀,我就很开心的来接你了,那宝贝你今天在幼儿园会长什么样的本事呀?”
“宝贝思念的情绪是很好的,我们让她流动起来,现在有点不开心,我们想点什么办法,让我们开心起来,让我们去上学呢?”
如果孩子说不会,妈妈可以说:
“太好了,当你说不会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启动了,他们是在帮助你想办法呢。
不会是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是什么呢?第三个想法是什么呢?你说1个,妈妈说1个......”
2. 多共情孩子
糖糖是幼儿园托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有一天老师让所有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
有好几个小朋友站起来了,糖糖也跟着站起来了,但老师只说了糖糖,没有说其他小朋友。
于是糖糖回家大哭,跟妈妈说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后来妈妈知道后,告诉糖糖老师确实说得不对,回家在小黑板上给这个老师差评。
做了这些后,丽丽终于不再排斥去幼儿园。
当孩子遇到困难回家哭泣,先拥抱孩子,认可孩子的情绪,不着急评价。
当孩子情绪缓和下来,说出事件的经过后,慢慢地通过绘本的形式予以引导。
能够使用绘本引导坚决不讲生硬的道理。
3. 引导孩子时,不要让孩子有羞耻感
当孩子在家尿床后,不要批评孩子,说孩子羞羞羞。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很正常,并不是孩子的错。
因为当孩子被羞耻感围绕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承担责任,而是逃避这个令他无地自容的情境。
他们会贬低自己,自我否定,有的孩子还会对批评声非常敏感,他们将批评当成对他这个人的否定。
严重的时候,孩子反而会破罐子破摔,对父母的教育麻木不仁。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积极回应,对孩子多一点情绪上的包容与言语上的温柔,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最后,愿我们面对孩子出现的每一个困难,都不暴力解决,让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定制的爱。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