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最大的不幸:5种害人的父母,养出抑郁内耗的孩子


哈喽,我是小芳。
你知道吗?其实很多家庭都是一座疯人院。

说到这里,你肯定也跟我一样心里一凉,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事实。
上周末我带小螺号去公园玩,公园里面有一条小溪,很多孩子看见了都想进去蹚水玩。
其中,我看到了一位妈妈一直低头玩手机,一眼也不看孩子。
她的孩子大概3、4岁的样子,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到处跑,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妈妈身边,注视着其他孩子。

过了大概1个小时,我突然听见这位妈妈情绪崩溃地说:
“要么你在这里玩!
要么就跟我回家!
但是你别想让我陪着你,我有我的事要做!”
孩子小声地在一边说:
“妈妈,你陪我,你陪我。”
这位妈妈一定非常崩溃但又不得不陪伴孩子,所以才会如此失控。

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
这篇文章,我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觉察。
这5种父母,害人不浅,容易养出抑郁内耗的孩子:
1. 指责型父母
这类父母典型的思维模式就是:为了你好,我要不停地告诉你问题在哪。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
14 岁女孩满心欢喜为妈妈做了一桌子菜,妈妈不仅责备她做得太多太浪费,还在网上发牢骚说自己的孩子不懂珍惜时间,节约食物。
言辞令人窒息。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容易被惯坏,不能夸。
需要不停地通过挑剔、否定、指责等行为让孩子变得更好。
在他们眼里,总觉得孩子在犯错。

孩子在指责型父母的养育下会非常容易内耗,甚至自我厌恶,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
2. 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非常自恋,情绪高度不稳定而且极具操控性。
孩子被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正在发展的个体。
他们习惯用高要求去限制孩子,让孩子在“全方位”管控下变得自卑懦弱、焦虑和叛逆。

他们会不断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忽视孩子作为人应有的需求和意愿。
在电视剧《烟火人家》中,女孩李衣锦从小被妈妈严格管控:
“她的日记本多次被妈妈偷窥;
只因朋友有缺陷且成绩不好,妈妈就强行“切断”她的友谊;
她在班上受欺负,妈妈不仅不安慰,反而加以指责。”

专制型父母确实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只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身上伤痕累累,需要用一生去找回自己。
3. 卖惨型父母
这类父母以自我牺牲的方法逼迫孩子妥协。
经常对孩子说:

“我一天只睡4个小时,就为让你过得好,你一定要对得起我!”
“我舍不得吃穿,你就这么报答我。”
“要不是为了你,我……”

他们总是强调自身的付出与牺牲,让孩子被迫成为“亏欠者”。
殊不知,自己的每次“卖惨”,都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
4. 索取型父母
这类父母其实在家庭里扮演着孩子的角色,他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希望孩子扮演父母的角色替自己解决问题。
他们会不受控制地向孩子发泄负面情绪,甚至恶语相向,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情绪接收器。

他们会经常焦虑、脆弱,希望孩子能够替自己分担本应该他们自己承担的生活压力。
他们会要求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救赎自己。
被索取型父母长期吸食能量的孩子,会不知不觉地成为讨好型人格。
舍弃自己,满足父母。

时间久了,会让孩子抑郁内耗。
5. 忽视型父母
今天一位来访者说自己的孩子一生气或者一言不合就会转头出门,留父母一脸尴尬。
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家庭里缺少情感的交流。
忽视型的父母往往会越过孩子情感需求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被欺负,被老师说,父母会下意识地认为是孩子的错。

孩子希望父母陪伴,父母却觉得孩子不懂事。
他们无法为孩子提供安全感与归属感,使得孩子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我,性格冷漠。
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学会通过忽略自己,讨好别人建立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高级别的父母提升自己,低级别的父母折磨孩子。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