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被吼后不说话?知道真相后,我再也不敢吼孩子了!(2)


哈喽,我是小芳。
最近有妈妈后台私信我:
“孩子马上上小学了,心急想给孩子补习识字和英语。
看见孩子教不会就总是忍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疑问,欢迎预约我的直播间,领取0-6岁聪明养育的育儿资料。
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整个“被吼”的过程,你可能再也不会吼孩子了。
1. 被吼后,孩子的大脑变化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马丁·泰彻研究发现:
语言暴力会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

如果长期被吼骂,孩子大脑的“杏仁核”会被反复刺激。
长时间的激素冲刷会导致大脑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使孩子出现反应过激、心理失衡等问题。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会将情绪调成静音状态。
他们的大脑以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对外界刺激继续封闭,不再做出响应,从而影响孩子前额叶皮质受到损害。

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执行功能:控制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等。
前额叶受损,通俗来说就是孩子的天赋受到了封印。
2. 被吼后,孩子的躯体化反应
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头痛
记忆力减退
失眠
注意力不集中
智力受损

3. 被吼后,孩子的行为变化
对外界所有事物充满好奇原本是孩子的本能。
积极乐观勇于大胆尝试也是孩子的本能。
但如果孩子长期经历父母的吼骂后,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立即停止尝试曾经非常感兴趣的事。

这时候的孩子就像被剪断了翅膀的天使,开始讨厌自己。
对自己非常苛刻,不允许自己出错,不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只要有做不到的事情,就会生自己的气,父母怎么哄都哄不好。
父母会感到怎么做都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 被吼后,孩子的语言变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经常被吼骂后,语言模式会复制粘贴指责型、威胁型句式。

他们会学着父母的方式跟其他人沟通,比如:
“我早就说了,你还......”
“都是你的错......”
“我要......不然......就......”
“你真没用......”

也会用很多夸张的程度副词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
“我再也不......”
“我绝对不可能......”
这样的语言模式让孩子很难与其他人建立稳定合作的关系。
经常词不达意,无法跟他人进行一致性的表达,同时也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孩子最终会进入表达→受挫→再表达→再受挫的恶性循环。
无论父母怎样吼骂孩子,他们都不会停止爱父母。
甚至会帮助父母伤害自己......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