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周四好。
今天来点刺激的,讲讲真正一夜暴富的故事。心态容易崩的慎入,慎入。
这两天最刺激的是啥,肯定不是股市。美股连创新高,我大A天天冬眠,玩儿跷跷板。
这两天刺激的是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从年初的5000多美金,一路飙升到昨晚的19500美金(发稿时降到了17300美金),真是比过山车还刺激。
很多伙伴一直在问我比特币,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聊一聊,为此我还专门采访了我的一个隐形比特币富豪的朋友,为大家分享他的“一夜”暴富的故事。
很多人都听说过比特币,但它到底是啥?为啥值钱?相信很多人都丈二摸不着头脑。
也不怪大家,毕竟是一群程序员搞出来的高级算法,写一黑板也算不明白的那种。今天先简单地跟大家讲一下基本的玩法。
1
到底啥是比特币?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公司老板在公司内部发行了一种虚拟金币,总量共有1000枚。登陆金币APP扫码就能转账和支付,能定食堂的饭、买小卖部的饮料,在楼下打印机打印,总之全公司通用。
为了推行这款金币,老板设了一个游戏:1个月后,按照金币的数量,到我这来换年底奖金。
员工听了之后摩拳擦掌,但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想保密自己的进展。还好APP并不绑定身份证和员工卡,他们就在账户里设置了各种奇葩网名,这样谁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但为了保证公平性,老板说:你们用金币进行的每笔交易,都必须实时更新在系统里,以便大家日常监督和事后公布结果。同样是为了保密,系统只更新交易数据,比如:2020年11月26日晚9点34分,小奇葩向小苹果转了0.4金币。
员工都在争着问:那我怎么能拿到更多金币?
老板微微一笑,自有打算:我这边有两种方案供大家选择:第一种,公司设置交易平台,用人民币换金币。第二种,为了保证系统运作,在公司内部聘用文秘记录下每笔交易,谁帮忙登记一次,给谁发点金币。
员工们听了,就争先抢后地干文秘的活儿。老板一看,这发给谁都不合适,干脆在交易系统里设置了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谁先解出来,这活儿就归谁吧。
于是,有部分人在平台上买卖金币;也有很多人在加班加点地用计算器算题,抢夺奖励的金币。
……
过了几年,这公司越开越大,甚至开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员工也越来越多,金币在更大范围内流通,甚至和公司合作的某些供应商也开始承认金币。
这下,金币变得更值钱了,争着当文秘的人更多了。但由于金币总量固定,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算题小分队”,系统过段时间就把题目变难一点,把奖励变小一点,根据测算,金币将在不久后的某一年彻底发完。
大家发现了没,这个系统运行到这里其实和老板没啥关系了,甚至和这个公司关系都不大了,变成了大家的一种共识。
好了,我的比特币故事讲完了。在比特币系统里,交易远比公司里的金币更频繁、更复杂,这里只是一个带着bug的简化版本,懂行的大佬别挑理哈。
在比特币交易里,所有争夺记账权限的人被叫做“矿工”,他们需要计算的题目需要借助超级计算机一个数、一个数地碰,一旦碰到,就能拿到12.5个比特币。
最早的一枚比特币,就是这样被“挖”出来的,之后源源不断地有人加入到“挖矿”的队伍中。
而关于比特币到底怎么投资、怎么赚钱,我采访了两位伙伴,一个是我身边的一位“扫地僧”,为人低调朴实,跟打工人一样上着班,后来我偶然得知他手上有一千多枚比特币,算起来也是资产过亿了。
另一位是一位学员,炒过一段时间币,小亏出手。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2
“我投资比特币其实是误打误撞”
我是老李,现在差不多有1000枚比特币,投资比特币纯粹是误打误撞,运气成分比较多。(我的内心旁白:赚钱的都说是运气。)
我属于很爱尝试新鲜投资事物的人,也是十几年的老股民了。有时候看到一些可以投资的机遇,就算看不懂也会拿出三五千、小一万去试一下,买完就不纠结了,放在那儿等着。
如果等了两三年,旁边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我就知道这事儿差不多成了。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大学毕业之后也在做技术领域的工作。我曾经炒过一段时间的美国域名,最多的时候注册了1000多个,也算挣了一笔钱。
2009年比特币刚出现时,1美元差不多可以买到1300枚比特币,特别便宜。(十年多少倍自己算。)
(其实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是在17年以后,
并且快速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到了2010年,有个程序员朋友天天在我耳边聊比特币,当时也就三百块钱/枚,我就买了一千多枚在哪儿放着。
后来越涨越多,我就和朋友一起在陕西投资了几个矿机,一起挖矿。挖矿需要矿机一直在那儿运行,得耗费大量的电力,陕西那边电费比较便宜。但随着挖矿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没挖出多少币,就干脆停了。
矿机
去年那会,我卖出了一些,把钱放香港了。香港往内地转钱的话,手续费特别高,就放在那边买买债券、做做投资什么的。
现在我大概还有1000多枚,会继续持有。之前很多人说比特币是骗局,但我还挺看好比特币的发展的,理由大概有几点吧。(看好是看好,还得看买的是不是便宜。)
一是现在比特币已经成为国际上认可的洗黑钱的交易货币,事实上世界上的确需要这样的货币,没有实名制,跨境来往的手续费特别低,很适合做些私底下的交易。
二是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比特币会成为一种避险货币。其实比特币之所以被提出,也是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今年比特币大涨,也是因为疫情,和黄金一个道理。
问我为啥有了这么多钱还在上班?比特币又不是不会跌,现在的价格高是暂时的,只是一种投资而已。
人还是要做点事儿的。(这境界,赶不上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码字吧。)
3
“聊到比特币我就心痛”
湧哥好,我是一建学员,我在比特币算是小亏吧,一聊我就心痛。
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因为专业原因,属于比较早接触的人群,在几十块那会就知道了,当时班里也有同学在玩,老师也在炒。
但那时候交易很繁琐,还容易被黑客攻击,我是学渣,也就没碰。(果然接触最早的还是IT界的伙伴。)
等到2016年的时候,我有了点积蓄,就在火币网上买了大概1万多块钱的比特币。(进入时点其实不错。)
在2017年8月份的时候,比特币冲到了3万块钱左右,我觉得是个好苗头,就再加仓了。
还没高兴2个月,9月份国家发通知了,不让在国内买卖了,我不得不直接割肉离开了,当时卖的时候大概是1万8,所以我是亏了点钱的。(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7年9月,比特币平台关停
到了11月份,比特币就疯涨到了6万多,我的心在滴血,唉。
现在我和目前一起在浙江金华经营了一家小面馆,今年也报考了一建,不过大概率实务没过,哈哈。
虽然我错过了比特币,但会一直关注数字货币,有合适的机会也会再进。
不瞒大家说,老李的故事让我投去羡慕的眼神……天啊这是什么爆棚的运气,踩中了这么低的成本,所以“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上班”也是我发自内心的提问。
谁想到人家回复了之后更羡慕了,有一大笔财富,做着不太忙的工作赚点生活费,好想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啊。
其实这两位朋友有一个共同之处,因为都是IT人士,所以比较早就关注到比特币。这个符合懂的才会投的逻辑。
只是老李算是资深投资人,非常理性,2010年买入,2017年才开始有了大行情,中间又经历了暴涨暴跌,人家老李就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到现在也几乎没有卖出多少,坚定地长期持有。
另外一个伙伴有明显的短期投机心理,所以最终错失了暴富的机会。
今年3月份那会,比特币5000多块钱,我也曾动过心思,但因为可用资金不多,买也买不上几个,就算了。现在回看已经翻了4倍,哎,心态再崩一次。
当年李笑来和罗永浩都在新东方当老师,后来一个搞比特币,一个搞网络直播,都算是踩在时代的脉搏上。
可能很多伙伴看到他们这么多的收益,也着急得心痒痒,我又要给大家敲敲黑板:
1、刚才我提示了,这两个朋友他们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投资的都是自己稍微有点了解的东西。
2、比特币已经在2万左右了,长期也许不错,但别追高。
3、比特币之所以涨,是因为已经广泛被市场认可和信任,很难替代。所以别去炒什么乱七八糟的其它货币,一是可能承认的人不多,二是万一网站崩了,找人讨债都没地方。
忍不住唠叨两句。今天之所以聊比特币,是因为最近创历史新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有时候写公众号也是很无奈,有投资机会的时候可能是大家都不太关注的时候,热到都想看的时候往往已经很高了。
说到底,做媒体和做投资是两种逻辑。公众号分享头条热点是为了剖析热点事件,话题已经够热,上车的人已经够多,一般不构成投资逻辑。但偶尔藏在角落的话题虽然没人关注,却可能是下一个投资方向,至于看不看得出来,就看缘分了。
对了,今天是感恩节,谢谢大家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给予我的陪伴和支持,天气渐冷,大家多穿点衣服,多喝热水
这是张湧说财经公众号第92篇原创内容。
聊聊身边的财经新闻,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讲得轻松愉快,是我未来想和你们一起达成的目标。
每周二、四晚上&周日下午,欢迎来这里做客,我们一起聊聊财经圈的事儿,分享案例,交流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想要了解财经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你最近在财经、工作、学习等领域有什么困扰,也欢迎留言到这篇文章下面。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下期最好的选题。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