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视频标题:This Food is Horrible! https://youtu.be/XiMxWUF6k04 2024年10月25日 |
如果食品上标有“无麸质”,就会被认为更健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篇将讨论一些关于无麸质产品的常见误区,并揭示无麸质食品的真相。
无麸质食品健康吗?
无麸质食品并不代表更健康,要仔细辨别实际成分,加工程度,不健康的原因如下:
① 无麸质食品中的麸质只是被替代成了不健康的成分,如:糖玉米淀粉糙米粉甘蔗糖浆大量碳水化合物转基因:如:含有生物工程食品成分。大量种子油淀粉食用化制淀粉「Food Starch, Modified」大米粉木薯粉等② 淀粉、糖等也会破坏肠道麸质是人类唯一无法消化的蛋白质,会导致肠道炎症。
麸质会破坏肠道,但淀粉、糖等也会破坏肠道。有益细菌以纤维为食,而有害细菌则以糖和淀粉为食,食用加工无麸质食品会导致有害细菌过度生长。
坏细菌死亡后被分解时,还会释放一种非常有毒的副产物(如肉毒素),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肝脏发炎、脂肪肝、皮肤问题(如皮炎)。
患有皮炎时,人们会擦各种乳液、药膏、乳霜、药水等,但是肠道与皮肤之间存在很大联系,如果肠道中的坏细菌过多,皮肤状况就会很差,导致很多皮肤问题。
③无麸质食品更精炼无麸质食品从谷物中去除麸质蛋白质的方法是:添加化学物质→酶→酸→去除谷物中的麸质。剩下的是:一种更精炼的产品。
无麸质食品本身如果已经过精炼加工,现在为去除麸质,就变得更精炼。④淀粉比糖的血糖生成指数更高淀粉实际是糖,是一串连接在一起的糖分子,比真正的糖血糖生成指数更高,更会升高血糖水平。⑤无麸质食品蛋白质含量很低蛋白质能使人感到饱足,无麸质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使人一直想吃,导致暴饮暴食。⑥无麸质食品的两个常见隐患食品商在生产无麸质产品时使用的原料是:大米粉和木薯粉,因为这两种原料不含麸质。
大米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与土壤中的砷结合,砷是一种毒药。
⑦无麸质产品导致SIBO、炎症和肠漏吃无麸质的食物最初是为了帮助解决消化问题,但加工无麸质产品会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SIBO的危害是:在小肠中生长的病原体会与有益菌竞争,夺走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营养不良。如果患有SIBO,又摄入更多纤维会更糟,因为细菌会在小肠中发酵,而发酵通常应该发生在大肠中。吃加工无麸质产品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很多肠道炎症,导致肠漏。肠道中发生的一切会影响到大脑,所以在心理上,会导致喜怒无常,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很多SIBO患者服用抗生素后,会感觉解决了腹胀问题,但问题是:抗生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杀死了细菌,但不仅杀死了坏细菌,也杀死了好细菌。因此,真菌开始大量繁殖,尤其是酵母菌和念珠菌(抗生素杀不死真菌)。
这就是抗生素的一种副作用——念珠菌感染、酵母菌感染。 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细菌和真菌抗衡,于是开始失控。通常情况下,服用抗生素后,人们会感觉好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变得更糟。
于是,他们又开始服用另一种抗生素,然后感觉好转,但最终情况又恶化到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的地步。
因为微生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微生物群发生了改变,不再有多样的微生物。因此,导致很难消化食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SIBO的的原因是:①食用了大量不健康成分(如:以上列举的无麸质食品中的成分)。②服用抗生素。
肠道问题解决方案
• 阅读成分购买无麸质食品时,要仔细阅读实际的成分,我们要避免麸质,但不要选择另一款含有更糟糕成分的产品,强烈建议不吃谷物、种子油、糖。• 食用肉类和蔬菜等全食肉类和蔬菜是完整的食物,可以避免麸质,但如果蔬菜中的纤维使你感到腹胀,需要在几个月内进行纯肉饮食。很多人通过纯肉饮食消除了很多可能对小肠造成问题的物质。
纯肉饮食是否可以长期坚持,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回到纤维饮食,这些暂时都是未知数。
但已知的是:因为肠道中缺失了一些微生物,才导致了最初的肠道问题。
例如:无法消化纤维。因为微生物有助于分解纤维,如果没有分解纤维的能力,就会出现消化问题。
缺少某些微生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抗生素,也可能是因为吃了不健康的食物(如:垃圾食品)。
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微生物重新引入到肠道中,一种方法是:食用更多的发酵食品。可以吃发酵乳制品,如:生奶酪、开菲尔、酸奶。如果对乳制品过敏,可以吃发酵蔬菜,如:酸菜、泡菜、韩国泡菜等。
资料来源: |
本号致力于营养健康知识翻译分享,内容来源于Dr.Berg。Er'ic Berg博士是一名脊椎按摩师,专门研究健康生酮和间歇性禁食。是畅销书《健康生酮计划》的作者,也是 Dr. Berg Nutritionals 的总监。他不再执业,而是通过社交媒体专注于健康教育。 |
Dr.Berg分享的视频内容纯文字笔记整理(仅限于健康科普,不卖补剂,不指导,所有内容不做为医疗诊断,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咨询医疗工作者),所有内容均是翻译,原创为: Dr. Berg,不代表 Dr. Berg本人,如发现疑点,以原创为准。如果你觉得本号的学习分享帮助到了你,可以点赞,关注,转发,或点击在看。一起学习更多健康营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