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我找到部门文员,请他担供我这十位工程师的资料。因为我要带领他们工作,就得先了解各自的情况,自然是越多越好。文员办事效率真很高,几分钟便将一份完整资料放到了我的桌上。我的妈呀,十位下属,个个本科,有几位更是重点本科。大部份均为IE本专业毕业,有的虽不是IE本专业,却也工作达十年之久。看着这些资料,我突然感到背上有着丝丝凉意,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我这领导的哪里是一盘散沙啊,这分明是一只虎狼之师嘛。我一个毕业五年的大专生,他们会服我管吗?会听我的安排吗?
害怕之余我又感到了很高兴,因为我所带领的队伍是一只非常有实力的队伍,如果将这支队伍好好管理,让大家团结一致,同时让每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那定能百战百胜,勇往直前。
接下来,我便单个找工程师们聊天,通过聊天进一步对他们的性格的强弱项的了解,然后认真作下记录,以便日后帮助其扬长避短。然后整天泡在车间,了解各个工程师负责的项目情况,并适当参回他们的项目会议,一方面更多地了解其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各项目的会议(daily meeting)可以了解这工程师在其项目中的影响力。
来报到已经第五天了,在我还正忙于在车间和工程师们一起熟悉他们项目的时候,Denny打来电话了,让我马上赶回办公室。我忙放下手上的活,连忙跑出车间,来到Denny的位子旁。
Denny打开一份表格说:“这是季度绩效考核表,我发给你,你先定一下这个季度的目标,然后发给我审核,这也是你试用期的考核表。”
NND,这下压力更大了,想起这试用期,总感觉这头上横了把剑似的呀,这五天以来,尽管我再三低调,时刻小心,也还是无时不刻地感觉到他的顾虑与防备。
我回到位子上,思前想后地将这未来三个月要做的工作一条条写了下来,包括如何管理我的团队,及每周一次的例会。然后发回给Denny, Denny收到后马上叫了我过去,说我这些目标显然定得太简单,不管怎么定,都必须包含三个指标,那就是LU从现在的40%多达到60%以上,OEE从现在的50%多达到80%以上,Line balance从现在的80%多达到90%,别的就可以随便定了。
饿的神啊,这不是存心要搞死我嘛,你们向来就是这么低的,现在我一来就要我设这么高的目标,我怎么达成啊?唉,也没办法了,这东西看来是没法讲价的了,那就随你怎么设吧,我奉命就是了,这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呀。
于是我重新回到位子上,除了保留了我的团队管理那一项外,删除了其他所有刚写的东西,重新按Denny的指示“设立”了我的目标。发回给Denny。这回他总算满意了,也没有再找我了。
来了这么多天也没有敢去找总经理报告过工作,因为考虑到Denny的感觉,避免更多不必要的猜测与麻烦,所以我只是报到那天去了一下总经理办公室,后来也没敢去找他,再说这总经理心里到底怎么想,我也不知呀,这威严可不敢轻易去冒犯的呀。可也不能就这样不联系呀?必竟在组强织架构里他才是我真正的老板呀,于是我将这个季度目标又向总经理转发一份,同时里面用英文写明这是Denny为我定的季度目标,我会在未来一个月内尽全力去达成。
Franklin工作效率果然是高,几分钟就给我回了邮件,对我给他分享这这个目标表示赞赏。同将我的这份目标好好改了一下,因为我里面的英语很多语法都写错了,他帮我一一纠正,然后写了一句话,“加强英语”。
唉,这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呀,我这英语水平,在第一封邮件中主让他给看了个底朝天了。看来日后还真的是要下多点功夫呀。
待续。。。。。。
这大公司的总经理真的很忙,坐在那里不怒而威,说实在的,发这邮件给他我可是哆嗦半天呀,面试时他似乎对我寄以厚望,可进来这么些天,他从没有找我谈过一次话,就是第一天我去向他报到时他让我听Denny的安排就是了,也许他还是没有把我当回事,他职位太高了,我哪敢随意给他发邮件或主动去找他呀。
望着他回复的邮件,我反复仔细地读着,生怕漏掉一个单词。确完全理解了老板的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后才将邮件移到“important”文件夹重点保存起来,以免误删。
又是新的一天,在对我组工程师们这几天的了解,综合每个人的强项及工作经验和目前所负责的项目,我重新设立了我组的组织架构,并招集大家开会,在会上宣布。我下面共计十人,分为两组,设两个组长,第一组由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Benson-任组长,第二组由负责其组内最大项目的Paul任组长。组长均负责组内最大的项目,并分下面领四位工程师,每个工程师所负责的项目维持之前不变,但组长有权临时调动自己的组员,以便于组内互相帮助。
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安排,于是就宣布立即生效。散会后我又进到车间,因为这里实在太大,我得多花时间和精力快速熟悉起来,不然,我这个位置就容易失控了。作为老板,如果不熟悉自己下属的工作内容,不能在关健时刻帮助下属,那这个老板就形同虚设了,从而定不能长久。
在车间忙了一天,透过窗户玻璃,我发现天气已经黑了下来,回办公室收拾一下东西正准备下班。这时候Denny慌慌慌张张的回来了,叫我过去说:“英杰,刚才高层开会了,总经理主持的,Player项目是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项目,未来一年内全望着这个项目赚钱,所以只能成不能败。目前组装车间还没有设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总经理要求各部门指定项目的负责人,我报了你的名字,从明天开始你要将90%的时间放那这个项目里去。”
我说:“Benson是这个项目的工程师,我让他去不行吗?”
Denny说:“什么都要工程师去,那你做什么呢?Benson从明天开始由我这边按排,专负责这边的SMT及波峰,组装段由你负责。”
听了这话,我头都大了,脑袋里翁翁作响。我很想和他说我有所有的项目要看,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应该专看一个项目。可从Denny的话中已经看出,这已经是命令,没有价钱可讲了,我说得再多也只是徒劳,相反将会更加起着反作用。我没有再多说什么,答应从明天开始90%精力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
这个项目名叫Player,是公司新接的一个客户,量大得惊人,项目分为两类产品,其中A产品每月定单170万台,B产品每月140万台,光这个项目每天就得走80余个货柜。我来公司才六天,我可是人生地不熟呀,突然让我着手操作如此大型的项目,Denny对我果然是抬爱有佳呀,既然是老板的安排,我只能尽全力去做了。
项目在我来之前已经完成了部份规划工作,为了这个项目,公司专门在另名一栋楼开出8000平米的组装车间,但整个车间目前除了设立了三条A产品的组装样板线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通过计算,要达到这么大的产出,我们得投入8000千以上的员工,而此时车间里除了几十个做样品的人以外,一无所有。
望着这一片广阔的空地,我心跳加速了,我的前途顿时陷入了一片迷蒙之中。
待续。。。。。。
回复3317楼么么神话:关于第一个问题,第一份台企业工作,只能当作实习来理解,短短三个月不能称之为工作经历。在第二份东莞法资企业是一定有着自己品牌的公司,不是代工,在那里我一连做了几年,兢兢业业,坚持到我在公司的最后一天,为公司作出过较大的贡献。足以说明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关于后面的那一天三天五天一个月的工作,那些只是在苏州回来后,重新找工作的一个选择过程,不算工作,也不算跳槽,所以不必当作工作经历写在简历里面。
“不能乱不能乱,千万不能乱,面对着这么艰巨任务,唯有冷静,沉着应战,方能不乱方寸。要知道,你不做也最终还得有人做,公司绝不会因为你不做而放弃这个项目。既然横坚都是有人做的,那为什么你又不能做呢?你不是向来自信的吗?是骡子是马现在是该拿出来骝骝的时候了。”我反复这样对自己说着,时刻提醒自己,这时已经没有退路了,退出就是认输,认输将过不了试用期而被Denny正言顺地淘汰,以后可再也不能抱怨别人没给你机会了。
于是,我叫来在这负责组装的唯一IE工程师---科林,让他详细给我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通过了解,目前当务之急就是需在一个月以内建完所有生产线,并确保在一个月后正式投入量产,其中A产品七条生产线中已完成三条,但由于其UPH(每小时产量)IE设定值为150,在这三条生产线上已经试跑了半个多月一直只能达到110左右,所有部门正在质疑IE当初的设计的正确性,而暂停了后面四条生产线的搭建工作。科林还说,由于IE部的老板职位较低,其他部门不是总监就是高级经理,因此各部门都会找IE麻烦,什么事情都是IE的问题,因此做起来非常吃力。至于B产品的15条生产线,更是没法开工,因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观点,IE拿出任何方面都有人反对,根本拿不出最终生产线的最终方案。
我认真了科林手上的图纸,这些都是他的组长Benson作的方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A产品的150UPHU并没有什么不对,尽管目前只能达到110左右,但我依然有对这个方案有信心,经过全面分析后,我认为只有目前这方案才是最合理的方案,因此我决定坚持这一方案,说服各部门同意继续建完后面四条生产线。
我来到这三条正在试路的A产品生产线上,我得认真看看线上员工的操作情况,看看这达不成150UPH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站在生产线上一个下午的观察及调查,三条线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是刚招进来的新员工,经过短暂培训就上线了,连线上的管理员都是新招进来的。线上士气极为消沉,工作态度极为懒散。我觉得这样的操作节奏能做到110的UPH已经是奇迹了,因为我更相信当时的判断,Benson设定150的每小时产量没有问题,只要加强生产线上的管理,定能达成这个基本目标。
在下午的生产会议上,大家都在怀疑这IE设计的生产线是不是有问题,如科林当时说的情况一样,个个都在指责IE,为什么达不成150UPH,是不能定错了?是不是要改生产线?可怎么改呢?又没有一个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案。
我听完了所有人的意见后,便先作了个自我介绍,同时发表了我的看法,并拿出了在生产线上拍到的一些员工嬉戏的场景,同时指出,据我看来生产线是没有问题的,但只需要加强生产管理,定能达成这一目标。同时建议选定第一条生产线作为样板线,生产部门主管亲自管理,一切物料供应充足,各功能部门全部上线及时提供技术支持。也许是觉得我说的有一定道理,也许是见我新来的适当给了一点面子,大家居然同意了这一建议。
由于B体积较大,生产规模是A品的五倍以上,而此时连生产线的layout都没有与各部门达成一致,原计划一个月后需要投产,此时一切还为O,因为我得和科林继续研究方案,并计划购买搭建生产线的材料,以及后面的搭建生产线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全天候关注A产品的现场管理了。于是我决定,从SMT前段别的稳定了的项目调人手过来,恰好lucy的项目这时处于淡季,手上不是太忙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她,从明天开始临时调过来负责A项目。Lucy虽是女孩,可办起事来魄力十足,让他来负责这个项目,帮着达成150的产能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看看B产品的方案,关于生产线的设计也正合我意,看来这Benson不愧是有着十年IE经验的工程师了,综合目前的人机料法环各方面来看,也只有这种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了,只是这里还有一点不足,那就是所定的UPH170我认为有问题了,因为根据目前的线型,这车间最多只能容下15条生产线,而要满意订单要求,就必须达到每条生产线每小时产出170台机了,看来这Benson定这个170的UPH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我较为理解。可他还是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大的产品,在这么长的线上,根据现在计划的人数,要产出170台/小时,那几乎不太可能,于是我当即作出决定,将每小时产量改为150台,将生产线条数,由15条变成17条。
科林,听到我这个决定有些吃惊,说这个方案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就定下来了的,投资计划都是按这个来计算的,如果现在冒然增多两条生产线,将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地方不够,由于车间有很多排水泥柱子,所以可用空间内只能摆下15条生产线。第二是建线成本的评估里没有多余的钱来买这两条生产线的材料。
这问题说得也是客观情况,不得不引起重视,可相比起这客户每月140万台的订单,如果因为生线线设计有误而交不了货,那这两个问题又算什么,现在担出来一切都可以挽回,如果为了掩盖这两个问题而不敢承认当时的评估错误,到时就真的无可挽回了。车间的面积问题,那就得重新布局了,最好还是能在这一车间同时放下17条生产线,要不另外两条就是放于别的车间,那样就得重新设立物料仓及货仓,成本必将增大很大了。
下班了,我和科林说,非常时间,我们必须加班,得尽快拿出合理的方案出来,当晚我们在电脑前反复画图,反复思考,尝试了各种方法,还是难以放下17条生产线,最后我决定,合理利用柱子之间的空间,将柱子直接建入生产线。科林按照我这个建议将车间重新规划一遍,好家伙,刚好放下17条生产线,望着这最后定好的图纸,我们都笑了,看了看表,此时已是凌辱三点了。赶紧回家睡觉吧,明天还要按时上班呢。
待续。。。。。。
第二天生产会议上,我拿出了我们昨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弄出来的方案,与大家分享,同时申明了根据当时的人力计划,当初评估的170UPH有误,现将UPH更改为150,生产线由15条增至17条。我正认真在讲解着。
“等等”George Tang突然发言,“这种生产线显然不行,不符合精益生产理念。”
George Tang是这里精益生产高级经理,论职位比我高三级了,所以他的观点一出,马上会上就全部随声附和着了。于是我礼貌地问他:“那怎样才符合精益生产理念呢?”
George说:“U型拉,或短拉”
我说:“这方案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但根据我们目前的资源,要想在这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客户的订单数,只有目前这种线型是最合理的,其他线型都满足不到要求。”
George说:“你们有试过吗?”
我说:“没有,这是我们根据理论算出来的,结合以前的经验,对于目前这产品,这个方案是最可行的。”
George说:“不要和我说经验,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只有试过了不行那就是不行了。”
听着这George Tang这么一说,各部门的代表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只知George就是高级经理,所以就一定是对的了,于是就跟着暄华起来,纷纷表示要试过再说。我寡不敌众,这个会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没有谈出任何可行性结果。
回到位子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作规划不能凭经验??不能凭专业??一定要试过才行??那为什么要这个专业的部门呢?那为什么还要招这么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呢?明明知道这车间最多也只能放下十七条生产线,如果要改成短线或U型的话,UPH更低,生产线数量就更多,那所需的空间也更大,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根本主没法放下,这是个常识问题,在电脑上图一画就一目了然的了。而偏偏就没有人信,非得让我们建上十七条生产线,在车间里一摆然后再得出结论说这里摆不下这种U型线,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不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吗?所以这试一定是不可取的,再说,也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来折腾了。
科林听我说了今天会议上的情况,满不在乎地说:“老板,在你没来之前,我和Benson已经和他们开过很多次会了,每次都是这个结果,所以我们至今还不没法开工建线,因为这方案根本就定不下来。”
我说:“layout不是IE说了算吗?”
科林说:“理论上是的,但在这里行不通,因为IE部门老板的职位比别的部门都低,所以,我们设计生产线时必须得每每一个部门的认可。事实上别的部门还容易搞定,唯有George这个部门是最难搞定的。”
事实上,做过规划的人都知道,没有哪个方案是十全十美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关健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如何取舍。
日子一天天过去,交货的日期一天天接近,而生产线的方案始终定不下来,我心急如焚,因为到时交不了货时,别人只需一句“IE的规划没有出来,没有生产线”就可以将责任全盘推到我们这个部门身上了。为了能尽快达成共识,我尝试着按其他部门担出的明显不行的方案去改变我们的思路,想以此来换得各部门的妥胁,达成一致。可事情远没有想得这么简单,因为这个讨论方案的会,就等于是把你放到雷台中央,所有的人来对你转流发起攻击。
人总是善于挑毛病,任何一个方案在这里总能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这十全十美的方案本来主水存在,很多方案从这个角度看是完美的,可站另一个角度一看又有问题了,大家就一直这样僵持着。项目始终不能向前迈进一步。
待续。。。。
B项目就这样天天卡进退唯艰了,各部门看起来都忙得不亦乐呼。连生产线都没法建,我真不知他们都是忙些什么。虽然这方案还没有定案,但我觉得最终还得按我那天晚上定的那方案行事,只是大家想多折腾一翻罢也,也许有时只有折腾才能显得大家都做了事吧。于是我一方面继续协调,一方面就安排科林全力以赴按计划进行建线材料的采购,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水电气的安装及物料仓成品仓的设立,只有这样,才能等到方案最终定稿时不至于被动。
从我自己这些天之所见,以及各工程师们的介绍,看来这George Tang真是个大麻烦了,职位高,有权威,会挑毛病。据传在历史上他就没有爽快地同意过任何一个IE的方案,尽管最终每一个方案都还是按IE的定案。他只是说不行,问他有没有更好的。答曰:“没有。”任何一个方案你又要说不行,你一说不行,别的部门又全跟着起哄。可又没有一个人能拿出一个可行的。
George啊,你到底是想做什么呢?难怪我来面试时Amy和我说公司对目前IE部门工作不满意。现在我终于明白,有George Tang这么强势又有不办实事专挑毛病之人,IE工作哪能让人满意呢?看来Denny是无辜的了,我现在深深地理解他的艰难与痛苦。因此我更要与Denny站在一起,孙刘联手,共御曹军了。
下班前,我专程从组装车间办公区赶回总厂办公室,因为出去几天了,都没有好好向Denny报告一下工作的,虽然在邮件和电话里都有Report,但面对面报告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至少这样显得更礼貌嘛。特别是他一直对我还是或多或少有些戒备,我更要对他尊重,以致于消除他不必要的担心,使整个部门里团结一致,共同御敌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