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红楼特大谋杀案

  -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谦/慊:心安理得。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人。【独/单一/简单。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所谓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真诚实意---如果没有这个诚意,千万不要自欺欺人。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比如厌恶丑恶肮脏,又比如喜欢漂亮女子---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如此可谓心安理得矣。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以,你必须慎重地考虑这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怕吃苦、怕吃亏,没有为天下百姓辛苦操劳死而后已的思想,你就不必勉强自己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了,你自去过自己的逍遥日月,既没有人会责备你,你自己也心安理得。
    
    【译文:
    所谓有‘为天下百姓辛苦操劳死而后已-止于至善’的真诚实意---如果没有这个诚意,千万不要自欺欺人。
    比如厌恶丑恶肮脏,又比如喜欢漂亮女子---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如此可谓心安理得矣。
    所以,你必须慎重地考虑这个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怕吃苦、怕吃亏、欲谋私利,而没有为天下百姓辛苦操劳死而后已的思想,你就不必打着‘天下平’的旗号、不必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挂在嘴上,你自去过自己的逍遥日月,既没有人会责备你,你自己也心安理得。
    
    【伪儒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毋者,禁止之辞。)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谦,为慊,快也,足也。)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独,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12.‘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一击两鸣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一击两鸣:
    
    一鸣康熙玄烨汰君新制:
    时逢禅无便团圆,[禅shan无:废储;引申为:汰君。
    满把晴光糊御栏。[糊御:封闭通灵宝御。
    殄上一轮才捧出,[殄上:汰君。
    人间万姓酿头侃。[人间万姓酝酿头领侃侃而谈。
    
    二鸣雍正实头劫御戏凤:
    时逢三五便团圆,[时逢三、五便团圆,石头极和宫廷之花隔天一圆房。
    满身清光祜玉兰。[祜玉兰:弘历的娘、宫廷之花钮祜禄氏。
    天上一轮材捧出,[天上一轮:雍正帝;[材:蠢材赵昌+儒材文觉。
    人间万姓仰头看。[人间万姓只可仰头看---却不知雍正帝不是胤禛。
    
  
  -
  -
  期盼我五十岁以后,如有《周易》作者周公之才之美,并假使我彼时依然精力旺盛且能吝惜时间,我就一定能理解《周易》,注释《周易》可以无大过矣。其余的事情,如名权利等等,不足观也已。
  
  -
  -
  三位老师---自然、古人,实践---启示我们:择其善者‘中庸-亲民-天下平’而从之,将不善者‘极权-人治-曲礼’而改革之。
  
  -
  -
  学而时习之,【时/是。【习/实践。【之/至/至知。
    不亦说乎。【亦:但;仅。【说:说教。
  
  -
  -
  -
  学而不思则罔,【罔:虚妄。
    思而不学则殆,【学:模仿---实践。【殆:危险。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工;善于。【斯:是。
  
  -
  -
  -
  
  【至临无咎,位当也。
   达到最高境界‘明明德-天下平’ 至临天下---
   将‘明明德-天下平’置于最高位置,无过错,很恰当。
  
  
  -
  
  
   13.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脂批:
   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
  【这龙衣人本旨,不过欲出雍正,不得不有者。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
  【因《宝谕汰君》起,用《宝谕汰君》收,又悬崖撒手于秋日。
  
  【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所叹者康熙汰君探春也,却成石头极作关键。
  
  
  
  -
  -
  由,【由:因/因此;
    诲女知之乎,【诲:教诲。【女:汝/你。【知之乎:知识是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
  温故而知新,【温:温习/实践。 【故:历史;古人的思想和知识。
    可以为师矣。【可:适宜。【以/此/以此。【为:是。【师:老师。
  
  -
  -
  -
  有朋自远方来,【朋: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知识。
    不亦乐乎。
  
  -
  -
  -
  人不知而不愠,【人:人类。【愠:愤怒。
    不亦君子乎。【不:无。【亦:语气。【君子:人。
  
  -
  -
  -
  
  
   14.今所写之字,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第1回: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蒙侧批:伏笔,作□言语。妙!】
  乃亲斟一斗为贺。【甲戌侧批: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可笑。】
  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甲戌侧批:四字新而含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伏笔,作言语。妙!】。:
  【这写的是宦儒联袂扒麾之前,杨柏发现了文觉乱禛的字---杨柏见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写之字,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伏笔,作司谕。妙!】
  
  【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
  【不久便可一步登天为皇、平步青云。
  
  【乃亲斟一斗为贺【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可笑】。:
  【文觉答应司谕,杨柏乃亲叩一头为贺。
  
  【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文觉说: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治国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问:‘四字新而含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
  答:‘汰君停极’四字新而含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
  
  
  -
  -
  -
  【知:求知。
    【之:是。
    【为:为了。
    【知:知道。
    【之(语助,无义)
    【不:未。
    【知:知。
    
    【为:做/干/实践/探索。
    【不知:未知
    
    【为不知,是知也。:
    【探索未知,是知识。
  
  -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求知是为了知道未知,探索未知,是知识。
  
  -
  -
  -
  学而,是习践致知,是格物致知,不仅是说教乎。
  
  -
  -
  -
  
  
  假若你心中没有为民操劳的诚意,没有平天下的宏愿,你就视而不见百姓的疾苦,听而不闻民众的呼声---就算你能把《大学》倒背如流,却也不知道‘明明德’是什么。
  所谓修身就是要在心中树立‘舍身为民-止于至善-天下平’的宏伟理想。
  
  
  
  
   15. 士隐如此豪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
  
  第1回:
  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蒙侧批:”义利“二字,时人故自不识。】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甲戌眉批:写士隐如此豪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此段文字写的是文觉得乡邻资助来京参加明岁的科举大比。
  【《红楼梦》中的时间方向是不一致的---《红楼梦》叙事,忽前忽后。
  
   问:‘写士隐如此豪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
   答:石头极悬崖撒手---弃极权如弃敝履---文觉如此豪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
  
  
  -
  -
  -
  学而不思就虚妄,就会被无形的枷锁禁锢思想。
    思而不学则殆---胡思乱想而不实践、不格物、不联系实际,则很危险,容易走上歧路。
    工乎‘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这两个异端,是有害的。
  
  -
  -
  -
  因此,我教诲你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所谓学习知识,就是去探索、去弄明白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事物的原理;探索事物的原理,是获得新知识的途径。---
    知识的本质是探索未知;探索未知,是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探索未知,方能显示知识的无穷的力量。
  
  -
  -
  -
  遯 ---乾上艮下--- 1 1 1 1 0 0 --- 60
  
  
    
     16. ‘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 一击五鸣
    
    第1回: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甲戌侧批:写雨村真是个英雄。蒙侧批:托大处,即遇此等人,又不得太琐细。】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甲戌侧批:是宿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甲戌侧批:又周到如此。】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甲戌侧批:写雨村真令人爽快。】
    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谐音法:
    【督枢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一击五鸣:
    1- 玄烨说:督枢人不再行皇道帝制黑道礼教,总以顺其自然民富国强事理为要。
    2- 穷儒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科举及第事理为要。
    3-文觉说:督枢人不在乎黄道黑道,无君名没关系,总以治国事理为要。
    4-杨柏说:督枢人不在乎黄道黑道,总以保御---了结汰君放宦事理为要。
    5-弘历说:督枢人不再重蹈覆辙,什么黄道黑道,总以治理维护大清事理为要。
     
    问:‘写雨村真是个英雄’---?
    答:石上文觉治国有方,撒手痛快---真是个英雄。
    
    :‘写雨村真令人爽快’---?
    :石头极撒手还御---真令人爽快。
    
  
  -
  -
  我们学习古人的知识要学以致用,要从事探索未知的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以说:探索未知的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
  
  -
  -
  -
  -
  -
  -
  
  《史记》曰: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
  甲子日,纣兵败。
  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第四十四章. 禛家祸起---无非抢天夺帝,鼠窃狗偷
  
   1.甄家霍启丢了英莲---禛家祸起丢了江山
  
  第1回: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甲戌侧批: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甄家霍启丢了英莲。:
  【禛家---爱新觉罗家祸起丢了江山。
  
  问:‘妙祸起也’---?
  答:大清莫名其妙祸起也。
  
  :‘此因事而命名’---?
  :雍正---此因事而命名---拥护帝制正统。荣国府---雍正国府。
  
  
  -
  -
  -
  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打开了一个未知的窗口,探索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就像看到了一个久久思念的、最忠实于自己的好朋友从遥远的未知世界里向我们风尘仆仆地走来;他意气风发、朝气勃勃;他亲热地拥抱我们,这是一件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啊。
  
  -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