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新民间故事之 魍魉祠

  小亥答道:“我龙王天赋一冰一火两股气,司着八方世界三口水。”
  “一口及时雨、一口丰年雪,还有一口神怒鬼怨滔天水:喷一喷六月雪、唾一唾正月雷,若是吐出一口来,你这皇宫变鱼缸、天下万姓都遭殃。”

  答完小亥得意无限,道:“人君,小龙答完了你的题,你可要把这仙官给小龙送回御田去。”皇帝哼哼一声:“没那么容易,你考朕三题,朕也要考你三题!”
  “最后一题你听明了,那仙官她有几片叶子几个芽,几时枯萎几时开花?”

  小亥一愣,哑然失声。
  皇帝呵呵笑:“你答不出了?她天天在朕那里,朕倒看看你怎么能格她物,致她的知?让朕来告诉你,这仙官她有叶子二十四,芽头整八只,挖来第三日,叶枯芽儿死,又过十五日,起死回生机。”

  “要想她开花绽蕊吐香气,须等与朕的洞房花烛夜!”
  小亥不服,胡搅蛮缠:“胡说八道,你有什么证据?我说她叶子二十八,芽头有九芽,前日枯萎都是因为你乱挖,今天晚上就开花!“

  皇帝大笑:“朕当然有证据,你才是胡说八道。小钱!拿朕的赛恩师笔记来!”就听小钱尖着嗓子应: “诶,奴才遵命!”
  这一诶不打紧,皇帝额前一明,就睁开了眼睛。四望如常,金砖玉栋、蒲座香炉,可不还是在自家的弘德殿里。
  一时小钱把笔记捧来,见那万岁爷正东张西望,满屋子觑着什么人。小钱跪下捧上册子道:“万岁爷,赛恩师笔记拿来也。”
  皇帝依旧懵懵懂懂问:“那龙君人去哪里了?”几个太监一起惊奇:“哪有什么龙君?万岁爷做梦了不成?”

  皇帝又围着那盆先谷转了一圈,忽然放声大笑:“哈!朕梦到一位龙君和朕比答题,那龙君答不过朕,不敢跟朕对质,吓得逃跑了!”
  众太监忙道:“万岁爷圣明!竟然做个梦都能胜龙王!”又都巴结追问陛下怎么胜的?

  那万岁爷越讲越得意,故意卖关子:“你们知道这仙草几片叶子几个芽,几时枯萎几时花?”众太监皆摇头云奴才们不记得了。
  皇帝抬脚踢在一人屁股上:“朕的册子上写得明明白白,平日叫你们跟朕一起格物致知,全不用心!现在给朕数去!”

  过不一会儿,太监们数了来报曰:“二十八片叶子九个芽,啥时候长的奴才们就不知道啦!”皇帝吃了一惊,骂道:“混账奴才,怎么数的?给朕再数一遍!”
  一连数了三遍,皇帝气得踢走众人自己走上前去。才走到那先谷草的花盆前,就看从草丛心里一根茎子晃晃悠悠抽出来。

  这茎子粗而挺,转眼就长到和叶片一样高低。顶尖上被叶鞘鼓鼓囊囊,包个严实,皇帝站定了惊问:“这是何物?”
  还好太监中的小洪认得五谷,赶紧答道:“万岁爷,这是稻穗啊!这谷子邪兴了,今儿晚上要扬穗开花呢!”

  话音一落,那叶鞘蓦地松脱,沙的一声一穗绿油油、细蓁蓁的稻序就撒了开来,俏生生挂在枝头,如琼花碎玉一般。
  这稻花初开轻盈细碎,丝丝缕缕,随着夜风颤颤招展,散发出一股甜若蜜饴,清如甘泉的香气。

  皇帝楞了半天,才欲动手抚弄抚弄稻穗,那碧绿璎珞般的花序猛地一摆,一团细如尘雾的花粉蓬然而出,喷了这万岁爷一脸。
  连打十几个喷嚏后,皇帝酸酸而语:“朕还以为她开花像牡丹芍药那样好看呢。”

  ********************
  涯叔还我第七页
  @黄家尾九

  -----------------------------
  阿九,谢谢您对咱有这自信,说得楼主信心百倍,哈哈,如果有这天,那一定请!
  @路过飘魂
  -----------------------------
  那魂,安慰安慰~~
  今天十一月初一,黄历吉神,宜会友、出行、婚嫁、治病~~魂儿也好运
  次日皇帝上朝,说与群臣梦会龙君、承诺下雨之事。众臣额手称庆,都道万岁爷亲自露夜祷雨,感动上天,遣下龙君报信,实为百姓之大幸、天下之福分、太平之征兆也。
  于是分派户部核实灾情、登记户口,减免粮税;兵部召回久居边关的士兵,从京军里派人轮番驻守。

  最后说到那个桑林之女,太常寺陈大夫曰:“这三宫六院、九坛八庙,只有先蚕坛有桑林,想必是先蚕坛的宫娥们祷雨虔诚才引来龙君。”
  见皇帝皱眉不语,生生吞下了后面那句:“当加封其中为首者皇贵妃。”

  原来当初这皇帝说出这句,乃是因为珍珠宝玉四美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祷得出雨来,争着要做皇贵妃。
  未想到花儿不落美人宫,偏偏落去那个荒郊野外的先蚕坛。

  退朝下来,皇帝问小钱道:“朕毫不记得先蚕坛的宫女,你可晓得她们长得什么样子?”小钱答说:“这还不容易,奴才这就替刘公公去传旨,顺便给万岁爷勘查勘查去!”
  到刘公公处一说,刘公公巴结还来不及,立刻派了传旨太监和小钱一同去。
  四名蚕娥接了旨,叫她们大雩典礼之日作巫女,情知那小龙托梦大功告成。回到房里,惊喜不禁,议论纷纷,抹什么粉、搽什么油、穿什么鞋,急得满头大汗。
  那冬至更是临时抱佛脚,声称皇帝好细腰,此后三天都莫来叫我吃饭,定要饿出个飞燕来。

  还是春分头脑冷静,想起那下雨的正事还未去拜托仙官,四人才一起奔到井边。
  小亥那龙一连数日不肯出水,四个蚕娥在井口唤他,他只在水下瓮声瓮气说梦中与皇帝大战三百回合,胜不得他,准备在此闭关三百年,炼成一条天龙再下凡去救那仙官。

  春分道:“龙王,我们有个好事说与你。今日刘公公来传了个信,叫我们四个斋戒沐浴,三日后到先农坛的大雩典礼上当巫女呢!”
  小亥一个激灵,蹦出水来:“那仙官呢,皇帝可将她种回去了?”

  四蚕娥忙道:“正是忘记问了,公公未说与我们。”小亥摆摆龙尾,一个翻身又不见了身影。
  小亥头也不回,气也不喘,一直游去先农坛。穿井亭、过明沟、串田垄,从御田的一条排水沟里钻进了那皇帝的一亩三分地。

  小亥这蛟龙离了水,在田地里便不得志,直钻得泥头土脸。才歇口气,就听一声娇叱:“哪里的泥鳅,敢拱到我御田里来?”
  可不正是那仙官先谷的声音?小亥大喜,找了一个水洼扎进去,狠狠抹了几把脸后才抬起头,看见头顶一株谷子似曾相识,肥硕茂盛,翡翠般的谷粒晶莹密实,颗颗饱满,把茎杆都压弯了腰。

  小亥深深喘息几口,问:“那皇帝送你回来了?你真是聪明,如今和别的谷子一个样儿,他再也找不着你!”那谷子垂垂穗儿,回了声:“嗯。你就是那个运粮河的小贼?”小亥嘿嘿一笑,颇不服气,问:“我不是小贼。你可知道那皇帝为何送你回来?”
  先谷哼了一声:“妾叫你找的人呢?”小亥侧侧头:“小龙这两天忙得很,未来得及给你去找。你猜猜小龙做什么去了?”

  先谷不搭理,小亥自顾自说:“小龙托梦里会了一次那皇帝,与他比武赌胜。大战三百六十回合,十八般兵器比一遍,才胜了他。那皇帝心服口服,只得送你回来。”
  遂唱曰:“他那里纵马横枪,将咱来紧攻。他急似雷霆,我疾如火风;他这里走的慌,我可也赶的凶。似这般耀武扬威,争强奋勇……”
  先谷依然不出声。

  小亥便央道:“小龙答应他送你回来就给他下场雨,过三日皇帝来大雩典礼,你能不能给小龙一支雨令,叫小龙下场雨过过瘾?”
  此句说完,宛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就听当头一声:“你这小龙,撒谎成性,说来说去,无有一句真话,妾一定要揭了你的鳞!”

  小亥愕然。
  先谷又道:“妾那天晚上听得明明白白,给皇帝托梦的是一个装模作样的龙君,一口娘娘腔,一副道学脸,装腔作势、假斯假文,妾最讨厌那种人,就和妾原来在天上认识的有些神君一个德行。”
  小亥箝口难言,背鳞里冒出滴滴大汗。

  “那龙君根本没跟皇帝比什么兵器武艺,答了几道题,它起初还胡说八道,说着说着就说不过皇帝。若不是妾自己恨不过当天晚上就开了花,气倒那皇帝,皇帝怎么会死心塌地把妾送回来?”
  这先谷说得痛快,一串串的又疾又狠又利索,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玉盘又叫猫打翻。
  “那龙君别的都不好,只有一件事还有良心,它总算晓得为老百姓请命减了钱粮,”说到这里,顿了顿,终于喘了口气。
  小亥赶紧接过话头道:“老百姓种庄稼没雨水怎么行,仙官气也生够了,赶紧给下点儿雨水!”

  那仙官不耐烦起来:“妾当然晓得,那些有名有姓的龙都在享乐的享乐,霸道的霸道,被妾骂回去后,再没一个来寻妾身借令!”
  说完把那稻穗垂到小亥头顶:“你这小龙是不是一辈子没下过雨,想下回雨水过过瘾?”

  小亥叫她说到心事,低声嗯嗯两声。先谷又道:“妾的雨令可不能什么龙都随便给,万一你是条恶龙,拿去害人怎么得了?”
  “这样罢,你去找着那个给妾浇水的,不拘它是人是鬼,是精是妖,妾只相信它,叫它给你做个保人,妾就给你雨令。”

  “你再不许吹牛说谎,再敢骗人,妾一定把你揭成蚯蚓。” 小亥垂头丧气拱回排水沟,末了这句全未听着。
  灰头土脸回到蚕坛,蚕娥们听了它讲述,一口包票:“这个容易啊!胡妈妈前几日请假回了趟家,方才还听她说起她乡下有个铁锹精的庙呢!”

  遂喊来胡氏。此时蚕事已经阑珊,众蚕母初闲下来,听唤都跑到井亭里来。
  胡氏便绘声绘色说起这铁锹老爷如何灵验、如何神通,不是保佑水渠不干,就是保佑坝堤不破。
  “您瞧,这几日天旱了,铁锹老爷还出神签,指点我们挖出一口井。”

  春夏秋冬问:“这庙里难道就摆了一把铁锹给大家拜不成?”
  胡氏撇撇嘴:“那成什么话?自然是给铁锹老爷塑了宝相金身,脸蛋儿黑黑,体格儿壮壮,又憨厚又老实,就是个庄稼人样儿!”
  四蚕娥点头:“这铁锹精听来十分正直,不晓得叫它来顶别人的名儿,它可愿意?”胡氏道:“没正经事它老爷肯定不肯,不过要是为了给老百姓下雨,它多半就肯咧!”
  四蚕娥伏在井台上说:“龙王如何,你去胡家庄找着这铁锹老爷,带去见仙官顶替你?”
  过不多会儿,小亥闷闷的声音大响着传了出来,碰着井壁跟雷鸣一般:“就算她不相信我,我小亥也绝不会把这功劳拱手让与这铁锹精!”
  “你们放心,小龙已经想好找何人。小亥虽然是个井龙,这雨小龙一定给你们下下来!”

  此后太常寺官员来教习礼仪,乐舞师调训雩舞,又有尚衣监姑姑来量体裁衣,眼见就到了典礼的日子。
  那头一日里更是忙中添乱,上午来了皇庄里罗小明,下午来了钦天监亚当夏娃。原来那皇庄离得虽远,也是出了好几室蛾妖,是以罗小明特此来问问蚕子收成如何。
  蚕娥们说与他端详,又特意留了春分陪他,叫他们两个慢慢分蚕连、数蚕子。

  下午亚当、夏娃来看笔记,听说那蚕蛾杂交之事,连连问个不停,春夏秋冬懒得理睬,扔下他们在先蚕那蚕室里就不管。
  先蚕一直看这二人不顺眼,每次相逢不是装死就是白眼,本次却难得态度和蔼,打发他们说桑林里有新鲜果子,你们尝尝去。
  那二人出身南国,生平只见过荔枝龙眼,未见过桑葚。一到桑林,见枝头桑葚初熟,紫晶晶、红胭胭如宝石般挂满,兴奋得雀跃不已。
  太监们去搬梯子,亚当要在夏娃面前显摆,连道:“不用不用!”说完手把树干,三步两步如猿猴般攀上了树冠。
  夏娃咯咯直笑,把篮子高高举起,递与亚当说:“当心些,莫滚下来!”

  众太监翘首监督,一时道青的不要摘!一时道莫压坏我们的树枝!一时又道吃多了要流鼻血!
  那二人何曾听进去一句,亚当采摘收篮,夏娃在树下一边吃一边批评指点。转眼都蹭得一身紫红,吃得满嘴乌黑。
  夏阳暄暄,桑叶蘩蘩,笑语声声,鼻血涓涓,犹胜昔日在伊甸园之乐也。

  到傍晚时分,冯允忽然喊了四人去蚕署。
  进门就郑重其事叫四人跪下,拿出四只锦盒,说:“宫正司有令,你们四人祷雨有功,每人赏赐绢一匹,纹银二百两。明日大雩典礼后,即行通知家人,发放回原籍本家。”

  一旁张兴打开盒子,亮出里头四锭明晃晃的大银元宝锭子,咽咽口水说:“蚕娥们功德圆满,役满回家,这就出了皇家门、得了自由身了,真是皇恩浩荡、可喜可贺!”
  小邢几个也贺个不停,又讨赏钱。

  春夏秋冬面面相觑,夏至张口就问:“冯公公,莫不是搞错了,不是说祷雨成功者加封皇贵妃?”冯允道:“莫胡说,宫正司怎么会搞错?”
  秋分也道:“我们四个里冬至功劳顶大,就她每日祷雨祷个不停,不封皇贵妃,好歹也该封她个美人罢?”

  冯允白眼看了四人一圈,见四人不服,咳了咳道:“前日皇帝跟前的钱公公来了一趟,你们道他来做什么?”那四人还倔强,道:“做什么?”
  又哼一鼻子:“看了你们这嘴脸面目,钱公公出门就笑了。你们自己心里还不明白,还不识趣?”又转和气些说:“二百两不少了,拿了回家也算体面风光,少啰嗦,赶紧谢恩罢。”

  四人偃旗息鼓,跪下谢恩出了门。
  见那冬至面如死灰、人如女鬼,秋分眼珠在夕阳下一亮就说:“妹妹,万岁爷不就是嫌你不够美貌?你忘了,咱们还有个好东西?”

  ********************
  @聆歌
  -----------------------------
  聆歌,楼主知道你一定留言了,可是楼主就是看不见,~~~~(>_<)~~~~
  涯叔变貔貅了~~~

  各位看官,国有国法、楼有楼规
  本楼主今日公布一个规定:

  本楼每月初一十五,看帖必须回复,否则楼主就~~~~~~

  今日十一月初一,吉神好日,一切婚嫁出行、会友治病、扫除安葬、交易开市、看帖回帖皆宜。
  @聆歌1542 609楼
  回复第600楼(作者: @药园 于 2012-12-12 17:41)
  小亥又问:“那么,你这紫禁城里的皇宫几进几出几间殿,几个女子几个男?”
  皇帝笑曰:“这个更简……
  ==========
  皇帝最后那个问题……腹黑了!不过这皇帝某种程度上的确很聪明…十亩田也好…后宫男女也好……聪明自该兴国为民。知天下苦乐为百姓尽粹…
  -----------------------------
  是啊是啊,不过,皇帝也是人啊,其实楼主蛮喜欢这家伙
  @聆歌1542 622楼
  聆歌,楼主知道……
  ==========
  涯叔为毛老是吞我的啊!!!!涯叔你对我有意见啊!!园大我在这里~挥爪~加上这条今天已经发三条了。。涯叔不许吞!!
  -----------------------------
  果然今天上上大吉,都看到了!呵呵,涯叔终于不做貔貅了!
  @聆歌1542 625楼

  ==========
  嘤嘤嘤……太好了………园大加油~≥﹏≤
  -----------------------------
  跟龙王一样,众人都不睬我的楼规~~
  还是你乖,来,奉送糖耳朵一份

  
  @夜夜栖芳 627楼
  药园兄加油,好帖必须顶~~
  -----------------------------
  哈,终于又有一个鼓励的,奉送豌豆黄一份
  
  @夜夜栖芳 631楼
  ……
  ==========
  我看了好几天了,一直潜水。发觉顶帖少就冒出来了,加油是必须的~药药要相信是璞玉终究会为人所识,期待出书的那一天~
  -----------------------------
  感动ing...下午出去了,都没来得及更新,啥也不说,行动表达,先更新,晚上再细细回!
  @聆歌1542 634楼
  画画木有灵感了……默默来按个爪……先蚕啊,借我点丝给我织床蚕丝被吧(你说什么呢)
  -----------------------------
  羡慕,你画什么画?
  @药园 2012-12-13 19:15:21
  羡慕,你画什么画?
  -----------------------------
  蚕丝被啊,那蚕肯定高傲地昂着头曰:这等事情还用来找神君?随便找个蚕母不就万事大吉?

  四人中春分最巧,便动手量了冬至尺寸,把那浑不似裁剪出来。才做到初更,那三个都打着呵欠说:“明日我们又没这宝贝穿,睡晚了脸色不好看,你自己缝罢。”
  冬至自己挑了灯一直做到三更,终于做得一件紧凑凑对襟小中衣。
  腰恰恰、臂窄窄,正贴身一穿。
  穿上后披了外衣,整了又整,才放胆揽了铜镜过来一看。那里头一个美人对着看过来,千娇百媚、国色天姿,看得冬至差点跪下去对着镜子喊出一声娘娘来。
  看完犹自不信,把那三人推了又推,春分秋分一个喃喃骂,一个嗯嗯哼,夏至更是怎么推都不醒。

  冬至无奈,开门跑去旁边空荡荡的蚕室,果然听见一阵熟悉的沙沙声。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蚕无夜食不长。此时已过了成长的季节,只是那先蚕已把这夜食当成习惯,还在月光下有一口没一口吃桑叶。冬至在玉匾前转了好几个圈,才听见先蚕说了一句:“浑不似?”

  冬至连连称是,又问:“你说我明日这样好看不好看?”先蚕道:“你明日去大雩典礼,理当洁净虔诚、端庄得体,好看不好看,有什么要紧?”
  冬至心中高兴,全不顾它说的大道理,只把这浑不似赞到了天上去。赞完想起另一个物件,问道:“你真的会结浑然似的茧子与我们?”先蚕道:“唔,不然做什么答应你们?蚕为家畜、身不由己,既然吃了桑叶,总是要吐丝结茧的。”

  冬至问:“那这浑然似到底又是个什么好处?”
  先蚕漠然:“你用不着,说与你也无益。再说蚕儿到了时节,身体蓄丝在内,不得不一吐为快,哪里管它好处歹处?” 说完,继续沙沙开吃。
  冬至听出它声音不悦,便道:“蚕儿们都死了,剩下你一个,你多半寂寞。那些野蚕儿长得不齐,今晚我带你去桑林里寻寻还有没有落下的,找一个跟你作伴,可好?”
  先蚕停了吃,却没有答应。此时月光照在玉匾上,把它照得晶莹如一支浸满墨水的毛笔,蚕头昂起,两只眼睛看着冬至,背上四点小星璀璀光明。

  寂静半晌,冬至颇为尴尬,扯开话题说:“你瞧我如今面貌全非,跟四美人差不多罢?明日万岁爷会不会回心转意?”
  先蚕道:“何止四美人,跟我那日看见的那个贵妃也不相上下。”冬至更加高兴:“真的?”先蚕冷冷道:“千真万确。但是你们万岁爷本该封你皇贵妃,又嫌你相貌不佳,出尔反尔、不守信义,本是他的错。”
  蚕室里没有镜子,冬至只能将自己那双变得玲珑剔透的小手在面前翻来覆去,看个不停。一边看一边说:“冬至不稀罕做皇贵妃,只要和他在一起,做个美人、选侍,就心满意足。”
  先蚕又道:“道理不该如此。皇帝做错事,你不能据理力争,反而曲意逢迎,用这浑不似的手段讨他回心转意,就是错上加错。就算他明日看上你,你也没几天好日子过。”

  冬至毫不在意:“这个道理我晓得,只是世上并非每桩事情都合道理的。”
  说着仰头望向窗外,见夜空晴朗,一丝无云,又想起明日下雨之事实在令人忧心,不禁轻叹一声。
  先蚕淡淡说:“你脱了这浑不似,明日拿了银子好好回家,寻个庄稼汉安稳过日子去。”

  冬至笑了出来:“冬至又不是那仙官,专爱铁锹精庄稼汉。”?
  “如今我有那万岁爷在心里,看见他就欢喜,不见他就心里空落落、日夜地盼着见他一次。若是他跟我好个一日两日,就是后头死了也值得。”
  先蚕道:“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你如此放纵情欲,岂不是愚蠢得紧?”
  冬至想了想:“姐姐们也说我鬼迷了心。不过这情欲念头在我心里,就像丝在蚕儿身体里,越长越多,越绕越紧,又长,又绵,理也理不出,扯也扯不尽,只得到了时节,去吐它出来。”?
  “好似你们蚕儿,若是不吐丝,不也就和那菜叶上的蛾蝶青虫一般,自生自灭?正是生了这蚕丝,才叫我人类驯养,以致葬身缫丝的热汤、煮茧的锅镬。”?

  “哪一条蚕儿会为着害怕缫丝而不生蚕丝了呢?人又岂能说这蚕儿自投火海是蠢呢?那蚕儿含着这满腹的丝绪,不吐不快,顾不得好处歹处,是生是死,是对是错。”?
  “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好似说得很动人,其实与它蚕儿而言,只怕也是一件身不由己、自然而然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闻回应,唯见月色皎洁,朗照蚕室。
  地面上,墙壁间依稀可见数日前在此狂欢的蚕儿们留下的残翅碎角、又有星星点点的破败鳞翅。翅上余粉在月光下幽幽泛光,似乎还在怀念着那逝去的男欢女爱、恣情纵欲。

  细细嗅去,空气中犹有余香,宛如煮茧子,似是出新酿。
  银光密集,渐成浅白蛾影无数。千百羽翼,万亿羽身在窗外的夜空里扑腾展翼,相拥亲昵,直至比翼成双,高飞远走,最终在月光里烟雾般滚滚散去。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先蚕忽然抬头发问:“你们万岁爷有什么好?”冬至半天等不着它开口,此刻终于展颜一笑:“相貌好、人材俊,又聪明又有趣,博闻强记,无所不知……”
  说了几百条好处,还欲再说,先蚕那头已毫无动静。看时,它已用一点丝浆将自己固定在玉匾上,身体变得僵硬毕直,进入了最后一眠。
  ********************
  @夜夜栖芳 632楼
  个人觉得魍魉那篇有点拖塌了,但先蚕这篇非常好,题目不太引人,但从文字到构思真的太喜欢了,听说不写长篇好伤心的,觉得完全可以写成长篇。
  -----------------------------
  魍魉自己也觉得结构有点散,不是很整体,可能真应该缩短些。
  其实先蚕写到最后差不多十万字了,好像没一定篇幅人物塑造不起来。起初我还担心先蚕拖沓,没想到你还期待长篇啊!
  @夜夜栖芳 633楼
  我们这边貌似不叫豌豆黄,叫凉粉。
  -----------------------------
  凉粉的原料是什么?仙草吗?
  其实楼主也是南方人,只是在北京那段生活刻骨铭心,忍不住写出来纪念一下~
  @聆歌1542 646楼
  回复第637楼(作者: @药园 于 2012-12-13 19:18)

  ==========
  给朋友的。漫画……说好十月给她结果那时我去寺里养心就拖到现在……好讨厌…还没有弄完……先蚕我不要被子了,给我双手套好不π_π广告我都想好了,“还在为冬天冻手而烦恼吗?还在为手套太厚不方便而苦恼吗?那就来双先蚕牌手套吧,采用神君吐出的细滑柔嫩蚕丝,轻薄......
  -----------------------------
  哈,你还来得挺专业!蚕丝手套似乎有点妙手空空的感觉。

  @路过飘魂 647楼
  哎呀...最近好多事...无限郁闷...飘飘...
  -----------------------------
  摸头~安慰,一定会过去的
  @聆歌1542 650楼
  回复第648楼(作者:
  -----------------------------
  哈,抽抽更健康!今天一定有灵感!
  @夜夜栖芳 652楼
  药药早安,凉粉是用豌豆磨粉煮熟搅拌至黏稠,再放凉凝固成膏体,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条块状拌入盐葱蒜辣椒豆芽韭菜,很爽口。
  -----------------------------
  我只会吃,汗颜,百度研究了一下:糙豌豆黄儿”是用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点,通常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

  看来豌豆黄和凉粉原料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凉粉先磨粉再煮熟,豌豆黄先煮熟再捣烂,呵呵,吃货们的智慧真是无穷啊!
  @夜夜栖芳 653楼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喜欢这句话。
  -----------------------------
  来自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聆歌1542 654楼
  ……
  ==========
  好早!园大好厉害!昨晚搞定了。今天来签到看帖~其实先蚕刚写的时候就对皇帝蛮有兴趣的。。只是下意识会希望他能更好。上位者需知下位者苦乐。抱歉…因为史书读多了就养成这老妈子的性格了……皇帝加油!园大加油!
  -----------------------------
  呵呵,真的搞定了?昨天真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雩,祈雨之祭也,大雩祭天,而雩天子之礼也。
  这大雩典礼乃是在大旱之时由皇帝主持的祈雨仪式,喻祈祷于礼仪,远不同于州县民间自行自发的祈雨。
  这典礼由太常寺主持操办,劳动皇帝宫廷、司礼太监、锦衣御林、文武百官,隆重盛大,若无皇家倾国之力,哪得如此恢弘壮观。

  冬至这晚几乎未睡着。夏夜本短,才过寅时,司礼监已派来宫车太监,接去四人前往先农坛。
  这先农坛在太液池之南,紧靠天坛。内有先农坛、观耕台、太岁殿、山川坛、风云雷雨神祗坛、皇帝的一亩三分地,还有神库、井亭、御田二百亩。

  这一日因有皇帝祭祀,早已洒扫周至,戒备森严,旗帜林立,帷幕遮天。
  树叶片片泛着油发着光,一看即是抹布抹,地上青砖也没土也没灰,瞅瞅也不知谁舔成。到了先农署,更是宫监列队,官员成排。
  先农令与太常寺官员已忙得不见踪影,六名太监便带着四人至巫女专用之帷幕更衣。
  大雩典礼用青服。不久,二名女官穿北方玄武服色过来,帮四人换墨青色苎麻礼服,结黑色丝绦,垂雨缨玉佩。

  春分秋分戴荷叶色羽冠仿作雨云之神丰霳,冬至夏至戴浅墨色珠冠扮作霜雪之神青女。正是所谓季春三月,丰霳乃出,以降其雨。季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打扮停当,相互一看,那三个不自觉的靠在一起,独把冬至撇在一边。
  冬至道:“姐姐们这是做甚?”那春分赧色道:“红花也要绿叶扶,你今日这个面目我们做那绿叶也不配。”

  冬至咬牙道:“我要有半点自高自大的心,天打雷劈。”三人又说:“我们跟你站一起,没的自惭形秽。”
  冬至不再说话,死活向那三个挤去,硬跟她们挤作了一团。

  不久听得击鼓鸣鞭,继而丝弦齐响,原来是那皇帝龙舆已到先农坛西门。陛下降舆后,内赞导引官导引了这万岁爷至具服殿内。
  随祭百官则鱼贯而入,文官在东,武官在西,卑者在前,崇者在后,皆列成单行对称肃立。

  皇帝在具服殿内换着祭服走出,只见这皇帝身穿皂青色龙袍,头戴饰有雨缨的皮弁冠,以为降雨之兆。连平日头顶上的黄罗伞,也改为祈雨时专用的黑色青罗伞。
  俗话说男要俏一身皂,只是寻常这九五之尊只得一身黄,何曾见过一身皂?那巫女冬至在帷幕缝里偷偷看得,魂魄跟着去了一半。

  导引官恭恭敬敬、战战兢兢将这一身皂的万岁爷引至坛门内的坛位。
  内赞官亮开嗓门,奏曰:“就位”,皇帝到拜位,典仪官唱:“迎神!”。皇帝上三次香,又向上天叩头四次。
  协律郎率领乐工唱乐章《中和之曲》,恭迎一年之君太岁之神。

  太岁尊神降下后,典仪官又唱一声:“奠帛”,遂行初献礼。
  皇帝至神位前,献上丝帛,捧奉爵酒,开始颂读祝文。

  “某年某月某日,龙渚亲祈,未承赐祐。神坛步祷,罔获垂慈。时已过乎半夏,倍切焦忧,麦无望于秋成……”
  “畏上天之威,无时敢释,如惔如焚。悯下民之困,有感能通,敬祈恩施霶霈,惠洽京畿,洗焦枯而既沾既足,助长养而宜谷宜人。兢业摅诚,恐忧待命……

  祝毕,曲奏《咸和之曲》。
  曰:“百川委润,名山出云。愆旸孔炽,膏泽斯屯。祈年于天,载牲于俎。神之格思,报以甘雨。”
  大雩进行到此刻,天空依然万里无云,骄阳似火,烤得太岁殿上的琉璃瓦都要爆裂,地上的文武百官也快熟了五十、焦了五十。
  坛前的香烟高高直上云霄,直溜溜的仿佛根根柱子一般。不仅没雨没云,连风也没一丝。

  皇帝暗自疑惑,环视四周,不见一处跟龙王有关。
  好容易扫到远处井亭的顶尖,心里暗道:龙王!你若是敢欺骗朕,不给朕下出雨来,朕一定把全国下到井龙、上到海龙的龙王庙全部给你们拆成一堆青砖!

  那井亭在神厨院落里一株大海棠树下,绿瓦彩檐红栏杆,树影婆娑清凉无比,一条暗沟遥遥通向御田。
  此刻那暗沟汩汩冒了两串水泡,一个声音说:“咳,咳,歇一歇……”另一个声音道:“公公,快些,等不及了。再不下雨,皇帝要拆庙了!”
  发声的正是那两条井龙,蚕坛的小亥与琉璃井的老亥。
  眼见着田垄下水沟里两道清流蜿蜒而入,二龙终于游至那一亩三分地。

  远处祭坛雅乐声声,头顶高天静寂幽蓝。慑于今日先农坛四周锦衣卫那弓箭虎视耽耽,连平时觊觎稻谷的乌鸦也没有一只。
  小亥叫道:“仙官、仙官”,叫了几十声,却无声息。小亥着急起来,狠狠拍打水沟的泥壁,还是不闻回应。
  *****************
  @路过飘魂 660楼
  偶盼着快速过年…
  -----------------------------
  什么叫快速过年?是年快些过去,还是快些到*^o^*~
  @聆歌1542 668楼
  祈雨过程很详细。园大要是出书我一定会买。这可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啊…鼓掌!园大加油~早日出书*^o^*
  -----------------------------
  汗,多少有些杜撰的,你以后要资料,可以推荐正经的给你。
  @路过飘魂 669楼
  肯定是快些到么~可以回家啊~
  -----------------------------
  今年晚啊,要二月了!

  老亥道:“你这小龙把老龙劳动出来见人,怎的人家又不在?老龙本来今天要替长春宫的井龙去给太后冰镇西瓜,还有十个龙钱拿呢。”
  小亥顶顶头顶一株稻谷的根部,道:“公公,咱们做龙王的好歹要有点呼风唤雨的志气。兴许她还未睡醒,咱们再等一刻。”
  老亥在泥浆里喘息着说:“日上三竿,还睡得着?这大热天,水也没一口,莫晒得中暑了!”

  过不多会儿,老亥的气息真的沉重起来,吭吭地泥汤里喘息几下,就此昏迷过去。小亥又喊又拍,又喷了龙气数口,老亥只是呼哧呼哧喘个不停。
  小亥只得钻回水沟地下,到水深处含了一口水上来,慢慢淋在老亥身上,老亥这才悠悠睁开了眼。

  忽然一阵和风吹来,一亩三分地里的稻子如一池绿色的波浪般一齐伏下,又一齐扬起。风中一个娇柔之极的声音传入两龙耳朵:“那贼,你可把浇水之人给妾找来了?”

  小亥惊得一蹿,正撞到旁边那株稻谷上。那谷子才扬花,被它撞得茎叶悠荡,稻花四散,直呛入老亥的喉咙,又剧烈咳嗽起来。

  小亥定了定神,问:“仙官,你去哪里了?等得公公差点中暑了!”就见其中一株硕大的谷子埋着头,谷穗里灌满米浆,已从莹绿化为赭黄。
  先谷忙道失礼:“方才那皇帝家典礼官给太岁念祝文,妾在专心听祝文,未留意你们叫喊。嗯,怪只怪那皇帝祝文又臭又长,你们可不能怪妾身。”
  小亥一回头,果然看见那焚帛炉上淡淡几缕烟雾升起。

  原来那初献、亚献、终献三献礼后,皇帝向上天叩头四次,百官随之跪下叩首。
  然后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各按礼步行诣至焚帛炉前燎位,将神案上祀奉太岁的供品、祝板、祝帛送至炉内焚烧。

  这焚帛炉亦称燎炉,是在祭奠仪式上用于焚烧祭祀物品的香炉。
  太岁坛前的焚帛炉气势不凡,绝非普通香炉可比。下青砖,上琉璃,屋檐仙人走兽,一应俱全。更有那琉璃瓦一水儿宝蓝色,只有皇家天地祭坛可见。
  个头比乡下老百姓的龙王庙、老爷殿还大上一圈,宛如小庙一间。

  乐官奏《太和之曲》:赤龙旋驭,礼洽乐成。燔燎既举,昭假精禋。维帝降康,雨施云行。登我黍稌,溥受厥明。
  皇帝百官在原处恭立观望,称为“望燎”。不过,此刻望燎的不止皇帝百官,还有那远处一亩三分地里的二龙王、一太岁。

  小亥看着那燔燎烟雾浓厚,远非自己寻常所得,不住的咽口水:“到底是皇帝家,这供品恁给的丰盛,不晓得哪位神君今日这样行运?”先谷哼了一声:“这都是给本仙官的。”老小两亥咋舌:“那您还不赶紧去收了来?”
  先谷轻轻挥动头顶一片稻叶,数缕燎烟立刻调转方向,悠悠向这里飘来。

  将到头顶,先谷又弯一弯茎干,那烟雾便缭绕凝结,转眼凝成两个白色的物体,通、通两声,砸进了田垄下面的泥土里,原来是馒头大的两个大银锭。
  那太岁仙官如乳燕娇啼,春莺出谷,轻轻一笑:“你们喜欢,就送与你们。”

  二龙王两眼发直,目光如炬,转瞬挖了出来,一龙抱起一个,老亥又摸又啃,小亥又擦又拍。
  过了半天,小亥激动地冒出一句:“小亥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龙银!”老亥咬了半天,又舔了半天,结舌着道:“蠢材,这不是龙龙龙银,这是天天天银!”
  小亥连龙银锭子都是第一次看见,天银更是见也没见过,哪里明白龙银和天银的差别,茫然地哦了一声。老亥只得解释道:“龙银叫西海龙王挖出太多,挖得都不值钱了。如今攒钱,要攒就攒天银。”
  先谷又弯弯茎叶,这次招来的烟雾更加浓稠,气味芬芳,如麝似檀。缠结坠落下来,明光闪闪,分量惊人,直砸得泥溅土飞,竟是两个足赤足金的大金锞子。

  二位龙王眼中已是泪光闪闪,再也说不出话来。
  先谷看得咯咯娇笑,索性招展那九芽二十八叶,将空中的燎烟都招了过来,娇声娇气道:“还有更多呢!与其让它飘去天庭白白便宜玉帝那昏君,还不如送与你们!”

  转眼之间,金银珠玉如雨点般落满那田垄下的水沟,水沟里堆得盆满钵满、辉煌璀璨。老亥左躲右闪,小亥上蹿下跳。一个喊莫砸坏了稻子,一个叫莫砸着了公公。
  先谷呱呱直笑:“你们只管放心,妾怎会那么不当心?”笑得放肆,叶子大张大合,茎干忽起忽落,声音里娇媚顿失,真有些像青蛙一般。
  小亥在那一片珠光宝气里开口道:“仙官,你一点儿也不要么?”先谷笑得更欢,直晃得小亥天旋地转,眼前好像有十几个太阳一般:“妾不稀罕这些。”?
  随着这笑声,小亥的心如稻浪般起伏不定,又如燎烟般飘飘远去。

  飘到云天极高处,不知为何蓦地一冷,镇定下来道:“小龙想下雨。”那先谷一愣,转而也正经了反问:“那妾叫你寻的人呢?”
  小亥便指着老亥道:“这一位龙王,是你那御花园里琉璃井的井龙王公公。那些日子就是他老人家为你浇水扬雾,才将你救活的。”
  那先谷头上稻穗儿一颤,半晌没有说话。显然这老亥公公的形象与她当初的想象出入太大,深感失望。
  小亥鼻中暗暗喷一口龙气:叫你不相信小龙,光惦记铁锹精,小龙今日给你带条太监龙来,看你还惦记不惦记?心中幸灾乐祸,比吃了山楂糕还要爽。

  先谷回神过来,又将茎叶沙沙一荡,声音也重回娇柔婉转,道:“公公,方才失敬了。妾身有礼,在此感谢公公的救命之恩。”?
  说完一弯腰,稻穗几乎低到田垄下的金珠宝贝上。

  老亥的目光依然在那堆金银上,便嗯了一声。
  先谷又道:“不过当日为我浇水之人,我记得他的味道气色,十分特别,今日这公公怎么妾闻着一点儿也不似?”忽然声音一高:“该不是你这小龙又说谎骗人?”

  小亥忙道:“小龙那敢?你想想看,那御花园里只有公公这一口琉璃井,不是它浇的,总不成别人提着水进皇宫里来?”
  先谷想想在理,到底心有不甘,又问:“那你倒是说说看,妾闻到的是如何一股很特别的味道?”
  *********************
  @夜夜栖芳 681楼
  成功蛊惑同桌来看药药的故事了~
  -----------------------------
  这么快?你趴着在等吗?谢谢你的蛊惑!
  @聆歌1542 683楼

  正经的看着很痛苦的。最近翻一本一八八几年的资料都闹心死了。民国时的排版真心很崩溃啊。好多生僻字都要查辞海……还是这样边看故事边了解比较舒服(你怎么不说你懒!)
  -----------------------------
  同感同感!而且电脑是横屏,竖版看一行字都要下拉,的确十分崩溃!辞海我没用,每次只用网上那个汉典~

  @路过飘魂 684楼
  这几年不都是二月么?~话说还有个浑不似~我都差点忘了~
  -----------------------------
  呵呵,记性不好,该罚该罚
  @夜夜栖芳 685楼
  不趴等,坐等、坐等。虽然心痒下文,但仍希望药药是在生活安定开心愉悦的状态下写作,慢工细活,编织文字如同建造一座自己的城堡,心中是恬然喜悦的,而非使码文成为一种焦灼的负担。在给我们带来精神美餐时,自己也心有莲花盛开。
  -----------------------------
  正是正是,说得太贴心了!感动ing....写东西就像春蚕吐丝有感而发、不吐不快、自然而然。
  夜夜也写什么吗?怎么说得这么明白啊?
  小亥与老亥对望一眼,一齐开言:“你说的味道是不是酸酸的、甜甜的,有点儿桂花香,又有点儿陈皮苦,还有点儿青苏水儿凉冰冰?”
  先谷嗯了嗯:“也不全是,有的时候是别一个味儿。”

  二龙又答:“那一定是又甜又酥,又有奶油香、又有酥油腻,还有蜜糖甜滋滋,松子仁儿香喷喷?”
  先谷又嗯了嗯,问:“这味儿哪里来的?”小亥抢着按住老亥道:“你得先叫我们下雨,下完我们再告诉你。”

  先谷一嗤,将一片叶子伸向老亥。
  那叶子自顶尖儿处开始,绿色一点一点越来越深,凝成玉色。最后通体变硬,约莫筷子长短时,咔嚓一声折断,掉下细长如剑、青绿坚硬的一截,真的宛如一支小小令牌。

  小亥一伸龙爪,接住即将落地的令牌,握在手里大声欢呼:“我小亥终于可以下雨了!风婆、云君、雷公、电母听着,本龙王大帅命尔等即刻前来听令!”
  那先谷再也忍耐不得,一穗子打在它头顶:“蠢龙!下雨先要号令山岳河海土地,怎能上去就叫风云雷电?你不闻,夫云则雨,雨则云。云散水坠,名为雨矣。”?

  “你这蠢龙不去号令山海土地来兴云起雾,难道你当雨水真的是无根之水,凭空而降的?”
  小亥连连点头道:“明白了,明白了!”才要再行号令,不想先谷又道:“不行,这场雨妾还是给公公来下。”
  小亥惊问:“这是为何?小龙做梦都想下场雨!”
  老亥只顾拨拉那堆金银,想着怎么跟小亥分成。头也不抬地道:“老龙年纪大了,上天头晕,索性就叫它后生们下去。”
  先谷道:“大雩典礼下雨之后,皇帝必要上表给玉帝,替那雨龙封官加爵。公公相救妾身一命,无以回报,就借花献佛叫皇帝给您讨个封赏罢。”

  老亥一听这话,当即抬头从小亥手中夺过那雨令:“封什么?能封成个天龙么?”先谷咯咯笑起:“封您老什么,那要看那皇帝的心情!”
  老亥二话不说,拿起雨令,开口便大喊:“四境土地山神速速前来听令!”

  先谷又笑起来:“您老怎么也跟这小龙一般的不老成?如今附近山焦泉枯,地流干竭,呼不出雨来。公公须得去号令那东海龙王。”
  老亥听得号令东海龙王,吓得龙颜大变,直道:“老龙连永定河大王都未见过,哪里敢号令东海它老人家?”
  先谷穗子一扬:“有太岁令在,东海敢不听您的才怪!”

  这时遥远处丝弦之声嘎然而止,终于轮到大雩典礼的最后一项舞雩。
  舞雩不用弦乐伴曲,唯有肉音清歌,以示心情沉重、哀恳之意。皇家舞雩用八佾,也就是八八六十四名八到十九岁的舞童,分八行八列,穿玄色舞衣,戴苍色蜥蜴冠。
  手持羽翳尽染五采,歌唱《诗经》中的《云汉》诗,按周朝之礼舞皇舞三式,取其修德禳灾,以和阴阳之义。
  舞雩仪式华美、场面壮观,是大雩典礼这一国家大祀中的高潮所在。

  舞阵最前,为扮演雨云霜雪四时降水的四名巫女。冠冕堂皇,衣裙严密,令人唯见礼服端方肃穆,无暇顾及面目美丑。
  充分体现了那先蚕所说,祭祀重在虔诚洁净,美不美有什么要紧?
  协律郎率乐者歌《云汉》:“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遯?”?
  八佾舞者羽翳飘拂,时而仰天看酷日,时而跺脚怒旱魃,时而蹙眉作愁思,时而举手为祈请。

  四名巫女随之而动,一手在怀中轻弯,象征雨水之瓶;一手持杨枝,由南至北、由东而西,缓缓挥拂,状若雨云。
  一曲歌完,苍天一无反应,皇帝也是面无表情。

  原来这皇帝喜欢的是霓裳羽衣小蛮腰,轻俏可人胡旋舞,最烦这隆重礼服、缓慢雅乐,扫了一眼就觉陈腐无比,在青罗伞下打起呵欠来。
  至于那位已经面目全非、浑然不似的冬至,衣厚服、踏缓步,失陷于这沉闷舞阵中,丝毫未引起这万岁爷的注意。
  乐官又歌《云门之曲》:“景龙精兮时见。测鹑纬兮宵悬。肆广乐兮铿鍧。列皇舞兮蹁跹。”
  就在这皇帝百无聊赖时,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彩旗扑飞、旄帜高扬,众持旗官齐齐抱紧了旗杆。

  随着这怪风,漠漠灰云自东方升起,越积越多。那云团初始如城垣,继而如峰峦,气送风推,高耸巍峨,势如泰山,半个天都黑沉沉倾压过来。
  文武百官张大了眼,锦衣卫士合不拢嘴,就连皇帝本人眼里也亮出了惊喜。

  舞童振足三次,手打雷神鼓,脚踏力士步,步阔足沉,轰然有力。
  四巫女的杨枝自怀中挥甩,脚步旋回,曼转缁衣、妙扬雨缨。丰霳羽冠飘拂,青女珠花璀璨,象征雨点霶霈而下,人间普降甘霖。
  歌者齐唱:“祈方社兮不莫,荐圭璧兮孔虔。需密云兮六漠,霈甘澍兮九玄。”

  仿佛回应那舞雩,天空中道道电光齐闪,宛如学童练字、屠夫舞剑,左一道右一道,快则快矣,却是横七竖八,全无章法。
  电光之后,雷声隆隆响起。
  众人再也忍不住,一起比那雷声还响地欢呼起来,那万岁爷也欣喜若狂,把身子探出罗伞之外,翘首遮额,就等着看这雨点落上他龙头。

  然而那云山在天顶涌来涌去,这雷声自云里钻进钻出,一直响了半个多时辰。
  就是一滴雨也没有下来。

  老亥在空中盘旋,急得汗已经掉下来一片。其中一滴滴到那护驾的一个锦衣卫头上,弄得那人一惊一乍,一个劲地喊下雨啦!
  都指挥使杨国麟刚一眼把这个瞪回去,过了一阵,另一个又喊起来掉点儿啦!最后那杨国麟低声咬牙:“哪个再敢说下雨,莫怪我老杨绣春刀无情!”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