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有一次我出去面试,同去的一个应聘者除了带着学位证、职称、培训证明这些常规性证件外,还准备了厚厚的一摞其成功案例的总结性材料,显然这是他平时注重总结的结果,绝非零时拼凑。他不但会口头告诉面试官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还有一大堆详尽的文字材料来辅助证明,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制作了几个更有说服力的个性化“证件”。这种应聘方式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经济杂谈]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揭秘人才成长规律)
欢迎交流点评
也许有的朋友根本没有经验,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案例。其实这样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勤劳和智慧可以弥补很多东西,只要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成功案例总会有一些的,当这些越来越厚重的时候,你的身价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此坚持下去,儿时的宏伟理想,亦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up
还有很多人,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有机会积累到高含金量的经验与成功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突破限制,为自己积累到能被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案例,使能力得以证明,并突破职业生涯方面的瓶颈,争得远大而又广阔的前程。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蛇有蛇道、猫有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这里介绍一种方式,以供大家参考。譬如你处于销售助理位置,从岗位职责上,基本上不太可能拥有区域销售和中高层管理的实战经验。但如果用心的话,还是能够观察到许许多多非常鲜活的案例和细节,在此基础上你可以一点一滴地去思考和消化,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当然不要忘记将此转化成文字材料。日久天长,终于所得。几年之后,你凭着这些沉淀去应聘销售经理或者行政经理的位置,尽管缺乏直接相关的历练,还是有较强竞争力的,成功转型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
@骑羊牧狼2010 2012-03-13 08:51:24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了。
什么精英遗传密码,瞎扯。
地主的遗传密码就是勤劳,节俭,有责任感。
贫农的遗传密码就是懒惰,贪婪,流氓无产者。
-----------------------------
呵呵,你谈的代表某个片段上的事实,但不客观、不全面、不系统,对草根没有多少实质性帮助。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了。
什么精英遗传密码,瞎扯。
地主的遗传密码就是勤劳,节俭,有责任感。
贫农的遗传密码就是懒惰,贪婪,流氓无产者。
-----------------------------
呵呵,你谈的代表某个片段上的事实,但不客观、不全面、不系统,对草根没有多少实质性帮助。
这里还派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已经在A部门有了很好的历练和积累,倘若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势必要B部门和C部门的相关工作经验,但老板和管理者,出于管理安全性或者消除潜在威胁的考虑,根本就不给你轮岗机会。遇到此类情况怎么办?!其实这也照样可以采取“暗中关注”、“偷师学艺”、“提炼深挖”的12字方针,来加以化解。通过这些方式,使得自己经验和成功案例体系得到一次又一次升级,结构得到一次又一次优化,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笑傲职场江湖。
也许这个道理还可以翻译成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在社会主流的人才评价体系当中,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过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用什么能够证明。这是一个比较残酷,但又非常现实的规则。有太多的原本才华横溢之士,由于未能很好适应这一规则,逐渐泯然众人矣,给自己人生留下无边遗憾。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难以适应这种模式,如果你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并非常自觉地去按照此种方式去积累和沉淀,且不断优化其中的结构,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月有所进,较为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脱颖而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终也能为自己和社会提交一份浓墨重彩的职场答卷。
——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难以适应这种模式,如果你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并非常自觉地去按照此种方式去积累和沉淀,且不断优化其中的结构,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月有所进,较为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脱颖而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终也能为自己和社会提交一份浓墨重彩的职场答卷。
——
(004)
——画地为牢与坐以待毙
铁律之四:勤奋与进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板给限定的二亩三分地中,而不去关注相邻领域,即使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也很难换来升职机会,甚至组织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你还会被淘汰出局。
成功是靠勤奋换来的,但勤奋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组织规模越大分工也就越细,每个岗位的职责相对而言也就越简单,而基层岗位更是如此。譬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制鞋厂工人,有人专门沾鞋垫,有人专门装拉链,有人专门钉鞋跟,即使你在这些岗位上再努力、再专业、生产效率再高,也顶多比别人多拿些奖金或者计件费,最终还是不能独立造出一只完整的鞋。再如,在很多企业的市场部当中,分工也特别细,有人专门写软文,有人专门联系媒介,有人专门负责活动执行,有人专门搜集市场信息,有人专门制作企业内刊,而且工作往往还都非常饱和。
——画地为牢与坐以待毙
铁律之四:勤奋与进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板给限定的二亩三分地中,而不去关注相邻领域,即使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也很难换来升职机会,甚至组织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你还会被淘汰出局。
成功是靠勤奋换来的,但勤奋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组织规模越大分工也就越细,每个岗位的职责相对而言也就越简单,而基层岗位更是如此。譬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制鞋厂工人,有人专门沾鞋垫,有人专门装拉链,有人专门钉鞋跟,即使你在这些岗位上再努力、再专业、生产效率再高,也顶多比别人多拿些奖金或者计件费,最终还是不能独立造出一只完整的鞋。再如,在很多企业的市场部当中,分工也特别细,有人专门写软文,有人专门联系媒介,有人专门负责活动执行,有人专门搜集市场信息,有人专门制作企业内刊,而且工作往往还都非常饱和。
H君,在某家国内非常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市场部任职,已经有8年多的时间了。他一直负责新闻稿撰写、内刊制作和对外媒介联系的工作。在他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月薪只有1500元,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我看过他很多稿件和所制作的杂志,其质量即使放在一些专门的平面媒体当中,也可算得上中上水平。这位朋友属于典型的老实人,这么多年来领导经常给他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但从未让他涉足市场部的其他工作,他个人也希望在现有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而得到公司认可,换取涨薪和升职机会。但直到2007年,他的待遇水平都没有丝毫改变,2008年月薪才勉强超过2000元,年终发10000多元的奖金。2009年,公司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为了安慰他,将H君“提拔”成了媒介主管,全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但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完全的光杆司令。
@上下其手098 2012-03-24 23:01:49
你说的太复杂,我给你简单小结一下:去书店转转,1985年以后,真正有用的书,你别想在书店买得到.当然,天才人物不在之内.
-----------------------------
呵呵,在信息和图书大爆炸的年代,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想找到真的还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社会上很多图书围绕一个点不断去讲解,这样的书再好,其实也只能传授给你一个点。我的书反其道而行之,一本书内试图传递数十个知识点,通过较大的信息量,帮助朋友们建构一种认识上的结构。
你说的太复杂,我给你简单小结一下:去书店转转,1985年以后,真正有用的书,你别想在书店买得到.当然,天才人物不在之内.
-----------------------------
呵呵,在信息和图书大爆炸的年代,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想找到真的还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社会上很多图书围绕一个点不断去讲解,这样的书再好,其实也只能传授给你一个点。我的书反其道而行之,一本书内试图传递数十个知识点,通过较大的信息量,帮助朋友们建构一种认识上的结构。
2010年,公司市场部进行重大调整,不但大幅扩编,新增了不少管理岗位,还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其中就有媒介经理一职,岗位职责完全和H现有情况相同,在他自己看来,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坚持,没有白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的计划是将他扫地出门,通过猎头公司出年薪15~20万的待遇从同行空降高手担当此职,前前后后找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人算不如天算,千寻万选,没有一个人比H更为合适,空降之事只好作罢。尽管这位朋友最终得以留任,但职位和待遇原封不动。
我接触过H君好多次,很多事情也就慢慢了解了,既为他可惜又为他可悲。从岗位的专业化程度来讲,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专业水准上还是很有收获的。但他在大公司的市场部呆了8年多的时间,竟然除了企业新闻通稿和办杂志之外,价格、促销、品牌、渠道、终端、路演、广告,以及媒体和本行业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少到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步。当然在很多时候,站在公司的角度,希望大多数员工能够这样,专业的人专注专业的事,不要牵涉太多东西,你所有的一切都纳入公司的战略轨道,老板或领导很有安全感。但站在个人发展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公司没有给过你任何轮岗锻炼的机会,自己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给划定的那很狭窄的一块儿,对市场部其他一些模块的东西缺乏基本性了解。如此一来,无论在公司市场部之内,还是在社会上市场类相关岗位,由于相关储备严重不足,结构十分不合理,他都很难有效适应要求,个人发展前途受到极大限制。事实上,他除了能够从事现有事务,以及可以做媒介经理之外,在组织内外都难以应聘到职位和待遇都比较不错的工作。这也是多年以来他不得不在一线城市忍受低薪,难以跳槽,难以在内部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之原因。尽管在现有岗位上几乎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希望借忠孝来获得高薪和升职机会,令人愤然的是,他的努力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连现有岗位都差点没有保住。出现这种情况,这家企业对员工缺乏责任心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H还是要为自己的遭遇负主要责任。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从企业管理的纯技术角度来讲,采取“打断一条腿”用人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具有安全感,非常符合公司理性。对于个人而言,一旦遭遇这种情况,问题就相当严重,必须想方设法打破此类束缚,使自己在某一领域全面发展,以确保将职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受制于某个公司或个人。
@追魂铁手 2012-03-26 13:57:46
非常好的文章,看了学到很多。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 匹配的能力',是获取成功的基础。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关键是要打造一个配套齐全的体系,很多人往往过分强调某一环节,结果造成链条断链,还是难以成功。
非常好的文章,看了学到很多。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法, 匹配的能力',是获取成功的基础。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关键是要打造一个配套齐全的体系,很多人往往过分强调某一环节,结果造成链条断链,还是难以成功。
在职业生涯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才就是这样被埋没掉的,而自己还浑然不觉。当然,出现“将人用残废”的情况要区别对待,有的确实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这么做,有的在主观上并不存在此种意图,只是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结果。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无论企业在主观上的意图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社会运行体系当中,很多事情也不要太多的用道德准则来评判。在不涉及利害关系之时,大多数人还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一旦涉及到利害关系,人总会不同程度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而公司在本质上也只是一种人格化的组织而已。在职场当中,关键的还是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自己的利益要自己去争取。
——
——
up
(005)
——要练手机会还是要浮名
铁律之五:在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能否获得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练手机会,对于能力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倘若这样的机会争取不到、一再错过或者被封锁,即使你再有潜力,三五年下来,自己的前途也基本被废掉。
不少人非常羡慕医生这类职业,靠技术吃饭,收入高,受社会尊重,越老越香,特别是外科手术大夫。事实上,医生是非常典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职业,在一些大医院,很多声名斐然的医生,年龄也并不是很大,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密集的临床实践机会。如果缺乏数以百计的锻炼机会,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其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从总体来说,乡镇医生的水平难以比上县城医院,县城医院的水平难以比上省级医院。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同班同学,学生时代水平不相上下,一个在县城医院,一个省级医院,十年之后,医术上的差异就会凸现出来,往往是省级医院的技术要高很多,可能早已成为专家,原因就在于后者见多识广,动手机会丰富。
——要练手机会还是要浮名
铁律之五:在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能否获得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练手机会,对于能力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倘若这样的机会争取不到、一再错过或者被封锁,即使你再有潜力,三五年下来,自己的前途也基本被废掉。
不少人非常羡慕医生这类职业,靠技术吃饭,收入高,受社会尊重,越老越香,特别是外科手术大夫。事实上,医生是非常典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职业,在一些大医院,很多声名斐然的医生,年龄也并不是很大,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密集的临床实践机会。如果缺乏数以百计的锻炼机会,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其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从总体来说,乡镇医生的水平难以比上县城医院,县城医院的水平难以比上省级医院。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同班同学,学生时代水平不相上下,一个在县城医院,一个省级医院,十年之后,医术上的差异就会凸现出来,往往是省级医院的技术要高很多,可能早已成为专家,原因就在于后者见多识广,动手机会丰富。
动手、见识和交流机会的多少,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生能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最为关键是能否获得数量众多和结构合理的锻炼机会。医院的规模和等级对这个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譬如,虽然医院平台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你个人却许多年来一直被安排在工作内容简单、而且重复性很强的岗位上,本来拥有很好的潜质,还是缺乏必要的锻炼机会,最终也难以成长为专家,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其中当然也不排除遭遇到某些人士故意封锁之可能。类似的情况在律师、会计、咨询、管理、广告、研发、销售、创意等行当,都普遍存在,希望能给人在囧途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我的九色生活 2012-03-28 17:47:27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影响命运有多种因素,楼主,你说的这些只算是皮毛。
你只讲了读书,学习,实践这一个方面。 这些对命运影响不是很大。 你要明白,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
也许吧,我不太懂,您开一个讲座普及一下。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影响命运有多种因素,楼主,你说的这些只算是皮毛。
你只讲了读书,学习,实践这一个方面。 这些对命运影响不是很大。 你要明白,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
也许吧,我不太懂,您开一个讲座普及一下。
动手、见识和交流机会的多少,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生能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最为关键是能否获得数量众多和结构合理的锻炼机会。医院的规模和等级对这个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譬如,虽然医院平台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你个人却许多年来一直被安排在工作内容简单、而且重复性很强的岗位上,本来拥有很好的潜质,还是缺乏必要的锻炼机会,最终也难以成长为专家,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其中当然也不排除遭遇到某些人士故意封锁之可能。类似的情况在律师、会计、咨询、管理、广告、研发、销售、创意等行当,都普遍存在,希望能给人在囧途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wisdom9399 2012-03-29 17:45:19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相信风水命运,不愿意去规划、计划人生和职场;现在我不那么年轻了,我仍然相信命运缘分,但是却感到,规划和有意识的检查和调整自己的人生和职业道路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很多大师都认为,性格其实是会影响命运的,我觉得,认识和愿意改善的意识会影响性格。所以,多遇高人指点和开解,就是所谓“九交贵人”也是命运改变的契机。一个人的职业之路是普通人最容易遇到贵人,当然也.....
-----------------------------
光靠路径的规划和设计,自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只能解决“思维链”,而解决不了“资源链”。退一万步来讲,风水和命运只是你人生当中的一个变量而已,不是全部,更何况,按照很多宗教中的说法,“命运”都是可以改变和微调的。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相信风水命运,不愿意去规划、计划人生和职场;现在我不那么年轻了,我仍然相信命运缘分,但是却感到,规划和有意识的检查和调整自己的人生和职业道路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很多大师都认为,性格其实是会影响命运的,我觉得,认识和愿意改善的意识会影响性格。所以,多遇高人指点和开解,就是所谓“九交贵人”也是命运改变的契机。一个人的职业之路是普通人最容易遇到贵人,当然也.....
-----------------------------
光靠路径的规划和设计,自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只能解决“思维链”,而解决不了“资源链”。退一万步来讲,风水和命运只是你人生当中的一个变量而已,不是全部,更何况,按照很多宗教中的说法,“命运”都是可以改变和微调的。
C女士,典型的“80后”,2005年从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顺利应聘到了一家非常有实力的行业媒体,从事采编一体化工作。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行业专注性非常强,可以利凭借此类平台,见多识广,在十多年时间里成长为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专家。小姑娘刚刚进入社会,意气风发,颇有大干一番的冲动,想利用自己的才智与汗水,实现出人头地之梦想。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的顶头上司,某版面主编,始终不给他参加行业会议、到企业出差、接触有关专家的机会,五年多来将其束缚在办公室里。某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会议,由于时间急迫,再加上C自己非常想去,又担心上司还不给机会,就先斩后奏,买了飞机票,准备飞往沿海城市。在打车去往机场的路上,她给领导打电话通报了情况,还说了很多好话。那个主编非常生气,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勒令小姑娘立马返回。
@被打的小怪兽 2012-03-30 17:05:11
可惜的是,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的要求有人脉,有资源……
有多少英雄因为斗米而折腰……
-----------------------------
为斗米折腰很正常啊,除非你选择隐居,不跟外人打交道,但现在早已经不是碎片化的、相对孤立的社会结构了,求人办事,不可能不折腰,而且人际关系能力也是当今社会你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可惜的是,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的要求有人脉,有资源……
有多少英雄因为斗米而折腰……
-----------------------------
为斗米折腰很正常啊,除非你选择隐居,不跟外人打交道,但现在早已经不是碎片化的、相对孤立的社会结构了,求人办事,不可能不折腰,而且人际关系能力也是当今社会你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那个主编不光对这个小姑娘如此,对其他下属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对于比较好的机会和资源,完全自己掌握。搞得C女士非常郁闷,数年下来,基本没有机会深入了解行业,专家和广告资源没有多少积累,自己完全被限制在一个螺丝钉的角色上。很多时候她也打算换一份工作,但一方面所在媒体的待遇还比较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多少积累,出去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来来回回面试了好多次,后来只好作罢。
现实当中,在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于现有的框架下,难以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倘若真的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寻求突破。第一、暗下苦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想方设法增加目击机会,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能力,犹如《天龙八部》当中的扫帚僧,和清华大学的馒头僧。第二、通过同学、亲友、媒体、网络等各种途径,最大限度搜集自己所属领域的专业图书、论文、音像材料和研讨会资料,并采用现代通讯手段,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先从知识上充实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争取相应的实战机会。第三、通过跳槽,更换一个平台,寻求更多的锻炼机会,或者借以优化自己的历练结构,最后实现惊人一跃。当年韩信从项羽集团跳槽到刘邦集团,寻求更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人挪活,树挪死”,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理。第四、毛遂自荐,主动找关键人物沟通,增进了解,深化感情,努力从现有平台上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第五、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走自建平台的路子,以兼职和创业的方式,大大提升历练机会,向自己的理想状态挺进。
当然,无论选择哪条道路,事先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策划思路。比如,你大致上要从哪个方向发展;要成为此领域的优秀人才,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结构和积累;要采取怎样较为现实的渠道和方法,才能接触到这些方面的机会;如果短期缺乏直接接触之可能,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起到替代性效果,或者可以暂时迂回。一旦将上述诸多框架性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执行力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了,一点一滴去落实,也不用太着急,坚持上几年,局面就慢慢打开了。
up
人才的迅速成长,风云际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多需要个人努力争取,想方设法寻求突破。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个人缺乏自主意识,稀里糊涂地获得大量锻炼机会,得以快速成长,年龄虽然并不算大,就已经成为专家的情况。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非经自己积极主动努力争取,而不能获得。对于另外一些人,即使努力争取,人家也未必会给你机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要想真正出人头地,个人目标明确,排除万难争取,努力优化结构,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还需要具备一点狼性。否则,你的潜质永远只能是潜质,转化不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
——
@双子传奇 2012-03-31 21:08:02
才看了第一页,感觉楼主说的很好!支持!
这些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没有楼主说的系统。
-----------------------------
呵呵,后面的内容会逐渐展开,谢谢关注。
才看了第一页,感觉楼主说的很好!支持!
这些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没有楼主说的系统。
-----------------------------
呵呵,后面的内容会逐渐展开,谢谢关注。
(006)
——人生就是要攀龙附凤
铁律之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感情的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两家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会资源状况良好的伴侣结婚,无疑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契机。虽然一个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但扩充和优化人脉资源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不少朋友拥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人生价值之实现,完全建立在自己努力奋斗的基础上,不想掺杂太多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之类的因素,特别不愿意通过婚姻关系来提升自己社会和经济地位,或者赢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其实,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通过婚姻,在得到自己心爱之人的同时,也得了对方良好的社会资源网络,能够大大促进自己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人生就是要攀龙附凤
铁律之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感情的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两家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会资源状况良好的伴侣结婚,无疑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契机。虽然一个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但扩充和优化人脉资源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不少朋友拥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人生价值之实现,完全建立在自己努力奋斗的基础上,不想掺杂太多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之类的因素,特别不愿意通过婚姻关系来提升自己社会和经济地位,或者赢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其实,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通过婚姻,在得到自己心爱之人的同时,也得了对方良好的社会资源网络,能够大大促进自己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西北南东大Z 2012-04-01 16:31:57
这些东西确实值得商榷。
区分“什么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和“什么东西是可以改变的”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智慧了。
是人就会有限制,总会存在“无法改变的东西”。
那些NB的人,在我们这些屁民看来好像“全是他们可以改变的东西”,“没有他们不可改变的东西”。但是,这是因为我们研判得还不够深入。
其实,再NBNB的人、家族,都存在“无法改变的东西”的。所以,真的没必要去过多琢磨过多研究那些人和家.....
-----------------------------
“可以改变”和“不可以改变”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中间地带,通过贯通思路,进行合理的路径设计,虽然不能保证绝对成功,但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这些东西确实值得商榷。
区分“什么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和“什么东西是可以改变的”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智慧了。
是人就会有限制,总会存在“无法改变的东西”。
那些NB的人,在我们这些屁民看来好像“全是他们可以改变的东西”,“没有他们不可改变的东西”。但是,这是因为我们研判得还不够深入。
其实,再NBNB的人、家族,都存在“无法改变的东西”的。所以,真的没必要去过多琢磨过多研究那些人和家.....
-----------------------------
“可以改变”和“不可以改变”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中间地带,通过贯通思路,进行合理的路径设计,虽然不能保证绝对成功,但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广泛认可的提法。说人的一生中有四大改变命运的机会,分别是出身、升学、就业、婚姻。换一个角度来说,能不能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这四个因素都极为重要。出身是和“拼爹游戏”联系在一起的,你父母自身积累了非常好的资源,或者七大姑八大姨有钱有势,愿意帮你,个人发展自然锦上添花。比较典型的就有康熙和小布什,康熙大帝所缔造的丰功伟绩,最主要还是来源于个人努力,但倘若出身贫寒农家,在当时那个年代,靠自身能力能够做到都统和巡抚,已经相当不易,不世英主想都甭想。而小布什最终能够当上美国总统,跟显赫的家族背景,以及老布什的影响力,不能不说有着很大关系。尽管本人并不赞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血统论观点,但也不能不承认一个非常基本的事实,古今中外,家庭背景良好之人,最终成为社会精英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或者说,在社会精英当中,出身在富足、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的比例相当高。
up
升学和就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也得到了主流社会普遍认可。省级重点高中考入一流院校的比例,无疑远高于普通学校。哈佛、牛津、清华、北大、科大的毕业生,日后发展状况整体上肯定好于师专类院校的毕业生。与此同时,从重点学校毕业,还可以为自己积累质量较高的人脉资源。“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同样为就业影响命运做了很好的注脚。
在很多人意识当中,女性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无可厚非,如果男人将婚姻或者裙带关系作为改变命运的筹码,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是没有本事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建立彪炳千秋功业的卫青和霍去病,就是由于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刘彻而开始发迹的。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除了佩服其是才女之外,看中黄家在荆州的绝佳社会资源,也是至为重要的因素。诗仙李白,前后两任妻子,其祖父都担任过大唐宰相,我们很难排除李大诗人有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想法。
古往今来,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婚姻上门当户对式的“强强联合”。通过显贵之间的相互通婚,使家族的人脉资源不断得到扩充和优化。山西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称为“宰相村”。闻喜裴家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一直兴隆到五代时期。据《裴氏世谱》统计,该家族在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爵11人,子18人,男13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裴家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其家族久盛不衰的秘诀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把婚姻当作工具是不道德的,男人攀高枝,凤凰男遭遇到孔雀女,会处处受气。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谁说草根男子和出身富贵之家的女性之间就不会产生感情呢,另外绝大多数爱情还不是日久生情,慢慢培养起来的结果?!难道优秀男子,娶一个出身和其他方面都非常普通的老婆,就一定不会受气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耳闻目见的案例中,就有很多山沟里出来的穷小子,通过攀龙附凤,使事业发展搭上了顺风车,最终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本人家乡深山沟里的一个农家子弟,基本上是九代穷,他自己脑瓜聪明,很善于读书,父母虽然目不识丁,但有着十分强烈的翻身愿望,将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这位老哥身上。他在19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某著名煤炭生产基地矿务局工作。由于仪表堂堂,为人踏实,聪明能干,且那个时代本科毕业生炙手可热,备受局领导青睐,私下往来的次数也大大增加。正好该领导有个女儿,与老哥年龄相仿,两人日久生情,终成眷属。自此,这位老乡不但一下获得了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脉资源,还能不时受到老丈人悉心指点,再加上自己聪明能干,在职场上的发展也就突飞猛进。那位局领导集上司、岳父、导师三重身份于一身,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贵人。2000年前后,这位当年山沟里的穷小子就成功发展成为某央企在当地分公司的常务副总,前几年又调往总部担任副总。
职业生涯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最基础最重要还是要靠能力和奋斗去换取。倘若缺乏这些东西,光靠婚姻结盟,可能会活得舒服一些,发展顺利一点,但往往很难发展到比较理想的高度。通过婚姻关系,与背景良好的家族结盟,对于你职业发展,既可以雪中送炭,又可以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