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节选自《英语周报?大学综合版?2004/11/2—2004/12/7?第十版》,作者是:田宝荣教授。 这篇文章曾在大学校园产生一定影响,对许多想学好英语的学生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也及时纠正了存在学生间的一些致命的误区,为他们学好英语提供了思想保障。当本文与本书所讲的探源法,还有上篇文章联系起来,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文节选内容一般都与学习词汇有关的;
(2)从摘录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说作者有一个重要观点与探源法的一样,即单词是不需要专门去记忆的;
(3)通过本文讲述,我们应清楚一点,就是学习发音对我们掌握词汇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发音不但有利于我们识记词汇的词形,而且对我们使用这些词汇交际也起到很大作用。我们学习词汇的最大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日常交流,是为了应用。在此作者本人也再次向读者提示:在学习词汇前,一定要先学会正确的发音,即标准发音。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学好标准发音并不容易,但无论读者朋友在学习中遇到何种难题,希望你们能克服,最后一定要学好标准发音;
(4)为何我们有些人质疑田宝荣教授的观点?尽管观点正确,那为何“单词不用背”这样的观点很难被读者认同?现实中的我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就会接受田宝荣教授的观点?我们质疑田教授的观点是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与教授同样的高度,还没达到与教授一样的水平;观点很难被读者认同是因为读者接受此观点后,很难再继续进行英语学习;现实中的我们只有具备和田教授一样的能力后,才会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那么,田教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答案是:记忆单词的能力。田教授由于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多年,而且在国外也生活、学习过很长时间,并且几乎每天都与英语打交道,所以见多识广、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具备记忆单词的能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或是并没有像田教授有这样经历的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为了学习英语,为了考试,为了出国,我们不得不下功夫去背单词,似乎我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学习规律。但是,只要你是一个具备“记忆单词能力”的人,你就会理解背单词是一件很多余的事。
这时有人会问?难道我们为了具备这种能力也要从事英语教育?难道我们也要出国生活、学习一段时间?难道我们也要每天为学英语花去很多时间?我的回答是:不,不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捷径可走,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非经历像田宝荣教授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什么捷径?就是学习赢在单词一书,就是学习探源法。学习本书的过程,就是让读者复制这种能力的过程,由于读者朋友知识结构水平不同,所以复制这种能力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但是我们如果与田宝荣教授为获得这种能力所付出的相比,我们所花的时间那可谓不值得一提。对于某些英语水平很高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专心学习此书,大概只需花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可具备这种能力。
朋友们!你想获得这种能力吗?你想今后不再为背单词而发愁吗?你想今后学习像田教授一样轻松吗?……
如果想,那还等什么呢?赶快学习探源法吧!朋友,祝你学习成功!
副标题:走出中国人学外语的误区
(一)语言学习的规律
……
说了半天,现在该交代语言学习规律了:人们从开始学说话,到学语文,总在根据需要和背景在学话,而不是先学语法,再记单词,再想着说话。语文课本里各式各样的课文不过是在变着法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背景和情节,使学生学会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这样。那些感到外语难学的人应该冷静地想想,学不好的原因恐怕还是学习方法不科学。
(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几大误区
由于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和一些人有意无意的误导,使学习外语的许多中国人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现分述于后, 目的当然是要学者们认识到自己已在误区中,赶快出来,轻松学习。
误区一:“背单词”
很多学外语的人,包括成人和在校的大学生,总喊叫说“单词念得人头昏脑胀,还是记不住”;有的喊叫说“快考外语了,还有五千个单词要背”;“要抓紧背单词准备应付外语考试”……就是在外语学院的院子里,操场边,总能听到不少学生在很辛苦的念单词,背单词。从表现看出,这些学生的干劲很大,决心惊人,他们恨不能把外语单词钉进脑子里去,他们抓住一个词就一口气能把这个词至少念三十遍。有的更用劲,把两三个词一连,反复能念二、三十遍。当然都是想把他们念的那些词一下记死了,使英语成绩来个提高。可是真正调查一下,凡是这么猛干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或曰效果都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成绩差的居多。事情倒挺奇怪,他们的成绩越差,他们越发认为是干得还不够猛,于是将更大的精力和激情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背单词”冲刺中。
这些猛攻单词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尽管他们干得很辛苦,可是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了他们不能如愿记住他们想记住的东西。若再仔细调查一下,这些学生把自己外语精读的课文都不能用顺畅的母语表达出来,更别说背下来。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更符合逻辑了。因为单词与单词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连系,只有靠课文的意思才能使词与词发生关系,形成一条逻辑链。打个比方,单词就像卖菜的前面的一堆辣椒,你买了他的辣椒要拿走,而且要拿得不狼狈,你最好给针穿上线,将辣椒一个个从蒂上穿起来,最后提着线子就将买下的辣椒都提走了。否则,你急于事功,嫌穿辣椒费时间,而张大两手想乱哄哄的,互不连系的辣椒那的一个不剩,那时绝对办不到的。同理,能帮你把词串起来的逻辑和情节被你仍掉了,你还能把单词记下来吗?
我在这本小册子的副题里把类似这样的误区称为“中国人学外语的历史误区”,就是说,咱们不少中国人把学好外语理解成多掌握单词,有了单词就能随心所欲地用外语表达。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吹嘘说某某人的外语学的如何如何棒,棒到能背词典。这几乎是我们国家关于学外语的主流舆论导向。记得一个学生很无奈地给我说,有一次,她对一位老师说她实在记不住那些单词怎么办呢。那位老师给她支招儿要她把每个词写一百遍。我听了后真是有啼笑皆非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无奈。一个教外语专业课都教了三十年的老教师给学生们指导的一间竟然跟没学过外语的人说的话那么相似。我转而为这个学生到底写了多少遍。她说她写了不到十遍就写不下去了。我说写不下去不要紧,问题在于那些单词到底记下了没有。她说当时好像记下了,可是不一会印象就淡多了,到了第二天几乎忘掉了一大半。她为我可有什么好办法记单词。我说有。她很兴奋,要我赶快告诉她。我建议她把生词溶到课文里去,把课文的意思贯通后背下来。她立刻疑虑重重地说,生词还没背下来怎么能把课文贯通呢。看来,人们在这个误区里走得实在是太远了。
我必须说明,我并不反对念单词,而是说许多人以为背单词就是学外语是不对的。单词一定不是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解释是:(1)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2)话语。瞧,单词,或者按词典的叫法为词汇,仅是这个系统中的分子。所以背单词和学语言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一个词儿确实很不幸。说它不幸,是因为一个与周围毫无逻辑联系的孤词就像离开了水的鱼,不光不能活动,连生存的依据都没有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当年有一位老先生,其英语的词汇量大得使一般人望尘莫及,例如自行车的气门心,箍子、老桩、鸡肠,包括自行车上带打气筒的那两个附件,他都知道英语对应的词,但是老先生不能用英语说话,一说准错,所以直到他过世,竟没上过一节课。许多人为老先生惋惜,更多的是不理解,即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老先生掌握了那么多的英文单词竟说不好英文。坦率地说,那么多的好心人一直生活在中国人学外语的历史误区里,就是说大家跟老先生七十多年前一样,以为学外语就是背单词,甚至背词典。
不少要应试的青年朋友和中年朋友都火烧火燎地念单词,准备在考试时打个大胜仗,也是弄得头昏脑胀,照样抱怨单词太难记。我好心好意的介绍他们选一些有趣的文章去读,每篇读三遍,三个月读完,保证词汇量大增,而且会用。我还告诉他们,读文章远没有记那些孤独单词辛苦,效果比背单词好得多。我向他们承诺,这是我的老师,我和我的堂兄,还有我教过的不少学生的亲身经验。他们疑惑地告诉我说,离考试只有六个月,没有时间读那么多篇文章。还说官方以公布了要掌握的单词表,有的是五千,有的是八千。人家要求的就是那些,而文章里不一定能包括那些词。我肯定地告诉他们,作家写文章都用不着的词很可能出现在单词表里。打个比方来说明借课文的意思记词汇的道理:芝麻含钙量高,所以吃芝麻可以补钙。你是一粒一粒拣着吃呢,还是把芝麻粘在米糖上连糖一起吃呢。我建议你还是用米糖粘着连糖一起吃,同一单位时间吃进去的芝麻量要比拣着吃大多了,补钙的效果容易达到。我把单词比为能补钙的芝麻,把文章的意思比作米糖。可是人们觉得读文章,查字典太费时间,没有攻单词表来得直接,来得快。然而他们抱着单词表奋斗了几个月,得到的考试成绩却不如人意,首先是因为单词实在不好记,更重要的是人家考得是语言水平,而绝非单词。
人们在这个误区里呆得时间太久了,以至于谁也不认为这是个误区,所以谁也不肯放心地用我的办法去轻松地学外语。可是他们辛苦的回报却往往不理想。不过我说,活该。因为我吃惊地发现,那些刻苦认真地念单词,背单词的学者中的不少人,或者是大部分人嘴里念着的东西都不认真地通过大脑。说这话的根据是,虽然嘴里念,但一问他念的那是什么意思,他们差不多都说“不知道”,连那些认为知道意思的人也很难将自己念的外文说成个完整的中文意思。那就是说,他们一天到晚辛苦地在试图记住毫无意义,因而无法记,也不可记的东西。这话有点耸人听闻,可是你仔细想一想,不知道意思的东西对大脑就没有任何刺激或兴奋作用,那不就是些不可记得东西吗?再说明白些,不知道意思的东西对大脑来说就等于不存在的东西,你要大脑记下不存在的东西那不是白干吗?
最近,我正教的两位学生参加了法文协会的赴法国留学的法文水平考试,即TEF;其结果都在我意料之中。法文协会的这种考试的满分是900分,他们一个得到80分,一个得到120分。我之所以能料想到他们在这个误区里走的很远。应考前两个月,他们不是抓紧把学过的课文弄清楚,记下,而是连必须上的法语课都不上了,关门在家里读语法,记单词。到真正考试时,无论是做听力,还是做这些以语言形式出现的阅读,他们的脑子一片空白,能考得通过才怪哩。
(1)本文节选内容一般都与学习词汇有关的;
(2)从摘录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说作者有一个重要观点与探源法的一样,即单词是不需要专门去记忆的;
(3)通过本文讲述,我们应清楚一点,就是学习发音对我们掌握词汇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发音不但有利于我们识记词汇的词形,而且对我们使用这些词汇交际也起到很大作用。我们学习词汇的最大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日常交流,是为了应用。在此作者本人也再次向读者提示:在学习词汇前,一定要先学会正确的发音,即标准发音。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学好标准发音并不容易,但无论读者朋友在学习中遇到何种难题,希望你们能克服,最后一定要学好标准发音;
(4)为何我们有些人质疑田宝荣教授的观点?尽管观点正确,那为何“单词不用背”这样的观点很难被读者认同?现实中的我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就会接受田宝荣教授的观点?我们质疑田教授的观点是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与教授同样的高度,还没达到与教授一样的水平;观点很难被读者认同是因为读者接受此观点后,很难再继续进行英语学习;现实中的我们只有具备和田教授一样的能力后,才会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那么,田教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答案是:记忆单词的能力。田教授由于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多年,而且在国外也生活、学习过很长时间,并且几乎每天都与英语打交道,所以见多识广、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具备记忆单词的能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或是并没有像田教授有这样经历的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为了学习英语,为了考试,为了出国,我们不得不下功夫去背单词,似乎我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学习规律。但是,只要你是一个具备“记忆单词能力”的人,你就会理解背单词是一件很多余的事。
这时有人会问?难道我们为了具备这种能力也要从事英语教育?难道我们也要出国生活、学习一段时间?难道我们也要每天为学英语花去很多时间?我的回答是:不,不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捷径可走,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非经历像田宝荣教授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什么捷径?就是学习赢在单词一书,就是学习探源法。学习本书的过程,就是让读者复制这种能力的过程,由于读者朋友知识结构水平不同,所以复制这种能力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但是我们如果与田宝荣教授为获得这种能力所付出的相比,我们所花的时间那可谓不值得一提。对于某些英语水平很高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专心学习此书,大概只需花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可具备这种能力。
朋友们!你想获得这种能力吗?你想今后不再为背单词而发愁吗?你想今后学习像田教授一样轻松吗?……
如果想,那还等什么呢?赶快学习探源法吧!朋友,祝你学习成功!
副标题:走出中国人学外语的误区
(一)语言学习的规律
……
说了半天,现在该交代语言学习规律了:人们从开始学说话,到学语文,总在根据需要和背景在学话,而不是先学语法,再记单词,再想着说话。语文课本里各式各样的课文不过是在变着法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背景和情节,使学生学会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这样。那些感到外语难学的人应该冷静地想想,学不好的原因恐怕还是学习方法不科学。
(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几大误区
由于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和一些人有意无意的误导,使学习外语的许多中国人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现分述于后, 目的当然是要学者们认识到自己已在误区中,赶快出来,轻松学习。
误区一:“背单词”
很多学外语的人,包括成人和在校的大学生,总喊叫说“单词念得人头昏脑胀,还是记不住”;有的喊叫说“快考外语了,还有五千个单词要背”;“要抓紧背单词准备应付外语考试”……就是在外语学院的院子里,操场边,总能听到不少学生在很辛苦的念单词,背单词。从表现看出,这些学生的干劲很大,决心惊人,他们恨不能把外语单词钉进脑子里去,他们抓住一个词就一口气能把这个词至少念三十遍。有的更用劲,把两三个词一连,反复能念二、三十遍。当然都是想把他们念的那些词一下记死了,使英语成绩来个提高。可是真正调查一下,凡是这么猛干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或曰效果都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成绩差的居多。事情倒挺奇怪,他们的成绩越差,他们越发认为是干得还不够猛,于是将更大的精力和激情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背单词”冲刺中。
这些猛攻单词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尽管他们干得很辛苦,可是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了他们不能如愿记住他们想记住的东西。若再仔细调查一下,这些学生把自己外语精读的课文都不能用顺畅的母语表达出来,更别说背下来。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更符合逻辑了。因为单词与单词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连系,只有靠课文的意思才能使词与词发生关系,形成一条逻辑链。打个比方,单词就像卖菜的前面的一堆辣椒,你买了他的辣椒要拿走,而且要拿得不狼狈,你最好给针穿上线,将辣椒一个个从蒂上穿起来,最后提着线子就将买下的辣椒都提走了。否则,你急于事功,嫌穿辣椒费时间,而张大两手想乱哄哄的,互不连系的辣椒那的一个不剩,那时绝对办不到的。同理,能帮你把词串起来的逻辑和情节被你仍掉了,你还能把单词记下来吗?
我在这本小册子的副题里把类似这样的误区称为“中国人学外语的历史误区”,就是说,咱们不少中国人把学好外语理解成多掌握单词,有了单词就能随心所欲地用外语表达。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吹嘘说某某人的外语学的如何如何棒,棒到能背词典。这几乎是我们国家关于学外语的主流舆论导向。记得一个学生很无奈地给我说,有一次,她对一位老师说她实在记不住那些单词怎么办呢。那位老师给她支招儿要她把每个词写一百遍。我听了后真是有啼笑皆非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无奈。一个教外语专业课都教了三十年的老教师给学生们指导的一间竟然跟没学过外语的人说的话那么相似。我转而为这个学生到底写了多少遍。她说她写了不到十遍就写不下去了。我说写不下去不要紧,问题在于那些单词到底记下了没有。她说当时好像记下了,可是不一会印象就淡多了,到了第二天几乎忘掉了一大半。她为我可有什么好办法记单词。我说有。她很兴奋,要我赶快告诉她。我建议她把生词溶到课文里去,把课文的意思贯通后背下来。她立刻疑虑重重地说,生词还没背下来怎么能把课文贯通呢。看来,人们在这个误区里走得实在是太远了。
我必须说明,我并不反对念单词,而是说许多人以为背单词就是学外语是不对的。单词一定不是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解释是:(1)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2)话语。瞧,单词,或者按词典的叫法为词汇,仅是这个系统中的分子。所以背单词和学语言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一个词儿确实很不幸。说它不幸,是因为一个与周围毫无逻辑联系的孤词就像离开了水的鱼,不光不能活动,连生存的依据都没有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当年有一位老先生,其英语的词汇量大得使一般人望尘莫及,例如自行车的气门心,箍子、老桩、鸡肠,包括自行车上带打气筒的那两个附件,他都知道英语对应的词,但是老先生不能用英语说话,一说准错,所以直到他过世,竟没上过一节课。许多人为老先生惋惜,更多的是不理解,即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老先生掌握了那么多的英文单词竟说不好英文。坦率地说,那么多的好心人一直生活在中国人学外语的历史误区里,就是说大家跟老先生七十多年前一样,以为学外语就是背单词,甚至背词典。
不少要应试的青年朋友和中年朋友都火烧火燎地念单词,准备在考试时打个大胜仗,也是弄得头昏脑胀,照样抱怨单词太难记。我好心好意的介绍他们选一些有趣的文章去读,每篇读三遍,三个月读完,保证词汇量大增,而且会用。我还告诉他们,读文章远没有记那些孤独单词辛苦,效果比背单词好得多。我向他们承诺,这是我的老师,我和我的堂兄,还有我教过的不少学生的亲身经验。他们疑惑地告诉我说,离考试只有六个月,没有时间读那么多篇文章。还说官方以公布了要掌握的单词表,有的是五千,有的是八千。人家要求的就是那些,而文章里不一定能包括那些词。我肯定地告诉他们,作家写文章都用不着的词很可能出现在单词表里。打个比方来说明借课文的意思记词汇的道理:芝麻含钙量高,所以吃芝麻可以补钙。你是一粒一粒拣着吃呢,还是把芝麻粘在米糖上连糖一起吃呢。我建议你还是用米糖粘着连糖一起吃,同一单位时间吃进去的芝麻量要比拣着吃大多了,补钙的效果容易达到。我把单词比为能补钙的芝麻,把文章的意思比作米糖。可是人们觉得读文章,查字典太费时间,没有攻单词表来得直接,来得快。然而他们抱着单词表奋斗了几个月,得到的考试成绩却不如人意,首先是因为单词实在不好记,更重要的是人家考得是语言水平,而绝非单词。
人们在这个误区里呆得时间太久了,以至于谁也不认为这是个误区,所以谁也不肯放心地用我的办法去轻松地学外语。可是他们辛苦的回报却往往不理想。不过我说,活该。因为我吃惊地发现,那些刻苦认真地念单词,背单词的学者中的不少人,或者是大部分人嘴里念着的东西都不认真地通过大脑。说这话的根据是,虽然嘴里念,但一问他念的那是什么意思,他们差不多都说“不知道”,连那些认为知道意思的人也很难将自己念的外文说成个完整的中文意思。那就是说,他们一天到晚辛苦地在试图记住毫无意义,因而无法记,也不可记的东西。这话有点耸人听闻,可是你仔细想一想,不知道意思的东西对大脑就没有任何刺激或兴奋作用,那不就是些不可记得东西吗?再说明白些,不知道意思的东西对大脑来说就等于不存在的东西,你要大脑记下不存在的东西那不是白干吗?
最近,我正教的两位学生参加了法文协会的赴法国留学的法文水平考试,即TEF;其结果都在我意料之中。法文协会的这种考试的满分是900分,他们一个得到80分,一个得到120分。我之所以能料想到他们在这个误区里走的很远。应考前两个月,他们不是抓紧把学过的课文弄清楚,记下,而是连必须上的法语课都不上了,关门在家里读语法,记单词。到真正考试时,无论是做听力,还是做这些以语言形式出现的阅读,他们的脑子一片空白,能考得通过才怪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