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黄仙鬼话》(东北话、冷幽默)讲述那些你不知道的民俗、鬼事…

  童家媳妇似乎根本没看见大门被打开了,举着酒瓶子自己喝的开心着呢。那个酒瓶子,正是昨天晚上在老杜的床底下偷的。
  大伙心中没注意,都转头问老魏。老魏绕着车间看了看,说,这尸体动不得,打蛇打三寸,咱得把那只黄皮子找出来,它肯定也在周围呢。
  大伙一听,叫几个人盯着门口,防着点,别让童家媳妇出去害人。剩下的人就四处去找那黄皮子去了。找了一阵,就听有人在车间后面喊,“在这呢!在这呢!”
  众人赶紧围了过去,只见一只半个人长的大黄鼠狼,在车间后面的木头堆下面仰着肚皮躺着呢。那东西眯着眼睛,伸着一个爪子抵在嘴边,乍一看就像是举着酒瓶子往嘴里灌酒似的。
  老魏从人群中挤进来,一看,叫道:“就是它,这东西就是祸害童家媳妇的那个。”
  人们一听罪魁祸首找到了,都高兴了,有几个小伙子举着铁锹就要去拍它。老魏一看,赶忙上前几步,拉住那些人,说道:“使不得,使不得,黄皮子这东西邪乎着呢,这东西要是成了精,谁拍它谁倒霉。”大伙一看,老魏不让拍,铁锹一扔,问他那咋整?
  老魏说:“这只黄皮子能长得这么大,道行一定不浅。它这会是喝的醉了,不省人事,才能让咱们逮住。这东西可是惹不起的,咱们得送他走才行”大家就问他,咋送啊?
  我父亲一看这黄皮子,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立马就火了。算上毛子坟那次,他可是跟这东西遇上两次了。他本就年轻气盛,再加上一直被熏陶的反对牛鬼蛇神那些话,如今一见这黄皮子,恨得牙根直痒痒。
  他不信老魏的那一套神鬼之说,偷偷拿起铁锹,攒了一步,对着黄皮子就拍了下去。
  老魏一看我父亲要动手,上前连忙喝止。但是他哪有我父亲身手快,眼见我父亲不听他的要去拍那黄皮子,他一时心急,一下就对着我父亲扑了过去。
  黄皮子喝多了酒,还仰着肚皮躺在地上享受呢,身上突然就挨了一铁锹。得亏我父亲被老魏扑过来拉了一下,手一偏,这一锹没拍到要害,正好拍在黄皮子的脑门子上了。
  黄皮子冷不防挨了一锹吱呀一声,疼得在地上直打滚。我父亲看一下没拍死他,举起铁锹就要再拍第二下。哪知道这时候,扑到在他身上的老魏,却突然全身颤抖了起来……
  我父亲一愣,放下铁锹就去搀扶老魏。老魏这一下颤抖很厉害,人整个躺在地上就跟患了羊角风一样。众人乍一看这变故,都惊得呆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老魏在地上抽了一会,却突然自己停了下来。他一停止抽动,就像个动物似的突然在地上翻了起来,站在我父亲的对面,恶狠狠地看着他。
  看了一会,他突然对我父亲说:“我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打我?”
  我父亲一愣,看了一眼还在地上打滚的黄皮子,心想莫不是这黄皮子又上了老魏的身?我父亲一生气,对他回到:“你这畜生,好端端的吓唬我两次。害了童家媳妇如今又想害老魏,看我不打死你。”
  说完,也不理老魏,举起铁锹就要在去拍那黄皮子。
  “老魏”一见,指着我父亲的鼻子像唱戏似的说道:
  “青铜关,二千年,黄仙不语常人谈。
  东山东,西山西,扶摇直上三十七。
  毛子坟,童家媳,山土不欠山神鸡。
  三十三,六十五,福禄尽去全是苦。
  亲女去,儿孙来,白发未到把妻埋。
  七里地,山野坟,山石挡路不开门。”
  我父亲一听老魏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段,心中起疑,手也慢了下来。待反应过来,再举起铁锹的时候,那黄片子“吱溜”一声,就窜着跑了。
  黄皮子一跑,老魏又是躺在地上一阵抽风似的乱颤。过了好半响,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问旁人自己是咋的了?咋突然晕过去了呢。
  我父亲仗着年轻,跑得快,一看黄皮子窜了,拔腿就去追。一直追出了厂子老了远,直到实在是找不到它的影子了才气喘吁吁的停下。
  他回到厂子之后,看见里面众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童家媳妇直挺挺的倒在车间的地上,一动也不动,脸色也不那么青了。童大棒槌脑瓜子还懵着呢,根本都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书记这时候发挥了领导稳定军心的作用。他先是大吼了几嗓子让骚动的人群先安静下来,然后让几个小伙子用木板条子临时搭了个简易的床板子,把童家媳妇的尸体抬回童家;又吩咐几个人把老魏送回宿舍去;最后又找了一群身强力壮的,让大家把工厂整个彻底搜查一边,看看还有没有遗留的黄皮子之类的邪物。
  在书记的指挥之下,人们很快地就恢复了秩序,我父亲也匆匆加入进去,帮着把童家把葬礼办完。
  这事在当时闹的轰轰烈烈。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什么能永远保持新鲜,时间一久,人们只当这是茶余饭后闲聊的一段故事。至于当年发生的一切,是不是有故事中讲的那么精彩,恐怕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童大棒槌作为故事中的主角,更是人们谈论中的核心人物。媳妇一死,偌大的童家也没人打理了。他身下还有一个未满月的娃娃,让他本就不太宽裕的家庭变得更加的拮据。
  从大喜到大悲,童大棒槌伤心过度,加上他本就是个残疾,那双一高一低的跛脚终究没有顶住生活带给他的磨难,人也变得颓废了起来。终日酗酒度日,干工作也不勤快了。好在那个时代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冷漠刻薄,书记看他可怜,号召厂子里所有职工一起帮助童家。自己更是亲令身为,将童家娃娃抱到了自己家。书记媳妇那会正好也刚生孩子不长时间,书记就让媳妇用自己的奶水把童家娃娃给养大了。
  不知道是命运的有意捉弄,还是该着就是童大棒槌命里多灾。1966年的冬天,大兴安岭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白灾”,鹅毛般的大雪连着下了三四天。白灾在北方畜牧地区威胁最大的不是人,而是动物。大雪一下,很多动物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有些凶猛的动物这时候便会走出大山,以身试险跑到市郊来跟人抢食物。
  扎兰屯下的雪虽然没有大兴安岭那么多,却也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陶瓷厂书记要求全体职工停下手头的工作,所有人都去外面帮着扫雪。时隔三年童大棒槌也已经从丧妻的悲痛之中走了出来,童家娃娃也在大伙的拉扯下顺利地长大了。
  书记本来为了照顾童大棒槌,怕他腿脚不好,走不了溜滑的雪地,安排他在厂子里留守。但是童大棒槌却不听,为了感激大伙对他的照顾,说什么也要跟着大家外出。
  就在他外出扫雪的时候,童家大院里来了一群饿的饥肠辘辘的狼。童家本来就穷,没什么吃的,一群狼绕着童家转了几圈也没找到能充饥的东西,却发现了在家里炕头上睡觉的孩子。
  狼群饿急了,破窗而入,就把童家娃娃给咬了吃了,童大棒槌扫雪回来,看见满屋子的血迹和儿子所剩不多的尸骨,当场昏了过去。
  儿子一死,也带走了童大棒槌活着的希望,没过几天,便自己偷偷摸摸的跑到我父亲当年遇鬼的那个车间上吊自杀了……
  那一年我父亲十七岁,已经不是当年初进工厂时候的愣头青了。
  童家媳妇刚死那会我父亲还去找过老魏,问了问他之前被黄皮子附身时候说的那个段子有什么含义。老魏又掐又算吭哧比划了半天,也没具体说出个所以然来。反倒是之后的几十年,从我父亲的经历轨迹中,可以隐约的找到那些话中的玄机含义。
  我父亲在陶瓷厂又干了几年。因为期间练就了一身绘画写字的好本领,后被调入了市文化宫。在文化宫工作的几年,为市里修建了几座大型雕塑。文化宫之后,又因其多才多艺而被领导赏识,调到了市政府办公室做了秘书。再之后又被调职进了糖业站,也就是现在的糖酒站。最后又被调入国营食品厂当了厂长……那年他三十七岁。
  其事业的奋斗历程,正应了黄皮子的那段话‘东山东,西山西,扶摇直上三十七。”
  在我父亲二十四岁的时候,结婚成了家,娶的是当时十里八乡公认的美人儿映山红。映山红是个外号,她的真名具体是啥,我父亲现在回想起来也说不清楚。每当我向他问起的时候,他也是经常摇着头对我说:“这个女人身上有太多我不知道的事儿,甚是包括她的真名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映山红嫁给我爹之后,生下了三个孩子,三个都是女孩儿。在她三十三岁那年,不幸遇到了车祸——在过铁路的时候撞上了火车,送到医院的路上就已经没了气儿。
  我父亲当时十分难过,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只是念着还有三个不大的孩子,终究挺了过来,但是这却应了黄皮子的那两句话‘三十三,六十五,福禄尽去全是苦,亲女去,儿孙来,白发未到把妻埋。’
  映山红出事的那条铁路,正是关东铁路。
  又过了两年,我父亲认识了我母亲,我母亲那会刚跟着我姥爷来东北不长时间,她们来那会,“闯关东”也算演绎到了尾声。
  之后,便有了我。
  【前传】完
  《黄仙鬼话》第一章前传,至此发完了。
  为了怕影响流畅度,我原本不想插入与内容无关的话的。但是,看了两日大家的回复,觉得还是应该出来说两句话,在这里补充一下,也算是个人序言吧。
  《黄仙鬼话》是我在之前发过的贴子《七公里》和《我的鬼娘》之上修改的,《七公里》贴子发的时候,自己纯粹就是瞎闹腾,里面的话写的太随意了,自己觉得不好,于是改了开头,加入了一些内容,并重新开了贴子,就是《我的鬼娘》。
  ‘鬼娘’一发却彻底出乎了我的意料,也许这个标题太差了,发了帖子之后居然没有一点关注度,让我的心哇凉哇凉的,不过意外的是,我却得到了某几个小说网站网编的站内信,邀请我去其网站发文,(其中就有最大的小说网站,还同意直接跟我签约)。我本来觉得蛮意外的,是个好事,就去网站发文了,但是当接到签约合同的时候,本人思量了一番,还是没去签约。第一是觉得束缚,怕自己不能保证更文的速度,第二是觉得水平确实也不够,不想做网文写手。
  于是鄙人又回到了天涯,开了这个贴子。
  每日的更新时间,朋友给我的建议是一日三更,不过我打算更新的字数就是在3000字左右,只多不少,我也不能保证天天更新啊,毕竟我不是网文写手,但是在手稿富余的情况下,肯定不会中断的。(截止目前手稿14万字,完成了两大章,包括五个小故事)
  在介绍一下《黄仙鬼话》,‘黄仙’是一个以民俗、鬼事为主题的故事,鄙人最喜欢民俗段子,(之前还因为在某个鬼话群里收集段子,让群主给赶了出来……苍天啊,这也有错?)
  如果喜欢《黄仙》的朋友,有关于这方面的好故事,段子欢迎加入“16787337”这个群,鄙人可以按照要求,给大家加工段子,还也可以写到《黄仙》中来。
  为了贴子的流畅程度,我就不在以后单独用‘燕辞归’这个账号一一回复大家了,作为感激,我争取把每一个顶贴的人都加为关注,我保证在仔细的看每一个回复,绝不自视清高,装逼卖弄。对鄙人有意见,或是对贴子有意见的,也可以去群里说,关于贴子里面的广告,啥的,我也没办法……
  我的想法是,贴子里面会加入一些图片,绝对不是灵异恐怖诅咒图!而是配合故事气氛的图,这可能影响到一些人‘只看楼主’的流程程度,但是我先试试吧,若是大家不满意,那就提出来,我后面就不发了。

  此致敬礼
  燕归辞和他的朋友们



  我比猴子更聪明,比猫更酷;我笑起来像一只土狼,安静时像睡着的小鹿;我比小狗更忠诚,比孔雀更骄傲;我像鱼儿一样畅游在这个世界,自由自在;像雄鹰一样飞翔在自己的梦里,无拘无束。我比蛛网更复杂,比水滴更单纯,这就是我,一个最原始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先发一张试试效果,再次说明一点:里面很多图片都是我从别人那里转载过来的,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那些图都是他的原创。
  处于对原创的尊重,再次贴入原照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330295695?ADUIN=124109025&ADSESSION=1358815111&ADTAG=CLIENT.QQ.4855_FriendTip.0&ADPUBNO=26095&ptlang=2052#!app=4&via=QZ.HashRefresh

  
  扎兰屯地区野生动物很多,这种可爱的花鼠很常见。

  
  侵华日军当年修建的军事掩体,也是“东方马其诺防线”要塞群中的组成部分。

  
  陶瓷厂附近的老房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