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来八一八歌手们的陈年往事

  家驹六月天。今年是Beyond三十周年,黄家驹去世二十周年。Beyond的成功,无论商业上的还是艺术上的,都不仅仅和四子有关,四子的背后站着一个群体。在现代流行音乐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没有团队靠个人能力和魅力单枪匹马成功的巨星,如同飞机导弹时代不可能再出现冷兵器时代的长坂坡英雄。
  商业时代,再无传奇,只有成功案例。
  在黄贯中和黄家强争执谁才是Beyond精神继承人而冷面相对各怀心机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已经离Beyond精神十万八千里,愈行愈远。我们在怀念黄家驹的同时,请记住那些曾经站在Beyond四子身后的英雄们吧。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刘卓辉。除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海阔天空》,还有小美作词的《真的爱你》,刘卓辉作词的《农民》、《长城》、《大地》、《灰色轨迹》,如果没有这些作品,Beyond就是一支二流乐队。单论乐队成员的技术,同在香港的太极乐队甩beyond一条街。但为什么Beyond比太极强?因为他们的作品比太极乐队思想更有深度,视角更博大,因为他们有黄家驹和刘卓辉。事实上,黄家驹去世后,如今的Beyond连二流乐队也称不上了。
  刘卓辉对乐坛的贡献不仅在香港,内地摇滚发展史,刘卓辉也是一个应该记住的名字。崔健横空出世之后,香港的一批摇滚音乐人开始关注内地,关注北京。当时的刘卓辉正苦恼于香港乐坛越来越偶像化流行化,(他对黄家驹主导下的Beyond流行化也颇有微词,黄家驹去世后,剩下的三个人在黄贯中的影响下试图摆脱黄家驹的路线,淡化主唱,做纯摇滚演奏性乐队,但黄贯中高估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为了名利内部争斗不已,最终连黄家驹留下的老本也失去的差不多了),他将目光投向了北京。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方待开垦的土地,河流千年,两岸最终积蕴为肥沃平原,却还没有被化肥农药污染。90年以后,他多次到内地,见了很多在当时普罗大众根本没听说过,只在小圈子内互相传说的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说到这不得不插几句,当时的内地乐手圈风气比现在好太多。当时的乐手们互相蹭饭吃,夜市摊上光着膀子对份子吃烧烤,参考资料手抄本互相共享,找场子都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行规一个乐队试过场子没决定之前其他乐队不会去“撬场子”,不分出身师承,以水平论英雄,你水平高,自然就会在圈子里得到承认,有机会会得到引荐)每个人都让他惊喜,内地太大了!有天赋的太多!他们缺少的,只是眼界和经验,而这些都是刘卓辉所具备的。水到渠成,他和方龙骧在北京成立了大地公司。几乎与此同时,beyond的前经纪人陈健添(Beyond的另一位幕后英雄)和另一位台湾的音乐人张培仁也来到北京。红星社、魔岩、大地三家公司成立,内地摇滚轰轰烈烈的时代开始了!
  好像越扯越远了,这个话题一说起来,还是很激动,有点收不住思绪了。
  刘卓辉在内地成立公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和艾敬的恋情。刘对艾敬可谓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时,当时的艾敬还是默默无闻,刘已经是香港乐坛殿堂级作词人,刘在第一面就主动向艾敬提出签约,目的当然不纯粹是为了音乐。艾敬的《我的一九九七》“因为我的那个他在香港,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和他去看午夜场”,就是写给刘卓辉的。艾敬也是刘卓辉的大地公司最早签约的歌手。
  为了艾敬,老刘可谓下足功夫。在香港日本动用了一切人脉给艾敬制造演出机会,发行唱片,用最好的幕后班底。92年艾敬的我的一九九七在香港发行时,因为版权卖给了维京公司,而维京公司当时并没有中文发行业务,因此迟迟不能上市,为此艾敬向刘卓辉大发脾气,而由于当时的大地公司除了早已签约的常宽,业务中心集中在艾敬上,而与此同时,陈建添的红星社,张培仁的魔岩分别签约了唐朝黑豹,都做得风风火火。大地公司的股东方对刘卓辉很是失望,提出了撤股。和大地签约的何勇,也和大地提出解约,转投魔岩门下。这是刘卓辉最困难的时期。所幸当时收购了明报集团一家传媒公司比较看好内地音乐产业和刘卓辉的实力,投入了资金,大地才能继续发展了下去。但刘在不是自己主导的大地公司做的很不愉快,94年离开了大地公司。
  值得唏嘘的是,十年后,艾敬出第四张专辑《中国制造》的时候,因为不满刘卓辉再一次没有处理版权和出版业务导致专辑出版搁浅,而且当时艾敬和日本索尼公司签约即将到期,虽经刘多方努力,索尼仍没有续约打算,最终向刘提出了分手。分手的表面原因很光冕堂皇:我已经长大了,好比一只鸟儿总要独立面对风雨,我不想在你的羽翼下生活了。
  请艾敬不要再在任何访谈和回忆中提及刘卓辉了,他和你,已无任何关系。
  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上来和大伙聊聊,一是工作特别忙,二是个人的一些私人问题想尽快给自己画个句号,好吧,我于近日结婚了。有没有要恭喜我的?如有照单全收。因为和现场乐队乐手和部分歌手熟悉,也关注了各个电视台的选秀和老歌手回炉节目,不关注都不行,圈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也都会说这些话题,谁谁去哪个台“出台”了,哪哪酒吧的歌手倾巢而出选秀去了,也会有人分析这么多电视台到底去哪一个红的几率大?可能我看的侧重点和一般观众略有差别,但总的来说和大家一样都图一乐,闹剧戏剧悲剧分分钟上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