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创业规律总结,已出版)

  好不容易熬到2009年下半年,订单状况稍微好了一些,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地方出现新一轮的“用工荒”,自己的员工天天逼着加薪,说现在房租在涨,猪肉在涨,蔬菜价格也在涨,老板你就行行好吧,我们也没有办法,你怎么都比我们有办法,老婆孩子还在指望我这点钱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潜台词就是,如果你不涨钱,我们就要走人,反正现在外面工作没有以前难找。事已至此,没有办法,那就涨吧,于是老板给每个人都加了300元的工资。也许大家会感觉每月涨300元并不算多,但别忘了,这是处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效率还算可以,100多号工人,人均每月涨300元,一年下来就会增加36万元的成本。
  这么多年下来,这位老板和他的合伙人很无奈,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设备和场地等都真金白银地投进去了,现在只能苦苦支撑,虽然累一些,但放弃将面临着更大的成本。目标只能寄希望于在代工客户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同时组建自有的营销团队和网络,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悼念乔布斯,一个草根创业的神话,全球年轻人创业者和IT界人士的超级偶像和精神帮主。乔布斯是一个战士,也是一个烈士,倒在了他毕业追求的事业之上,直到逝世的一个多月之前,才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乔布斯是气死的,也是累死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个铁杆创业者的宿命。
  
  谈到这里,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利润空间的高低往往是和特定的商业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选择的是超低利润空间的商业模式,尽管可能会在某一阶段发展地很快,而且容易成功,但企业会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随时都有可能猝死,自己的事业突然间被中断。
  
  ——
  
  @wangbo0626 2011-10-07 12:11:55
    说实话,看了你的帖子有点受打击的感觉,不过说的很有道理,本人勉强算是做技术出身的,毕业后虽然换过几家公司但一直都是做技术方面的工作,01年毕业到现在整整10年的工作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想自己干点事。今年7月份我看上了一个小项目,投入3万左右,但在选店面的事情上遇到一点情况,位置好点的地方房租要3-5万,还要店面转让费1-3万不等,父母不太赞成我的想法,但是老婆很支持我,毕竟30多岁的人了......
  -----------------------------
  不太清楚您搞得是哪方面的技术,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沉淀有多深。一般而言,选择创业应该从自己最为熟悉、资源积累最好的领域入手,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如果是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容易烧钱和走弯路,对于资本不是太雄厚的草根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在创业过程中,你至少应该在项目的某一个方面算得上半个专家。任何一个项目,从其本身来看,都存在着内在的价值链或者产业链,一般会涉及到产、销、研、供、人、财、物几个环节,只有当这个链条打通了,真正通畅了,你的项目才能运转下去。这对你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打通这个链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现实,这就需要引入合伙人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或者将某几个环节承包出去,交给别人打理,自己专门做最为擅长的环节。不太了解你的具体情况,一般性建议,先谈这么多。您可以加QQ1528859902,进行详细探讨。
  (028)
  
  铁律之二十八:创业者往往感觉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使自己成为社会交际中的孤岛,而应当每年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给原来的朋友打打电话,去参加亲朋好友们的聚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参加一些俱乐部活动,去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很多创业者一是由于生意忙,二是感觉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因此与同学、亲友、同事和原来的客户联系地越来越少,甚至好几年都未通音信,关系也越来越生疏。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小老板在抱怨自己人脉资源不够宽广,而他们一方面在努力寻找新的关系,另一方面老的资源却未能很好维护,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之中。而有些人虽然偶尔也会同亲朋好友们联系,但也仅限于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简单问候一下。其实,关系维护主要还应当通过见面来实现,各种通讯工具虽然便捷,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当面沟通。
  
  探讨创业问题的朋友请加QQ群152284161
  语音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E-mail、QQ、MSN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使人们日常沟通与信息传输更为方便快捷,但也造成了对这些工具过度依赖的问题,聚会和当面沟通比以前变得更少。创业者本来容易因异常忙碌而犯疲,潜意识里不愿再去为常规交际而耗时费力,现在又找到了有事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QQ留言的借口,就更不愿意为此而奔波了。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很多好友来往越来越少,直至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已经非常陌生,自己基本处于孤岛状态。
  尽管采用各种通讯工具提高了效率,给我们带来便捷,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沟通直奔主题,内容趋于简单化和要点化,不利于把握其他方面更多的信息,而当面交流,人们往往会东扯一句西扯一句,表面上看,似乎游离于主题之外,但也许不时地透露出其他更为重要的信息。比如,你本来去找朋友借点钱,去他那里一聊,顺便就谈到了小孩上学、近期房价、寻找项目等其他非相关性话题,甚至还不经意间会说到很多商机,这些信息可能暂时对你没有什么帮助,但也许在未来两年内都能遇到,而且所得到的信息可能都是其他渠道无从获得的。第二、互动效果相对较差,误会不容易澄清,同时难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而当面沟通恰恰相反,说到激动之时常会唇枪舌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容易掀起头脑风暴,更多新的想法和创意应运而生,双方很多不解和疑惑能够即时得到解答。第三、由于时间和篇幅上的限制,很多细节难以展开,沟通充分程度上大打折扣,而当面交流,时间上较为充足,很多问题和细节都可以展开来详尽地去谈,沟通密集程度高、信息量大,还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对方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和想法。第四、时间一长,容易对这些通讯工具形成依赖,在思维和行动上都会产生惰性,创业者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上的缜密和创新,以及脚踏实地的执行力,一旦离开了这几点,创业就基本上纯属冒险,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由于从事咨询工作,大多数时间不需要坐班,不少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我就有幸回老家长呆一段时间,陪陪父母,看看亲友。遇到问题,则通过手机和网络与团队其他成员联系。刚开始半年多的时间内觉得这种方式非常不错,什么都不误,日子还过得潇洒自由。后来渐渐地发现了自己正日益陷入孤岛状态中,一手信息获取得越来越少,跟团队之间除了必须的联络之外,沟通大幅减少,甚至有了生疏感,自己的思维也开始犯轴,创意质量趋于下降。这也许在其他领域虽不了什么,但对于从事创意产业的来说,已经属于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幸亏问题发现得早,也就没发生什么大事儿。后来我就调整了策略,索性利用时间安排上自由的便利条件,效仿古人游学之故事,尽可能地游转于各地,去拜访同学亲友,与之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去将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感悟同他们分享。与其这样说,倒不如更坦诚一些。实际上,我觉得自己一些新的感悟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验和印证,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修正、补充和完善。我自己的想法不对不,别人的质疑合理不合理,其实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和深刻,当我再将这些东西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自己也有了相当的底气。除此之外,我还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硬性要求,每周都要找时间出去与某位朋友当面交流一次。毫不讳言,我近几年来接近三分之二的选题和感悟都是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临时激发出来的。一旦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用纸和笔记录下来,如果手头恰好没有带,就先用手机短信简短记录,回去之后再找时间整理。现在团队无论再忙,也会抽出一半天时间坐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胡侃乱吹,为的就是灵感永不枯竭。
  呵呵,你看看他那么多年来的经历就知道了
  在这里,我可以向朋友们介绍一个技巧,可以帮助大家维护和拓展人脉网络,就是主动帮助别人,或者经常找别人帮忙,即使是很小的理由,一来二去来往的多了,关系自然也会更进一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上学之时关系还算可以,但也不是很铁。毕业后他在杭州工作,我在北京,每年回家转车都让我帮他买火车票,顺便一起聚聚,几年下来,就感觉关系超越了同学的层面,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有时还约上各自在京的其他朋友,一起聚聚,感觉都很有帮助。
  
  ——
  
  (029)
  
  铁律之二十九:在劳动力价格上升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创业者要慎重进入劳动密集型尤其是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更多会以全新商业模式的形式出现,但仍摆出不了人均产出率低,靠人海战术去实现企业扩张的特征。
  
  受房价暴涨,奇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房租和日用品价格也曾不断上涨态势,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社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事实上,我们在一些方面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2006年,北京很多小区周围饺子馆的现包大馅水饺价格在一两1.5~2元之间,而目前已经涨到了一两3~4元。2006年,一屉小笼包2.5-3元,而目前涨到4~5元不说,个头还缩小了很多。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多少钱的东西,价格却几乎翻了一倍。当然,多年来500ml的饮料价格还算稳定,超市2.5元一瓶,便利店3元一瓶。但饮料相对而言还算于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而水饺和包子则属于纯粹的手工操作。这里不能对更多的例子一一进行剖析,但非常明显的现象是,需要人工劳作程度越高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价格上涨的幅度越大。而这种现象在饭馆、修鞋铺和理发店等个体户比较集中的领域更为明显。
  
  很多行业,虽然冠名为高新产业,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和员工待遇并不高,项目规模的扩大主要还是靠追加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目前这样的领域有快递服务、搬家公司、物流配送、DM杂志、分类广告、快餐外卖和商情类行业网站等。这类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较多,员工每月的收入在1500~3000元之间。而这些地方楼盘均价基本都向20000元/平米靠齐,两居的房租也大多没有低于2000元/月的。就算与别人合租,或者租一间小平房,加上水电和吃饭,每月的生存成本很难低于1000元。也就是说,现在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资水平基本上已经逼近了底线,随着生存成本的持续提高,他们人力成本大幅攀升的压力很大,本来就不算高的利润空间很容易被击穿,项目也会陷入空前的被动。
  朋友J所在的一家公司,从事某细分领域的DM商情广告业务,同时拥有自己的商机网站平台,在其领域也算翘楚。他在这家公司干了六年,三年之前就从市场一线人员做到了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但一年下来收入到手也只有六七万元。本来打算2009年在通州买房,就在他四处看房之际,房价就飙升到了14000元/平米,看看房价、再看看自己的收入,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家乡呼和浩特,2010年春节过后那里的房价为3000元/平米,计划五一放假期间去看房。等到黄金周去看的时候,房价已经涨到了5000多元/平米,手中准备的钱有些欠缺,又只好作罢。J现在最郁闷的还不是房价,而是自己的收入,虽然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锻炼机会,但一考虑到生存压力,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的想法是,不能再这样下去,要么收入能够提高,要么就得换份工作了。好像今年的市场环境对他们公司不利,在原有薪酬体制下,都在盈亏线上徘徊,如果要加薪,绝对是要亏损了。可以预见的是,J所在的公司肯定不会加薪,而像他一样的员工最终也会因为不堪经济压力而跳槽,企业状况亦将一天不如一天。
  在生存成本日渐升高的条件下,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直接面临潜在的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压力外,还存在着劳动力价格隐形攀升的问题。一个朋友在北京开了家网上超市,用户通过网站平台和QQ下定单,而他们则以配送的形式来实现“门对门”销售服务。小店开在社区之中,每月房租2400元,日平均流水1000元,毛利15个点,聘有2名客服,3名配送员。客服每人月薪1200元,配送人员底薪1200元,外加4个点的提成,分当月、季度和年底3次付清,员工每日提供两餐。这样的待遇在北京类似工种中,不算低也不算高,但对于他们这种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成本压力还是蛮大的。与此同时,还存在着队伍不稳,人员变相怠工的问题。在这些员工看来,你一个月给不了我多少钱,类似待遇的工作也不是太难找,总有一种鸡肋的感觉,你还有求于我,我吊儿郎当,你也拿我没办法,大不了走人,再换个地方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他们项目人员成本每月是7200元,但如果按照实际工作量来算,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各类群体当中,这种心态普遍存在,且越来越明显,从而使得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人力成本要比表面上高得多。
  可能有人会说,劳动力成本隐形提高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与劳动力价格提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种说法放在待遇水平良好的高附加值行业,可能还真的成立,因为你确实可以通过强化管理来抑制类似现象。但放在待遇水平较低的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就不那么回事儿了,这些人几乎在底线上生存,再差基本上还是这样,顶多换个下家,单靠管理来约束和杜绝该种现象的可能性不大。
  up
  在劳动力成本面临大幅攀升压力的情况下,靠低成本来取胜的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如果您将要运作的创业项目正好属于这种类型,那就需要更加慎重了。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如何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或者模式变型,来大幅降低人工利用率,进而压缩成本,将成为各类商业模式都必须认真面对的话题。
  
  
  ——
  
  (030)
  
  铁律之三十:轻诺者必寡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当你和一个人谈生意之时,如果对方在还对一些细节缺乏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轻易许诺你一些事情,或者说话说的太满,千万不要高兴太早,因为这些东西大多都兑不了现。
  
  经商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情,同时也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只有在深入了解情况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成功概率才会更大,也才符合经商的基本精神。如果一个人在对事情尚缺乏较为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许诺你一些东西,则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纯粹是出于面子上好看,为了场面上能应付得过去,内心根本就没有兑现承诺的打算,这种情况在西北的一些地方比较常见,在他们的地域文化中,当场拒绝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情,如果他们说行,实际含义就是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他们说看看再说,那基本就意味着拒绝,假如你认真了,只能自己吃亏。
  第二、当时承诺确实是诚心的,但这是建立在直觉或者信息把握不完全的情况下,在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之后,往往会反悔,将承诺推倒重来。这样的人,要不是性格上有缺陷,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要不就是涉足商海不深,还没有很好领悟经商的基本精神,以及商业逻辑。他们承诺之后,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用不了多久就会后悔,你也别指望他能给你兑现什么。
  第三、做事情不够稳重,不具备经商的基本素质,还爱自以为是,他答应你倒是诚心诚意的,也非常认真地去做了,但由于能力所限,承诺中的东西在他那里实现不了。
  
  第四、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忽悠你,误导你,以愚弄别人为乐。这种类型的人的确存在,但比例却非常低,而且基本都有某种不太正常的心理倾向,或者地域歧视,或者玩世不恭,或者报复社会,……。事实上,轻易许诺者绝大多数在主观上并没有什么恶意。
  
  欢迎点评交流
  对于创业者而言,只有遭遇到轻易许诺,不论原因是什么,应该当心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交了狗屎运,可能这只是麻烦的开始,你再多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L君早年在北方地区代理一汽车养护品品牌,厂家名气较大,但主营业务并不是汽车护理产品。将代理权拿到手之后,就开始通过互联网和朋友介绍四处搜集商家信息,电话招商,连续三个月下来进展不是很大。后来朋友给介绍了两个客户,L电话打过去之后,将情况做了简明扼要的一番描述,本来不抱多大希望,只是想通过扩大基数多寻找些机会。令他没想到的是,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对方居然非常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前期可以先发一批货试试。L仰头长长出了一口气,独自感叹道,苦心人天不负,天道酬勤啊,坚持就是胜利,现在终于赢来了一片曙光。他于是开始积极准备后续工作,组织货源,联系物流,向厂家索要相关宣传品和展示品,为客户设计推广方案,将产品卖点和厂家政策转化成系统的培训课件,还不时协调各种关系,以保证服务上的畅通。他边做这些准备工作,边与客户保持细节上的沟通。起初客户那边反应还算比较积极,但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之后,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先是说这段时间在谈一个大客户,日程安排不过来,后又说产品价格有些高,过了几天又说可能在他们那里卖不上量,再后来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L君自己并不傻,其实也很快发现不对劲,但一方面因为是朋友介绍的,另一方面对方也只是说先进一批货试试,承诺还比较合理,更为关键的是,自己已被深度卷入,侥幸心理非常严重。其结果也不难想象,L君前后在这两个客户身上纠缠了4个多月时间,挤占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劳而无功。
  经商过程中变量太多,很多因素都会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因此商海当中只存在概率大小、大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不存在非常绝对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只具备普通身份,我们没有必要对人家的言论吹毛求疵,但如果是商场中人,话说的太满则是有问题的。在商场中说话太满的,不是经验严重不足,就是喜欢到处忽悠,抑或做事情很不稳重。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样的人还是可以交往的,只要对过程严加监控即可。其实类似说法既对又不对,也许你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但在更多的方面并不懂行,即使你能时时刻刻盯着人家,也未必能保证不被糊弄,另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你也没有时间去盯得很细,与别人进行商务合作,更多是需要依靠对方自觉,否则成本太高。正是因为如此,与其选择不合适的人并进行高成本监控,倒不如直接选择牢靠的人展开合作。
  还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创业者在对轻易许诺者和说话太满者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自己做事情也决不轻易许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培养良好的商业理性,而一旦承诺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兑现,兑不了现的也要向对方及时说明情况。否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非常被动境地,商誉会受到极大的损伤,长此以往也会丧失很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学好经商其实最基本的就是学好做人,做人的很多道理在经商过程中同样适用,只是经商比做人要求得更高,更为精细,更为理性,更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一直强调要信守诺言,但这是要建立在不轻易许诺,许诺要遵循理性,并没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基础之上的。缺乏这个前提,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即使发毒誓,最终很多东西还是难以兑现。轻诺者必寡信,对每一个创业者还有双重警示意义。
  
  ——
  
  up
  经济生活中最易使人陷入常识性误区的八大概念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们的时间、精力和大脑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眼前的事情所侵蚀和吞噬,本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常识,却渐渐被派生的概念和手段所掩盖,最为原始和核心的要素反而鲜为人知。本文所提到的8个概念,都属于人们容易陷入常识性误区的概念,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激发朋友们一起寻找更多常识性的误区,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货币。从货币的演变历史来看,经历了以物易物、金属铸币、金银、纸币、电子货币等发展类型,但无论其如何演变,具体形式怎么样,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换媒介以及价值尺度。只要能有效具备这两大价值,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可以用来充当货币的。从人类长远的发展历史来看,以上5种形式基本上可以代表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后来的发展阶段上不可能再出现前面几个阶段的货币形式。事实上,人们在某个特定阶段或者特定的交易中,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来作为货币,是考虑其现实的便捷性和其他一些具体因素的。这也就是说,尽管货币的表现形式在整体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发展阶段性,但在某个特定条件下,人们会采取哪种形式来作为货币,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法定货币形式由于恶性通货膨胀等原因失去信誉,主流货币供应严重不足,或者交易者手中主流货币极度匮乏的状况下,人们就会选择其他货币形式进行交易。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有了纸币和电子货币等非常“先进”手段的情况下,货币处于“高度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在很多具体的交易中仍存在以物易物,或者金银充当货币的现象。我国早在北宋时期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由于元代纸币的泛滥,到明清又恢复到了以银本位为主导的货币体制。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由于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很多人在日常交易中,不得不采用以物易物这种最为原始的货币形式。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手中的人民币比较短缺,当时以小麦、大豆、淀粉、胡油交换日常用品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在纸币和电子货币一统全球的今天,很多专家和学者还以“法币”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金银价值超常稳定为由,主张为了人类的福祉,全面恢复金银本位的货币体制,这种呼声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以物易物”这种尽管原始,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也屡见不鲜,“项目换石油”、“工程换资源”其实质就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笔者认为,尽管货币形式还会有所创新,但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以物易物、金属铸币、金银、纸币、电子货币这5种形式还会在具体交易中出现,金银本位固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但并不能够彻底取代其他货币形式。
  价格。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从其终极意义上来看,价格在具体交易过程中执行的是价值度量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个功能,任何交换都无从实现,再好的货币形式也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变得不可捉摸。价格实质上是货币派生出来的一种功能,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货币顺利发挥作用,或者说促使交换更为顺畅地实现。如果将放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进行考量,货币又实实在在是财富的分配手段,而价格则是财富分配的比例关系。一个经济体系能否正常运转,自然跟货币以及商品价格的绝对值有关,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比例关系。价格变化,亦或各类商品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化,实际上就意味着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类商品价格太高或者出现暴涨,社会财富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就会向生产这类商品的部门倾斜。比如,在房价奇高和仍在持续暴涨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就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向房地产及其紧密相关的行业集聚,房地产行业的产值与全国农业总产值相当,开发商、地方财政及部分官员成为最大的利益既得集团就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与此同时,某类商品尤其是必需品在社会价格体系中的比例过高,财富和其他社会资源都会往提供该类商品的行业集中,在价格比例或者分配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其他生产部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被深深抑制,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内需不足”自然成为了困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顽疾。谈到这里,我们还可以推导出来另外一个逻辑,就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最为关键的不是货币的绝对数量和价格的绝对值,而是纷繁复杂的各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个均衡的比例关系,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祉。假如这种比例结构均衡,无论出现通货膨胀还是紧缩,无论商品表面的价格是涨还是降,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没有太大影响;假如这种比例结构失衡,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无论是涨还是降,社会的有效需求都难以真正释放出来。如果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很好理解价格最为根本的职能是价值衡量和社会分配,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近十多年来粮价水平和农民的收入一直在增长,但日子却越过越难、幸福感越来越低。价格本质上体现的分配比例关系,在经济生活中非常容易被价格高低这一表象所掩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商品。与产品相比,商品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概念,只有用来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在商品所具备的众多功能当中,最为核心的价值实际上还是其最为原始的价值,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本来用途的质量才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商品身上附着的经营性功能逐渐丰富了起来,标准、VI、包装、定位、品牌、广告、公关和公益、营销、概念、互动、口碑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不断闯入企业运营人员的“法眼”。在现代营销理念和体系的冲击下,数以万计的老板们和职业经理人满脑子都是细分、定位、包装、产品线、广告、品牌、渠道、网络等概念,进而在这些概念中迷失了自我,将自己所经营商品使用价值遗忘在一个角落里,让这些经营活动中派生出来的概念“反客为主”。在笔者接触到的个案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因为过分迷信营销、品牌、广告和包装的神力,不太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甚至信奉“好的营销,即使狗屎也能卖得很好”。但多年持续跟踪下来,发现过分迷信营销等派生手段而不太注重产品本身质量的企业,虽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确能够风生水起、业绩惊人,其风光往往也只是昙花一现,没几年的功夫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那些看上去营销、品牌、广告和包装等方面都做的不算太好,但非常注重产品本身质量的企业,发展虽然速度一般,反而显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慢慢地做大做强。其实,商品的“灵魂”还是其本身的质量,而包装、营销、品牌和广告等手段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缺乏质量上的保障,这些派生手段做得再好,也难以达到雪中送炭之功效。放弃商品本身质量,而将赌注压在那些派生手段上,这种经营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亲手将自己的事业引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
  管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行为,应该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漫长。自从1911年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始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此后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出来。时至今日,给经营界留下的印象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不能做到“指标化”、“精细化”、“定量化”和“人性化”,就算不上真正的管理,就是粗放、落后及没有效率的。运筹学、KPI、ERP、六西格玛、计算机系统控制等管理手段,似乎都成为了攻克管理难题的法宝,没有这些手段管理注定是低效的。然而,从最为原始和最为基本的功能看,管理实际上是要解决如何有效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来达到某种既定目标的问题的。只有切实理解了这一点,才算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内涵。在解决这一问题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切管理理论和工具,其实质都是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手段,而即使是最为精细的手段,都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推动目标的实现,其中还涉及到其与具体环境的“适配性”问题。抛开具体环境去抽象的谈论某个管理理论或工具的作用,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其水平也只能停留在“学究”阶段。正因为没有领悟管理的本质,没有掌握管理手段的适配性问题,许多企业虽然KPI、ERP、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手段一应俱全,其管理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加混乱和低效。本文并没有丝毫贬低这些管理理论和工具的意思,它们都是人类管理智慧和实践新的结晶,对一大批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它们毕竟有着自己的适用范围,离开这些范围,其效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贬低现存的各种管理方式,各种管理手段并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而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别。检验某种管理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标准,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否最为有效地配置人、财、物等资源达到既定目标,而不是其他。每一个老板和管理者都应当根据自己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或者进行调整,切忌急于求成、简单模仿,吃冒进主义的大亏,同时还应该处理好知识储备和实际应用的关系。
  舍得。舍得一词,本是佛家用语,最早出自《了凡四训》,佛学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在当代话语中,“舍”就意味着付出、贡献好投入,“得”则意味着成果、产出和认同。如果用商业语言解释,“舍”就是投入,“得”就是产出,“舍得”就是一个投入和产出关系的问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人在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就在“舍得”问题上,不少人解读为“付出就有回报”,“付出总有回报”,甚至在经营活动中用非常精细化的方式考核产出投入比。在这种思维框架下,投入者不但关注整体上的产出投入比,还特别在意较短时间内的产出投入比,和每一次具体行动的产出投入比,将考核指标落实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面,似乎唯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管理,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解使得相当多的经营者在实践中进入了误区。实际上,“舍得”是一个总体和长远上的概念,如果套用在经营领域,大致上可以这样理解,“要想获得回报和收益,自己必须主动付出,这种付出应该是大范围的、持久性的;付出之后,有的付出可能会有回报,有的付出可能没有回报;有的付出可能回报时间比较短,有的付出可能回报时间长;有的付出可能回报时间早,有的付出可能回报时间晚;有的付出可能回报的比较多,有的付出可能回报的比较少;单次付出的回报情况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但从总体和长远上来看,这无数次付出的回报会非常可观;我们不能因为某次付出没有回报,或者回报不太理想而放弃后续的付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舍得”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盈利目的性很强的经营性概念,而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投资组合”的积极心态去看待和运作“舍”与“得”。大道至简,触类旁通,在人脉关系的打造上,这种方式同样适用,毕竟人性当中都有讲感情、经不起别人对他好的一面。
  勤奋。在我国市场经济大潮中,勤奋虽然被官方和正统理念所认可,还是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但在现实中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在不少人的话语体系中,“勤奋”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甚至成为愚钝、没头脑、不灵活、卖死力的代名词,事事偷奸取巧、削头钻营和寻求捷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勤奋”的本义是指“不怕吃苦,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好事情,以此得到自我提升和社会认可”。对于“勤奋”这个概念的认知,笔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大致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读大学之前,受父母教诲和学校正统教育的影响,本人虽然对这个词没有深刻的体会,但还是深信不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根本就谈不上对“勤奋”这一概念的掌握,天天喊在嘴边,那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上大学之后直到毕业后两年,受社会上各种反传统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接触到很多靠关系、投机、钻营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本人原来笃信无疑的很多传统价值观渐渐开始垮塌,甚至认为再谈这些概念就是迂腐、不谙世事的表现,“投机取巧”才是与社会和市场经济接轨。从毕业后的第三年开始,由于因缘际会,笔者结识了年龄长自己不少的一些朋友,开始对众多名人的简历进行研究,并对那些靠偷奸取巧而取得“成功”的人士继续保持关注,另外随着自己实践的深入,对诸多问题逐渐有了切身的体会,最终发现,靠勤奋去发展的人,虽然成功的会慢一些,但要稳当得多,最终能够发展到一个较好的高度,而靠旁门左道去发展的人,尽管很容易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几年下来,大多数早已难以找到踪影,剩下的最终的发展高度都不太理想。根据笔者的体会和与朋友们的交流,发现勤奋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只有善于把握细节的人,才能委以重任,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而对众多细节的领悟和把握,也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获得;第二、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这是目前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一个道理,但也只有走“勤奋路线”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第三、魔鬼存在于细节当中,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和道理,根本就不可能在书本和别人那里学到,只有靠自己努力去不断揣摩,才能真正掌握,没有勤奋努力,火候不到,就难有所获;第四、做任何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点都非常多,一两次实践根本就不可能穷尽这些关键点,只有在“勤奋导向”下不断实践,才可能遇到过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专业化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高度;第五、上学都有过做习题的经历,不管老师讲例题的时候理解的如何透彻,如果不做5~10道习题,我们对某些定律和公式的掌握程度还是要大打折扣,基本功不到位,不能很好解决一些建立在简单问题组合基础上的疑难问题,而任何领域的实践都是这个道理,勤奋在其中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owen22cn 2011-10-23 16:41:04
    真正开始后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钱花出去如流水,而赚回来如抽丝,要是没有资本,或者逼不得已,目前的经济形势还是不要轻易创业的好。
  -----------------------------
  呵呵
  商业模式。泰莫斯认为,商业模式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目前众多的商业模式探讨过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某类企业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和方式,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而在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口中,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似乎更为简单,直接指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和方式。也正是在这种一再简化的理解中,人们常常会误入歧途,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商品和服务类型及其提供方式,以及潜在的盈利点来源和组合方式上,而忽略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商业模式的要害是“商业”,其实质是要通过一系列资源配置活动,已有系统能够实现盈利和滚动发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大做强。如果从中长期来看不能做到盈利和自我滚动发展,还需要依靠从外界“输血”来维持运作,这种所谓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商业模式,而是公益性项目,充其量也只能叫做服务模式。在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某一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实际上直接决定了该企业能否实现收支平衡,甚至决定了他们是个体、私营、股份还是上市公司等发展状态。要想改变一个项目的经营状态,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对“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或者优化来实现。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另一个误区,就是不顾实际情况,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殊不知,别人商业模式之所以会成功,是有着他们一系列独特配套条件的,除非那些条件自己也大多具备,否则很难复制成功,抛开具体条件去一味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没有太多出路。这一铁律,在商业实践中一再被证明,但总有重蹈覆辙者,真像一个段子描述的那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接着变前浪,还是死在沙滩上”。其实,成功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对自己原有各种资源整合的结果,其商业模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自己各种资源的梳理整合出来的,在这方面因果倒置,最后很难取得成功。这也是模仿别人成功“商业模式”而导致自己成功的现象,其出现概率极低的重要原因。
  高技术含量。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文章,提高利润水平的有效办法是提高技术含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意味着更低的利润,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定比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更赚钱,或者说高技术含量就意味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经过许多年来专家们和媒体的一再宣传,这一逻辑已经深深地印入了国人的脑海之中,几乎没人对此提出疑问。稍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铁矿石的技术含量要比钢材甚至是生铁低得多。然而近些年来,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CVRD)以及力拓(RioTinto)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通过连年大幅涨价赚得盆满钵满,我国钢厂的利润却一再滑坡,利润率也难以跟三大矿商同日而语。在历年的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中,中方虽然每次都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对方提出的价格,连还价的余地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众多评论家再三分析,其原因多归结为国际铁矿石供应的高度垄断性,而作为需求方的中国钢铁行业,其产业集中度偏低。“铁矿石事例”不但是对我们业已形成的高技术含量逻辑的一顿当头棒喝,也向我们揭示了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的真相。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技术含量会导致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然而高技术含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其中的奥妙在于高技术含量一方的垄断性如何。如果高技术含量一方垄断性高,而对方较差,则就会拥有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反之亦然。人们感觉到“高技术含量就意味着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并将其奉为公理,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更高的技术含量就意味着更高的垄断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无误的意识到,高垄断性才能真正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话语权,而人们习以为常的逻辑只是一种表象。
  企业经营者所常见的十大困惑
  
  在房价及其他生活成本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有着创业的冲动。而已在商海中拼搏多年的创业者、老板以及职业经理人们,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天天考虑着项目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做大做强,最起码得保证增长速度跑赢CPI,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不被悄无声息地“掠夺”走。然而,一个非常简单和冷酷的现实是,创业难,创业苦,让项目做大做强更是难上加难,尝尽千辛万苦。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能够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常常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到头来仍难以尽如人愿,面临着多种大大小小的困惑。笔者在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接触过大批的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对他们的懊恼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概括起来,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困惑之一:行业龙头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这么做了,为什么他们有效果,而我们没有效果。几乎在我国所有的行业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恶习”,就是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竞争对手特别是行业老大的身上,不去研究用户、消费者和市场,而是一味地去克隆龙头们的模式,似乎只要是将“大佬”的操作方法学到家,自己就能做大做强,成为下一个万众瞩目的“大佬”。凭借多年的经验笔者也承认,以行业龙头作为榜样,在操作细节性指标方面开展“综合式对标挖潜”,对于快速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力,缩短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确实会有着巨大的帮助。但大量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如果学习和进步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模仿上,企业基本上没有机会去赶超龙头老大,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大祸。
  @哎呀狮子座 2011-10-28 03:02:12
    自己写的?佩服。
  -----------------------------
  呵呵,我自己写的,欢迎拍砖
  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第一、所有模式效用的发挥,都是与某些具体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抛开具体环境谈论模式,没有任何意义,龙头们行之有效的模式所依存的客观条件,模仿者不一定会同样具备;第二、大家从远距离看到的往往都是操作模式的表象或者说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而背后隐藏的原理和战略意图未必能够看得明白,没有很好领悟原理和规律的模仿,无疑是买椟还珠、不得其法、贻害千年;其三、从终极意义上讲,企业营销和品牌传播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都是用户、客户和市场,如果忽视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和努力,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大佬”身上,结果常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在我们国家,受崇古、科举制和标准答案等惯性思维的影响,从来都不缺乏勤奋学习者,而缺的是能够悟到原理、找出规律、活学活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所创新之士。逻辑起点错误、忽视实际情况和只看形式无悟本质,是这一困惑产生的根本原因。
  困惑之二:我的操盘手和经理人是从世界500强企业或其他标杆公司空降过来的,他们原来都非常能干,为什么在我这里发挥出来的作用却不太理想。迷信跨国公司和标杆企业经理人的能力,是目前我国工商界所存在的有一个普遍现象。自己企业问题重重,在主观和客观上又都需要做大做强,名企特别是跨国公司光环四射,从他们的现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种心灵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投射,使很多企业经营者对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人们变得无比折服和崇拜,往往也把从这些企业空降经理人当作一剂万应良药,似乎只要把那些“神人”们请过来,打造百年老店的可能性就会急速提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笔者长年跟踪的一些案例当中,从名企特别是跨国公司“空降”经理人的结果往往是企业砸了一大笔钱,基本没有效果,管理摩擦太多,出资方失去耐心,空降兵被迫走人,而且这一周期基本上不超过两年。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高,但也确实存在空降成功的案例,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