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saopaulo 309楼 2013-03-23 00:32:45
一篇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反思和批驳的帖子,光这思考角度就直接PK掉了80%常占经坛版面资源老生常谈的朽文。
文字间没有哗众取宠的感觉,挺接地气的,楼主自我介绍是北大学经济的科班出身,这又PK掉了剩余70%只想吸眼球,没有经济常识的天涯作者。
此外,竟然能举商业案例来佐证,这些案例看似还是楼主亲身经历,而不是道听途说和转载,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在充满掉书袋的经坛真不多见。
......
-----------------------------
@搜飕111 324楼 2013-03-23 16:55:09
谢谢这样的评论。天涯人气那么旺,说明这里有很多高手。大家的出发点和经历不一样而已。
我呢,只是想回到事情本来的样子。之前是想学以致用,后来慢慢在事实面前开始反思,哪些是适合的,哪些是不适合的。都是先有案例,才有思考的。
无意中被这么评价了,开心啊。
-----------------------------
@petersaopaulo 364楼 2013-03-25 00:38:30
我只是实事求是的说来着。
天涯经坛的帖子,不是千年一律唱衰的崩溃论,就是引经据典指点江山似的长篇大论,我觉得都快被社会竞争的失败者和书呆子理论家们给占领了。
楼主从市场实战中走出来,再回头分析和评论曾经校园里的书本知识,个人认为你更有资格来谈论市场经济这个东东。而且我看得出,你的商业案例不是吹的和转载的,而是亲身经历的。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正理解市场的残酷和魅力。市场千......
-----------------------------
相逢何必曾相识!
尽在不言中
我继续努力
@时代之 342楼 2013-03-24 14:39:06
市场经济偏袒强者很正常,这个怎么也成陷阱了。
-----------------------------
@yeziwuhen1985 343楼 2013-03-24 14:50:51
大鱼给小鱼设计好路线,忽悠小鱼执行路线就能变大鱼,最后发现是变大了,最后进大鱼嘴里了,只有极少数长大的小鱼能逃脱虎口,这就是楼主要讲的。对于小鱼来说,条条框框就是陷阱
-----------------------------
@搜飕111 358楼 2013-03-24 21:30:19
对的。还是回到最前面的问题,规则是谁定的。
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要等下面某章的内容了。和东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关
-----------------------------
@yeziwuhen1985 366楼 2013-03-25 09:07:50
更新速度还是慢哦,一天一篇不过瘾,希望多加入些方向性选择的看法。个人看法,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速度是个催化剂,上天堂入地狱都靠他。这个房地产十年,我参与了两次小投资,也有些收益,遗憾的是一直不肯投入房市,我的观点是房子是不能作为投资品的,没想到居然被媒体丈母娘们生生变成了投资品。我觉得改变人群思想、引导人群消费这个应该算是最高明的操盘手吧。希望楼主最后能谈谈对未来十年的看法,给小投资者点......
-----------------------------
后面很多内容还在不断弄。
投资机会,要哪类。大多数投资机会,是零和博弈。那么,就不能在公开场合讨论了。
@前生 375楼 2013-03-25 17:37:47
作为曾经的SF人,SF和老M在我们身上的印迹太深,看着SF一步步发展成巨无霸,骄傲的同时,也是怅惘,正如我的老同事老朋友飕飕在正文里说的,要成就这样的伟大,就必须牺牲更多的个性和自由。,“唯一不怕的就是犯错”已经不可能了,无论sf还是老M,都不会回到过去了。当年的sf,我很怀念它……
期待看到飕飕更精彩的文字,期待把我带回到激情燃烧的当年:)
-----------------------------
天涯逢故人!君若安好,我便晴天。
听说你在云南搞了两家客栈,真是会享福啊。有机会要实地学习学习。
@前生 376楼 2013-03-25 17:38:41
加油,我会一直追着这个帖子看的:)))同时,我微博转发宣传,让更多的SF朋友看到,飕飕不介意吧
-----------------------------
老m会不会不开心啊?网络这东西,有些不可控的。
@一枚小石子 388楼 2013-03-25 23:55:12
楼主果然是坑,是个隐藏很深的坑!
把丑陋的东西说成美好的,且反复的找理由,你恶心不?
难道民众都变成温驯的猪狗你才满意?
最恶心你这种阴暗的复辟派,因为它有迷惑性,危害更大。
你还不如直接转载张宏良的lj
-----------------------------
兄弟,你这一出手,就知道你想干嘛了。好吧,帮你一把。
在大家的支持和启发下,这段时间在专心调整后面的内容。第三第四章的框架基本梳理好了。是的,我们要质疑西方经济学最核心的一些东西,然后试图预测未来。
这几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难道还不能说明西方经济学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吗?中国的楼市黄金十年,难道给我们的启示还不够吗?后来者的道路,要靠自己去寻找。
市场经济要建立起来,配套的基础建筑,也一定需要建立起来。如果这一切在未来十年展开,那么机会就在其中了。
第三章 宏观经济是红色的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不是科学
第二节 请下神坛!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是红色的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中的机会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人性在社会层面上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大时势与小梦想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曾经长期领先
第二节 为什么中国不能率先进入市场经济
第三节 为什么西方抢先进入市场经济
第四节 预见未来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人性观决定了经济模式的演进
基本梳理好的框架,到现在为止是这样的。再次感谢各位,如果慢了,请稍稍谅解。我尽力。
前言 聚天下之英才俱毁之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后来者的坟墓
第一节 第一个耳光
第二节 三个陷阱
第三节 房地产是这么回事
第四节 绞杀理性人
第五节 拜拜,黄金时代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片面假设之谬误
第二章 资本的血统
第一节 是肮脏还是先进?
第二节 一个资本的产生
第三节 另一个资本的突击
第四节 资本的血统
第五节 后来者的奋斗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人性在组织层面上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宏观经济是红色的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不是科学
第二节 请下神坛!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是红色的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中的机会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人性在社会层面上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大时势与小梦想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曾经长期领先
第二节 为什么中国不能率先进入市场经济
第三节 为什么西方抢先进入市场经济
第四节 预见未来
本章经济原理小结 人性观决定了经济模式的演进
@mask114 404楼 2013-03-26 10:34:49
绝对有货
-----------------------------
大家支持多一点,我胆子就大一点,说的就多一点。谢谢!
@王胖桃她哥 409楼 2013-03-26 15:27:06
楼主写的不错,加油!
我也知道楼主说的是哪几家公司了。
-----------------------------
因为涉及的都是真人真事,所以,大家明白意思就够了。公司是有性格的,资本是有血统的。
@louvre123 412楼 2013-03-26 20:53:56
楼主语言能不能通俗易懂点,看着累,逻辑的连贯性不强,中心思想看不懂。能不能先点
明主题,然后论证呢?
-----------------------------
主题就是题目
1寻找后来者的道路,这是目的
2房地产黄金十年,这是案例
要寻找道路,就要预测未来。那么,不得不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一点,不得不先摆很多的案例。
请继续提出意见。
@2013英儿 413楼 2013-03-26 21:17:07
楼主在搜房高就?真心佩服你们的老总和同事们!踏对点很重要,新兴行业新人辈出!
-----------------------------
这里不讲具体的人和事啦。
怀念那段岁月,然后,对资本表示敬畏。
回复第42楼, @搜飕111
第一次到天涯发帖。之所以来,是一直听说这里高人很多。期待你们的观点。
暂时还没看到什么。难道天涯对“后来者”也比较排斥吗?
--------------------------
@幻始现终 414楼 2013-03-26 21:58:36
没明白为什么后发国家都是集体主义?是因为大部分人盲目的迷信个人主义?
-----------------------------
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前四章都讲完了,才说的清楚。
我们一步步来?
第四节 资本的血统
世界上最难以逾越的客观存在是什么?是时间。再好的筵席,都要曲终人散。那种失落和伤感,总在筵席主人心里徘徊。付出艰辛后得到的辉煌,总让人魂牵梦绕不愿忘怀。可是,时间总是毫无表情的流走,任你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与时间做抗争,成了人们最终极的目标。人们繁衍后代,人们建功立业,人们总希望在时间的长河里多留一点自己的痕迹。
资本可以例外么?不能。每个资本背后都有智慧的头脑。一个行业可能十几年就消亡了,但资本可以长存。培养和选择合适的后来者,资本就能存续和发展。前辈积累的经验是没法直接教授给后来者的,总要经历一些过程,才可以把精髓传承下去。于是,资本就有了血统。
Fqq知道“资本的血统”,因为他是个传承者。虽然见过几次,聊了很多,fqq几乎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但是,他多次提到了他的师傅们,那些1949年以前的上海滩人。虽然fqq是40多岁满脸煞气的人,有时讲起师傅们对他的教诲来,脸上居然有新媳妇说到她娘的神情。讲到最后一个师傅也离世了、讲到他带着公司的人去江苏为师傅们扫墓、讲到握着师傅手许下“守衡一生”的重诺,我看到的是超越数字超越理论的东西。我问fqq,这是中国特色吗?回答:“不。”最强大的金融国家,也是这样的师徒相传。
你瞧,如果我们只是去看这些最强大金融国家编的理论,不去探究人家实际是怎么做的,不去和人家交几回手,怎么可能真的弄明白经济和金融的原委呢?
Fqq并不是学经济专业的,是个毫无疑义的实战派。早年折腾了一些自己的事情,在赚钱和追女孩子两方面都很有一手(后一个没直接验证过,建议fqq嫂帮忙调查一下,我们要对读者负责),曾经在股市里年少得志亦轻狂,然后在市场里受了很大的挫折,狼狈躲到了杭州边,走投无路差点跳了西湖,怕西湖水不深,琢磨着要找块合适的石头系在身上,还好没找到。然后人生开始转折,磨练十年,早已是扎根中国全球视野。回头看去,境遇中种种偶然居然都有必然的因子,各种滋味在心头。我是小巴拉子+局外人,又还听得懂他大致在说什么,所以fqq愿意和我讲讲心里的故事。但是,他一直不把真实姓名告诉我,我也从不打听。这样,拿他做案例的时候,心理负担会小很多。
资本不只是钱,资本是可以有血统的。某些资本有渊源,有传承,当然也可以有家教。资本,是冲着利润去的,但对于有些资本来说,短期利润的数字大小并不是第一目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况且,投资领域是如此复杂多变,有太多的陷阱和风险。贪婪和恐惧,是必须被驾驭的。这就需要它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严格制约,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传统对它们很重要。传统就是:年轻人未必理解,但历练之后回头看时,发现原来真的有道理。 因为有骄傲,所以才流传。
“资本的血统”是由温州民间资本这个话题引申出来的。我们国家经济改革中,有两个内生的模式一直在拿来做对比,一个是苏南模式,一个是温州模式。我从小在苏南长大,所以在图书馆的时候总找相关的书籍看,对温州模式的关注从此没有间断。后来做了温州人的女婿,有了一大帮讲话我听不懂的亲戚,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会着苏南与温州的各种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有山有水有海,物产的种类很丰富,山珍海味河鲜都有,但是产量并不很高。苏南一马平川,鱼米之乡产量很高,只是种类就没那么丰富。温州人团结勤奋能吃苦,敢冒险敢闯荡,好像满世界都能遇到他们,过年时温州大街上各省牌照的豪车像开车展。苏南人习惯盯着一个地方使劲,比较低调,看起来安安稳稳规规矩矩的。因为没有深入调研过,所以无法把两个地方的企业做对比分析,只能有一种大略的印象。其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两者的共性越来越多了,只是当初起步时的出发点不一样吧。殊途同归,似乎总是一个最终的规律。
除了上海等极少数的地方,中国的民间资本也才兴起十几二十年,恐怕还没有让时间磨砺出“血统”来。于是,在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很多民间资本从实体经济里抽了出来,进入到中国楼市的大狂欢里。这个过程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命题,后面将做探讨。学费总是要缴的,缴多缴少的问题。不经历真正的挫折,不能磨练真正的豪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2012年底2013年初),我一直在留意房地产调控对温州的实际影响。局面是很严峻,亲戚朋友们从银行、企业传来的消息都印证这一点。有一位专程到温州调研了一连串城镇的记者朋友断言,温州民营经济这次完了,爬不起来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经济最核心的资源,不是钱,而是人。也许资本的血统还没形成,但为人处世的传统从没有断绝。只要温州人的传统和精神没有变,后来者总会迅速成长,而且比前辈更加强大。至少从我的切身体会上,没发现周围温州人的精神受到多少影响。
最强大的资本——无论民营还是国有——总是要和时间赛跑的,传承是必须的。后来者们,机会总在那里,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足够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