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终于翻页了,那就继续更。
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我所经历的30个奇闻异事
老头再次没有发现异常,只好又回去睡觉了。
但是,自从那晚以后,这个陈列室就不安宁了,总是半夜从里面传出各种声音。老头没折,只好向矿里作了汇报。当时毕竟文革还没结束,阶级斗争的弦绷得是很紧的。就有人分析,会不会有“阶级敌人”搞破坏。比如,有人对矿史中的描述不满,如把某人的老爸被用雕塑丑化成了坏人,这个人就来找麻烦,装神弄鬼,或者把雕塑给破坏了。
为什么矿领导这么肯定是有人搞破坏呢,除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还真要说说我们矿的矿史。
我们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的国营企业,有三四千人。在国营企业成立之前,在旧社会,那里就已经有很多人挖矿。收归国家后,我们矿比较有势力的,有三拨人。
第一拨人,我们可以叫它“丘八派”。就是四野的转业军人,所谓南下干部。林彪的四野是共军里最强悍的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仗的完了,匪也剿完了,部队就要安置啊。当兵的就让他们回家种地了,但那些军官,营长连长的,回家种地就不合适了,就把他们派来开矿,搞社会主义建设。这帮人基本上是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四野是从东北往南打的嘛。这些人当了几年兵,不少人都混了个营长连长的。至于就地征兵的当地人,没怎么打仗战争就结束了,混上军官的就很少了。至于再大的军官,军长师长的,有不少是我们当地人,井岗山离我们那不远,当年太祖带了不少人出去。不过我们那小矿山容不了这些大人物,他们即使搞建设,也是去新疆建设兵团或者搞导弹基地什么的,现在的电视剧还有不少反映他们那段历史的。
第二拨人,我们可以叫它“眼镜派”,就是一些技术干部。五十年代初建矿的时候,好多中专生被派到了我们那里。当年正牌的大学本科生太少,还轮不到我们那样的小矿,只能接收中专生。这些中专生也基本是外省人,比如湖南、江苏等,有学采矿的、治金的、勘探的、测量的、机电的、土建的等等。我老爸也算这拨人里的一个。
第三拨人,我们可以叫它“地主派”,就是从旧社会一直在这里开矿的那些人。旧社会的时候,这里有很多当地的私人在开矿。有的发财了,成了矿主,有的血本无归,给别人当苦力的,上吊自杀的,都有。解放了,矿产资源收归国家了。这些人里,很有钱的大矿主就被镇压了,其他人就收编为国营矿山的职工。
但是,自从那晚以后,这个陈列室就不安宁了,总是半夜从里面传出各种声音。老头没折,只好向矿里作了汇报。当时毕竟文革还没结束,阶级斗争的弦绷得是很紧的。就有人分析,会不会有“阶级敌人”搞破坏。比如,有人对矿史中的描述不满,如把某人的老爸被用雕塑丑化成了坏人,这个人就来找麻烦,装神弄鬼,或者把雕塑给破坏了。
为什么矿领导这么肯定是有人搞破坏呢,除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还真要说说我们矿的矿史。
我们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的国营企业,有三四千人。在国营企业成立之前,在旧社会,那里就已经有很多人挖矿。收归国家后,我们矿比较有势力的,有三拨人。
第一拨人,我们可以叫它“丘八派”。就是四野的转业军人,所谓南下干部。林彪的四野是共军里最强悍的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仗的完了,匪也剿完了,部队就要安置啊。当兵的就让他们回家种地了,但那些军官,营长连长的,回家种地就不合适了,就把他们派来开矿,搞社会主义建设。这帮人基本上是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四野是从东北往南打的嘛。这些人当了几年兵,不少人都混了个营长连长的。至于就地征兵的当地人,没怎么打仗战争就结束了,混上军官的就很少了。至于再大的军官,军长师长的,有不少是我们当地人,井岗山离我们那不远,当年太祖带了不少人出去。不过我们那小矿山容不了这些大人物,他们即使搞建设,也是去新疆建设兵团或者搞导弹基地什么的,现在的电视剧还有不少反映他们那段历史的。
第二拨人,我们可以叫它“眼镜派”,就是一些技术干部。五十年代初建矿的时候,好多中专生被派到了我们那里。当年正牌的大学本科生太少,还轮不到我们那样的小矿,只能接收中专生。这些中专生也基本是外省人,比如湖南、江苏等,有学采矿的、治金的、勘探的、测量的、机电的、土建的等等。我老爸也算这拨人里的一个。
第三拨人,我们可以叫它“地主派”,就是从旧社会一直在这里开矿的那些人。旧社会的时候,这里有很多当地的私人在开矿。有的发财了,成了矿主,有的血本无归,给别人当苦力的,上吊自杀的,都有。解放了,矿产资源收归国家了。这些人里,很有钱的大矿主就被镇压了,其他人就收编为国营矿山的职工。
这三拨人各有优势。丘八们打过江山,最受上头信任。因此,矿里掌权的,一开始就是他们,书记矿长和好多中层干部,都是他们当任。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办事也粗蛮,但对上面能说上话,能给矿里要来钱和设备。眼镜们文化程度最高,我上矿子弟中学时,老师大部分是这拨人。要建设现代矿山企业,离了技术毕竟是不行的。所以这拨人虽然文革也有不少人挨批,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势力的。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这拨人就取代丘八,掌握了矿里的主要权力。地主们因为出身不好,从旧社会收编过来的人,总是不容易获得信任的。而且他们跟被镇压的矿主总有些关系,要不就是亲信朋友,要不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什么亲戚。不过,这拨人在当地开了多年的矿,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可不是眼镜们所能取代的。因此,离了这拨人也不行。
这样三拨人,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共同把这个矿撑起来了,慢慢发展好了。好象是03年吧,矿里搞建矿50周年大庆,把这帮老头都请回矿里,其乐融融,都七老八十黄土埋半截了,见了面,一笑泯恩仇,按官方的语言,是共同创造了辉煌,呵呵。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中国人,喜欢内斗。这样三拨背景不同的人,当年的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大概所有的老国营企业,都有这个问题。对我们矿来说,尤其是那些旧社会就在那里的“地主派”,把他们的矿没收了,又在政治上压制他们,而且是受外地人的压制,由此导致的一些矛盾,包括地域矛盾,就很尖锐。
这样三拨人,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共同把这个矿撑起来了,慢慢发展好了。好象是03年吧,矿里搞建矿50周年大庆,把这帮老头都请回矿里,其乐融融,都七老八十黄土埋半截了,见了面,一笑泯恩仇,按官方的语言,是共同创造了辉煌,呵呵。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中国人,喜欢内斗。这样三拨背景不同的人,当年的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大概所有的老国营企业,都有这个问题。对我们矿来说,尤其是那些旧社会就在那里的“地主派”,把他们的矿没收了,又在政治上压制他们,而且是受外地人的压制,由此导致的一些矛盾,包括地域矛盾,就很尖锐。
说到这里,就要回到那个“矿史教育陈列室”了。那个陈列室,是在掌权的丘八们主导下搞的。因此,自然对旧社会矿里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夸大、扭曲和丑化。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是政治形势所迫。现在不是说,著名的雕塑刘文彩的“收租院”也是编造的吗。我们矿的那个陈列室,由好些个雕塑群组成,每个雕塑群讲述矿里的一个小故事。在当时的形势下,当然是要突出阶级斗争了。比如,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小孩在矿主的矿区捡碎矿石,结果被矿警发现了,就开枪把小孩打死了。还有一个故事是讲一个人领导工人跟矿主斗争,结果被矿主推进天井摔死了。天井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就是那种深一二百米的竖井。而据当地人讲,这两个故事都有失实的地方。第一个故事是小孩去偷矿,矿警发现后追他,他就跑,矿警想吓唬他,就朝边上开了一枪,结果子弹射在石壁上,弹回后打在了小孩头上,把小孩打死了。第二个故事更不靠谱,是说一伙人去挖矿,卖了钱以后,在分钱的时候发生矛盾,打了起来,结果有一个人失足掉进旁边的天井里死了。这个矿警,或者这伙挖矿的人中的带头大哥,肯定还是有些后代或亲友在矿里的,这些人看到矿史对他们失实的丑化,心里肯定不爽。找机会捣捣乱,从逻辑上也是讲得通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丘八矿领导怀疑是有人故意搞鬼的原因。
呵呵,抱歉上面兜了个圈子,介绍了一些背景情况。现在接着说。话说既然领导认定了是有人搞破坏,就派了两个民兵,带着枪,晚上跟这个看门的老头一起住。到了半夜,果然楼上又传来动静,有人说话和走动。于是三人穿上布鞋,蹑手蹑脚地上了楼。到了门口,把门突然打开,迅速拉亮灯。三人往里一看,什么异常也没有。于是这两个民兵第二天就如实报告了领导。领导听了很生气,把这两个骂了一顿。命令他们第二天晚上直接躲到陈列室里去,而且连老头也不要告诉。为了保险起见,又命令武装部的头带队,三人一起去。这个武装部的头,也是一个转业军人,在部队时是一个连长还是指导员什么的,反正是矿书记的部下,一起转业的。因此领导要他去,觉得这样放心。
楼上同学多顶贴,楼主更得就快,呵呵。没人顶楼主也就没兴趣了。
第二天,三人早早吃了晚饭。准备好了枪、棍子、手电、水壶,穿上布鞋、黑衣服等。绕开老头,直接从行政部取了备用钥匙,把门打开。三个人躲在了幕布的后面。也难为这三个哥们了,那里面又黑又阴冷,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长久没人来,散发着一股怪怪的气味。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整整六七个小时,这三个哥们躲在里面,动都不敢动,连水都不敢喝,生怕弄出响动。三人紧张到了极点,互相都能听到对方砰砰的心跳。到了下半夜两点多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那个领头的便悄悄把幕布拉开一角,往外看。看到的景象把他吓坏了。他看到一个穿着衣服的雕塑象僵尸一样,在那里一跳一跳地走动。毕竟是当过兵的,而且三个人都有枪,所以还能稳得住。于是三支手电同时亮了,三个人端着枪一齐跳了出来,大喝道:“什么人?”令他们奇怪的是,明明刚才看见一个僵尸一样的在跳,等他们出来后,把手电一扫,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雕塑都好好地在原来的位置。他们又仔细检查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上面厚厚的灰尘,没有任何被人动过的痕迹。三人吓得脸色刷白,急忙关门撤了回来。走过老头的屋子,老头已经起来了,看见他们,老头忙问刚才你们是不是上楼了,刚才楼上有声音,你们看见什么了。三人急着想把这奇怪的情况向领导报告,不想向老头泄露,随便吱吱唔唔了几句,就走了。
手机党怎么麻烦呢
顶贴的哪里多了,我觉得鬼话人气远不如以前了。
话说这哥三个回去后,第二天一早就向矿里的头作了汇报。几个矿领导都是当兵的出身,一般是不信鬼啊神的,但这回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而且其中一个还是矿书记的战友、铁杆亲信兼武装部的头,因此这几个矿领导心里也发毛了,不由得人不信啊。不过,几个领导为了慎重起见,又暗中派人秘密对看门的老头进行了监视,同时另外派人晚上盯着那两个窗户。最后终于确定,窗户确实没有人爬过,老头也跟这事无关。因此,几天以后,几个领导开会一商量,觉得这事确实太邪乎,可能是那些雕塑里面有好人被冤枉成坏人了,于是乎这人就闹腾。但这个陈列室建成有10多年了,本单位的,外单位的,参观过的人不知有多少,总不能再把历史重新调查一遍,更正过来吧。而且,当时要真这么干,可能犯严重的政治错误,上面要追究起来,矿领导也担戴不起。于是,几个人一合计,决定这事也不用查了,以后这个陈列室还是少开放为妙。对于这些奇怪的事,几个领导要求知情者都不要去传。
本贴是立足于真实事件来写,这也是与小说味太强的故弄玄虚的贴子的不同之处。
有人看就继续更。。。
不过,这事可不是领导说不传就不传的,毕竟传这些奇闻怪事是人的天性,何况这事目击者有好几个人呢。就是领导自己,回家也备不住会跟老婆孩子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的,不出半个月,全矿的人都在私下传这件事。还有两个好事的年轻人专门去探查,他俩给那个看门老头一点小礼物,然后就住在老头的屋里。到了下半夜,真就听见了楼上的动静,就让老头带着他们上了楼,结果打开门后也是一切正常。从那以后,这事就越传得邪乎了,连外单位的人都知道了。那时,各单位之间经常搞互访,互相学习取经,开大会时往往几家单位在一块开。象这样的陈列室,基本上各单位都有,也是互相参观的。就有外单位的领导,来我们矿时,跟我们矿的领导说,听说你们的矿史教育陈列室闹鬼,能否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这样一来,领导原来不想开放的,后来也没办法,还是经常开放。只是白天进去的人多,也没发生过异常。
就在大家都传这个陈列室闹鬼的时候,矿里又发生了一件怪事。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件怪事是这样的。矿技术科副科长的儿子,一个平时活泼的小男孩,一天晚上睡到半夜,突然大喊大叫的,然后就喊他爸。他爸急忙进了他的房间,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才看见一个人,从窗户里跳进他房间,压在他身上,咬他的脖子。他爸说你一定是做恶梦了,小孩还不服气,说我明明看见一个人,脑子清醒得很,怎么是做梦呢。他爸于是安抚了他几句,就回房睡觉了。但没过两天,这小孩又做了同样的梦。
就在大家都传这个陈列室闹鬼的时候,矿里又发生了一件怪事。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件怪事是这样的。矿技术科副科长的儿子,一个平时活泼的小男孩,一天晚上睡到半夜,突然大喊大叫的,然后就喊他爸。他爸急忙进了他的房间,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才看见一个人,从窗户里跳进他房间,压在他身上,咬他的脖子。他爸说你一定是做恶梦了,小孩还不服气,说我明明看见一个人,脑子清醒得很,怎么是做梦呢。他爸于是安抚了他几句,就回房睡觉了。但没过两天,这小孩又做了同样的梦。
这小孩每天晚上看见的都是同一个人。半夜惊醒后大喊大叫的,没办法,他爸就过来陪他睡。但这孩子仍然说每天晚上都看见那个人来找他,而他爸却什么也看不见。连续几个晚上之后,他父母就大为紧张了。就问他这个人长得什么样,穿什么衣服等等。听了小孩的描述之后,他父母就使劲回想,在那些死去的矿工中,有没有生前他们得罪过的人。矿山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他爸是管生产和技术的副科长,他妈也是一个技术员,两口子都是分到我们矿的中专生,工作中要经常与那些矿工打交道,难免会得罪人。他们就想,是不是哪个得罪过的人,死了后找他们儿子的麻烦。想来想去,把稍微关系不怎么好的人都想遍了,也跟这小孩的描述对不上号。这时,他妈就过来叮嘱他说,晚上再看见这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他叫什么名字。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弄得这孩子一天要在心里念叨几百遍“你叫什么名字啊”。大概是这句话一直搁在心里,终于有一天晚上,再见到那个人时,小孩真就问他了。那人还真就说了一个名字。
话说这小孩问那人叫什么,那人说了一个名字,于是小孩就来告诉他老爸,说我知道他叫什么了。他爸有些迫不急待地问:叫什么?小孩是独生子,有些宠坏了(那时是可以生两个甚至三个的,独生子挺少),就跟他爸撒娇说:你猜。他爸也不想把这事弄得太紧张,也希望能让小孩轻松一些,就故意歪着头想了一会,说,是不是XXX?这人跟他爸关系不好,几个月前得病死了。小孩说,不是。那是……,想了一会,他爸猛一拍大腿,想起一个人来,说:对了,一定是他,是你X叔叔。这人是他爸的哥们,他爸是副科长,负责安排工人上班。有一次需要调班,因为跟这人关系好,好说话,就把他的班调整了。结果那个班就发生了事故,这人被塌方的石头砸死了。他爸心想,一定是这哥们怨恨他,毕竟,如果不调班,他就不会死啊。又觉得这哥们不够意思,怨恨也该找他出气啊,怎么找他儿子呢。
他爸自以为就是这个人了。谁知这孩子连连摇头说,不对不对,X叔叔我认识,你说的我都认识。可不是吗,矿不算大,他又经常带小孩去办公室,这些人自然小孩都认识。他爸有些急了,大声说:那你说,这人叫什么?“他说他叫幸XX”,小孩回答。“幸XX?”,他爸有些疑惑,这名字他还真没有印象。于是又问小孩“你认识他吗?面熟吗?”小孩直摇头“不认识,一点都不认识。”他爸在矿里工作好多年了,也是个中层干部,矿里的人头是很熟的。可是他怎么也想不起矿里有这么一个人。“幸”这个姓是比较少见的,在我们那矿倒也有几个,他于是在脑子里把矿里姓“幸”的人都过了一遍,没有一个跟小孩看见的那人的年龄外貌对得上。他在想,难道这不是个死人,而是个活人吗?
同学们多顶贴吧。一会更。
他爸和他妈又分析了半天,还是毫无头绪,不过,他们把这个名字死死地记住了。小孩还是每天半夜里看见那个人。不过,没过几天,事情就不是做恶梦那么简单了。那天,学校上体育课,跑步。没跑几步,这孩子一头栽倒在地上,晕了过去。我们山区的孩子,一般体力都是较好的,这孩子平时也很健康活泼,怎么就突然头晕成这样呢。于时大家赶紧把他抬到医院,医生费了好大劲,才把他弄醒。醒来后还直喊头晕。医院一查,说是严重贫血,具体原因查不出来。他们家是双职工家庭,父母都是技术干部,他又是独生子,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家庭条件了,根本不可能营养不良。于是,他父母马上就想起孩子晚上做的恶梦来。看来,不完全是睡眠不好的问题。那人天天晚上来,咬他脖子,看来是在吸他的血。
小孩的父母就开始悄悄地打听“幸XX”这个名字,那时文革尚未结束,革命干部搞迷信是要严惩的,所以他们家也不敢把小孩的事往外说。那时也没有啥神汉巫婆,只能自己想办法,反正医院对小孩的贫血是查不出原因,吃药也治不好。他们私下问了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问来问去,还真问到了。说是旧社会的时候,大概是一九四几年,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矿区开矿,后来遇到塌方,不知是砸死了,还是堵在里面饿死了,反正人没出来。
说到这个事,他父母马上就想起来了。因为这个事被演绎成了矿史上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一个典型事例,在那个矿史教育陈列室,是有专门的一个雕塑群来讲述这个事的。当年这孩子的父母自然也接受过这样的矿史教育,自然对这个事有印象,只是没注意到死者的名字。现在有人告诉他们,这个死掉的人正是叫“幸XX”。他父母听了后很震惊也很困惑。震惊的是,他们也听说了最近矿史陈列室闹鬼的事,看来他们儿子与这个陈列室有某种诡异的关联;困惑的是,这个人四十年代就死了,过了30年了,怎么还会闹腾,并找上他们的儿子。
说到这个事,他父母马上就想起来了。因为这个事被演绎成了矿史上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一个典型事例,在那个矿史教育陈列室,是有专门的一个雕塑群来讲述这个事的。当年这孩子的父母自然也接受过这样的矿史教育,自然对这个事有印象,只是没注意到死者的名字。现在有人告诉他们,这个死掉的人正是叫“幸XX”。他父母听了后很震惊也很困惑。震惊的是,他们也听说了最近矿史陈列室闹鬼的事,看来他们儿子与这个陈列室有某种诡异的关联;困惑的是,这个人四十年代就死了,过了30年了,怎么还会闹腾,并找上他们的儿子。
这里要插一下。我在矿子弟学校上学的时候,也到这个陈列室参观过,学校组织的,说是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基本上每个年级每个班都要去。还组织我们吃忆苦思甜饭,奶奶的,给我们的稀粥里竟然有好多青草,旧社会有这么惨吗?反正我是趁老师不备,坚决地把那碗草倒掉了。那个陈列室里的雕塑,说到这个事时,解说员是这样说的:这个人被塌方埋在里面后,同为阶级兄弟的矿工就去挖那些石头,想把他救出来,但黑心的矿主出动警察,强行把工人赶走,结果那个人在里面喊“救命”,一直喊了七天七夜,声音才渐渐微弱而死。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非常气愤,心想旧社会真是黑暗啊。我们还去现场参观了,一个老矿工指着一大堆垮下的石头说,那个人就埋在里面,一直到现在还在里面。然后带着我们喊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什么的。以至于从那以后,只要我一个人从那里过,想着里面埋着个人,心里就毛毛的。
呵呵,感谢楼上童靴常顶贴。
是吗,怎么不像了?
呵呵,萝卜丝插队了。
和那个陈列室里的很多矿史故事一样,都有至少两个版本。那些私下传的版本,其实有可能更加接近事实。我跟那个带我们喊口号的老矿工的孙子是同学,若干年后,他孙子就跟我们讲了另一个版本:这个死掉的姓幸的矿工,是一个个体开矿者。旧社会我们那里没有统一的国营矿山,都是私人在乱采。这个幸XX和那些矿主,就相当于现在的个体户和大公司,虽然规模不同,但理论上说还是竞争的关系。在幸XX出事后,他的那些在大矿主手下打工的老乡,以及其他一些矿工,确实来挖他了,想把他救出来。但挖了两天,因为塌方量实在太大,收效甚微。这时矿主不乐意了,认为这样下去耽误生产,就出去矿警(其实是保安或叫护矿队)把他们连劝带赶地弄回去了。矿主的理论是,塌方量这么大,一个月也挖不完,根本没有任何希望把人救出来。至于说那人在里面喊了七天七夜的“救命”,其实是一个传说的鬼故事。说是一个多月以后,一个打猎的人晚上从那里过,见到这个幸XX坐在乱石堆上,满身是血,对着这个猎人喊“救命”,吓得这个猎人连爬带滚地跑了。陈列室为了突出旧社会的悲惨和阶级斗争,便把这个鬼故事改造成了那人在里面连喊了七天七夜“救命”。这个版本可能更接近事实,其实,这样写,这个矿主也已经够黑的了,那个矿工也够惨的了,但为了政治需要,还要把他写得更黑一点,把死掉的矿工写得更惨一点,于是就有是那个陈列室的版本。
话说这个副科长听说那个40年代死掉的矿工叫幸XX,跟那人告诉他儿子的名字很象,感到又震惊又困惑,决定要把这事彻底搞清楚。毕竟救子心切啊。那个陈列室的墙上,有那个幸XX的大照片,他本来想带儿子去认一下,看是不是这个人。后来怕吓着孩子,就约了两个好朋友,拿着相机(那时私人相机很少,他家算有钱的),贿赂了一下那个看门老头,三人一起进了那个陈列室,把那张照片拍了下来。陈列室为什么会有幸XX的照片呢?这是因为他是个体开矿者,当时也是要向政府办执照的,要交照片,后来国民党跑了,这些档案就被共*产*党接收了。陈列室为了表示真实,就把他的照片放大贴在墙上。副科长把照片拿给他儿子看,他儿子看了一眼,就大声说,就是这个人啊。
顶贴的童靴不少,马上更哈。
这个事的结尾,非常的匪夷所思,并且轰动了全矿。
陈列室闹鬼两个多月后,某一天晚上,老头听到有人从陈列室下楼梯的声音, 那个老旧的木楼梯,走起来声音很大。老头以为又是矿里的民兵在巡查。他晚上咳嗽,睡不着,想起来看看。隔着窗户的微弱光线,他看见一个陌生的背影,正向礼堂门口走去,出了门就是矿部惟一的一条小街了。见是陌生人,出于职责,老头连忙起来,向那人喊到:“喂,你是谁?”那人并不答话,继续向门口走去。老头便拿着手电追了过去,眼看着那人到了礼堂门口,他急忙把手电向那人扫去。这时,那人缓缓地回过头来,看了老头一眼,把老头吓得差点没趴下。原来,那人的脸,跟陈列室墙上幸XX的照片一模一样。就在老头吓得一激棱的当口,那人已经出了礼堂的大门。老头追出大门,往街两边一看,已经半夜12点多了,街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老头于是发了疯似的大喊:来人啊,来人啊!那个年代,大家的警惕性是挺高的,以为有坏人或小偷,于是一下子街两边就涌出了不少人,有的还拿着棍子或柴刀。老头便把刚才遇到的事跟大伙说了。大伙都知道陈列室最近闹鬼,不过对老头的话还是将信将疑,以为老头老眼昏花,可能看差了。于是,大伙一拥而进了陈列室,这时发现,那具幸XX的雕塑果然没有了。
陈列室闹鬼两个多月后,某一天晚上,老头听到有人从陈列室下楼梯的声音, 那个老旧的木楼梯,走起来声音很大。老头以为又是矿里的民兵在巡查。他晚上咳嗽,睡不着,想起来看看。隔着窗户的微弱光线,他看见一个陌生的背影,正向礼堂门口走去,出了门就是矿部惟一的一条小街了。见是陌生人,出于职责,老头连忙起来,向那人喊到:“喂,你是谁?”那人并不答话,继续向门口走去。老头便拿着手电追了过去,眼看着那人到了礼堂门口,他急忙把手电向那人扫去。这时,那人缓缓地回过头来,看了老头一眼,把老头吓得差点没趴下。原来,那人的脸,跟陈列室墙上幸XX的照片一模一样。就在老头吓得一激棱的当口,那人已经出了礼堂的大门。老头追出大门,往街两边一看,已经半夜12点多了,街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老头于是发了疯似的大喊:来人啊,来人啊!那个年代,大家的警惕性是挺高的,以为有坏人或小偷,于是一下子街两边就涌出了不少人,有的还拿着棍子或柴刀。老头便把刚才遇到的事跟大伙说了。大伙都知道陈列室最近闹鬼,不过对老头的话还是将信将疑,以为老头老眼昏花,可能看差了。于是,大伙一拥而进了陈列室,这时发现,那具幸XX的雕塑果然没有了。
这个雕塑变活人的事,在我们矿,当年引起非常大的轰动,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后来公安也查了,就是查不出那具雕塑是怎么不见的。奇怪的是,从那次以后,陈列室就不再闹鬼了,那个副科长的小孩也不再做恶梦了,不久贫血病也好了。老头因为肺病晚期,那晚受了大惊吓,喘不过气来,回去就咯血,没过多久就死了。至于为什么那个幸XX要找这个小孩,就有很多说法。传得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在学校组织参观的时候,这个小孩在陈列室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把血滴到了那具幸XX的雕塑上。雕塑受了血气,就开始还魂。刚开始血不够,晚上就来吸那个小孩的血。等血吸够了,就完全变成了活人。不过,除了那晚老头的说他见过之外,后面再没有人见过。老头见的究竟是人是鬼,到哪里去了,就不知道了。
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下面讲另一个。
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下面讲另一个。
六 大树的笑声
这个事是我爷爷跟我说的,他说是他亲自经历的。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据说加入过什么帮派,虽然是小喽罗,也算是混社会的人吧,所以胆挺大,脾气也挺暴。
我们那有个墟镇,离我们矿走公路有40多里地,但走小路只有20里左右,近了一半还多。那时候,记忆中是没有长途车开那个墟镇的。要去只能坐矿里拉货的便车。前面已经说过,那时候便车司机是很牛逼的,跟他不熟或不给他好处,他就不拉你。我爷爷就是个脾气暴,不爱求人的人。同时,他脚力特好,因此,他去赴墟(就是赶集)都是走小路。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小路的某个地方。
这个事是我爷爷跟我说的,他说是他亲自经历的。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据说加入过什么帮派,虽然是小喽罗,也算是混社会的人吧,所以胆挺大,脾气也挺暴。
我们那有个墟镇,离我们矿走公路有40多里地,但走小路只有20里左右,近了一半还多。那时候,记忆中是没有长途车开那个墟镇的。要去只能坐矿里拉货的便车。前面已经说过,那时候便车司机是很牛逼的,跟他不熟或不给他好处,他就不拉你。我爷爷就是个脾气暴,不爱求人的人。同时,他脚力特好,因此,他去赴墟(就是赶集)都是走小路。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小路的某个地方。
发一手词,歇一会。
霜天曉角
霜風嘯晚,吹滅燈千盞。吹得月沈星墜,吹不滅,青青眼。 浮生今已半,無家惟客館。濃夜撲人如海,披衣起,扶窗看。
霜天曉角
霜風嘯晚,吹滅燈千盞。吹得月沈星墜,吹不滅,青青眼。 浮生今已半,無家惟客館。濃夜撲人如海,披衣起,扶窗看。
那近20里的小路,主要是横排路,上岭下岗不多,所以走起来不算太累。只是从大山中蜿蜒穿过,一般人不太敢走。说到这里,要说下赣南的山歌。赣南人喜欢唱山歌,客家山歌很有名的。有一首著名的山歌,开头就是“打只山歌过横排”,至于后面的内容,则因人而异,有所变化。有人考证山歌的起源,是行路人为了壮胆。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一个人走在大山里,幽寂,有野兽,确实会感到害怕。这时嘹亮的山歌能起到解除寂寞的心理作用和驱赶野兽的实际作用。如果在树丛或茅草丛中,唱山歌则表示你是人不是野兽,否则,有可能被某个二逼猎人一枪暴头。另外,山歌的另一大作用,是用来搞对象,搞男女关系。原生态的山歌,内容绝大多数是哥呀妹的,有的还挺黄,属于“三俗”。我爷爷虽然不是客家当地人,但在那住久了,耳濡目染,因此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也喜欢唱唱。我们那的山歌,开头或结尾,常有一个“哦呵呵呵……”,其实,我们听一些其他地方的原生态民歌,好象都有这个,看来不光是我们那是这样。我爷爷那次在山路上遇到的怪事,很可能与这个“哦呵呵呵……”有关。
先吃饭,一会更。
那条20里的山路,两头都有人烟,所以,刚走的时候和快到终点的时候,一般路上都能遇到人,砍柴的什么的,恐怖的是中间那段,大概有十里左右的路程,杳无人烟,山深林密,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很渗人。一般赴墟的人,都是走大路(公路),很少走这条小路的,不太敢。那次,我爷爷赴墟回来,背了一个竹篓子,里面放了一些买回的甲鱼螃蟹什么的。那时候和现在正好相反,甲鱼螃蟹之类的东西,比肉便宜很多,没人吃。不象现在老贵了。因此我爷爷那时经常从墟上买一些回来改善伙食。当他走到那条路最阴森的路段时,大概他自己也有些害怕,就放声唱起了山歌。唱完一支歌,结尾照例有“哦呵呵呵……”的尾声。这个尾声有向别人打招呼的意思。如果山里还有其他人听到了,就可能会接着来一句“哦呵呵呵……”,然后开唱另一首歌。当我爷爷唱完这句“哦呵呵呵……”的时候,他听到路边传来一阵接一阵的笑声,这笑声很清楚,声音很大,绝不可能听错,也不可能是回声。我后来问他,这笑声象什么样子,他说“嘿嘿嘿……”的,但频率非常快,很尖厉,不象人发出的,更不象动物或者鸟发出的。这笑声让人全身发冷,他于是四处看,终于发现笑声是从一棵大树上传来的。他仰头看了那树,发现那树上根本就没有人,也没有其他异常。他于是加快脚步,急忙往家赶。回到家,满身冷汗,全身都湿透了。洗了澡,喝了不少酒压惊,故意喝得有些醉了,晚上倒头便睡,第二天起来才恢复平静。从此以后,他赴墟也不敢走那条小路了,都走大路。
这个事就这么过去了,给我爷爷造成的影响,也就是不敢走那条路而已,再进一步,就是以后时不时地要求那些牛逼的货车司机,心里很是不爽。他也没有因此害病什么的,后来活到80多岁才去世。
不过,我还听到过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那条山路上,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但比我爷爷遇到的这个事更离奇。
这个事就这么过去了,给我爷爷造成的影响,也就是不敢走那条路而已,再进一步,就是以后时不时地要求那些牛逼的货车司机,心里很是不爽。他也没有因此害病什么的,后来活到80多岁才去世。
不过,我还听到过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那条山路上,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但比我爷爷遇到的这个事更离奇。
下面就说一下我听说的这个事。
我们矿附近的农村有个老太太,提了一篮子鸡蛋去墟上卖。那个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农民搞副业,农民没有经济来源,唯一的活钱,就是养几只老母鸡,下几个蛋,拿去墟上卖点钱,被戏称为“鸡屁股银行”,意思是说钱都存在鸡屁股里。话说这个老太太,在墟上卖了半篮鸡蛋,还剩一半没卖掉,就准备走那条山路回家。她为什么要走那条山路而不走大路,原因我记不清了。可能是没赶上车吧。矿里到墟上没有直达的车,走出墟十里开外,在一个路口,可以拦搭县城开往矿里的车,但每天只有一班,错过点就没戏了。至于我们矿的便车,我们矿的人都要跟司机好才行,她一农村老太太,不是矿里人,根本不可能让她坐。
这个老太太麻着胆子走那条山路。刚开始不时地会遇到砍柴的人,有的人还会很热心地问候她,说些“您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安全啊”之类的话。让老太太觉得很温暖,也就觉得这条小路也没什么可怕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再也遇不着人了。山越来越深,树林也越来越幽深。老太太就有些害怕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又有些尿急。女人嘛,总不可能象男人一样站路边就解决。于是,她看一眼路两头没人,就把鸡蛋放下,到路边的树林子里去方便。转眼不到一分钟的功夫,等她回来时,鸡蛋连同篮子不见了,原来放鸡蛋的地方,放了一大堆柴火,足有200来斤。
我们矿附近的农村有个老太太,提了一篮子鸡蛋去墟上卖。那个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农民搞副业,农民没有经济来源,唯一的活钱,就是养几只老母鸡,下几个蛋,拿去墟上卖点钱,被戏称为“鸡屁股银行”,意思是说钱都存在鸡屁股里。话说这个老太太,在墟上卖了半篮鸡蛋,还剩一半没卖掉,就准备走那条山路回家。她为什么要走那条山路而不走大路,原因我记不清了。可能是没赶上车吧。矿里到墟上没有直达的车,走出墟十里开外,在一个路口,可以拦搭县城开往矿里的车,但每天只有一班,错过点就没戏了。至于我们矿的便车,我们矿的人都要跟司机好才行,她一农村老太太,不是矿里人,根本不可能让她坐。
这个老太太麻着胆子走那条山路。刚开始不时地会遇到砍柴的人,有的人还会很热心地问候她,说些“您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安全啊”之类的话。让老太太觉得很温暖,也就觉得这条小路也没什么可怕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再也遇不着人了。山越来越深,树林也越来越幽深。老太太就有些害怕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又有些尿急。女人嘛,总不可能象男人一样站路边就解决。于是,她看一眼路两头没人,就把鸡蛋放下,到路边的树林子里去方便。转眼不到一分钟的功夫,等她回来时,鸡蛋连同篮子不见了,原来放鸡蛋的地方,放了一大堆柴火,足有200来斤。
回来了,继续。
这个变化来得太快了,比刘谦的魔术还快。这会是谁干的呢?刚才路两头明显没人。再说了,如果是人要偷鸡蛋,直接拎了鸡蛋走不就得了,又何必弄一大捆柴火放这呢。老太太觉得,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堆柴火是鸡蛋变的。她于是又心疼,又害怕。一路小跑回了家。回到家之后,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家里人又是揉心又是捶背的,好半天,老太太才能说话。便把刚才的事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人自然是将信将疑。大家便约好,第二天去现场看看。到了第二天,老太太的子侄辈,和村里一些闲得蛋疼的小伙,一大帮人就去了。老太太没有去,但给他们描述了是在什么地方。因为就是一条窄窄的山路,柴火就在路旁边,很好找。不一会,这帮人就找到了,柴火还在原地。柴火都是很好烧的石板楸(我们那的一种树名),大伙一商量,说鸡蛋丢了,咱也不能吃净亏,管他鬼不鬼的,先把这堆柴火扛回家再说。于时几个人把柴火分了,一人一小捆地扛回来了。
这条路上,我听说的怪事就这两件。后来有一次,遇见一位本县七八十岁的老者,他家几代都是当地人,以采药为生。一般采药的人,对这些东西都懂得比较多。闲聊的时候,我就把这两件事说给他听,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听了后一笑,说这应该是“饕笑鬼”,他说的是我们那的方言,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我觉得是。他说这种“饕笑鬼”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如果发笑,他会跟着你笑。我爷爷唱的“哦呵呵呵……”就很象是人发笑,因此“饕笑鬼”就跟着笑。这种鬼属于山妖木怪一类,一般不会太害人,不是厉鬼。但有时会恶作剧,让你迷路,走一大圈又回到原地,总也走不出去。如果你在大树下休息,不小心睡着了,它可能会把你弄到空心的大树里面去,等你醒来,发现自己睡在大树里面,肯定吓得够呛。对这个老头的话,我是将信将疑的。说到大树里面可以藏人,倒是真的。一些很大的树,里面往往是空的。我们那传说,当年陈毅在赣南打游击,有一次被敌人追得走投无路了,就是躲到大树里面才捡了一条命。对于那个鸡蛋变柴火,老头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05年的时候,我回到赣州,找到一位研究民俗和地方志的朋友。其实跟他不熟,是朋友介绍的,算是朋友的朋友吧。我想请他帮忙找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资料。由于是求人,所以晚上我就请他吃饭。酒桌上自然也聊起了赣州一带的风俗民情、奇闻异事。他听完我上面的这两个故事,两眼放光,然后一拍大腿,兴奋地说:“我擦,这就是木客啊,一定是。”“木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他显得有些鄙视我没学问:“木客你不知道?我们赣州就是木客的老巢,古书有很多记载的。”说实话,这玩艺我还真不知道,只好向他请教:“木客到底是啥玩艺?”他接下来的话令我颇为震惊:“木客到底是啥玩艺,到现在也没人说得明白,有说是人的,有说是野人的,有说是大猩猩的,有说是妖怪的,有说是鬼魂的。”
歇会再更,等人顶贴:)
这哥们对这件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说要我带他去现场考察一番。他说赣南地区有木客的历史纪载,从明朝以后就没有了。如果现在还真的有木客,将是一个重大发现。不过我觉得这事很难办。一是具体地点难以确定,只知道在那条路的深处,但具体在哪个部位,我也不知道;二是现在都开发得乱七八糟的,以前的大森林还有没有很难说;三是我还要赶回北京去有事,不可能逗留。于是这件事就这么作罢。至于他后来有没有跟其他朋友去,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估计去了也是白去。我们又聊了些别的,吃饱喝足后,我就回宾馆了。
回到宾馆之后,离睡觉时间还早,又想起这个事来。这个朋友说古籍上有不少纪载。我没有古籍,不过,外事不决问谷歌,我于是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起来。这一搜,发现有关“木客”的条目还真不少,并且,还发现了两个新名词:山都和赣巨人。资料一般认为这三者是同一类东西,尤其是山都和木客,很多时候两者是联用的。当时的搜索纪录我当然没有保存,不过,我刚才又搜索了一下。确实各种说法都有。就承认木客山都是人的说法都有好多种,有认为是畲族人的,有认为是越人的,有认为是秦人的,还有认为是马来人、越南人甚至非洲人的。还有一些说法,则认为他们是山中的妖怪。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索这些。
那么,这个木客或者说山都,能不能解释我听说的那两件事呢。我觉得勉强可以解释得了吧。
就我爷爷遇到的那个笑的问题。古籍上确实有记载,在《山海经》中,在晋朝人郭璞对《山海经》等书的注释中,都提到山都、木客或者赣巨人这类东西“好(喜欢)笑”、“见人则笑”甚至说“人笑亦笑”。而这三者所在的地方,正是古代的南康郡,也就是现在的赣州一带,现在,赣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就叫南康。这说明,木客这类妖怪(如果是妖怪的话)是喜欢笑的,尤其是在人笑的时候,他会跟着笑。
那么,这个木客或者说山都,能不能解释我听说的那两件事呢。我觉得勉强可以解释得了吧。
就我爷爷遇到的那个笑的问题。古籍上确实有记载,在《山海经》中,在晋朝人郭璞对《山海经》等书的注释中,都提到山都、木客或者赣巨人这类东西“好(喜欢)笑”、“见人则笑”甚至说“人笑亦笑”。而这三者所在的地方,正是古代的南康郡,也就是现在的赣州一带,现在,赣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就叫南康。这说明,木客这类妖怪(如果是妖怪的话)是喜欢笑的,尤其是在人笑的时候,他会跟着笑。
楼上童鞋,丸子回归?不懂。
那对于老太太那个鸡蛋变柴火的事呢。我在网上搜到了《太平御览》卷四十八的一段记载,不妨原文照引如下:“《舆地志》曰: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研杉杭,聚于高峻之上,与人交市,以木易人刀斧。交关者,前置物杭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仿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
这段话明确了几点:
1 木客是鬼,不是人,只是象人。
2 人走近他,他就藏起来了,人看不见。
3 木客会砍树,并用他的树与人做交易。人把东西放树下,木客就来取,但他们讲信用,会用树木来交换人的东西。
4 最重要的,虔州就是现在的赣州。
我们对照一下老太太遇到的情况,不是颇为符合吗。作为鬼类,拿取东西的速度,当然不是人能想象的。所以老太太去方便一下回来,鸡蛋就变成柴火了,也没什么奇怪。
另外,木客和挖药老头说的“饕笑鬼”可能就是一个东西,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当然,木客现在还有没有是个问题。但如果真的是鬼类,怎么会绝迹呢。想想野生虎和中华鲟这类动物吧,虽然很罕见了,不是还时不时有人看见吗。动物都如此,何况是鬼啊。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多搜索一下。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
这段话明确了几点:
1 木客是鬼,不是人,只是象人。
2 人走近他,他就藏起来了,人看不见。
3 木客会砍树,并用他的树与人做交易。人把东西放树下,木客就来取,但他们讲信用,会用树木来交换人的东西。
4 最重要的,虔州就是现在的赣州。
我们对照一下老太太遇到的情况,不是颇为符合吗。作为鬼类,拿取东西的速度,当然不是人能想象的。所以老太太去方便一下回来,鸡蛋就变成柴火了,也没什么奇怪。
另外,木客和挖药老头说的“饕笑鬼”可能就是一个东西,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当然,木客现在还有没有是个问题。但如果真的是鬼类,怎么会绝迹呢。想想野生虎和中华鲟这类动物吧,虽然很罕见了,不是还时不时有人看见吗。动物都如此,何况是鬼啊。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多搜索一下。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
在讲下一个故事之前,在这里插播一段有关诗人与木客的事。
先讲一下苏东坡童鞋。苏同学去赣州(那时叫虔州)玩,写了一手关于木客的诗:酒罄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从这手诗,我们可以得出几点:
1、木客会喝酒,可能还会唱歌,呵呵。
2、木客长得像人,其实所有的鬼都是人形。如果木客长得像大猩猩,在酒馆喝酒,会引起围观的。
3、木客住山上,偶尔也进城。
再讲一下李贺童鞋。我们都知道,李白叫诗仙,李贺叫诗鬼。李白就不用说了,大伙都知道,风流、潇洒、豪放。李贺呢,比较诡异,身体不好,多病,27岁就死了。特别是,他写的诗太怪异、充满鬼气。古人有“诗谶”的说法,经常写这样的诗,可能是阴气太重,所以短命吧。
李贺的诗,最恐怖最怪异句子,恐怕要数“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我认为,李贺的这两句诗,很可能受了木客的启示。为什么呢?
木魅,很多人认为木客就是山精树怪,与木魅是同义词。笑声不用说了,前面说过了。
至于“碧火”,祖冲之《述异记》有一个记载“宋元嘉元年,县治民袁道训、道灵兄弟二人伐树取巢还家。山都见形谓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巨木可用岂可胜数,树有我巢,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夕。三更火起,合宅荡尽。’”可见,山都与火有关,而山都又与木客是同一类东西。
最后是“老鸮”,这个也与木客有关。:任昉《述异记》记载“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厕,俗云是古之木客化作。” 这个是说木客变为鸟,而李贺是说鸟变为木魅。实际上,木魅与木客,山都与山魈,这两组词,很可能是同源,只因各地发音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由此可猜想,李贺一定是知道木客的,至少看过两本《述异记》。有意思的是,祖冲之和任昉的书同名,都叫《述异记》,也都写到了木客,但却是两本独立的书,呵呵。
先讲一下苏东坡童鞋。苏同学去赣州(那时叫虔州)玩,写了一手关于木客的诗:酒罄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从这手诗,我们可以得出几点:
1、木客会喝酒,可能还会唱歌,呵呵。
2、木客长得像人,其实所有的鬼都是人形。如果木客长得像大猩猩,在酒馆喝酒,会引起围观的。
3、木客住山上,偶尔也进城。
再讲一下李贺童鞋。我们都知道,李白叫诗仙,李贺叫诗鬼。李白就不用说了,大伙都知道,风流、潇洒、豪放。李贺呢,比较诡异,身体不好,多病,27岁就死了。特别是,他写的诗太怪异、充满鬼气。古人有“诗谶”的说法,经常写这样的诗,可能是阴气太重,所以短命吧。
李贺的诗,最恐怖最怪异句子,恐怕要数“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我认为,李贺的这两句诗,很可能受了木客的启示。为什么呢?
木魅,很多人认为木客就是山精树怪,与木魅是同义词。笑声不用说了,前面说过了。
至于“碧火”,祖冲之《述异记》有一个记载“宋元嘉元年,县治民袁道训、道灵兄弟二人伐树取巢还家。山都见形谓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巨木可用岂可胜数,树有我巢,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夕。三更火起,合宅荡尽。’”可见,山都与火有关,而山都又与木客是同一类东西。
最后是“老鸮”,这个也与木客有关。:任昉《述异记》记载“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厕,俗云是古之木客化作。” 这个是说木客变为鸟,而李贺是说鸟变为木魅。实际上,木魅与木客,山都与山魈,这两组词,很可能是同源,只因各地发音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由此可猜想,李贺一定是知道木客的,至少看过两本《述异记》。有意思的是,祖冲之和任昉的书同名,都叫《述异记》,也都写到了木客,但却是两本独立的书,呵呵。
最后说下我自己。自从我知道木客之后,就喜欢在诗词中用这个典故。有两首词用了它。
长相思
丫山高,云山高。锄药扪蛇木客巢。山山闻鬼鴞。 青龙挑,黄龙挑。一担营生山路遥。烟深九里坳。
南歌子
蟒雾拖山黑,鹞风簸露圆。石翻傩鼓水翻弦。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 木客收残月,天光出峒边。半村烟起半村眠。屈指红霞烧去梦三千。
好了,该讲下一个故事了。
长相思
丫山高,云山高。锄药扪蛇木客巢。山山闻鬼鴞。 青龙挑,黄龙挑。一担营生山路遥。烟深九里坳。
南歌子
蟒雾拖山黑,鹞风簸露圆。石翻傩鼓水翻弦。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 木客收残月,天光出峒边。半村烟起半村眠。屈指红霞烧去梦三千。
好了,该讲下一个故事了。
谢楼上童鞋多次顶贴。
谢楼上童鞋强烈顶贴。
@阴历七月份的尾巴 184楼 2013-04-04 23:41:00
卤煮你的帖子我看过啊 是原创吗?写的蛮好啊 如果是本人的话上新贴吧 新故事啊 我都看过啊
-----------------------------
后面会有新的。
卤煮你的帖子我看过啊 是原创吗?写的蛮好啊 如果是本人的话上新贴吧 新故事啊 我都看过啊
-----------------------------
后面会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