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夜里,航生虽然睡在床上,但前段时间一直在摇晃不定的水波上度过,此时,这张床似乎依然飘浮在水波之上,闭目中,仍有波上起伏的幻觉。
翌日一早,心灯就去宁波舶司处了。道士船到明州,必须在舶司处申报和勘核所载货物,再敲上回程的朱印。
中午,等心灯道长回来后,通使大人在使馆举办了酒宴,以答谢船员的救助之恩。上座并排坐了通使、道长,还有位是本地同知大人。下面左右坐了道士船上的船员。席间,着艳丽长裙的高丽侍女穿梭着,端来了许多高丽风味的菜肴,也有不少明州本地的海鲜菜肴,琳琅满目的,摆满了桌面。
席间,众人才知,李松溪祖上一直与中国通商,他父亲也曾是驻明通使,世代熟知汉风,他对道家也非常熟悉,讲起道家养生、调理的方法,和心灯颇投机。
道长问同知大人,“大人,佛郎机人经营双屿几十年了,官府为何开始攻打双屿了?”
柯大人说:“佛郎机人仗着船坚炮利,不纳税已久,又勾结倭人,屡犯我明州属地,双屿自古是我大明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番攻打双屿,驱逐番人,是官府早已有的打算。”
心灯道长点点头,沉默不语,看来,日后这道观的营收要另辟蹊径了。
随后,同知柯大人以宁波衙门的名义,举杯赞扬了道士船众人的义举,促进了两国的亲善,作为嘉奖,免除了道士船此次的朱印费。心灯道长赶紧拱手谢过了。
李大人又叫人拿来了一大托盘银锭,纹银两百两,做为酬谢,“本人的一点心意,请道长笑纳,分给船上的每位义士。”
道长坚决不收,“惭愧,我等只是正巧在海上遇着李大人,常人都会捎带上来,也是人之常情,这个…,实在受之有愧,贫道不敢领受…”道长转头向席上诸位说,“是不是,诸位弟兄?”
众人纷纷点头,海胜举起酒杯说:“李大人见外了,我等在海上与大人相遇,在此与大人开怀共饮,都是缘分,我等甚是高兴,若是大人一定要给银子,就是小瞧咱们了。”
听他怎么说,李松溪一摆手,那侍从就退下了。李大人对侍女说:“叫真姬来。”
随后,那侍女领出一个女孩儿来,让人眼一亮。她身穿鹅黄色的衣衫,酒红色的绸缎长裙,凝脂般的脸上,眼睛清澈明亮,一头乌黑的秀发披在身后,年龄个头都和航生差不多。这粉雕玉琢的人儿走到李大人身旁,略带羞涩,交叠了双手,微屈膝,对众人行了个万福。

“小女真姬,自幼丧母,与卑职相依为命,承蒙诸位义士的古道热肠,尤其是航生小兄弟的鼎力相救,甚为感激。”李大人看了航生一眼,拿了一壶酒,站了起来,“今日,卑职和小女一起给诸位义士敬回酒,以表心意!”
那个脸蛋熏得黑乎乎的男孩是她?航生一时懵了。
“啊?就是那个朝鲜男孩?”、“仙女啊,原来是李大人的千斤…”道士船上的人都惊讶了。
当初贼船追上来时,通使让她换了男孩的衣服,包了头巾,用炭灰抹了脸,为得就是不引人注目,以免遭污辱。
此刻,李真姬手拿一壶高丽米酒,依次给在场船员满上一杯,李大人举杯上前,一一和众人敬酒饮下。
施先生喝了那杯酒,就轮到了航生。
真姬小姐捧着酒壶,走到航生面前,对着航生微微低了下头,带着点羞涩和淘气,莞尔一笑。航生心里莫名地发慌了,呯呯跳着。
那边船老大海胜喊了:“要给他倒上两杯,第一个在海上看到小姐的,就是航生啊!”
“哦?是这样?”李大人说,“那就要我家真姬来敬酒了。”
航生低着头,脸红到脖子跟。
“低头干吗?航生!”老刘叫了句。
真姬低着秀气的鼻尖,倒了两杯酒。端起一杯,恭恭敬敬递到了航生面前,航生只好嗫嗫地接住。真姬对他鞠了一躬,忽然说了句汉话:
“多谢航生。”
她浅浅一笑,双手端起另一只杯,把那杯酒喝了。
在众人的吆喝催促中,航生喝下那杯米酒,酒力完全没发作,已经满脸通红了……
夜里,航生虽然睡在床上,但前段时间一直在摇晃不定的水波上度过,此时,这张床似乎依然飘浮在水波之上,闭目中,仍有波上起伏的幻觉。
翌日一早,心灯就去宁波舶司处了。道士船到明州,必须在舶司处申报和勘核所载货物,再敲上回程的朱印。
中午,等心灯道长回来后,通使大人在使馆举办了酒宴,以答谢船员的救助之恩。上座并排坐了通使、道长,还有位是本地同知大人。下面左右坐了道士船上的船员。席间,着艳丽长裙的高丽侍女穿梭着,端来了许多高丽风味的菜肴,也有不少明州本地的海鲜菜肴,琳琅满目的,摆满了桌面。
席间,众人才知,李松溪祖上一直与中国通商,他父亲也曾是驻明通使,世代熟知汉风,他对道家也非常熟悉,讲起道家养生、调理的方法,和心灯颇投机。
道长问同知大人,“大人,佛郎机人经营双屿几十年了,官府为何开始攻打双屿了?”
柯大人说:“佛郎机人仗着船坚炮利,不纳税已久,又勾结倭人,屡犯我明州属地,双屿自古是我大明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番攻打双屿,驱逐番人,是官府早已有的打算。”
心灯道长点点头,沉默不语,看来,日后这道观的营收要另辟蹊径了。
随后,同知柯大人以宁波衙门的名义,举杯赞扬了道士船众人的义举,促进了两国的亲善,作为嘉奖,免除了道士船此次的朱印费。心灯道长赶紧拱手谢过了。
李大人又叫人拿来了一大托盘银锭,纹银两百两,做为酬谢,“本人的一点心意,请道长笑纳,分给船上的每位义士。”
道长坚决不收,“惭愧,我等只是正巧在海上遇着李大人,常人都会捎带上来,也是人之常情,这个…,实在受之有愧,贫道不敢领受…”道长转头向席上诸位说,“是不是,诸位弟兄?”
众人纷纷点头,海胜举起酒杯说:“李大人见外了,我等在海上与大人相遇,在此与大人开怀共饮,都是缘分,我等甚是高兴,若是大人一定要给银子,就是小瞧咱们了。”
听他怎么说,李松溪一摆手,那侍从就退下了。李大人对侍女说:“叫真姬来。”
随后,那侍女领出一个女孩儿来,让人眼一亮。她身穿鹅黄色的衣衫,酒红色的绸缎长裙,凝脂般的脸上,眼睛清澈明亮,一头乌黑的秀发披在身后,年龄个头都和航生差不多。这粉雕玉琢的人儿走到李大人身旁,略带羞涩,交叠了双手,微屈膝,对众人行了个万福。

“小女真姬,自幼丧母,与卑职相依为命,承蒙诸位义士的古道热肠,尤其是航生小兄弟的鼎力相救,甚为感激。”李大人看了航生一眼,拿了一壶酒,站了起来,“今日,卑职和小女一起给诸位义士敬回酒,以表心意!”
那个脸蛋熏得黑乎乎的男孩是她?航生一时懵了。
“啊?就是那个朝鲜男孩?”、“仙女啊,原来是李大人的千斤…”道士船上的人都惊讶了。
当初贼船追上来时,通使让她换了男孩的衣服,包了头巾,用炭灰抹了脸,为得就是不引人注目,以免遭污辱。
此刻,李真姬手拿一壶高丽米酒,依次给在场船员满上一杯,李大人举杯上前,一一和众人敬酒饮下。
施先生喝了那杯酒,就轮到了航生。
真姬小姐捧着酒壶,走到航生面前,对着航生微微低了下头,带着点羞涩和淘气,莞尔一笑。航生心里莫名地发慌了,呯呯跳着。
那边船老大海胜喊了:“要给他倒上两杯,第一个在海上看到小姐的,就是航生啊!”
“哦?是这样?”李大人说,“那就要我家真姬来敬酒了。”
航生低着头,脸红到脖子跟。
“低头干吗?航生!”老刘叫了句。
真姬低着秀气的鼻尖,倒了两杯酒。端起一杯,恭恭敬敬递到了航生面前,航生只好嗫嗫地接住。真姬对他鞠了一躬,忽然说了句汉话:
“多谢航生。”
她浅浅一笑,双手端起另一只杯,把那杯酒喝了。
在众人的吆喝催促中,航生喝下那杯米酒,酒力完全没发作,已经满脸通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