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德妃——一场与众不同的穿越故事


  大家圣诞快乐!

  最近家里来了条狗狗,乖巧粘人至于时不时顽皮一下,现在屋里满地都是碎纸片,啊哈哈哈哈哈……

  多亏了它啊,最近郁闷的心情缓解了很多


  


  咦?天涯又吞回复?


  大家圣诞快乐!

  昨天家里来了条狗狗,乖巧粘人,偶尔又有点顽皮,撕得满地都是纸啊哈哈哈哈哈

  多亏了它,原本郁闷的心情缓解了很多啊。


  


  奇怪,为啥发不了图,只有连接呢


  3. 信道痴儿多厚福
  二十九年开年的头等大事,便是大公主的婚事。
  皇帝下旨,封大公主为和硕纯禧公主,与科尔沁班第于三月完婚。
  “哎哟,玉仪一出嫁,哀家身边就少了个贴心人喽,这可怎么办哦。”
  皇太后拉着玉仪的手不放,擦着眼泪感慨个不住。
  “哀家真是舍不得。”
  大公主自从进宫,便一直跟在皇太后身边生活,祖孙两人平日里相互照顾着,也确实有感情。听皇太后一说,玉仪的眼圈顿时红了:
  “那玉仪就不嫁了,一辈子陪着皇祖母。”
  “哟哟哟,那可使不得。”
  一听这话,皇太后反而笑起来。
  “只是这三年,已经不知累死了班第多少只信鸽。若是再因为哀家拖延了你们的婚期,他怕是要怨恨了。”
  这话一出,大公主顿时粉腮飞霞,周围的人也都一个个掩口偷笑。
  自从大公主婚期延后,皇宫上的信鸽便往来不绝。起初几回,大内侍卫不明所以,每每将信鸽拦截了下来,取出信筒里的纸条之后才发现,竟是班第皇子写给大公主的问候。
  几次下来,索性也就不拦了,任由信鸽飞来飞去。
  除了信鸽带来的信,还有每三月派快马送来的各色草原风味,手工精致的蒙古皮靴、腰带,还有绘制了草原风景的画卷。
  看得出来,班第对大公主的用心真的是十分周到,为了让她早日适应草原的生活,竟准备得这样细致。
  我看到这些,心中便十分欣慰,大公主的婚姻虽然身不由己,但似乎也让她找到了幸福呢。
  班第的迎娶队伍在二月中便抵达了京城,入住准备好的额驸府邸。
  他带来了做聘礼用的马六十匹、牛六十头、羊六百只,另有鞍辔、装饰、甲胄若干,马奶酒九十尊。
  在迎亲队伍忙着整理聘礼的同时,我也正为大公主的婚礼和嫁妆忙得不可开交。
  皇女下嫁,礼仪自然极其繁复,要显示皇家的气派,公主的尊贵,满蒙的友好,举国的欢腾,可谓面面俱到。
  按规矩,婚礼的程序有初定礼、成婚礼、回门礼三个步骤。
  和汉家的规矩不同,蒙古族和满族的婚礼是男女分开进行的。
  初定和成婚二礼均要设宴,皇帝在保和殿大宴额驸的父亲、额驸本人及奉命入宴的群臣,鼓乐齐鸣以示庆祝。额驸族内女眷及宫廷命妇则入慈宁宫,由太后及后宫设宴招待。
  待成婚礼毕,便要送亲。
  送亲者须得选王公福晋或大臣夫人中年纪较长且夫妻儿女具全者,由她陪送公主至额驸府邸,内务府大臣及内管领的诰命夫人则充当导从。另外还要选妥帖的命妇先至额驸府邸恭候,以便打点准备。沿途由九门提督处安排人手洒扫清道,銮仪卫备仪仗彩轿,持灯、炬开路。
  我每日面对各处的报告,宾客名单,座位安排,宴会菜色,助兴的节目单等等,每一样都要审核,事无巨细。另外,大公主的礼服,嫁妆,婚礼当日的彩轿、仪仗等等,也需要仔细检查,不能有半点错。
  这日,我拿着安排好的宴客座次排位等事宜去慈宁宫,准备请皇太后过目。刚走到慈宁宫门口,就看到恭亲王常宁迎面走来。
  “臣给德妃娘娘请安。”
  看到我,恭亲王常宁忙过来见礼。我也忙还礼:
  “王爷吉祥。可是来给皇太后请安的吗?”
  “是,已向皇额娘问好,正要回去。”
  恭亲王非常恭敬地回答。我于是点点头:
  “既然如此,本宫就不耽误王爷了。”
  说完,便准备进去。
  “娘娘,请留步。”
  恭亲王却在此时叫住了我。我回头,就见他看着我,似乎在斟酌词句的样子。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似的,朝我一拱手:
  “多谢娘娘一直照顾玉仪。”
  说完,转头就大步流星地走开了。
  “咦?”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楞地看着他的背影,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微笑起来。
  他说的是“玉仪”,不是“大公主”。大公主是皇帝的女儿,玉仪才是他的孩子啊。恭亲王,比我想象的要关心那孩子呢。
  真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