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一个进出口贸易商的挣扎

  推荐几个看了几年的博客。以下的评论纯属私人感受,希望大家喜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22434210_0_1.html----博主--阿妮叶李,博主是一个奔波于中美两地的小女人,文章以记录各地美食为主,也插叙了亲人,朋友,家庭之间的关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12717985_0_1.html----博主--伊夫,博主是一个记者,所有文章皆是游记,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大千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097034821_0_1.html----博主--董涛,博主是武汉电台汽车频道的主持人,对如何购买汽车,各种品牌的车子性能,驾驶感受很有研究。

  http://lq1600kk.blog.163.com/blog/#m=0----博主是个刚入社会的小女孩,住在广东中山,博客的点击率很低,但我喜欢她文字中那淡淡的生活味道,宛如一道清澈的小溪,朴素,真实。
  @洋插队队员 2012-1-26 4:36:00
  关于服务行业的水准,还是需要时间去改善的,文化的积累需要时间,急不来
  想起7年前第一次来美的时候,在LAS VEGAS一家知名的夜店门口排队排了1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但服务生因为我没有穿有领的衬衫不让我进去,指了指边上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DRESS CODE REQUIREMENT,我也看不懂,也想不通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好说歹说都没有用,一肚子的气,呵呵。
  几年下来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
  我没记错的话,曾经在海外版老繁的贴子里见过你。老繁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生活就像剥洋葱,一片片剥下来,总有一片让你流泪…… ,洋葱只要一开始剥,你就会哭。生活也是如此,一件小事,一个瞬间,只要你真实的过了,你就会被感动。”他的经历和文笔真的很让我佩服。
  推荐一部给男人看的电影---勇士,在风行上下载。

  以下是一些评论。
  介尼玛这才叫鸡血电影,看得全身细胞都在燃烧,鸡皮疙瘩从未停止

  阿华点评《勇士》 01-16 10:52
  格斗是兄弟们的沟通方式,遗传自一个曾经最优秀的格斗酒鬼教练。这个教练叫父亲!

  csking235点评《勇士》
  亲情、友情、爱情构成了整部影片的主旋律,兄弟俩幼时的遭遇让他们变得倔强,从而将彼此的亲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最后在擂台上这3种感情一触而发,真的很不错,绝对满分。


  李然点评《勇士》 2011-12-28 13:34
  开始流泪的时候以为自己很不男人,看到结尾才发现能流泪的才是真男人!!!

  独步蜀山点评《勇士》 2011-11-30 22:42
  很少有动作片,能够涉及到人物情感的。这部影片,一改动作片简单、弱智的惯例,赋予三个主人公独特的性格,并围绕奥斯卡热门旋律“爱”而展开。我以为,这是一部有着奥斯卡最佳影片气质的电影!动作片居然能够这样拍,这也算是一部开创性的电影!

  本人评论----这是一部看了让你不会后悔的格斗片。
  说到歧视,海外华人的感受肯定很深了。其实最受刺激的还不是老外对华人的歧视,而是生活在国内的同胞想不到的中国政府对自己国民的区别对待。
  现在贴一段我早前写的日记,是关于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的收费表。

  以下摘自本人的日记,关于费用是复制了圣保罗领事馆网站内的信息


  六、费用(根据汇率情况变动):  

  因私普通护照:  

  正常换发/首次颁发 R$165.00  

  正常补发R$330.00  

  非正常换发R$330.00  

  非正常补发 R$330.00  

  因公普通护照:  

  换发 R$80.00  

  补发 R$120.00  

  旅行证:  

  颁发 R$90.00  

  补发 R$90.00  

  特区护照、身份证手续费R$35.00



  大家看到了吧,因公护照收费便宜,还能理解为国家对公务员因公出差的税费减免,反正都是要报销,无非是政府部门收另外的政府部门的钱,可香港澳门护照收费35元就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了,同样是一个本本,材料费人工费相差无几,难道港澳同胞生活困难到需要国家如此照顾,或者是大陆人民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富裕到为了同样的东西要比同胞付出5倍的价格吗。

  所以说,那些愤青可以闭嘴了,因为同是中国人,在办同样一件事的前提下,都能有此三六九等的差别待遇,你让那些老外情何以堪呢,在他们国家向来都是以本国人优先的,外国人其次,而我们的先后顺序是 老外---港澳台同胞---大陆人民,怪不得他们可以瞧不起大陆人民,因为我们从来没把自己当人看。











  这篇日记里提到了: 不良内容举报
  如果哪一天俺真的在大陆成立了这样的公司,与客户打交道的骨干有可能会请巴西人,而不一定是像HELENA这样的中国人。不是说中国人做的不好,而是......
  中国人都太想赚钱了,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老板,越是能独挡一面的,越让人担心。
  我的观念是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就算你把员工当成合作伙伴看,但他们不会同样的看待你。我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人在利益面前都是脆弱的,所以需要用分工,责任,奖励,惩罚这些制度来激励与防恶。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特长来安排工作,尽量用专才而避免通才。
  不是说我舍不得让利,而是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水涨船高的。打个比方,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被提拔做班长后,他肯定会很感激领导,因为权力和待遇都上升了,但一段时间后,他就用班长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利益了,会用别的班组长的待遇来比较自己所得的是否公平。这个就是人性。大多数人永远是为着自己没有得到的而不平,而不会为自己已经得到的而感恩。员工是这样,老板也是这样。所以,一厢情愿的认为付出就可以得到员工的忠诚和回报,是很天真的,关于这点我有很多实例可以证明。
  当然,一个高级员工的最好成就是老板让出一点股份,让他成为股东。这样的人才说明老板已经离不开他了,但是我相信,这种例子只是个案,出现在某些行业有可能,但大多数的老板还是会尽量避免发生的。
  
  作者:眼镜行业交流号
  握手
  像太阳镜这个行业,大部分消费者追求的都是品牌,不灰色不行啊
  楼主的包包也是这种情况吧,回到s palulo再加个牌牌就可以大卖了,呵呵
  ======================================================================
  几年前这里的冒牌生意还被同胞们做的红红火火,现在已经不行了。如今政府抓得很严,议会为此还特地修改了法律。
  我是贴自己的牌子的,我的牌子在市场上只有3年的历史。
  灰色市场指的是走私市场。

  员工能否成为股东还是要看他对公司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是否不可替代吧。
  如果某个工作岗位,老板换个人也可以照常运作,那还有必要给他股份吗?
  我知道某些行当是给员工股份的,比如律师,会计事务所把有能力的某律师,会计师提拔为合伙人,餐馆给予某大厨股份,大公司给某些高级管理阶层股份等等,不过这个没有普遍性,也不是所有的范例有模仿价值,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大家对牛皮市场熟不熟呀,小弟希望在天涯经谈能得到一点赐教,这行我是一个新人。准备这几天发个有关牛皮的广告贴,不知有没有戏。
  我们是出口盐湿和蓝湿牛皮的,属于牛皮原料,没有产品类别。现在在代理巴西南部几家大的牛皮厂的产品,报的价是美金到中国港口价,不做渠道,只找中国的生皮和熟皮进口商。
  在外贸福步论坛的进口原料栏目里,已经发了帖子。在天涯里只是想请熟悉国内牛皮市场的人介绍一些目前国内的市场情况,福步那里的人只谈生意,没有人热心的无偿介绍。所以我顺便在这里问问。
  我们有两种质量的生皮。WET SALTED CATTLE HIDES – NCM : 41015010
  1.70%/80%一级皮质量,30公斤,45英寸大小的巴西南部地区牛皮
  2.50%一级皮质量,28公斤,42英寸的北部地区牛皮

  请问中国的牛皮加工集中地有哪些呀。

  请问珠三角有什么原皮的交易市场,或者原皮贸易商集中的办公区域呢?谢谢。
  @凡幸福shoes 2012-01-27 14:25:18
  通常这类的香港或国外贸易商在国内都有办事分支机构,温州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广东的多在东莞市。
  -----------------------------
  谢谢介绍,昨天联系了一个河北石家庄的客人,是皮革加工厂的。他说他们以前是用国内的皮,现在开始大量购买国外的皮料,国外的价钱低,品质好。
  @zzhzsr 2012-01-29 23:12:32
  牛仔裤使用的棉纱是用气流纺纱机生产的,一般使用5支到16支棉纱。投资不大的棉纱厂就数气流纺纱了。请教楼主,巴西的棉纱自产为主还是进口多些。在巴西投资纺纱厂如何?
  =====================================================================
  这个我不专业诶,貌似巴西的纺织工业挺完善的,纺纱厂肯定有很多,这个是他们的强项。弱点是有些新材料新工艺比不上国际上的一流水平,还有竞争意识差,政府对国内市场保护的关系。
  来这里投资纺纱厂应该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比起这里的同行,你一个外国人,在语言,文化,关系上有先天的弱势,除非能找到某些相对的优势,比如技术方面,否则成功率很小。我们在这里搞进出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进口的都是中国制造,所以才能生存下去。
  @洋插队队员 2012-01-31 04:47:15
  LZ转型做出口生意了,个人比较看好,这也是趋势,如果人民币还能够保持坚挺的话。
  我从去年开始也做了一些小量的美国农产品出口去中国,唯一的麻烦就是中国海关存在灰色操作空间,感觉不爽。如果大家都是正规清关,按照法律办事,倒也是公平清爽,问题是有些人会用灰色的手段清关逃税,这样一来正规清关的全部要亏本了,只能也加入灰色清关的阵营,这样呢又违背了自己做生意的初衷。
  如果是运到香港等免税区交货的.....
  -----------------------------
  现在是试水。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不太会去做一些不熟的东西,起因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懂牛皮的,但他不熟国际贸易,所以拉我合伙。我看了下国内市场,觉得确实可以操作,因此想试试看。
  至于为什么要发到香港,这是为了客户考虑。在香港,深圳,东莞那里有很多包税的报关行的,客户通过何种方式清关不管我的事,我只负责按照他们的要求出口。老实讲,通过香港转口内陆是什么操作方式大家都心知肚明了,我只能保证自己的操作是合法的,客户怎么做确实不管我的事。
  @plain8686 2012-01-31 11:05:31
  peter兄,新年好!你说的那个南方共同体成员国要提高关税到35%,应该不包括作为成员联系国的玻利维亚吧?网上中文的报道里面就提到5个成员国。还有个问题冒昧问下:你注册的包包品牌是在巴西还是在国内注册的?另外你说的巴西的鞋子确实在玻利维亚这边口碑很好,同样材料和质量的售价比中国产的贵很多,本地人也愿意买,当然也跟他们有做广告有关,就没有看到一个中国牌子在这里有做广告的。
  -----------------------------
  是在巴西国内注册的,注册程序一共花了3年。
  就像你说的,大多数的中国人是不做品牌的,都是注重赚快钱,打时间差,商业文化的关系吧。
  巴西人的制鞋业还是很厉害的,因为这行业里有很多都是意大利的移民后代,在设计,做工,皮质上都有一套,像很多这里出名的品牌如FERRACINI,DEMOCRATA,FANCA,一看就知道是意大利名字。现在也有很多巴西制鞋厂移到广东东莞那里去了,用中国的工人,巴西的设计和牛皮来出口美国欧洲市场。
  @北方冷死牛 2012-01-31 19:29:51
  听说楼主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上的唛头是直接印上去还是另外找专门生产label的厂家做好后再作为辅料加上去?
  -----------------------------
  你是说LOGO商标吧,有印的也有贴的,这要看包的材质和类型了,有的是印的好看,有的是贴的好看,我们决定的时候主要看是那种搭配更好看。
  但不管印的还是贴的都是要开模的,然后叫专门生产商标的厂家定做,为了配合各种不同风格款式面料的包包,光模具我前前后后就开了十几个了。
  LOGO在面料裁减下来后就要贴或印上去了,不能等到包包成型后。
  如果海关有灰色清关的空间,那么要继续做的话,也只能灰色清关,否则就是找死。不过这种有关中国的论题不太适合在本帖讨论,怕被封贴。我只在游戏规则里玩。
  比如帆布的面料是配铜牌的LOGO,PU面料配铝合金LOGO,水洗的配塑料的,而有的面料是直接压上去的LOGO.到现在像LV那样直接在面料上印LOGO的还没有,因为这样需要订做面料,量太大了,我还没这个胆量冒险。
  不是我想杂,而是我做的包包品种太多,所以为了搭配,各种材质和款式的商标才搞的很多,目的只有一个,让LOGO和包包的搭配协调。
  今天走背运了,下午接放学的儿子去游泳班的途中,被一个女司机追尾了。后面的保险杠凹进去了一大块,后备箱的门也关不上了。虽然对方留下了电话,也承诺她的保险公司会赔,可谁都知道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和修车过程会多麻烦。
  烦啊。
  作者:洋插队队员 回复日期:2012-02-01 15:54:29  回复

  先慰问一下,人应该没啥问题吧,巴西的保险公司理赔很麻烦么?美国这边还是蛮简单的,不头疼,前阵子我的挡风玻璃被石子打了条缝,保险公司就在电话里完成了定损和估价,换好玻璃后没几天就收到了理赔支票,他们看都不来看,看来1000美元左右对他们是小case,都懒得派人来了
  =======================================================================
  谢谢关心,人没事。只是小碰撞,估计后面开车的女人没有很专心,所以撞了,当时我是在没红绿灯的路口停车,等车过了再启动的时候她撞上我车尾的。说起来这次是破纪录了,12年里第一次车子被撞,现在要等她的保险公司打电话给我。然后麻烦的是要把车开到她的保险指定的修车行去修理,而不能去自己熟悉的修车行,而且,巴西人做事很慢的。你们美国的保险公司效率高啊。


  @北方冷死牛 2012-02-01 22:38:07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我公司出口几个货柜的商品到法国,法国客户通过法国巴黎银行开出信用证,信用证通过法国巴黎银行的浦东办事处再经过中国建设银行传到我公司时,信用证传真件第一页上面有个印戳,内容是“请将付款凭证传真到我行,注明公司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以便我行寄出正本信用证”,请问这个戳是谁盖的?印戳上面的“我行”指的是哪个银行?付款凭证是谁付啥款的凭证?财务又不在我全蒙了。
  -----------------------------
  我没收到过信用证,所以不太懂。
  但是银行要求传真付款凭证有点离谱吧,你是出口方,是收款的,不是像我一样的进口方,如果银行要求我出示付款单据以便释放货柜单据给我还说的过去。你确定对方要求传真的是付款凭证而不是合同或发票草稿?
  建设银行应该是议付行吧,正本信用证应该是巴黎银行传给建行,由建行发给你的。我行指的应该是建行。
  @追风小吕 2012-02-01 15:43:29
  @petersaopaulo 2011-10-22 23:00:11
  大家再等等,俺到关门收工回家,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再打些新鲜的出来,昨天光顾着看泰剧了。
  -----------------------------
  嘿嘿,楼主也看泰剧啊,我家最近迷《一诺倾情》呢
  -----------------------------
  我喜欢泰国电影,泰语的语调也很喜欢,尽管我从来没去过那里。
  在看泰剧前,还想不到会有人把同性之恋拍得这么美。
  明年去泰国玩。
  @疏花疏果 2012-02-02 15:56:45
  楼主写的很好,好就好在真实。谢谢楼主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体验。
  楼主能谈谈巴西的环保吗?我很感兴趣。比如说亚马逊热带雨林被大规模砍伐,改造成农田草场,普通巴西人是怎么想的。在巴西办工厂,对于环保的要求和管理严吗,比如说皮革厂的污染问题怎么解决。
  -----------------------------
  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每年都在减少啊,那些农场主们都是些大地主,为了增加牧场的有效土地,用烧的方式来变林为地。虽然政府的雨林保护法对私自砍伐和破坏森林有严厉的处罚,可亚马逊实在是太大,有限的执法人员没有办法对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雨林做到滴水不漏的监管。所以,政府从卫星照片上发现,雨林以每年几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的减少。
  说起环境保护,我想说一个最近发生在巴西里约州外海的美国钻井漏油事件,以此来对比中国对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的处理。不过这几天比较忙。等有时间了再来详细扒一扒。
  法制健全和严格执法是两码事,工会和砍伐雨林更没直接关系了。
  巴西的北部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靠近亚马逊的那几个州更是垫底的州,在那里,大农场主就像是当地的国王一样,他的话比法律更有效。你可以想象一下,在8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居住着1亿9千万人,平均密度是22人/平方公里,而在地广人稀的亚马逊地区,人口密度可能连全国的1/10都不到。你在那里如果开车5,6个小时,路上见不到一个人是很正常的。所以,在那种地方,你去找谁说理,打官司?如果当地的大地主买通了警察局和政府官员,你一群不会讲葡语的印第安原住民想阻挡农场主收地,不是找死吗?
  不过大农场主也有怕的人,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个让所有政党头疼的组织---MST(无地农民组织)。
  不过说到农场主砍伐雨林,其实也是因为近年来世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关系。那些资本家们需要更多的牧场和耕地来养牛,种植农作物出口。其中很多都卖给了中国。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也间接推动了雨林的减少。
  保险公司安排我今天去验车,都过了快一个礼拜了。
  到了那里,递交驾驶执照和车证的复印件,拍照,走人。
  说是要把照片传到保险公司,等他们确认理赔,估计要花一个礼拜,那前后加起来就是两个礼拜了。晕。
  这就是巴西效率。
  撞车后的一个礼拜里,当我开着那辆后备箱门关不起来的车子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好心的司机开到我旁边,热心的摇下车窗提醒我---“车门没关好”,我只能礼貌的回复---“坏了,关不紧”,这已经基本上成为了我的另一个负担。
  感觉市场正在洗牌,很多同行在收缩规模,有的甚至退出了。
  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
  其他的国家不知道诶,大概南美地区都差不多吧。
  也不用多担心了,经济上上下下的起伏,本来就是件正常事。就像每天有活人死,有新生命诞生一样,商业社会的细胞---公司,也是不断的新陈代谢的。想活下去的公司就要不断的动脑筋,其实就是比谁聪明,本事大了。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前面已经说过了,今年影响外贸的是两大因素
  1.汇率---美金相比去年,对世界其他国家货币是走高了,中国把人民币挂钩美元,并小步上升的势态,使得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对人民币贬值,令中国的制造大国优势一步步丧失。
  2.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欧美国家,使得他们的消费能力减弱,作为支撑世界经济的大头,他们的衰退也大大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导致全世界的消费能力减弱。
  所以说贸易商相比工厂还是有优势的,就是灵活,包袱少,掉头快。
  工厂的固定资产太多,而且为了生产稳定,不管订单多少,都要养一批熟练工人,开销很大。
  光景好的时候当然好,但景气一差,开销越大的越容易倒。
  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啊。商人,是个不容易的职业,诱惑太多,压力太大,人力有限,可欲望无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