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经济学的修练,应该从“估值”开始

  作者:蒲公英飞扬2011 回复日期:2012-01-09 13:15:09  回复
  
    @回形镳 2011-07-17 14:34:43
      如果咱做生意的分不清“制度”与“经济”是两码子事,后果是很严重的。
    明朝的沈万三钱特多,就是在这事上犯含混了。竟敢提出奖赏军人,就是越界行事了,搞经济的跑搞制度那头了。结果当然犯了朱元璋的大忌。
    现在所谓“权钱交易”,也是宋朝后整个社会意识都犯了含混。官员认为有制度就肯定应该有经济,所以手中有了权就伸手向社会要钱。咱生意人呢,也以为制度是可以用来渔利的,自然不怕行贿官员。
    结果说制度实则没有制...........
    -----------------------------
    权力制度与经济的防火墙是否为“监督”“阳光”“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制度构建的初衷来看,无论是小到厂家,还是大到国家,最要紧的还是“顺畅”两字。
  作者:petersaopaulo 发表日期:2012-1-9 2:40:00 回复
  
   想找个沙发坐,舒舒服服的坐等标叔上菜。那历史就别捣鼓了,俺知道依标叔的实力,整一两个成功案例,绝对是小菜一碟。
  ——————————————————————————————————————
  这俺可以告诉你,你昨晚请出老爹来反证的那个案例,其实在管理案例上相当常见,几乎所有企业从创始到成熟经营这个中间段,都会发生。而90%以上的创业性企业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斗。
  这在企业管理经营学上,叫“中间费用”或“渠道成本”过高,企业管理学也有相当成熟的工具去处置这个问题。
  
  所以俺提的那个事儿,不过是在企业改制中一个难度偏于中下的问题。
  如果说自嘎企业改制是“强项”,却连这个问题都认为是“伪命题”,而你还不惜请出老爹来做这位二缺的证明,俺就不知说你什么好了。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13:26:54  回复
  
    
      价格战和商品价值低估而给企业带来的灾难,大家都知道。但楼主有估值正确和产品定位正确而取得成功的商场案例吗?
      这次是我真心想请教。
    ------------------------------------------------------------------------------------
    
    我是从后几页开始看的,不太了解你所问的跟我知道的是不是一回事情。
    
    如果想了解一个产品的最合适价格,随机抽样几群人做一次价格敏感度测试不就行了。企业估值的模型随便搜就能搜到很多吧,不同行业的公式还真不一样。
  ————————————————————————————————————————————
  比方说吧,现在“云计算”的产品怎么去估值?马化腾的QQ又怎么去估值?
  这与咱们估值一包烟,有很大的不同。
  
  再加上,肩扛式导弹在恐怖分子手上可以卖个好价钱。买给俺还吓坏了俺,也就一分钱不值。
  
  ——这些后面,应该有蛛迹马迹可寻,咱们就去寻找好了。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13:52:11  回复
  
    如果各位大神真的需要比拼内功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一个现成的真实的比较头疼的案例可以供各位发挥,是有关企业咨询的。
    
    
    一家企业A,算是某个行业的开创者吧,辛辛苦苦在行业内耕耘之后也积累了一大批有头有脸的客户,虽然签单的金额并不是很多,但至少在这个地区在这个行业的名头至少是比较响亮的,如果能一直这样过日子倒也不错,但随后问题就来了,巨头们看中了这个市场,这些巨头实力有多强呢,基本上在世界范围内能排得上号的,巨头们也开发了类似的产品并免费推广,没听错,是免费。
    
    如上是案例,顺便也提下这家企业A老板的性格,多疑慎重,将任何员工都视为小偷,前些年优越的日子磨掉了这个老板创新的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案例还真不少,比方说“天然植物型”洗发水是咱们的奥妮开发的。
  后来却面临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日化的“重新开发”和“滥垦推广”(也就是你说的不计工本的市场推广,这如果是在商业法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都要被定为恶意倾销和价格垄断了。他娘的~,明摆着欺负咱的市场规则是个原始状态)。
  
  奥妮当时也不懂,一来没有给自嘎开发产品进行知识产权登记;二来不懂得这种商业上“恶意收购呵、恶意竞争呵、恶意透支呵”神马神马的,已经逾越了商圈范畴,是进入到社会规则层面的,是可以立即提交商务部进行反垄断、反倾销调查的;如果在银行和股市上发生这种事,银监、证监早介入了。加上那时咱们《反垄断法》还没出台,奥妮眼瞅着自嘎辛苦开拓的市场尽付他人之手。
  加上后面没有营销大师的策划,在商技和商业推广上已经差了两大国际日化集团一大筹,那个败得一个让人惋惜。
  如果换成现在,咱们本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国际商业大师,相信奥妮不会像那时那样。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13:23:43  回复
  
    搬个板凳过来看各位行业内人士扒回叔老脸皮
  ————————————————————————————————————————
  那是,作为经坛老顽童来说,的确有一身好皮,做成人皮灯笼是可以标注成“拿破仑皇冠”那等顶级品牌的。
  招来一批想扒皮的也就不奇怪。
  可惜就是想扒俺老顽童皮的,个个功力脆弱,一搭上桥手就被弹了好几丈外,只好在数丈外绕着俺吐口水。
  老顽童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自身也比较邋塌,没啥洁癖,也就不怕口水弹,自顾自的吃吃喝喝,还起了心思看他们能吐多少口水。
  还脚得挺好玩。
  你说这是咋整?
  
  
  作者:天之圣痕2012 回复日期:2012-01-09 17:32:09  回复
  
     @回形镳
    
    楼主的策略就是一个字
    
    磨
    
    持久战
  ————————————————————————————————————————
  切~,对你这种小娘皮的还需要进入战争状态?
  你一进入实用层面,就个小混混的,连昨天这么简单的俩题目都答不上来。
  你去食蕉吧~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22:04:34  回复
    
    巨头们的免费策略可谓是个狠招,但是并不是不可破的,免费策略有几个硬伤 1、不能与客户建立法律义务上的合作关系,通俗点来说,就是稳定性出了问题的话,你没资格找我麻烦,我也不承诺赔偿你损失,更不承诺帮你解决问题。
    2、即使是依靠巨头们的技术实力,想要通过一款产品把某个行业的低、中、高端客户全部吃光还是不太现实的,虽然这个老板不敢创新,但巨头们的项目组成员更不敢创新,基本上是别人有什么他们才能做什么,把抄袭策略贯彻到底,为这家企业创造了时间差。
    3、客户资源,这个老板对客户资源的利用真让我无语,技术出身的老板都是这个德行,如果转个思路,从单纯卖软件转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项目,巨头们是不敢入这个领域的。
    
    4、免费策略仅针对软件产品而言,如果涉及到人工费用的问题,巨头是最怕跟小企业拼人工费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就不要出这等招与巨头玩了,你都不知道巨头为啥能够免费,他们的盈利模式在那里。
  你出这等招,等于对方在煮粥你还抱柴火往人灶里添。
  
  凭这种商战权谋术去搞咨询,在行内可是称呼人少得罪人多的事。
  
  作者:北方冷死牛 回复日期:2012-01-09 22:56:05  回复
  
    镳叔太牛叉了。
    
    我还在帮你想转移啥话题好呢。
    
    结果你直接来一招当街耍泼,干脆利落。
    
    服!
  ——————————————————————————————————————————
  有意思的是,每次小牛都要坠入俺的招数,跟着俺玩。
  小牛不服还着实不行。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22:04:34  回复
  ——————————————————————————————————————————
  在你的眼里,商业就=商战,总希望找到对方公司的所谓“漏洞”,好一击即中。
  到头来你们一波接一波地起,又一波接一波地落。闲气就出了不少,却没几个赚到真金白银。
  
  作者:北方冷死牛 回复日期:2012-01-09 23:25:46  回复
  我等镳叔,镳叔有料。
  ————————————————————————————————————————————
  小牛的智商一向很高,最喜欢玩聪明活了。
    
  
  作者:乌贼太帅了 回复日期:2012-01-09 23:27:22  回复
  说过了嘛,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菜鸟,还是个跑业务的,所以才拿案例出来让各位大神看看,回叔来帮我整理个方子出来?
  ——————————————————————————————————————————————
  如果是奥妮的话,俺还帮着整理一下。
  小软件公司本来就是指望个技术并购,才能解套资金流的,有啥好整理的?
  别说那小软件公司了,全世界做ERP最好的那家,也几度被大公司收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