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客户经理手记——我所经历的跑路企业


  @有缘人甲 2492楼 2014-02-05 10:22:12
  求教楼主,多少界定高利贷?如果2分3分算高利贷的话。
  我了解的是:由于银行信贷员改成"终身追责制"以后,信贷员对放贷给小企业根本没有兴趣,所以小企业即使再有前景,也极不容易获得贷款。因为信贷员即使成功,收益也不成正比,反之,就得吃责。如果放给大企业,就是所谓的嫌贫爱富,风险小,利润有保证,何乐而不为。对否?
  不知楼主为何说这是伪命题?多谢。
  -----------------------------
  其实银行的体制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银行一般分为大公司、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零售)三个条线,三个条线都有自己的队伍,而且分别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专人专岗。也就是说,做大公司的客户经理专门做大公司,做中小企业的专门做中小企业,不能什么都做,也不能挑挑拣拣。各个业务通道的审批标准都不一样,业务程序也不一样。所以基本不存在客户经营嫌贫爱富一说。至于嫌贫爱富,也是在银行战略层面的,比如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基本没有中小企业业务;也有嫌富爱贫的,比如民生银行喜欢做小微企业。
  再有一个,就是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大公司固然风险低,但是他的议价能力也强,贷款利率低,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成本升高,再守着这些大公司客户,利润肯定会减少。
  第三,都去做大公司客户,可哪里有那么多大公司啊,挑完了大的挑小的,小的做上几年就成了大的了。
  聪明的温州人
  温州人的资本运作水平,的确是一流,他们把政府、银行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说是新一代的红顶商人。
  有一个汽车项目,在浙江一直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于是计划向其他省份转移。这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在来之前,先和当地政府谈条件,一是土地出让价格不能高了,其实不敢说白给也差不多;第二,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进行先期孵化;第三是其他税收等配套优惠措施等等。就这样,就把浙江的二手设备搬了过来,七零八凑地攒了一条组装线。当地政府又给钱、又给地,这样工厂就开起来了。这样算起来,企业基本没有什么投资,只是弄来了一套二手设备,说白了还是当地政府投资。紧接着,土地证办出来后,又拿土地证抵押贷款,虽然政府相当于白给,但是到了银行,就按市场评估,于是大批量的资金又到手,这是用的银行的钱。工厂运行起来之后,规模宏大,政府支持,和在浙江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于是紧接着,将公司包装,然后整体打包卖给一家大型的汽车集团,两三年的时间,几个亿的现金轻松到手。
  为什么说温州的金融问题属于信贷泡沫破裂,不妨拿出比较知名的眼镜大王胡福林跑路的事来。信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员工3000多人,公司是温州眼镜行业的龙头老大,年产量平均达到2000万副,同时也是温州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眼镜品牌。值得注意的是,信泰集团起家的眼镜产业,2010年产值只有2.7亿多元;2011年跑路前的8个月,也才1.2亿多元。就是这么一家企业,银行贷款8个多亿,民间借贷更是高达12亿。当然,胡福林主要涉足的,除了眼镜业,还有新能源行业。
  不到3亿元产值的企业,光银行贷款到了8个亿,还反过头来说是融资难的问题,这也太搞笑了吧?
  有温州出问题之前,温州的金融环境一直很好,银行基本没有不良贷款。企业之间的信用也很好,很多老板说,找老乡借个钱,几十上百万,几分钟就打过来,连个条都不用写。良好的信用环境,无限膨胀的信贷需求,这就刺激了银行不断地加大信贷投入,哪怕企业没有把钱用到主业也不断地投入,只要能还本付息就是好企业。在泡沫膨胀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感觉很好,都放松了警惕,都觉得自己赚了很多钱。既然是泡沫,迟早是会破的。
  现在,温州哀鸿遍野,企业之间找不到担保了,企业间更拆借不到资金,温州的整个信用体系己经崩溃,与前几年之前形成的反差,可谓天壤之别。泡沫破裂之后,再把他吹起来,那是谈何容易。
  那温州人贷了那么多款,到底把钱投到哪里了呢?不用说大家也知道。首先,温州当地的产业都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很少,而且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原始积累早己完成,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这些行业,竞争也过于激烈,基本到现在都成了微利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闯天下轻松赚钱的时候己经过去了。
  去年的时候,有一次翻开省浙江商会的会刊,我勒个去,全省哪里有几个正儿八经干实业的,会员企业除了干房地产的就是干投资担保的,以实体企业出现的会员单位不到10%。这些还都是外出的浙商,本土的浙商也应该是差不多情况。温州炒房团,温州煤老板,什么东西涨钱是炒什么,早在温州信贷出现问题之前,温州炒家己经声名狼藉。炒这些东西都需要资金,哪里来的钱,信贷资金首当其冲。就和上海钢贸商一样的情况,以实体名义贷款,贷出的款都投到了高风险领域,成了社会游资,成了热钱,一旦经济下行,泡沫立即破裂。
  温州的问题,推而广之,也许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首先,实体经济升级困难。温州的实体经济己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程度,浙江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温州又是浙江的翘楚。但是转型升级,谈何容易。德力西、正泰,己经是非常不错的企业了,但充其量也不过三十年的历史,和100多年历史的西门子、博世相竞争,相差的还是很多,而且有很多问题不是一个企业能解决的,比如创新体制,比如知识产权,是整个国家制度设计的问题。中国企业的超越,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比如阿里巴巴,比如腾讯,那都是新兴产业,不需要太多的积累,一群人守着电脑就能完成,可是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历史形成了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赶上的。而且, 国际分工也早己形成,中国注定了是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承担了低端产品的制造和高端产品的劳动密集领域的分工。这个国际分工,不是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美国最牛B吧,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资金、制度一样不缺,但是最豪华的车还是出在德国,美国人再厉害也干不过德国人,因为早在美国汽车工业起步的时候,德国人己经完成了国际分工。
  其次,实体经济的资金外出寻找出路。实体企业向上转型升级困难,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会让自己的钱躺在银行睡大觉。中国人生性是这样,自强不息。这么多资金一定要寻找到出路,于是看到哪里赚钱就投哪里。
  第三,破沫经济迅速膨胀。房地产,民间金融,这属于典型的破沫经济,对于提升国力一点用处没有。于是过多的实体资金投入到这里。天涯里的论述己经很多了,不需要赘述。
  最后,破沫经济破裂,实体经济受到连累。
  温州的今天,推而广之,也许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明天。

  @有缘人甲 2509楼 2014-02-05 16:21:01
  多谢楼主专业解答。不过传言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几乎达到1分5,是否可信?再望解惑,多谢了。
  -----------------------------
  差不多这个水平。
  @dear314 2518楼 2014-02-05 19:15:45
  哦耶,好爱哦你楼主。试问农村自建恒温库每年都是储存蒜苔,大蒜,的出路在哪里。
  -----------------------------
  坚持干吧,坐等行情。葱姜蒜的行情忽冷忽热,没法估计。这里种姜的,前几年一直在赔钱,2013年行情特别好,一亩地能收入3-4万元,这是十年一遇的行情,很多农户家里过年都买了小车。可以不坚持种,怎么能赶上这个行情呢。
  @亿拜尔 2530楼 2014-02-06 04:03:23
  珠三角较为踏实
  -----------------------------
  这是官方的一段文字:

  1997年底,王岐山转调地方任职,出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当时广东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达50%。王岐山去广东,主要是协助省委书记李长春处理广信、粤海等国有企业资不抵债的事件。王岐山以金融专家身份,协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重组,由此逐渐为公众所知。2000年底,王岐山返回北京,出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2004年核呆,广东省分行的不良资产占全国的20%还要多。
  98年金融危机,内地的企业基本觉察不到,广东受到的影响最严重。但是经历过经济然机的洗礼之后,倒下一批不健康的企业,生存下来的企业谨慎了,银行也比较谨慎了。不经过经济周期,不能算成长。
  很多喊着口号要做百年企业的老板们,做好准备了吗?

  -----------------------------
  @碎无痕 2525楼 2014-02-05 23:41:21
  楼主看到我,既然你经验如此丰富,想问下当前环境下你如何理财投资的,如何配置你的资金!
  -----------------------------
  我觉得现在是现金为王。目前基本是将投资往回收,存定期存款,房子老婆舍不得卖(投资不住的),依着我的话留一套住着,其他的全处理了,过两年也许花一半的钱就能买回来。
  我的直觉有时很准,2007年的时候,我是在股市5700点的时候将股票、基金全部清仓,买了一套房子。也许靠的是运气,但我不是很贪婪。
  有很多坚持理财的说,存在银行抵御不了通货膨胀,可是现在是行情不好,投什么都有可能赔钱,本金都拿来回来,更不要说什么收益了。银行定期存款3.5%的利息,理财产品能到5-6%,这在发达国家己经是非常高的了。
  顺势而为,一个人战胜不了大势的。
  @dear314 2522楼 2014-02-05 20:45:20
  回复第2521楼(作者: @黄金战争 于 2014-02-05 20:19)
  @dear314 2518楼 2014-02-05 19:15:45
  哦耶,好爱哦你楼主。试……
  ==========
  重要的是,我们这里信用社不想支持我们农户了。我们全镇大蒜基地,。恒温库群二百多栋。没法融资啊。民间资本都往回抽,银行也抽,都抽干了。
  -----------------------------
  一定是出现农户集体不还款的事件了。在农业歉收的时候,很多地方出现这种事。
  @黄金帝国2014 2527楼 2014-02-06 01:47:44
  楼主可以分析预言下未来两年的趋势吗
  -----------------------------
  彼得林奇说,预测经济走势就和占卜差不多。华尔街那么多的大神,谁预测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北京那么多的高人,2008年的经济危机,谁又预测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谁又料到房价涨得这么离谱?09年的信贷刺激,企业盲目扩张,谁料到现在全是过剩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
  只能说,现在是熊市,诸事不宜。
  ?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不久﹐1997年12月﹐中共中央调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岐山到广东省委任省委常委。一个月以后﹐王岐山当选为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接着﹐广东省委成立“化解金融危机五人领导小组”﹐任务是处理日益严重的支付危机﹐两家旗舰公司首当其冲 —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国投)和粤海企业集团(粤海)。经过激烈的辩论﹐广东省政府决定破产广国投和重组粤海。这在国际媒体引发轩然大波。国际债权人原本指望中国政府会像过去一样﹐不管企业命运如何﹐全额偿付所有外债。经过艰苦的谈判﹐2000年10月﹐广国投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实现8500万美元偿债。2001年12月﹐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国际金融评论》授予粤海企业集团“亚洲最佳债务重组项目奖”。鲜为人知的是﹐广东省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380亿元人民币﹐重组和关闭了近千家地方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
  来一段经济史,看看广东省是怎么劫后重生的,中央花了多少钱保住了广东金融

  (一)广发银行
  自1988年成立之日起,广发行即带有浓重的政策性和试验性色彩。

  这家银行设立的初衷,是为“适应广东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需要,探索金融改革新路子”,但现实与美好的初衷往往大相径庭。作为“金融试验田”和“地方经济助推器”的广发行,在当初的体制设计和机构布局方面先天不足,为日后埋下诸多隐患。

  成立之初,广发行系“全民”性质的股份制金融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发起股东55家,包括各家专业银行、广东省各级财政和大型企业集团。表面上,广发行是按新型商业银行模式筹建的新银行,但与同时期成立的国内第一批股份制银行一样,它仍是一家国有股占绝对地位、受政府影响巨大的商业银行。

  从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以支持广东经济建设为己任”的广发行,累积发放贷款2000亿元,其中90%用于广东经济建设,支持的项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讯、贸易、高科技、环保等行业。这种向政府主导的项目倾斜的信贷政策例行多年,直到2002年后才转以确立“培育优良债务人”的思路,将信贷重点明确转移到中小民营企业。

  广发行前任高层介绍说,即使在成立之初,对于政府指派性质的贷款,广发行总行亦非言听计从,甚至还多有抵触。但在当年的多级法人制和机构设置限制下,“准政府贷款”在地方上往往难以控制,而风险巨大。

  在1995年以前,广发行一直实行多级法人制,总行对各分支行控制力微弱,各市县财政和专业银行在各地分支机构掌有大权,在某些地方,广发行一度充当“二财政”的角色。

  有知情者举例为证,广发行曾受政府指令在珠海西区设立支行,在当地累计吸储5亿元,全部用于当地市政建设,而总行并无支配权。1998年,时任珠海市委书记的梁广大在离任前,曾将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一块生地划给广发行,作为坏账补偿。“这已经是相对好的解决方式。”知情者说,广发行大量分支机构的贷款早已有去无回。

  据知情人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末,广发行坏账已近百亿规模,可见历史包袱之重。在“为地方政府发展出力”的口号之下,广发行在省内各分支机构的效益日益衰减,除汕头、深圳、东莞几家分行保持赢利,其他均告亏损。广发行亟待拓展长期发展的空间。

  时至1995年,刚刚统一股权、统一法人的广发行实际已经出现了支付困难。
  至2002年底,五级分类口径下不良贷款近357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28.23%。2003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为18.53%,则全靠“做大分母”――当年贷款规模增长52.4%,而不良贷款余额保持不变。

  广发行重组历时近两年时间,2005年5月正式启动,至2006年12月,重组正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完成重组交割。有广发行内部人士表示,整个不良资产剥离“过程比较复杂,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很难说清,不完全是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外力介入,有些不良资产打包也是行政命令”。重组之后,花旗银行并不能翻查重组之前的账目,这很奇怪。而在花旗为首的投资者团队进入广发行之后,广发行还有大约110亿元的坏账。

  在2005~2006年间的广发行引资重组过程中,广发行剥离、核销了大量不良资产,整个重组成本高达约500亿元。第一个资金来源是竞标团溢价入股,花旗竞标团出资242亿元,产生了约135亿元溢价。第二个资金来源是不良资产处置。2005年12月,广发行拍卖总计333亿元不良资产包。知情人士透露,广发行原想卖出80亿至90亿元的价格,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出价不高,为了能够保证竞标及时完成,2006年2月底,广发行将约560亿元的不良资产全部剥离给广东省政府所属的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再由粤财信托进行处置。在重组过程中,广发行还拍卖了其全资非金融资产——广控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发行对广控集团及其下属机构17.22亿元债权。公开资料显示,广控集团在评估基准日(2005年11月30日)的账面资产总额37.9亿元,负债34亿元。评估后资产价值仅为24.4亿元,资产减值达13亿元,企业已资不抵债9.7亿元。2006年3月拍卖时,民营企业中昌恒远控股有限公司以4亿元竞拍成功。

  (二)广国投破产

  广国投仅次于中信,是中国第二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国际金融界,曾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一流的商业信誉。广国投破产,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为了保证以专业精神执行破产,让130余家国际债权人能够接受,广东省政府雇佣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以清算组顾问的名义,实际扮演清盘官的角色。为此,广国投必须接受从未有过的彻底调查,与政府不清不楚的关系、令人起疑的决策失误、严重的贪污腐败、猖狂的渎职犯罪,不得不全方位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广国投破产程序的一个重要副产品,是为中国制订完备的破产法提供了足够翔实的案例。

  1998年10月6日,关闭广国投的决定在国际金融界引起震动。1999年1月10日,广国投申请破产。当时披露广国投的资产总额,相当于债务总额的60%。资产的追偿率只有30%左右,债务的追偿率只有18%。国际债权人被告知,广国投的贷款,90%已经逾期;超过80%的股本投资所在的公司,或者已经破产,或者“正处于困难中”。2000年10月31日,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实现的偿债只是经过验证的债务总额的3.38%。据估计,广国投最终能够收回的资产,为确认债务的34%。到此时,大多数债权人可以登记出在广国投的损失。

  广国投破产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政府不承认广国投欠下的外债等同于非还不可的国家主权债务。这在中国史无前例。中国政府通过第二大国投破产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政府对国投和红筹总额80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国际债务,不承担直接责任。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广东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如果中央政府承担广国投的国际债务,将没有理由不承担比广东贫穷得多、在金融风暴中更加困难的海南、福建、广西等省国投和红筹的国际债务。承担全国国投和香港红筹的国际债务,意味着中央政府60%左右的外汇储蓄,必须在金融风暴中“拨备”。

  这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居然具有强有力的法理基础。像欧美国家的政府不会为国有企业无条件承担所有债务一样,企业既然是法人,就有权选择破产来结束生命。广国投破产,对外符合国际惯例,对内符合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企业自负盈亏,政府不再直接对企业的经营负责。这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发出进一步改革的信号:不管它们的规模有多大,国际声望有多高,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政府最终都会出手挽救、替它们偿还债务的历史,从此终结。

  这个信号是如此强烈,让很多人不能适应。就是到今天,中国大陆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对政府拒绝偿付外债和广国投破产,仍然坚持明确的保留态度。这恐怕不简单出自兔死狐悲的一般感情,面对政府广泛参与企业经营的现实状态,企业当然有理由不愿意独自承担全部责任。

  广国投破产,同时为与中国国有企业做生意的国际债权人发出改革信号。按照传统定义,国投和红筹的所有者是大陆的国家实体,不管是公司还是政府部门。所以,国际债权人坚持国投和红筹企业的国际债务应被当作主权债对待。1999年6月30日,国际债权人拒绝广东省政府重组粤海的建议,债权人委员会指出:“债权人强烈认为,借贷给集团(粤海)是基于明确的双方相互理解的条件,即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支持集团并保证集团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

  债权人的理由可以理解。过去,经常基于这种理念,他们才放心大胆,争先恐后,把大笔金钱借给国投和红筹。由于有这样的理念,债权人用不着对贷款企业和贷款项目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和严格的持续监督(这正是银行从事商业贷款必须花费的主要成本);与此同时,贷款通常按照企业之间的商业程序和商业利率安排,并不是政府与政府之间,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对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援助性低息贷款。商业利率本身,应当包含了对商业风险的付费。

  1994年5月,广国投董事长黄炎田成为《商业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故事的大标题赫然醒目:“一位红色资本家的内部世界:黄炎田的高效金融机构正帮助再造中国”。就在粤海重组前夕,粤海集团刚刚荣获香港政府颁发的年度最佳管理奖,旗下的广南集团,更是被摩根斯坦利隆重推荐为50个 “全球最佳中小企业”之一(尽管后来的事实表明,广南领导层问题多多)。这些优良的商业信誉,显然不是靠长期借债不还赢得的。容易理解的实际情况是,在过去20年时间,国际债权人一方面节省了大笔其他商业贷款必须支持的调查监督费用成本,一方面索取了风险费用又从来不用承担风险。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国有企业的大锅饭借着国门开放,居然早就吃到国际上去了。广国投破产,昭示了国际借贷大锅饭的游戏规则从此改变。

  广国投破产一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充满争议的里程碑。国际借贷人今后向中国企业提供借贷时,必须像对其他市场经济体的企业一样进行周密的风险评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的严格监督,而不能再省下这道主要成本,幻想中国各级政府会继续无条件承担国有企业的国际债务。

  在考虑国际债权人的同时,工作小组还要在国内个人储户中“平息混乱”。这是广国投破产程序中,国内需要慎重解决的首要问题。超过三万自然人在广国投存入8亿元人民币。广东省各地发生多起请愿事件。人们害怕广国投的关闭使他们的存款一去不返。广国投破产同时造成500多名员工失业。中国银行急忙购入广国投欠个人储户的7.8亿元人民币,在广国投关闭之后,突然变成最大的单个债权人。这笔交易的资金由广东省政府提供。省政府同时支付了广国投职工的遣散费。对于8万名通过广国投下属证券营业部买卖股票的股民,其业务转移到广发证券公司,在托管的名义下暂且继续经营。所有这些涉及社会稳定的安排,必须在严格遵守破产法程序、不损害国际债权人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因此需要许多比政府过去处理内部事务复杂得多的专业设计。毕马威和同时聘用的国际著名律师事务所以及大陆著名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密切合作,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粤海重组

  1998年夏末,债权人急切追讨债务,粤海集团度日如年。到9月,粤海只能靠省政府的短期资助支付需要紧急偿还的债务。展望未来,在欠下的46亿美元外债中,1999年1月到期6.8亿美元,4月到期11.7亿美元。负债比率高达74%。粤海已经山穷水尽,活不下去了(根据毕马威的审计报告,到1998年9月30日,粤海集团总债务303亿港币,账目总资产212亿,严重资不抵债)。10月8日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广国投破产的同时挽救粤海。10月26日官方宣布,粤海的债务将通过重组解决。粤海下属的两家主力企业——粤海投资和广南控股,对香港的股市稳定十分重要。重组粤海的决定,一方面使中国政府避免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视为主权债,一方面给香港股市吃了一粒定心丸:会找到一条途径,保持资不抵债的红筹生存下去。

  关于重组粤海的谈判时走时停,经过一系列漫长艰苦的讨价还价,2000年12月6日,国际债权人终于接受高盛提出和修改的重组方案。谈判延续数个月的主要原因是,尽管有广国投破产,债权人仍然希望广东省政府偿还粤海的全部债务。谈判僵局一直持续到1999年7月底,东亚银行董事长李国宝顽强坚持债权人给粤海的贷款得到广东省政府担保,在媒体公开宣称,不惜与粤海“同归于尽”。李国宝同时担任粤海旗下红筹——广南控股的独立董事。当然,“同归于尽”只是一种情绪化的表态,不可能得到国际债权人的广泛支持。即便有人愿意看到东亚银行与粤海同归于尽,也很少有人准备看到整个香港金融界与市值占股市三分之一、现已下跌90%的红筹企业同归于尽。广东省政府用停止偿付贷款利息的实际行动表达不妥协的决心。王岐山在第二次 “没有掌声”的国际债权人会议上,礼貌、诚恳而又语带机锋地说:“我相信广东省政府和国际债权人都不愿意看到粤海步广国投的后尘。”根据毕马威的评估,如果粤海破产,债权人的损失会达到74%。国际债权人最终只能妥协,与广东省政府分担损失。倘若不然,逼迫粤海进入破产程序,损失只会更加严重。

  粤海重组终于得以顺利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官方确实分担了“痛苦”。在中方,广东省政府为重组注资高达20.1亿美元,几乎等于债权人总额21.2亿美元的削债。广东省注入的是全省最优质的资产——东深供水项目。香港75%的生产生活用水依赖这个项目。根据广东省与香港当局的长期供水协议,该项目每年坐收20多亿港币现金。这笔资产注入粤海,相当于现金抵押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像雇用毕马威主持操作广国投清盘一样,粤海重组雇用了著名的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以顾问名义提出和修改重组方案,召集国际债权人会议。广国投破产与粤海重组,涉及三百多家国际债权人。日本、韩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领事馆,曾经分头正式提出照会,强烈表达本国政府对破产和重组的严重关注。高盛和毕马威在国际专业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广东省政府妥善处理从未有过的国际商业巨案,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关键性建议。不仅如此,作为雇员,高盛和毕马威有义务充分利用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国际地位,把广东省政府的意愿转变成无可非议的国际惯例。这是广国投破产和粤海重组在国际舆论严密监督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当然,两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不会拒绝赚钱的。但是,倘若没有国际一流的权威机构参与,广国投破产和粤海重组很可能会旷日持久地拖下去,甚至卷入不必要的外交因素、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干扰广东化解支付危机的当务之急,损害阻止金融危机向内地蔓延的大局。
  (四) 关闭上千家中小金融机构

  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务主要来自国内。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投机资金与当地居民的储蓄混合在一起,循国家规定利率的合法储户与大规模的高息存款混合在一起,正常的存贷业务与非法集资混合在一起,合法经营与超出营业范围的混业投机混合在一起,账内的损益与账外的债务权益混合在一起,经营失误与贪污腐败、金融犯罪混合在一起……。所有这些交叉组合成一团根本无法理清的乱麻。

  中国的一句谚语——“快刀斩乱麻”。1999年11月23日,广东省成立以王岐山为组长的 “广东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协调小组”,省长助理武捷思、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蒋超良、广州证券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兴强任副组长。广东省向中央银行“一揽子”借款380亿元;同时,中央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增拨70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项用于解决人民银行自办地方金融机构的遗留问题。用这450亿元,到2000年10月,不到一年时间内,广东省政府对147家城信社1063个分支机构,16家国投及14家办事处,国投下属48家证券营业部,以及843家农金会实施停业整顿。这也是危机时刻“没有选择的选择”,却是当机立断、化解危机的最佳方案——大刀阔斧地快刀斩乱麻。

  借人民币,不动摇人民币的外汇储备,不需要中央政府修改财政预算。为了防止支付危机蔓延,这一次,中央政府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中央银行的380亿借款,由广东省各级政府的财政担保,年利率2.25%,不计复利,从2001年起九年时间全部偿还,每年折还款47亿。这对当时年税收收入超过1100亿元的广东省来说,是可以做到的。

  到2000年3月11日,汕尾、韶关、梅州、潮州、湛江、中山、肇庆、汕头、佛山、珠海、江门、茂名、惠州和广州市(四家)共17家市属国投,全部停业整顿。东莞国投经营良好,成为惟一一家获得“规范保留”的市级国投。深圳国投因为深圳市享有副省级待遇而获得“规范保留”。省政府财政厅背景的粤财信托亦获“规范保留”。省属华侨信托投资公司资不抵债30亿元人民币,省政府注资20亿人民币和国际债权人免息削债30%之后,退还居民存款,摘去金融牌照,改组成一家实业公司。

  真正需要投入大量工作的,是广东全省范围147家城信社和843家农金会。它们牵扯到千家万户,与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构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譬如,韶关市13家城信社拥有20多万储户。从维护社会安定的第一需要出发,工作小组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对需要清理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摸底。为此,还专门开发出“分档次存款统计表”和“待移交中国工商银行储户资料清单”两套软件。根据摸底情况,协调小组制定了居民储蓄和外债优先的政策原则。在居民储蓄中,进一步分成10万元以上,5000-10万元、2000-5000元、1000-2000元以及1000元以下若干档次。小额存款通常来自普通百姓,首先兑付,得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震动(譬如,梅州市农金会个人股金90%在5万元以下)。另外,关闭企业的失业职工,需要妥善安排。韶关市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给城信社职工多发两个月工资后遣散,得到协调小组的肯定。

  眼睁睁的看着你跌倒

  前天的时候,去了客户开的一个西餐厅,生意还是挺好的,几乎满座了。但我还是心里还是有些凄凉,不知他的餐厅能开到哪一天,当是只是看着老婆和女儿吃。他的贷款年前艰难地还了,还了之后,担保人不再为他担保,他也一直没有找到新的担保人。贷款如何艰难,是借了高利贷还的,利息高得吓人,而且这还是担保人帮他联系的,他自己连高利贷也借不到。如果贷款不能续下来,他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开这家餐厅的是一个80后,他到现在还没结婚。去年申请贷款的时候,看着他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开着一家西餐厅,当时开了只有半年多。除了餐厅之外,在商场上还卖着一个品牌的男装,但是当时可能是因为业绩不好,那个牌子被商场撤柜了,正在考察其他牌子。
  时隔一年,变化很大。一是贷款猛增,一下比去年翻了一番,除了贷款之外,还大大小小在办了很多信用卡,说明资金确实很紧张。第二是新品牌的服装上起来了,连装修带进货,投了将近100万,但是销售情况很差,几乎没有销量。他说主要原因是去年单位的团购不好,各单位都不让发东西。我说,卖服装哪有指望团购的,有团购那关系的话,从哪里进货行,还用着装修展厅,还用着备那么多货?他依然寄希望于团购,说做上一单团购,赚的钱就能把贷款还上。第三是西餐厅的上座率不是很高,平时去看的时候,上座率大约30%,而且是一楼大堂人多,估算是美团的占比例不小,二楼包间内的人少。西餐厅的营业额,据他说,每天平均有5、6千元,这个水平,在饭店行业也许并不算高。
  @孤胆枪魂 2572楼 2014-02-06 20:27:03
  楼主你好,关注楼主帖子很长时间了,自己跟楼主也学了不少东西。在这里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楼主对现在月息超过三分的P2P借贷有什么看法?
  -----------------------------
  随时倒闭,千万别投
  到他还款的时候,确实有些弹尽粮绝了,账上的钱少得可怜。出去借钱也很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托人。为什么不找家里人借一些呢,可能是早就借了吧。
  对于他这种情况,我之前也给他提过不少建议,既开着餐厅,又卖着服装,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精力有限,而且还没结婚,一个人在战斗,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能力。既然服装不赚钱,干脆甩出去吧,他不舍得,寄希望于搞一个大单团购。
  对于餐厅,尽管经常出去吃饭,可是并不懂的管理,但作为一个食客,我还是给他提出一些建议,一个是价格太贵,去吃西餐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都没大有钱,一月工资3000,一个牛排就128,两个人吃一顿最少得花300多,连我这收入并不算太低的,吃的时候都觉得头大,更别说那些屌丝一族了。饭店就是靠人气,有了人气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回头客,怎么支撑下去。所以就要把价格降下来,把价格降下来也不是让你以次充好,没必要准备那么多菜品,光牛排就准备六七种,你得备多少料,你的厨师得花多少钱,依我的观点,就留一种就行,直接把价格降下来,其他的菜品也是。至于他听了没听,我不知道,有时价格能降一降,但是菜品还是那么多,而且还不断推新品。第二个问题就是,服务不好,每次去都是一拔新的服务生,每次都没人认识我,他说这些服务生都是学校找的钟点工,工资比较低,我说传菜的可以是钟点工,可是领班和大堂经理你得固定住啊。至于厨师是否稳定,不得而知,没有到厨房看过。
  对于这位兄弟,我只能说,相信你是有办法的,祝你好运!
  明天就要上班了,面对着这么多步履艰难的客户,我只能从心里祈祷,祝我们都好运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黄金战争 2573楼 2014-02-06 20:37:47
  是借了高利贷还的,利息高得吓人,......
  -----------------------------
  @有缘人甲 2580楼 2014-02-06 21:14:17
  呵呵,敢问楼主,这吓人指的是几分?
  不知楼主对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怎么看?有银行信贷部的朋友贷款给购物中心里的商户。个人觉得现在买卖这么不好做,他怎么还贷给这个行业呢?求教。
  -----------------------------
  多高的利息,我不好意思说,不然会有人说是银行把企业逼上绝路的,可我也没办法。
  现有各个行都在推商户贷,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小微企业,当然购物中心的商户就是优先支持对象了。现在买卖都不太好做,生产企业更困难。感觉小商户虽然不是很好,但是负债还是相对较低,信贷泡沫较少,只是管理起来很麻烦。
  回复第11281楼, @黄金战争
  明天就要上班了,面对着这么多步履艰难的客户,我只能从心里祈祷,祝我们都好运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天涯天客 2584楼 2014-02-06 21:41:31
  楼主就没有正面点的案例?说的全是快跑路的,这种客户比例多少!否则岂不是被崩溃论的人利用!
  -----------------------------
  只想讨论企业经营微观层面的成败,不想预测经济走势,也预测不了。只是想通过这些案例,给自己、同行和老板们以警示,损失这么多,总得留下点什么,以后看起来,还是有所记录的,算是一段成长的回忆吧。
  无论是之前30年,还是之后30年,崩溃论会一直持续下去的,空军司令也很有市场。美国的崩溃论也持续将近100年,但今天还是生龙活虎地。

  @有缘人甲 2587楼 2014-02-06 22:07:06
  哈哈,如果有人肯借给这个西餐厅的话,也就在一巴掌左右。但是以楼主之见识,怎么会用吓人这个词呢?
  各个行都在推商户贷?但是我理解小微企业和购物中心里的商户还不是一个概念。购物中心里的最多的就是卖衣服的,这些小摊位,怎么来说,也不算赚钱的主吧?除非质押物有保障?如果楼主有时间,不妨再赐教些。多谢多谢。
  -----------------------------
  大行里面工行、中行,股份制银行里面民生、招商、平安,都有这种业务。小商户也算是小微企业,民生银行董事长就是2008年到成都荷花池市场考察之后,发现小商户还很有活力,流通环节利润并不低,于是推出“商贷通”,被很多银行效仿。商户贷的担保方式有很多,抵押、保证、联保,甚至还有信用。
  不要预测股市
  作者:彼得·林奇 

  我每次演讲完毕回答现场观众提问的时候,总会有人站起来问我看涨看跌未来股市行情?没有一个人关心上市公司基本面,例如想知道固特异轮胎公司是不是一家可靠的公司或者它目前的股价水平是否合理,同时倒会有另外四个人想知道是否牛市行情会持续下去,或者是否熊市已经露出狰狞的面目?我总是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有关股市预测的唯一规则就是:每当我得到提升,股市就会下跌。我刚刚说完这句话,就会有其他人站起来问我下一次提升会在什么时候?

  很显然,投资者并不需要具备预测市场的能力照样可以在股市上赚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就应该一分钱也赚不到。在几次最严重的股市大跌期间,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机前面呆呆看着我的股票也跟着大跌。尽管我管理的基金业绩与股价表现紧密相关,我也并没有事先预测出这几次股市大跌的发生。1987年夏天,我没有向任何人,至少是没有向我自己,发出股市即将暴跌1000点的警告。

  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没有发出1987年股市大跌警告的人。事实上,如果说无知总是结伴而行的话,那么置身于同样也没有预测到股市会大跌的一大群给人深刻印象的著名预言家、预测者以及其他投资专家当中让我感到非常舒服。“如果你必须预测的话,”一位睿智的预言者曾经说过,“那么就经常预测。”

  没有人事先打电话告诉我10月份股市将会出现一次大跌,如果所有声称事前就已经预测到市场会下跌的人们都已经提前把他们的股票卖出的话,那么由于这些事先拥有可靠信息的预测者的大规模抛售,市场可能早就下跌1000点了。

  每年我都要同上千家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交谈,并且我无法避免会看到报纸上引用的各种各样的黄金投机者、利率投资者、联邦储备银行观察员以及财政评论员的评论。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在研究超买指数、超卖指数、头肩形态(head-and-shoulder pattern)、看涨看跌比、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国外投资的情况、天上星座的运动以及橡树上的苔藓,但是他们却并不能持续地准确进行市场预测,他们的预测能力比古代那些通过挤压鸟的砂囊(gizzard squeezer)来为罗马君王预测什么时候匈奴人会突袭的占卜者也好不到哪儿去。

  没有人在1973~1974年的股市崩溃之前发出任何警告的信号。在读研究生时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是,股市一般每年上涨9%,但从那时直到现在,股市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年上涨9%的行情。我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告诉我股市到底能上涨多少,或者仅仅能够告诉我股市是涨还是跌。股市所有重大的上涨和下跌总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十分吃惊。

  既然股市是以某种方式与宏观经济活动相关的,那么另一个预测股市的方法是,通过预测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以及利率的变动趋势来预测未来股市的走势。是的,利率和股市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非常奇妙的相关性,但是谁又能够根据银行业的规律性预测出利率的变化呢?在美国有6万名经济学家,他们中很多人被高薪聘请从事预测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势的专职工作,然而如果他们能够连续两次预测成功的话,他们可能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他们由于成功预测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势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可能辞去工作,到著名度假胜地巴哈马的比密尼岛,一边喝着朗姆酒,一边钓着青枪鱼,但是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在为了得到一笔丰厚的薪水而拼命工作,这应该能让我们认识到,这些经济学家预测经济波动和利率变化的准确率是多么差劲。正如某位观察敏锐的人士曾说过的那样,如果所有的经济学家首尾相连地躺着睡大觉,这并非一件坏事。

  呵呵,也许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当然不是那些正在阅读本书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像C. J. 劳伦斯公司(C.J.Lawrence)的爱德华?海曼(Ed Hyman)那样的经济学家,他关注废品的价格、存货的情况以及火车车皮的货运量,却完全不理会拉弗曲线(Laffer curves)和月相的变化。注重实践而非只会空谈理论的经济学家才是我所心仪的经济学家。

  还有另外一个理论是说每隔五年我们就会遭受一次经济衰退,但是迄今为止经济衰退发生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我曾查阅过《宪法》,上面也没有写着每隔五年我们就必定会遭受一次经济衰退。当然,我希望在我们确实要进入经济衰退之前有人会对我发出警告,这样我就可以调整我的投资组合,但是我能提前准确预测出经济衰退的概率为零。有些人总想等着那些预测衰退即将结束或者牛市即将开始的铃声响起,但问题是这种铃声从来不会响起。记住,事情从来不会十分明朗,一旦明朗早已为时太晚。

  在1981年7月和1982年11月间发生一次持续16个月的经济衰退,实际上这是我记忆中最可怕的时期。那些敏感的专业投资者怀疑他们是否要重?开始打猎、钓鱼和捡拾橡果,因为很快大家就不得不回到森林中过原始生活。在这次长达16个月的衰退期间,失业率为14%,通货膨胀率为15%,最低贷款利率(prime rate)是20%,但是我从来没有接到过一个电话告诉我说这次经济严重衰退将会发生。事后,很多人站起来宣布说他们已经提前预测到这一切,但是衰退发生之前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说起过经济衰退将会发生。

  在最悲观的时刻,当80%的投资者都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即将回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时候,股市却突然出现了报复性的大反弹,突然之间整个世界一切都恢复正常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