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odai871 5202楼 2014-04-29 00:11:39
楼主你好:去年我有一套房子出租3万一年,同时将此房子抵押在银行做贴息贷款两年,自己付息2万一年,今年租客出价要买下此房,请教楼主按照今年形势我是应该放弃今年贴息直接卖房还是等明年贴息完再重新卖,哪个更好,迷茫中?
-----------------------------
卖了吧,明年不知道什么情形,估计不是很乐观
-----------------------------
@江淮小小鱼 5209楼 2014-04-29 08:51:30
这个事情关键就毁在你们那个“深喉”手里了。不然就是一个很正常的银行套企业的局。也许不一定有深喉,因为这种事情在国内银行业太普遍了。把过桥资金骗到手,银行翻脸不认人,行长一夜间乾坤大挪移的事情一直是作为先进经验传达的,而做资金的少不得和银行打交道,这种事情不会没有耳闻,也许还就是自己悟出来的。毕竟常年干这行的,经验和感觉会在关键时刻帮忙。
另外,我感觉你们银行内部可能也没统一,真要......
-----------------------------
这是客户经理自己做的局,行长没办法,被迫中招,一起被人耍了。昨天客户才送了锦旗,今年那个做搭桥的要起诉银行,导演得很热闹。
@慢慢来就比较快 5201楼 2014-04-29 00:11:00
楼主辛苦了~请问作为一个新进的客户经理,没有资源如何开展业务呢?
-----------------------------
自己慢慢挖掘,亲戚朋友同学老乡,利用一切资源,最笨的办法是扫街。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找着一个销售渠道,这是最具有技术性的,找着了矿脉,就挖着资源了。渠道种类很多,可以是合作方,可以是传播中心。做车贷的,以汽车经销商为销售渠道,做房贷的,以开发商、房产中介为销售渠道;做商户贷的,以商会和市场管理方为销售渠道,做理财的,经常和高档美容院、留学中介合作。这些都没有的,找到一个传播中心,这个人是所有的引爆点,只要他知道,其他人就知道了,是一个关键人物,找到这么一个人物可以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tw5682013 5195楼 2014-04-28 23:31:52
请问楼主一个问题,现在各种P2P、P2C做得旺,一般都有抵押或由担保公司担保,楼主对这一块熟悉吗?担保公司跑路的可能性有多大?
-----------------------------
可能性很大。各种平台多如牛毛,有很多假标,哪里那么多抵押物。接触P2P一年多,现在基本都撤回来了,风险太大。现有的P2P市场,真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2014怎么办 5231楼 2014-04-30 22:24:56
@小排骨骨 5230楼 2014-04-30 21:53:00
!!导师。。一定要回我。我现在是中行四线城市的一个柜员,现在领导决定换岗,他说对公客户经理或者个贷客户经理两个岗位叫我考虑一个,请帮忙给些参考意见,谢谢啦
—————————————————
这种行情做客户经理压力好大,不走运就要搭上前程,不过这个时候不去做,行情好起来时又轮不到你……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时候学东西最多,企业在经营中、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发现。在牛市中,大家都是股神,到了熊市,就看出水平来了。
我们领导常说一句话:干信贷很容易,可是干好很难。干信贷,技术分析就不要说了,企业的基本面就是一门大学问。都说投资较量的是心理,信贷何尝不是,贪婪与恐惧,泡沫与骗局,世道与人情,等等,现在才看出来是怎样锻炼人了。
西方有一格言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被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援引后,变得无厘头地流行。很多偏执的人,终于找到了理论根据,拿这句话继续支撑自己的信念。偏执狂明明是一种病症,怎么还值得学习呢?
当老板的确需要一些执着,面对捉摸不定的市场前景,需要领导人做出决策,在两难的抉择中间,凭借自己的判断力,顶着压力,做出选择。有时确实需要坚持主见,需要排除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可是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听人劝,吃饱饭”,一意孤行,走到头的不一定是成功路,也有可能是毁灭路。
有一位老板,在做一个转型升级项目,即从常规产品到高技术产品,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前期为研发设计己经完成,需要征地、建厂、购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上这种项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冒着破产的危险的。在上项目的时候,我们己经进行的风险提示:产品的前景还有待考验,盈利期是什么时候还不知道,财务风险己经过企业逼到悬崖边,稍有风吹草动,就有掉下去的危险。一家家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危若累卵,再用来去做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不但经营现金流是负的,企业也面临着担保链的巨大威胁。果不其然,一家被担保企业出了问题,中间替人代偿了上千万,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雪上加霜。开弓没有回头箭,新项目己进展了两年有余,至今仍未投产,老板仍在偏执地执行着再自己的计划,并不断地鼓舞着员工一起努力。对待这种偏执,我们只能衷心地向老板说一句:祝你好运。
面对一些出现问题的企业,为了解决企业的财务危机,银行必须提出一些意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处置资产还债。在企业刚刚出现财务然机的时候,并没有达到病入膏肓的程度,只是投资失误的初期症状,这时如果勇于承认错误,抓紧时间处置无效、低效资产,以断臂求生的策略是可以保命的。但是大多数老板都听不进去,处置资产还债,那就意味着自己的过去决策失误,就是往自己伤口是洒盐,老板们都不愿正对应对自己的错误。在财务危机的时候找银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多地拿到钱,解燃眉之急,或者拿到钱再赌最后一把,企图最后翻盘。老板不计成本地四处融资,银行的借不着就借民间的,其结果就是在泥潭中越挣扎越深,最终无法自拔。一着不慎,满盘毕输。
执着,是每一个老板的态度。既然是当老板,那就要说得算,所有人必须听我的。这种偏执,也是一种赌博,无非就是在赌老板的运气永远是最好的。的确,每个老板都需要一些执着,要有主见,敢于拍板,面对着既定目标,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要置之不理。但是,执着也千万不能走极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赌场上的长胜将军。所谓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只能让企业误入歧途。
偏执狂能否生存
顺驰地产的孙宏斌一向以偏执自居,最终,管理上的激进扩张与风险失控,性格上的偏执与张狂,让其成为房地产规模崇拜的悲剧标本。
顺驰地产曾经一度是业内的奇迹,2001年,他的销售收入只有1亿,到2003年,销售回款超过40亿,2004年销售收入更是达到127亿,直逼当时的地产老大万科。企业在超常规扩张的过程中,资金链、人力资源储备诸多方面问题已有所显现。高价拿地,高调传闻,高速扩张,更让顺驰和孙宏斌争议不断。异军突起、狂飙突进的顺驰成为当时中国房地产企业中的最有争议的公司。
2003年8月,在一次业内会议上,孙宏斌在既定的发言中突然话锋一转,称顺驰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他顿了顿后说道:“也就是要超过在座的诸位,包括王石。”
对于孙宏斌的挑战,王石是这样表示的:“顺驰要超过万科是可能的,因规律来讲,一定是后者超过前者,所谓后来者居上。但要在三年内超过万科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顺驰现在的规模,超常发展同样违背了规律。把万科当作超越目标是万科的荣幸,经营规模上超越万科也是可能的,比如通过几家房地产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来快速达到,但如果仅仅从自身企业的自然增长来看,超长速度发展孕育着很大的商业风险,比如速度与管理团队的跟进;质量与速度的矛盾;高速增长的假定前提是市场的高速增长,一旦市场波动,紧张的资金链就可能出问题等。最后,还会退回来的。一退回来,就会有损失,那你不是大而无当吗?更深层次的考虑:规模的大小不应该是企业的目标,只要企业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使规模不是行业老大、老二,同样具有生命力,反而为大而大的企业在成规模之时也是迅速走下坡路之日。在中国新兴企业中,类似例子枚不胜数。”
潘石屹当时这样对顺驰评论:“顺驰最近一、两年急剧的扩张,确实让许多同行目瞪口呆。关于顺驰的评论,非常非常的多。我认为这种神话般的扩张是非常危险的,成功的可能是九死一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大幅度的限制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使土地变得非常稀缺,价格高速上涨,顺驰这一、两年来高速扩张圈的地,就会很值钱。可是我想,中国的政府在这次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会采取一个非常理性的行为,充分的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这种假设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任何一个大公司的崩溃,都会给周围人和公司都将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不幸。我想很少有人愿意看到顺驰成为这样一个崩溃的公司,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顺驰的孙总要小心谨慎,不要太冒进了!”
在2004年,柳传志也托人向孙传话:小孙太急了,做企业不能跑,而且在扩张时一定要注意资金链,有些话也不能说得太满了。
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劝说,孙宏斌一律以偏执的态度一一进行回应:“实际上处处都存在着风险,即使是很多人都认为没有风险的事,比如把钱放在褥子底下藏着、放在银行,在海边晒太阳等,但放在褥子底下有老鼠咬,放在银行里会遇到贬值的情况,这回发生了海啸,在海边晒太阳的风险也来了。没有风险怎么会有回报?外部人看风险跟内部人看风险不一样,别人认为风险特别大的时候,实际没有多少风险。相反,很多人认为没有风险的事,比如晒太阳,其实也是有风险的。”
“我本来是一个实在人,但你要说我偏执也对,你想明白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越坚决越好,越激进越好。坚决和激进再向前就是偏执,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干嘛不偏执呢?越偏执越能生存。” “别人说你什么都很正常,商业就是因为判断不一样,大多数人认为某样东西赚钱,机会就不多了,只有大家对一样东西的判断有分歧了,就有机会了。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我还总觉得所有的事情做得太慢呢,不止一次,我在会上跟员工说,顺驰的力度还不够。做任何事情,目标已经明确了,你怎么坚决去执行都不为过,一定要坚决、坚定、执着、偏执。”
孙宏斌自负地认为自己超前地看透了房地产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他采取分期支付土地款、缩短从拿地到开盘周期等方式,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了极致,就像是“十个瓶子两个盖子”。孙宏斌宣称:顺驰将在3年后达到1000亿元的销售规模,从而一骑绝尘坐稳中国地产业老大的位置。
2004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这让同年计划赴港上市的顺驰惨遭夭折。高速前进的顺驰没有坚持太久, 2007年,由于资金链过于紧绷,管理失控,香港上市杳无音信,私募在签字前夕撤走,孙宏斌对顺驰战略的偏执终将他陷于绝境,2006年9月,香港路劲基建通过注资的形式获得了顺驰的绝大部分股份,为了保存顺驰的品牌和团队,孙宏斌将自己12年的心血几乎是以白送的方式让出,他本人抽身潜心发展融创。
在吸取了顺驰失败的教训之后,在融创的经营上,孙宏斌对扩张显得非常谨慎。融创的上市卖点定位在“低负债率”,显示出企业领袖已然不再是那个大大咧咧盲目追求速度的老孙了。比融创的“进步”更为明显的,是孙宏斌的风格大变。从顺驰到融创,他迅速完成了从张扬到低调的风格转变。孙宏斌也貌似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融创,几乎看不到顺驰式疯狂扩张的影子,这家企业只在全国四五个大城市开发,且多数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完成。在不少合作的房地产项目中,孙宏斌和融创并占控股地位。“过去我恨不得把每个机会都抓住,现在是首先不能掉进陷阱里面去,必须能够让自己先活着。”
孙宏斌的案例证明,偏执未必真的就能生存。虽没有具体数据,但如要作个比较,偏执让人跳楼的事实可能要远多于让人生存的案例。有抱负并有才华且有偏执的人士如过江之鲫,但春风得意者寥寥无几?以就拿造汽车来说,一个偏执狂李书福(暂时)成功了,但是也有无数的人像李书福一样抱有汽车梦、甚至更偏执的人倒在了路上。偏执可为人提供第一次冲劲,爆发力十足,但不太可能为人供给持续动力。
@潜水回帖2012 5244楼 2014-05-02 21:20:58
潜水看帖很久了,很佩服楼主的才干。想问问有朋友在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他说他们今年效益很好,可以把资金放他们那里做过桥,月息4分;还有年息10%啥的,都很安全,面对今年的经济形势,这个能行不?
-----------------------------
不可靠。
@潜水回帖2012 5262楼 2014-05-03 21:16:31
楼主你好,朋友说他们已经停止了房贷,主要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想问问楼主哪些企业在银行眼里是小微企业,因为我们这里一般说的小微企业都是指月营业额在2万以下的,这种企业有必要贷款吗,它能承受4分的高息?
-----------------------------
小微企业即使小,也是有一定门槛,尽管各个行的标准不一,但是,肯定是越大了越好,一笔放10万和一笔放50万,操作成本不一样,收益也不一样。小微企业主要是利率水平比房贷高,规模一般也在要年营业额 100万以上。
@lsh197537 5281楼 2014-05-04 21:21:36
楼主,对山东东营的科瑞集团了解吗?能否说一下?有朋友去应聘。万分感谢!
-----------------------------
科瑞待遇还不错,普通员工4000-5000,驻外的话收入更高。个人认为,在民营的石油装备企业里面,科瑞尽管没上市,是十分优秀的,论规模,要比烟台杰瑞大,论技术,要比寿光墨龙强。科瑞发展很快,每年招聘员工都很多,对人才还是比较重视的,而且用人不是花拳绣腿,没招些海归洋人之类不顶用的。只要有了优秀人才、利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企业发展就没有问题。
@shentijiankang99 5279楼 2014-05-04 17:32:28
你好!看了你的帖子感触很深。说了一些企业问题很深入。如果早两年看见你的帖子就好了。
85年的年轻人,是跑路的。
以前我大学毕业后在装修公司上了两年班后回县城开了一个装修公司。
08年到10年生意还不错,后来看见县城装修市场不是很好了就想去济南开一家中等的装修公司。
于是后两个朋友商量后就在10年年底开始新公司的操作,租房、办营业执照、装修、招聘。前后花费30W。
......
-----------------------------
跌倒后再爬起来,是考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有两个企业家最受尊重,一是史玉柱,二是褚时健,都是跌倒后再爬起来的。他们能爬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真有本事,不是浪得虚名,史玉柱是天才,卖保健品行,做网游也行,当资本家也行;二是总结教训,反省自己,史玉柱一直是对自己开批斗会;三是落魄的时候有朋友帮忙,史玉柱据说是得到泰山会救助,柳传志出力不少,至于褚时健,帮助他的人更多,他在位的时候,成就了很多人,种下不少功德,褚橙名满天下,王石的鼓吹也有一定作用。关键的时候,还是朋友最重要,看谁能拉你一把,再加上自己的努力。
@白玉堂玉树临风 5272楼 2014-05-04 11:41:21
作者:名字记不清了 时间:2014-05-03 22:27:57
@黄金战争 楼主您好,最近不久我进入江浙一家正规担保公司做客户经理,感觉担保行业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由于首次从事这个行业,没有需要借贷的客户资源,不认识银行方面信贷人士,领导意思是跟公司合作的银行人士先接触下,请问您对这方面有没什么了解?还有感觉担保行业干不久,本人又对信贷感兴趣,家里人有在老家做民间借贷生意,楼主有什么建议?
=......
-----------------------------
@名字记不清了 5282楼 2014-05-04 21:56:40
您说的很对,我现在待的是一家私企,但风控严格,总的来说坏账很少,但收益也很有限,这样做客户经理的拿到手的钱也很少了。现在我是打算先努力掌握客户资源,再往民间借贷方向走,但说到底还是起步难吧,怎么找资源还是没有头绪。
-----------------------------
按目前的风险状况,担保公司的垫款率不低于5%,尽管银行的不良率低,那都是用过清收手段之后的,而且基数还足够大,所以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要收到7%以上才有利可图。依照现在的收费水平,担保公司是不可能盈利的。担保公司一般靠经营放贷赚钱。
放贷,最关键的是追求风险和收益间的平衡,要克服贪婪和巩惧,是对技术和心理的双重考验。